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讓創新成為干部標配

徐磊

2025年04月09日13:57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團組審議討論時強調,“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這既是沖鋒號,也是方法論。干部隊伍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要在創新上謀突破、添新彩,讓創新成為自己的鮮明標識。

以腳踏實地充實創新底氣。創新不是凌空蹈虛的“口號工程”,而是扎根實際的“解題行動”。去年以來,各地通過推進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工作,從街道(鎮鄉)收回部分履職事項,就是為了讓基層干部從文山會海中抽出身來,有更多精力關注發展堵點、民生痛點、創新難點。腳踏實地才能夯實創新根基。然而現實中總不乏“葫蘆式”干部,人在基層卻浮在面上,習慣將創新挂在嘴上、寫在紙上,看似忙忙碌碌,實則遠離群眾“煙火”、發展前沿,這樣的創新,隻會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要大力弘揚“釘釘子精神”,堅持眼睛朝下、腳步向下,立足地方所能、產業所需和群眾所求,緊盯突出問題和深層次矛盾,大膽試、放手干、堅決改,因地制宜謀劃實施一批接地氣、冒熱氣、聚人氣的創新舉措,以實干做出實績。

以制度保障凝練創新膽氣。激發干部創新活力,既需干部自我突破,更需制度撐腰護航。要持續深化干部日常跟蹤了解機制,憑實績實效選拔一批“闖將”“能人”。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千方百計保護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營造寬容失敗的創新生態,鼓勵干部在改革發展一線不斷總結、提升,逐漸讓“創新干”成為干部隊伍的鮮明標簽。創新不是一味地蠻干冒進,要通過系統的培訓賦能幫助干部克服“本領恐慌”、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以能力的新飛躍打開工作的新局面。要創新也不能患得患失畏縮不前,要破除“小富即安”的思想堅冰,拿出“向海圖強”的氣量膽魄,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以久久為功涵養創新銳氣。春節期間,DeepSeek、人形機器人爆火出圈,許多地方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將運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賦能、支持機器人相關產業發展等寫入新一年的工作目標。擁抱前沿科技、搶抓發展機遇固然重要,但還須警惕空有雄心壯志的“政績沖動症”,要謹防“追星式”“跟風式”的盲目模仿和簡單復制,避免部署啟動時大干快上,熱度一過、遇到困難便偃旗息鼓。正如“杭州六小龍”的強勢崛起,既得益於企業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也歸功於民間耐心資本對科技創新的孜孜以求和鍥而不舍。時代不會辜負長期主義者,目標一旦確定,就要拿出“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和“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處理好潛績和顯績的關系,一錘接著一錘敲、一任接著一任干,馳而不息做好難而正確的事情。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