李吉明
2025年04月18日13:42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方法論”、破解難題的“金鑰匙”,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履職清單”,以真抓實干創造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制定實施中央八項規定,是我們黨在新時代的徙木立信之舉,必須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直至真正化風成俗,以優良黨風引領社風民風。”這深刻表明黨中央將作風建設進行到底的堅強決心和信心,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生動宣告。
(一)
“徙木立信”的故事,源於《史記·商君列傳》。講的是秦孝公繼位后,重用商鞅進行變法圖強。商鞅怕老秦人百姓不信賴自己,也怕法令得不到施行貫徹落實,於是就在秦國都城櫟陽的南門口豎立了一根三丈長的木杆,承諾給予搬到北門的人十金。百姓不信。商鞅又把賞金提高到五十金。終於有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商鞅當眾賞賜了五十金給那個人。由此,他贏得了百姓信任,新法在秦國得以施行、久抓不改,最終使秦國走向了強大。
制定中央八項規定,就是突出一個“信”字,目的是回應老百姓最關注的黨的作風問題。這是新時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黨內法規,成為改進工作作風的“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也是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金色名片”。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從戰爭年代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新時代的中央八項規定,體現的是一脈相承的人民情懷,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在新時代持續推進自我革命的堅定決心、永葆先進性的政治品格。
(二)
八項規定一子落地,黨的建設滿盤皆活。從車子到房子,從會風到文風,從迎來送往到婚喪嫁娶,從緊盯中秋、國慶等重要節點,到持續解決形式主義、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只要涉及作風問題,堅決查處、絕不退讓,深挖病灶、正本清源,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225275起,批評教育和處理312907人,94.9%的受訪群眾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成效表示肯定。十多年前的徙木立信之舉,抑濁揚清、積微成著,滌蕩了黨風政風、學風文風中的不良因子,促進了社會風氣的淨化、精神面貌的提振。
越到緊要關頭,越不能有絲毫鬆懈。作風建設同樣如此。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要看到,有一些地方發生了鬆動,有一些方面還存在盲區死角,一些不良風氣出現了反彈回潮。釘釘子嘛,再釘幾下,久久為功,化風為俗。”
作風建設如逆水行舟,一篙鬆勁退千尋。中央八項規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規定,而是長期有效的鐵規矩、硬杠杠。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發揚釘釘子精神,常抓不懈,久久為功,才能使之化風為俗、形成常態,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注入強勁作風保障。
(三)
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再次釋放了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強烈信號,充分體現了馳而不息抓作風建設的決心和韌勁。把學習教育抓實抓好抓出新成效,要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上來,對標中央要求找方向、明路徑。
“下之所以為,惟上是視。”一些久拖難解的問題,病症在下面,病根卻在上頭。以身教作示范,用行動發號令。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扎實開展,必須堅持以上率下,抓住“關鍵少數”,一體推進學查改。領導干部要帶頭轉變作風,身體力行,以上率下,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治理、完成急難險重任務中擔當作為、服務群眾,以好作風增強戰斗力,以好生態凝聚正能量。
學之愈深,知之愈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學深悟透,逐條逐句內化於心、外化於行,以鮮明的示范效應,帶動黨員、干部原原本本、深入系統學,在常學常新中夯實思想根基、筑牢精神堤壩。
一時改進作風不難,難的是形成習慣。盡小者大,慎微者著。要針對調查研究、新聞報道、干部住房、辦公用房、公務接待、樓堂館所、公款消費、鋪張浪費、禮品禮券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一項一項查擺、一件一件整改,深入開展專項整治,確保做到標本兼治、系統施治,嚴防問題回潮反彈。大人不華,君子務實。要精准把握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要義,入腦入心入行,把學習教育成效轉化為推動發展的“方法論”、破解難題的“金鑰匙”,把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清單”轉化為“履職清單”,以真抓實干創造更多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實績。踽踽獨行,莫如並肩同行。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這一面”,注重開門教育,接受群眾監督,真心誠意聽群眾反映問題、向群眾通報情況、為群眾解決困難,讓群眾更加切身感受到轉作風樹新風帶來的新氣象新變化。
春潮涌動,百舸爭流。當前,“十四五”收官在即,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任務繁重,迫切需要以嚴實的作風錘煉黨性、砥礪奮斗。要以此次學習教育為契機,力戒華而不實的虛浮之氣,鍥而不舍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斷涵養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凝聚同心共進的磅礡偉力。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