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各地澎湃干部動能謀發展

向新而行挑大梁

2025年03月28日10:43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經濟大省要挑大梁,為全國發展大局作貢獻。”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具體到一省之內,經濟大市同樣必須扛起勇挑大梁的責任擔當。 

新使命要有新擔當,新要求要有新作為。干部工作要如何破題聚力?蘇州、武漢、青島、佛山等經濟大市聚焦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從干部選育考用多個維度入手,揪住重點、破除難點、搶佔賽點,通過育強干部、用好干部、樹起導向,將組織力量轉化為強有力的發展動能。

江蘇蘇州

聚焦前沿賽道抓實訓

本報通訊員 蘇組軒

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江蘇的光榮使命。2024年,蘇州市GDP位居全省第一,增速居全國GDP萬億級城市前列,正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承載區。

蘇州堅決扛起挑大梁責任,從頂層設計入手,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慧交通等前沿賽道,深入實施干部現代化建設能力提升工程,將創新發展需求作為干部培訓主攻方向,做到長期有規劃、年度有計劃、實施有方案、執行有規則。

3月18日,蘇州AI賦能政務辦公實操能力培訓班在干部學院火熱開講,市級機關、縣區、鄉鎮等有關單位分管領導、職能部門負責同志共1500余名干部分別在主課堂和分課堂參訓。這是該市人工智能系列專題培訓中的一課。

構建立體化培訓體系,市委組織部舉辦系列專題研修班,推動干部從“知識迭代”向“能力重塑”躍升。交通基礎設施及高品質TOD專題研修班聚焦數字化轉型,組織學員赴杭州市調研天空之城等標杆項目﹔新能源產業研修班邀請行業專家,解析氫能存儲、智能電網等前沿技術,等等。

為拓寬學習渠道,在蘇州干部網絡學院開設專欄,發布了一批在線學習課程,面向全市各級干部持續開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菜單式”選學講座,將AI實操課程納入縣(市)委黨校主體班次必修課。

推動干部培訓與產業需求深度耦合。赴廣州的專題研修班中,干部實地探訪全球跨境電商中心,研討“蘇州制造”借力跨境生態走出去的可行路徑﹔服務業招商培訓班邀請同程旅游董事長吳志祥分享數字營銷創新案例,浦東新區專家解碼“招大引強”策略,推動干部樹立“生態聚商”理念……通過帶著問題學、帶著案例研、帶著方法走,廣大干部在培訓中謀劃發展路徑、尋找破題之策。

從“課堂”到“戰場”,立體化培訓效果加速顯現。在太倉港,干部運用跨境電商新模式推動出口額穩步增長﹔在姑蘇區,TOD開發經驗助力軌道交通站點周邊土地高效利用……學用結合的良性循環,為蘇州在走在前、做示范中當好排頭兵提供了有力干部支撐,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湖北武漢

緊盯創新要素抓考核

本報通訊員 武組軒

3月14日,2025武漢鴻蒙產業發展交流會舉行,鴻蒙生態“四星”平台全面落戶中國光谷。此前3天,杉數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將在中國光谷落地杉數科技華中研發總部暨智能制造全球服務中心項目。

中國光谷即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這裡緣何成為創新高地,吸引大批高科技企業落子於此?答案離不開武漢這座城,更離不開其中拼搏奮進的人。

武漢作為GDP佔湖北35%以上的經濟大市,在建成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中,承擔著當好龍頭、走在前列的重任。為將優勢發揮到極致,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去年以來,該市優化綜合考核體系,加大創新要素考核力度,將考人與考事緊密結合,推動廣大干部一心一意抓改革、聚精會神謀發展。

考核成效如何,指標設置是風向標。該市一方面加大對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增速、高技術產業投資佔比、科技成果就地轉化率等反映創新發展指標的考核力度,另一方面減少對常規性、一般性工作的考核。不少基層干部反映,考核重點更突出了,抓發展的方向更明確、精力也更集中了。

去年,“武漢市深化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協作機制改革”入選科技部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典型案例,這是該市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程中又一重要成果。“去年市委優化了考核目標,加大科技創新考核力度,對科技成果轉化下了硬任務,必須拼盡全力完成。”談及為何實施這項改革,市科創局副局長柯敏道出原委。

圍繞抓目標落實,組織各區各單位建立考核目標“到部門(區)—到處室(街道)—到崗位個人”的干部落實責任清單。每月開展重點目標監測,每季度圍繞發展重點領域開展專項調研,每年至少開展一次市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日常建設管理情況調研,綜合運用平時考核、專項考核、年度考核等手段,著力考准考實領導班子和干部業績。

“去年市裡給我們下了新增100萬平方米的目標,組織部門持續跟進,還開展了人事聯動專項調研,既給壓力、又增動力,大家勁往一處使,超額完成任務。”談到“工業上樓”成果時,市經信局工業投資處處長劉楊說。

考准考實,更要把結果用好。全市每年評定60余家綜合考核“立功”單位(區),作為優秀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評選的首要條件。2024年,新提拔和進一步使用推動創新發展實績突出的處級以上年輕干部318名,切實以正確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凝聚起擔當作為、勇挑大梁的強大氣場。

山東青島

立足產業需求抓調配

本報通訊員 青組軒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青島市委書記曾贊榮參會時說,要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強化擔當作為,努力為發展大局多作貢獻。

作為全省發展的龍頭,青島在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上再加力。去年以來,該市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推進科技強市建設,積極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

護航創新事業,需要一支專業化干部隊伍。對此,青島有著清醒的認識,並早早著手優化專業干部供給。

“在服務金融產業發展上,我們迫切需要專業化干部,雖然通過優才優選計劃,從銀行、高校引進了一批人才,但相比剛需而言,還遠遠不夠。”近日,嶗山區金融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趙曉朴表示,放眼全市,專業化干部供給不足,亦是制約創新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

哪些領域專業化干部急缺、缺口多少、什麼層級,帶著這些問題,該市結合全市領導班子常態化專題調研,全覆蓋開展干部隊伍專業化情況問卷調查。調查顯示,有補充不同層級專業干部需求的單位達81.9%,22家市直重點產業部門普遍反映專業化干部缺口較大,其中最集中的是科技創新和經濟金融領域。

該市堅持以事擇人、人事相宜,優先配強重要經濟部門、重點功能區、大型市直企業領導班子和區(市)黨政領導班子,注重選配經過市區兩級扎實歷練、熟悉本領域業務的干部,既重專業對口,更重整體契合。建立正職人選動態儲備庫,保証重點領域市管班子正職有充分選擇空間。

同時,探索開展專業化干部“二次調配”,組織11家市直重點產業部門,拿出13個急需補充專業職位,面向市直機關擇優調配專業干部,實現了干部所能與事業所需精准匹配。很多干部表示,“二次調配”為干事創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到新崗位后,干得更順手、也更起勁了。

在強化增量上下功夫。出台公務員急需緊缺專業目錄,面向社會開展急需緊缺公務員專項招錄工作。面向駐青機關、高校、科研院所,擇優引進專業干部17名,安排到商務、海洋、科技等對口職能部門。

用好用准專業干部,干部如魚得水,產業聚勢而強。目前,青島全面啟動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2025攻堅行動,為推動產業發展再助力。

廣東佛山

瞄准項目招引抓隊伍

本報通訊員 佛組宣

“今年的新春大招商行動收獲頗豐,派出200余支招商小分隊,推動簽約項目73個,簽約投資總額大幅提高。”近日,廣東佛山市投資促進局局長吳昊介紹,這樣的招商行動已持續3年。

作為制造業大市、全國27個萬億城市之一,佛山正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關鍵期。瞄准推動產業形態推陳出新的目標,提出“三箭齊發”的清晰路徑,即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布局。聚焦新舊動能轉換鍛造招商鐵軍,正是該市扛起挑大梁的責任擔當、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力舉措。

在大拼經濟的當下,招商引資競爭已從政策優惠的“短兵相接”,升維至體制機制與隊伍建設的系統較量。佛山持續強化市委、市政府對全市招商工作的統籌和領導,從組織架構上讓招商引資成為“一把手”工程。構建“9+5+X”招商工作機制,“9”是由市四套班子領導任組長、市直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的九大重點產業招商專班,“5”是五大駐點招商工作組,“X”是聘請一批細分行業專家、投融資專家、知名企業家作為招商合作伙伴,有力打破政府單邊招商的局限。

市級領導挂帥招商,極大強化了資源統籌能力。招商干部和合作伙伴錨定“三箭齊發”路徑,推動招商引資全面突破,既為傳統產業塑造新優勢,又讓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這條“腿”長起來。

為持續激勵干部勇於開拓、善於破局,市委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提高招商工作組年度考核優秀比例,對參與招商工作的市管干部安排年度考核優秀專項指標。近兩年,提拔使用在招商引資等重點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干部55人次,晉升職級113人次。

在機制改革和隊伍建設的助推下,佛山近三年招商引資超過1萬億元,連續兩年獲評優秀招商地市。在2024粵港澳大灣區全球招商大會上,全市簽約項目145個,簽約投資總額達1205億元,5個項目獲評投資明星項目。

實踐者說

在中國城市發展的歷程中,蘇州市始終以探路者的姿態突破固有邊界。搶抓新機遇,迎接新挑戰,蘇州選擇用干部能力素質提升的確定性,對沖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堅持干部培養和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推動干部能力跟上時代步伐、適應發展需要。堅持需求導向,開展靶向施訓,除把新理念、新技術引入課堂外,更加注重將課堂搬到創新發展主戰場,通過開展聯動培訓、貫通式培訓等方式,在對標先進中解放思想、增長才干、奮勇爭先。

 ——蘇州市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處長李茜

考核是激勵干部、推動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武漢市肩負著在全省支點建設中當好龍頭、走在前列的重任。緊緊圍繞這個重點,既對接“國評”“省評”要求,又結合當地實際,選擇最能反映新質生產力發展水平的指標,綜合比選、科學測算,按照“跳起來摘桃子”原則,合理精准設置關鍵性、引領性考核目標,既看集體作用,又看個人貢獻,真正把懂科技、懂產業、懂創新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引導和激勵全市廣大干部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比學趕超、奮勇爭先。

 ——武漢市委組織部考評二處處長裴雪姣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青島市始終堅持事業為上,把干部作為最重要的發展動能,注重專業化導向,推動事業發展需求側與干部隊伍供給側相貫通﹔注重系統化推進,精准選配重點班子、擇優比選“關鍵少數”,統籌調配專業干部﹔注重數字化賦能,建好專業干部數據庫,通過模擬匹配進行“數字點將”,切實以干部隊伍高素質專業化落實好挑大梁責任。

 ——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徐帥

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招商往往比較困難,面臨產業鏈空白、專業干部緊缺等多種難題,佛山市必須集中力量攻克難關。“專班攻堅+駐點觸達+專業賦能”多維聯動的招商機制,既體現了頂層設計的系統性,又融入了市場化的靈活思維,為佛山項目招引突圍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和干部隊伍保証,釋放了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發展的鮮明信號。

——佛山市博管辦主任、佛山駐蘇州招商工作組副組長林景鍇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