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25日08:53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黨中央決定,自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親自謀劃確定學習教育主題,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為開展學習教育指明方向。
2012年12月4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拉開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序幕。十多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不懈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貫徹落實,以釘釘子精神堅決糾治“四風”,堅決破除特權思想、特權行為,推動黨在自我革命中不斷煥發蓬勃生機。
專刊現推出報道及專家文章,圍繞總書記有關重要論述,展現在總書記指引下黨風政風持續向好的生動氣象。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室副主任陳姝:
練好調查研究基本功
調查研究是獲得真知灼見的源頭活水,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回望黨的奮斗歷程,什麼時候全黨重視調查研究,黨的事業就順利發展。進入新時代,面對復雜形勢和艱巨任務,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調查研究工作,鮮明指出“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沒有調查就沒有決策權”,強調“要提高調查研究能力,堅持問題導向,深入實際摸清真實情況,集合眾智提出解決辦法,努力使對策建議有的放矢、切中要害”,要求“切實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的實際舉措”。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為什麼要重視調查研究、怎樣做好調查研究等重要問題,為我們做好新時代調查研究工作提供了遵循。
堅持和加強調查研究,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身體力行。黨的十八大后出台的中央八項規定,第一條就對改進調查研究提出要求。這些年來,總書記始終帶頭以調研開局、以調研開路,一次次風雨兼程、一次次深入基層,問冷暖、聽真話、察實情,為全黨大興調查研究作出表率。例如,總書記在深入調查研究基礎上提出精准扶貧戰略,他7次主持召開中央扶貧工作座談會,50多次深入基層調研扶貧工作,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可以說,新時代的偉大變革,正是源於全面扎實的調查研究。
行動是最有力的示范。如今,調查研究在全黨蔚然成風,成為廣大黨員、干部自覺的經常性活動。調查研究歷來是黨校教育培訓的重要環節,提升調查研究能力也是履職能力培訓的重要內容。學員普遍感到,有黨的創新理論作指導,用科學的調研方法提問題,使每次調研都很接地氣,每次調研后想出來的點子、舉措、方案,都比較符合實際情況。
“調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報告寫得多麼周正,關鍵要看有沒有實效”“越是深入調研,就越感到心明眼亮”“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不僅要重視調查,更要重視研究”……學員的調研體會,從一個側面啟示我們,新征程上做好各項工作都離不開扎實調研。必須進一步練好調查研究這個基本功,切實弄清楚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弄清楚基層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不斷提高調研質量,以實際行動把調查研究這個傳家寶發揚光大。
(本報記者王昊魁採訪整理)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紀委監委四級調研員陳小毛:
傳承勤儉節約好作風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習近平總書記號召“努力使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強調“不論我們國家發展到什麼水平,不論人民生活改善到什麼地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新時代,中央八項規定引領一場激濁揚清的風氣巨變,各地各部門過緊日子日益成為常態,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我親歷其間、參與其中,感悟深切。
2023年7月,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探索推行“公務餐”改革縣域試點。此舉既是出於解決公務出差用餐保障的需要,更是黨政機關帶頭過緊日子、從源頭上防范違規公務接待廉政風險的有效之舉。我們會同區機關事務局的同志充分調研,找准問題症結、科學統籌謀劃,對“公務餐”用餐標准、用餐點設置、支付方式和費用結算模式等重新細化規定,推動全區“公務餐”實現一碼通刷,有效解決了“跨地域、跨層級公務用餐壁壘”“超標准接待、人情接待”等問題,讓公務接待更加清爽。
作為紀檢監察機關,我們始終立足職能職責,將黨政機關執行厲行節約相關政策和過緊日子落實情況納入日常監督重點,對全區各單位購買服務情況、發放津補貼和福利情況、“三公”經費情況等進行專項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一盯到底,確保不該花的錢一分不花,每一分錢都用在刀刃上、緊要處。
如今,在機關食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午就餐時,我和同事常常拿取小份菜、小份面,按需取餐,身邊就餐浪費的現象越來越少。工作中,我們精簡辦文、辦會,日常從節約一張紙、一度電、一杯水做起,自覺踐行傳遞勤儉節約的理念。
今年春節期間,我與家人參加了一場喜宴,就在村文化禮堂,沒有奢華的酒席布置,氛圍簡約而溫馨,飯后大部分剩菜也被打包,既吃得舒心,又不鋪張浪費。身邊年輕同事告訴我,婚事新辦、節儉辦酒已成時尚。
“取之有制、用之有節則裕,取之無制、用之不節則乏。”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堅持節約優先”時曾引用這句經典。我會牢記總書記諄諄教誨,身體力行。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在自身帶頭的同時,也會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強化監督檢查,促進黨員、干部將勤儉辦一切事業內化為政治自覺和擔當。
(本報記者曾毅、王昊魁採訪整理)
雲南省昆明市官渡區關上街道黨工委書記高鋒:
持續減負鬆綁增干勁
文山會海、大量報表台賬、過多迎檢考核,一度讓基層干部苦不堪言。如今,這些現象有了明顯改善。
近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心系基層、關愛干部,狠抓作風、力除積弊,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在全黨上下鮮明樹立起為基層鬆綁減負、激勵干部為民服務的實干導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讓基層干部從繁文縟節、文山會海、迎來送往中解脫出來”,強調“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毫不妥協,全面檢視、靶向糾治,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重溫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論述和重要指示,我們倍感溫暖、倍增干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要求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將“違反精文減會有關規定搞文山會海”“在督查檢查考核等工作中搞層層加碼、過度留痕,增加基層工作負擔”等行為納入處分范圍﹔中辦、國辦印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我們從中感受到黨中央嚴抓不放、常抓不懈,錨定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切實為基層減負鬆綁的堅定決心和堅決態度。
有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有黨中央馳而不息深入推進,我們基層一線負擔卸下不少。以我們關上街道來說,許多新變化正在發生。
有了鄉鎮(街道)履職事項清單,工作更加聚焦。過去,我們的工作事項有2419項,現在減少到357項,其中基本事項隻有132項。我們街道有一個遠近聞名的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場,以往街道承擔了交易數據統計、市場投訴處理等很多工作,后來通過梳理配合事項,我們街道的負擔大大減輕了。
有了數據賦能,不用天天填表、報表了。以前我們一年要向上級填報1578張表格,自從使用雲南省正在推廣的“雲表通”平台,現在街道及社區人員日常隻需定期維護11個基礎台賬數據,徹底扭轉了街道、社區日均填報30多張表格的現象。
會少了、文件少了、牌子少了、微信群也少了。我們整合工作會議,精簡發文數量,街道會議數量減少超60%。清理“牌子亂象”,目前社區對外隻挂3~4個牌子,群眾辦事一目了然。很多臨時性、不必要的微信群組全部清理,重要工作點對點安排,干部卸下“指尖之負”。
卸下負擔、輕裝上陣。現在,我們街道、社區工作人員聚焦發展干實事,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深入群眾,干部群眾的幸福感更加具體可感。要問基層減負效果怎麼樣,歡迎來我們街道及社區走走看看。
(本報記者劉華東、徐鑫雨,本報通訊員郎晶晶採訪整理)
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泉口街道瀏河社區黨委書記蘇玉梅:
煥新黨風政風惠民生
中央八項規定,拉開新時代黨的作風建設序幕。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以身作則,帶頭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彰顯人民領袖深厚的為民情懷。時至今日,黨風政風煥然一新,社風民風持續向好,黨長期執政的政治根基不斷夯實。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社區是基層基礎。今年是我在社區工作的第37個年頭,身處基層一線,我切身感受到中央八項規定吹來的時代新風,給基層帶來的顯著變化。就拿接待調研來說,過去有段時間,社區往往需要提前布置標語、准備大量資料。現在,社區不挂橫幅、不擺綠植、不搞宴請,把省下來的精力與經費用於服務居民。上級來社區調研,輕車簡從直接深入小區、業委會和物業,一插到底、直奔問題、現場辦公。
剛開始時,我們有的工作人員還擔心“接待不夠熱情”。后來,大家轉變了觀念,事實更是証明這些同志“想多了”。
例如,前不久,荊門市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指揮部辦公室到我們社區調研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不搞區、街、社區層層陪同,而是實地調研走訪,把會開在現場,決定對790戶居民住房進行油煙淨化改造,高效解決實際問題。
作為一名黨員和基層黨組織書記,我深切感受到:中央八項規定出台以來,《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准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一項項黨內法規密集制定修訂,劃出不能觸碰的“紅線”,這是對黨員干部的嚴管,也是提醒、關心和愛護。這些年,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深入整治民生領域“微腐敗”,持續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不但進一步推動黨員干部增強紀律自覺,明明白白做事、干干淨淨做人,同時也讓居民群眾感到全面從嚴治黨就在身邊。
黨員干部作風的轉變,居民看在眼裡。有一次,瀏河小區居民張本雄對我說:“這些年,咱們的黨員干部不一樣了,作風轉了,調研多了,辦實事多了,效率高了,給你們點贊!”
在優良黨風政風帶動下,社會風氣也明顯好了起來。有了黨員干部示范帶動,社區志願者隊伍從7支發展到21支,開展公益課堂、人文關懷等活動,文明新風拂面,鄰裡關系更和諧。
春風浩蕩滿目新,我們將努力開展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堅定態度和務實行動,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本報記者張銳、本報通訊員劉欣然採訪整理)
【專家視點】
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作風建設
作風建設,體現的是一種徙木立信的精神,直接關乎黨的信用,是一場輸不起的斗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制定中央八項規定作為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打開全面從嚴治黨切口。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以身作則,給全黨樹立了典范,這是十多年來作風建設取得重大成效的一條極其重要的原因。2025年3月12日,中央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會議。會議指出,黨中央決定自2025年全國兩會后至7月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這一重要決定,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持之以恆推進作風建設的堅強決心和堅定信心。
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充分認識作風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進入新時代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清醒的憂患意識和深刻的理論洞見,全面總結黨的歷史經驗,科學把握黨的建設規律,從黨的長期執政地位乃至生死存亡的高度強調,“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指出“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教導,傳承黨在長期革命建設改革中所形成的優良傳統,弘揚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以及艱苦奮斗、求真務實等優良作風,塑造黨的光輝形象,凝聚強大發展力量。
以鮮明的問題導向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2012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十八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中央八項規定一經出台,立即在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中引發強烈反響,國際社會也給予高度關注。十多年來,黨中央緊緊抓住作風問題不放,集中發力、緊盯節點,一以貫之、步步深入,使人民群眾切切實實感受到作風之變。狠剎“舌尖上的浪費”、“會所中的歪風”、“車輪上的腐敗”、公款吃喝、公款旅游等干部群眾深惡痛絕的問題﹔抓住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重要時間節點,管住公款購買贈送月餅、賀卡、煙花爆竹等具體問題﹔突出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為基層減負等,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我們要以常抓的韌勁、長抓的耐心,緊緊圍繞作風建設的重點任務,持續深化糾治“四風”,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以深度的自覺自律形成作風建設的“頭雁效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八項規定既不是最高標准,更不是最終目的,只是我們改進作風的第一步,是我們作為共產黨人應該做到的基本要求。同時,他還強調“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要求的,更是這樣踐行的。以行動作號令,以身教作榜樣,人們注意到,十多年來,總書記始終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為全黨樹立光輝榜樣,在全黨形成強大示范效應。各級黨組織、黨員干部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更加自覺地深入群眾、幫助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得到重點整治,進一步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以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執著,馳而不息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完成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這一新時代新征程黨和國家的中心任務,必須堅持不懈抓好黨的作風建設,使黨在革命性鍛造中更加堅強。在全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就是加強作風建設的重大舉措。我們必須深入學習、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黨中央部署安排,充分認識開展學習教育的重大現實意義,形成高度的政治、思想和行動自覺,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釘釘子精神,推動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走深走實,以良好的工作作風匯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礡力量,把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不斷推向前進。
(作者:金民卿,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