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元古堆村的振興密碼

2025年02月05日08:51    來源:農民日報

走進雪后的甘肅省渭源縣田家河鄉元古堆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麗的鄉村冰雪圖。皚皚白雪中,一串串火紅的燈籠格外顯眼,似乎向來人講述著元古堆村火熱的鄉村振興實踐和鄉親們越來越紅火的日子。

曾幾何時,元古堆人土裡刨食、靠天吃飯、生活貧困。2013年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元古堆村看望群眾。經過不懈努力,2018年元古堆整村脫貧,成為全國脫貧攻堅示范村之一並成為全球最佳減貧案例,2023年成功創建為省級“和美鄉村”和國家AAAA級景區。

從脫貧路到振興路,從“拔窮根”到“樣板村”,元古堆村向前的每一步,都離不開黨組織的堅強引領。“回望元古堆的脫貧、振興之路,我們創新組織設置模式,將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和群眾嵌入產業鏈,黨組織把方向,黨員作示范,群眾跟著干,凝聚形成全村發展最大合力,是元古堆村成功脫貧、邁步振興的重要密碼。”元古堆村黨總支書記董建新說。

團結帶領群眾興產業

產業是脫貧的根本,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然而,彼時的元古堆村,土地貧瘠,產業發展滯后,群眾思想保守。

村裡提出發展羊肚菌產業,村民因不了解而不敢干,怎麼辦?董建新帶頭種植羊肚菌,通過補知識、學技術,在多次失敗后終獲成功。成功實踐打消了村民的疑慮,使羊肚菌成為村裡的主要產業之一。

當時的“毛頭小伙兒”郭連兵則瞄准了苗木繁育、百合種植等產業,並領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他既是元古堆村委會主任,也是村裡的致富帶頭人。

黨員曾玉成原本是村裡的貧困戶,如今已是有名的百合、中藥材種植示范戶。今年,他種了近30畝百合、黃芪和黨參,預計收入能超30萬元。在他的示范帶動下,元古堆村中藥材種植面積超過了3000畝。

黨組織的堅強引領和黨員的示范帶動,增強了群眾依靠產業致富的信心。董建新介紹,近年來,在村黨總支的引領下,元古堆村按照農業優先、農旅賦能的產業發展定位,以鄉村旅游為牽引,堅持做大種植、養殖、加工、旅游、光伏、勞務、電子商務“七大產業”,並按照“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五位一體”發展思路,形成了“資源開發、產業發展、村村聯建、村企聯營、品牌帶動”5種村集體經濟增收模式。2023年底,元古堆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1.6萬元,比2012年底的1465元增長了11倍,村集體經濟收入也達到了100萬元。

“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村黨總支都是全村黨員群眾堅強可靠的‘主心骨’和認可放心的‘領頭羊’。”元古堆村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王濤說,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元古堆村黨總支緊盯鄉村振興目標任務,以創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為目標,聚焦鄉村旅游和運營、群眾增收和致富、產業融合和升級,帶領黨員干部和群眾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元古堆之路”。

領航鄉村運營新實踐

不斷創新,不斷尋求新的增收方式,是這些年元古堆村黨總支帶領全村發展的常態思維。“鄉村產業振興,運營很關鍵。眼下,我們正努力做好鄉村運營,進一步激發村庄的活力和潛力,促進元古堆可持續發展。”董建新說。

“今年,我們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按照‘一戶一業態’的發展模式,讓村庄變景區、村民們的庭院變成打卡地,帶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中,既拓寬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新渠道,也增加了村集體的收入,更增強了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董建新說,著眼農文旅融合發展,村黨總支對全村的新業態進行了梳理和規劃,並招募了涉及研學、培訓、餐飲、咖啡、電商、寵物樂園等多個業態的鄉村合伙人46名,不僅盤活了村集體的一些閑置資產,也拓寬了群眾的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已接待游客超58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過127.5萬元,帶動群眾就近就業百余人。

鄉村運營,關鍵在人。“我們邀請專家進村傳授百合、中藥材種植技術,組織村民到外地學習,發展鄉村旅游,引進鄉村專業運營團隊,探索‘村股份經濟合作社+鄉村合伙人’運營模式,建成了分紅即時結算的‘億農在線’數字化管理平台、全力打響‘紅火元古堆’黨建品牌和‘農’字招牌。”王濤介紹,元古堆村積極依托“農村黨員進黨校”“鄉村振興大講堂”等線上線下方式組織教育培訓,全面提升村干部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同時通過吸引大學生回鄉、招募鄉村合伙人、培育“新農人”等方式為鄉村振興注入“新鮮血液”。

記者到元古堆採訪時,針對冬季新一輪鄉村運營的新實踐,董建新正召集村“兩委”班子和群眾代表召開冰雪旅游活動的節前動員會。“一場大雪,點燃了鄉親們舉辦冰雪旅游節的熱情。我們村黨總支正廣泛征求鄉親們的意見建議,讓群眾廣泛參與到鄉村的運營和管理中來,努力讓村裡的人心更加凝聚、事業更加紅火。”董建新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帶領群眾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徐國民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魯明)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