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黨建領跑激活法院建設“三力”

深圳羅湖法院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

2025年02月12日08:56    來源:法治日報

“我可以在7月30日之前將6400元工資付給她。”

“我同意這個方案,我相信法官,謝謝法官讓這件事這麼快解決。”

夜幕降臨,趙女士手機中的“工資結算群”出現這樣一段對話。群裡除了有趙女士原來工作的后勤服務公司人員,還有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法官李佔祥。一周時間,李佔祥聯合清水河社區調解人員,通過線上指導、線下調解,成功化解一起勞務合同糾紛。

這是2024年清水河“無訟社區”法官調解工作室揭牌后的第一起糾紛。

近年來,羅湖法院堅持黨建引領,深度挖潛業務領域優勢,實現黨建工作與審判執行、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工作同促進、共發展。羅湖法院清水河黨支部將“以‘小’見‘大’ 司法為民”黨建品牌與審判業務、創建楓橋式人民法庭深度融合,將“小矛盾不出社區、大矛盾不出街道”治理目標落實在行動中。該黨建項目獲評全市法院黨建創新優秀案例,成為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的一個縮影。

黨建引領

激發全員戰斗力

“我們要強化黨建引領審判業務,找准結合點、發力點,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轄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2024年8月28日,在羅湖法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宣講會議上,黨組書記、院長楊爽說道。

黨建如何引領業務?黨建工作是各項工作的航標,隻有錨定了方向,才能實現黨建促業務。

早在2022年初,羅湖法院就分別出台“一支部一品牌”創建活動方案和行動方案,全院黨支部以創建總方案為統領,圍繞司法為民、服務大局、隊伍建設等主題,深度挖潛業務領域優勢,培育出13個支部特色黨建品牌,形成13個具體方案。

戰斗堡壘作用要充分發揮,離不開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如何提振干警干事創業精氣神,激發全院凝聚力、響應力和戰斗力?執行力是將理念付諸實踐的關鍵。

2024年3月28日,羅湖法院制定《2024年度隊伍執行力行動方案》,要求通過黨建引領作用,推動全院重點工作、重大項目落地落實,形成“事事有落實,件件有回音”工作閉環。同時,鼓勵干警尤其是黨員干警,在全院重點工作、重大項目中自主揭榜、挂帥擔當。

自方案實施以來,全院5個“揭榜挂帥”項目共有30余人參與,將揭榜破題情況納入干警業績管理,讓願擔當、敢擔當、善擔當蔚然成風。

共聯共治

彰顯卓越服務力

矗立的棕櫚樹、碧綠的草坪、蜿蜒的河道,冬日的東湖公園是遛娃聚會的優選地。公園東南部有一片兩萬多平方米被遺忘的山地,山地廢棄物與草木混雜的氣味與公園的愜意格格不入。1998年前,公園管理中心曾將土地出租給某公司,但在2016年合同到期后,公司一直佔用山地且未支付使用費。這不僅影響申請人權益,還影響東湖公園改造升級工程進行。

2024年10月初,羅湖法院執行局黨支部成立“黨員攻堅隊”,以服務大局、服務中心工作為宗旨,開展多次調研,與區城管局進行多次協調。

2024年10月28日,“黨員攻堅隊”開展首次聯合執行行動,在社區工作人員見証下成功清退山地范圍內的動產,對廢棄車輛進行封存,將山地交付給申請執行人。

為服務轄區“金字招牌”——黃金珠寶產業,針對行業交易、風險管理和証據採用問題,刑庭黨支部充分調研后發出司法建議以及風險防范手冊﹔為保障羅湖區支柱產業金融業,民二庭黨支部與區金融服務署開展黨支部結對共建,深入國信証券、農業銀行等走訪,邀請金融機構召開實務問題研討會﹔為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動創建“蔡屋圍無訟商圈”“黃金珠寶產業無訟街區”“清水河無訟社區”,派出黨員法官融入基層社會治理……

2023年11月,羅湖法院與區工商聯簽訂關於共同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合作備忘錄,開啟“法院黨建+企業服務”模式,為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多元糾紛化解“賦能加碼”。

引入商事調解組織參與訴訟前端糾紛化解是合作重點內容。為此,羅湖法院組建“商事調解先鋒團隊”,由一名業務能力強、調解經驗豐富的法官指導1至兩名來自商事調解組織的調解員。

目前,羅湖法院共與13個商事調解組織合作。2024年以來,商事調解組織共參與調解14207件糾紛。

善作善為

發揮隊伍新活力

“爸爸找了個新媽媽,今年開始不讓我看媽媽,我很傷心、害怕,經常躲起來偷偷地哭。”拿到寫有這段文字的《意願聲明》時,羅湖法院法官欒媛眼眶濕潤。

長期審理婚姻家事案件的欒媛是一名有著24年黨齡的老黨員,自2015年辦理婚姻家事案件以來,與家事審判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這個離婚后探視權案件中,由於父親拒絕母親的探視,9歲的小玉主動向欒媛寫了這樣一個聲明。

面對這樣的傾訴,欒媛決定先向小玉父母了解情況,並請專家對雙方撫養能力進行評估。經過多輪溝通,孩子父親意識到孩子始終需要自己媽媽的陪伴,鄭重向孩子道歉,母親也決定撤回起訴。

“請大家隨我的腳步來訴訟服務中心,這裡是群眾前來法院辦事的窗口,也是我們為群眾服務最直接的崗位……”這天,在羅湖法院“黨員先鋒崗”值班的法官王偉偉迎來了一群特殊的客人——羅湖區湖貝小學學生。

在學生眼裡,法院處處都充滿了新鮮感,傳遞著法律文化和法律知識。經過訴訟服務大廳,學生在王偉偉帶領下依次參觀了法律文化書院、法治文化牆,最終來到審判庭。

“法官,我可以摸摸法槌嗎?”一名學生首先提出需求。王偉偉也趁機將話題引入法庭陳設,“當然可以,法槌類似古代的驚堂木,頂部有天平圖案,方形底座體現著‘規矩’,法槌一響,象征一錘定音。”

學生頻頻點頭,也將法庭的權威性和嚴肅性記在心底。

法院是生動的普法陣地,黨員干警是鮮活的普法力量。2024年以來,羅湖法院黨員干警共開展12次“法院開放日”活動,將群眾“請進來”,融合真實庭審以案普法、結合主題課堂教育宣講、通過文化探秘傳遞知識。同時,借助“菜單式普法”項目,將法治“送上門”,走進校園、企業、社區共52次,將法治種子撒向各個角落。

(本報記者 唐榮 李文茜 本報通訊員 王鷗)

(責編:王珂園、王先進)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