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小節無害”心態要不得

范奕鳴

2025年03月20日10:50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自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諸多不正之風得到有效遏制。然而高壓態勢下,仍有個別干部對作風問題認識不清,將違規吃請、超標接待、收受土特產等視為無傷大雅的小節,甚至以人情往來、工作需要為借口遮掩問題。這種“小節無害”心態,實質是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曲解,若不及時糾治,必將侵蝕作風建設的基石,損害黨和政府的公信力。

“小節無害”心態屢禁難絕,折射出作風建設的深層次症結。有的干部將紀律底線異化為“不犯大錯就行”的庸俗觀念,把小節視為無關痛痒的“邊角料”﹔有的單位在制度執行中存在“寬鬆軟”現象,對隱形變異的“四風”問題辨識不清、處理不及時,抱有“老好人”心態﹔有的地區監督執紀上存在“溫差”,對小額收禮、超標接待等問題重教育、輕問責,助長了僥幸心理。這些問題亟需靶向施治、綜合施策。

干部摒棄“小節無害”心態,必須在第一次、第一步就嚴把關口,錘煉堅定的政治定力,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真正轉化為行動自覺。在思想上要保持高度警覺,時刻緊繃紀律這根弦,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任何情況下都嚴格要求自己,做到心存敬畏、行事有底線,常修為政之德、常懷律己之心、常思貪欲之害,自覺做到防微杜漸,及時消滅“小缺點”“小錯誤”。在工作生活中始終保持自律,注重點滴養成、慎獨慎微,不越界、不違規、不放縱,時刻銘記“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要多算政治賬、民心賬,警惕人情往來背后的圍獵陷阱,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管好“身邊人”。

破除“小節無害”心態,既需個人自覺,還需強化剛性約束。要將作風建設深度融入干部教育、管理、監督全過程,通過常態化黨性教育和警示教育,筑牢“作風問題無小事”的思想根基,形成“伸手必被捉”的心理威懾。要扎緊制度籠子,針對“四風”問題隱形變異的特點,動態完善相關規定細則,減少模糊操作的空間。要加強監督問責,整合紀律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等多方力量,對苗頭性問題抓早抓小,對頑固性問題露頭就打,堅持“越往后執紀越嚴”,對屢失小節者從嚴查處。要樹牢鮮明的選人用人導向,將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干部考核考察的重要標尺,緊盯小節失守行為,防止“破窗效應”,讓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始終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心中的鐵規矩、硬杠杠。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