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7日09:01 來源:中國婦女報
/ 人物小傳 /
單杏花,“時代楷模”、全國三八紅旗手、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鐵路12306科創中心副主任。20多年來,她一直堅守在中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一線,帶領團隊將12306系統建設成為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為我國鐵路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春節不僅是辭舊迎新的象征,更是家庭團圓的時刻。每逢春節,無論身在何處,人們總會帶著濃濃的鄉愁,踏上歸家的旅程。於是,一場數億人的旅途成為人類最大規模的周期性遷徙……
要在短短幾十天內迎接數以億計的龐大訪問量,鐵路12306系統面臨的壓力和程序運行的復雜程度可想而知。而在這背后,有一位“定海神針”般的女性,她就是“時代楷模”、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鐵路12306科創中心副主任單杏花。
繁忙
走進鐵路12306科創中心,“春運售票合署辦公室”幾個字映入眼帘,在這間辦公室裡,運行著全球訪問量、交易量最大的鐵路票務系統——中國鐵路客票系統。
“一到春運,我就會帶領骨干們來這裡值守,每天都有無數事情需要處理。”單杏花告訴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20多年來,她一直堅守在中國鐵路客票系統研發一線,帶領團隊將12306系統建設成為全球交易量領先的超大型實時票務系統,為我國鐵路數字化、智能化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辦公室內,一面巨大的藍色屏幕上顯示著實時售票量、排隊實況、平均等待時間……各項指標一目了然。
“今年的挑戰也很大,最高日的系統訪問量達到了405億次,高峰時每5分鐘有2.5億次訪問。今年春運最高日售票量是2155.5萬張,已經創下春運歷史售票最高峰。”周末仍在加班的單杏花解釋道。
每天晚上十一點半,系統停止售票,但12306團隊依然堅守在崗位上。“晚上停售之后,我們一方面會對系統白天產生的數據進行規整處理,另一方面會在夜間進行代碼升級、資源補強、參數調優等工作,進一步提升系統運行能力。”單杏花告訴記者。
今年,12306系統新上線了購票信息預填優化試點功能,主要針對從北京、天津、江蘇、上海、浙江、廣東等省(市)前往成都和重慶地區的旅客,他們在預售期外預填購票需求信息並支付費用后,系統會在車票起售時自動提交訂單。
“雖然這是一個小功能,但系統內部有許多調整。每年運力增加,路網規模擴大,車票數量增多,系統也會新增更多功能,這對團隊來說是更多考驗。”單杏花說。
創新
據了解,12306團隊從1996年開始組建,至今已整整29年。2011年6月12日,12306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此前,鐵路售票系統主要以車站售票窗口、代售點和自動售票機為主。
而12306系統遠不止售票這麼簡單,從購票、改簽到退票,從進站驗票、檢票乘車、車上查票再到驗票出站,整個過程由龐大的鐵路票務系統作為支撐。尤其是如何優化票額利用、提升列車能力利用率、讓更多人能買到票,通過大數據平台進行匯集和分析,輔助管理人員工作,都是單杏花需要思考的問題。
“比如余票計算,列車余票是一種復雜的區段管理和動態裂變邏輯,為了讓車票最大化利用,能裂解出無數種組合。”單杏花解釋說。
多年來,車票經歷了從硬板票到軟紙票、紙質磁票,再到無紙化的過程,每一次的突破和創新,單杏花都將其視若珍寶。
2017年,單杏花帶領團隊創新設計多維度、高精度、自適應的人臉識別算法,融合模式創新、架構創新和應用創新等手段,成功研發了全行程一體化的電子客票技術,使鐵路客票正式進入“無紙化”時代,旅客平均檢票時間縮短了2/3。
“當時,普速車站紙質車票在一夜之間轉變為電子客票。”2020年6月19日那天晚上,單杏花坐在監控大廳與全國所有鐵路車站進行視頻對接,見証了歷史性的一刻。
單杏花從小就有一股執著的勁頭:“這份工作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每實現一個技術創新,都能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便利。”
她記得,客票系統初期研發時,售票員一天需要坐十幾個小時,於是在后來的窗口售票程序版本中,特意調大了字體,讓售票員的眼睛可以不那麼疲勞。
“如果售票員因為這次更新提高了效率,我們的努力便是值得的。”為了服務廣大旅客和鐵路工作人員,單杏花與團隊盡最大努力去創新、優化和突破。
人民鐵路為人民服務,這是團隊一直堅守的原則,也是其創新的動力。
延續
全身心投入一件事實屬不易,而將一生奉獻於一個行業,更是難能可貴。
近三十載,單杏花曾收到許多企業的高薪邀請,但她始終不為所動,堅守鐵路事業,一心一意埋頭科研工作。
為了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單杏花帶領團隊進行了6次大規模建設改造,上千次功能優化,先后研發了移動支付、候補購票、互聯網訂餐等便民功能。團隊也從幾十人發展到700余人,推動12306系統從以售票為主向旅客出行全過程服務不斷邁進。
2024年12月,中央宣傳部授予單杏花“時代楷模”稱號。“這是一份沉甸甸的榮譽,是黨和國家對鐵路發展的認可,也是整個團隊的功勞。我們是幸運的,恰逢鐵路大發展的機遇。”單杏花說,對她而言,客票系統就像自己的孩子,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她傾盡全力、持之以恆、從不動搖。
“雖然我們的客票系統目前已經升級到7.0版本,但它仍在建設中。隨著社會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未來的挑戰將更加艱巨,需要從細微之處著手。”如何面對未來,團隊如何推動發展,是50歲的單杏花經常思考的問題。她認為文化賦能至關重要。“要通過價值觀指導每位員工的言行、具體的做事方法和功能研發,讓這支隊伍擁有穩定的內核,更具戰斗力,真正做到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每次和單杏花出差時,都能看到她在火車上、車站裡主動和旅客交流、傾聽需求,筆記本上記滿了問題和設想。”12306團隊青年骨干告訴記者,單杏花始終把群眾需求裝在心裡,而這種品質也被團隊成員深深銘記。
“未來鐵路客票和12306都將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不僅要在售票層面讓大家感受到智能服務,更要為人們提供更溫馨的出行體驗,我們的目標是讓旅客的出行更加美好。”單杏花表示,“所以我們需要不斷進行技術和功能創新,要做到細致、嚴謹,一個環節的問題都可能會影響整個系統的正常運行。”
“我們正在研究一個智能、高效、精准的行程規劃算法,讓旅客通過最多兩次換乘就能到達全國鐵路的任意一個車站。這是一個難題,非常復雜,需要投入大量精力。”對單杏花而言,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展現出精微的功夫,“如果缺乏鑽研精神,那麼很難將事情做到最好。”
夜幕低垂,城市的燈火漸漸稀疏,但“春運售票合署辦公室”內依舊燈火通明。轉身間,單杏花又投入未竟的工作中,那些未完成的計劃,正悄然生長……(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高越)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