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蘇州工業園區:四步走打造“融芯鏈”黨建品牌 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黨委

2025年01月26日10: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蘇州工業園區不斷強化產業鏈黨組織建設,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通過重引領、建組織、探新路、賦動能“四步走”,打造“融芯鏈”黨建品牌,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引領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動”起來、“聯”起來、“熱”起來,在強鏈、延鏈、補鏈上展現新作為,賦能蘇州工業園區半導體產業,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努力在黨建引領產業創新發展的時代浪潮中走在前列。

一、背景

(一)蘇州工業園區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使命在肩、擔責在前

蘇州工業園區作為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亦是江蘇省內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排頭兵、先行軍。在黨中央要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蘇州工業園區有責任也有使命積極創新發展路徑、集聚發展資源、做優產業集群,加速度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國企黨建帶動新質生產力發展成效顯著

自2006年起,園區就開始重點規劃、引導和培育納米技術應用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未來產業前后銜接、有機結合,搶佔科技創新的制高點。2019年,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黨委(以下簡稱“納米公司黨委”)成立,充分發揮國企黨建資源優勢,以黨建賦能產業發展,全力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助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服務園區的高質量發展。

經過長時間的發展,如今園區納米技術應用產業已集聚相關企業超1300家,入選首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躋身全球五大納米產業集聚區。園區所建設運營的納米產業載體——蘇州納米城目前為全球最大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綜合社區,佔地面積近1900畝,累計建成載體84萬平方米,集聚納米技術企業及相關機構500家以上,在納米技術應用領域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蘇州納米城連續三年登榜“中國集成電路高質量發展十大特色園區”,先后獲評“國家納米新材料集群”“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高端人才引領型特色載體”“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成果轉化基地”等榮譽稱號。

(三)“國企帶兩新”黨建工作機制是推動產業鏈發展必要之舉

為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提升黨的建設和產業發展之間耦合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深度融合,串聯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進一步做優產業集群,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建設開放創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賦能。根據黨中央、江蘇省委、蘇州市委和蘇州工業園區黨工委有關精神,結合產業創新發展實際,在納米公司黨委持續做優黨建引領納米技術應用產業發展的基礎上成立了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黨委(以下簡稱“產業鏈黨委”),打造“融芯鏈”產業鏈黨建品牌,精准賦能半導體產業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重引領 強化“國企帶兩新”優勢傳遞

納米公司黨委堅持始終以黨建賦能產業發展,定期開展園區招商業務流程和科技招商政策解讀專題培訓,圍繞項目洽談、引進細則、項目落地注意事項、房補申請和兌現審批以及人才評審等科技招商業務全流程內容進行詳細解讀﹔運用“同合匯”等納米城特色平台,幫助初創型科技企業近距離對接世界500強,挖掘合作機會。經過黨建賦能帶動,蘇州納米城引進了一批掌握核心技術、解決“卡脖子”問題、強鏈補鏈的重大項目,挖掘了一大批潛在人才和獨角獸項目,著力打造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納米技術產業集群,彰顯了黨建帶動產業發展的巨大優勢。

為進一步總結鞏固國企黨建帶動產業發展的先進經驗,發揮黨建引領優勢,更好地服務鏈上兩新企業,賦能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2023年,園區成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黨委,旨在“以國企帶兩新”,通過黨建引領優勢傳遞,助力第三代半導體產業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在科技創新、項目攻堅、資源集聚等方面形成合力。

(二)建組織 筑牢堅強圓融共贏的鏈上堡壘

產業鏈黨委借鑒國企黨建經驗,積極探索和不斷優化黨建工作機制。一是持續深化“國企帶兩新”黨建工作機制。先后指導敏芯、納微、漢天下、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等重點企業成立黨支部,推動三微、東微等重點企業黨支部整建制轉入,以提升“兩新”企業黨建工作水平,用好“紅色引擎”,鏈接多方資源,護航第三代半導體國家創新中心建設項目。其中三微電子黨支部為跨省轉入的央企黨支部,轉入園區后樹立了深化央地黨建融合、“國企帶兩新”的典范。二是不斷強化鏈上組織建設。以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黨委為核心,構建“產業鏈黨委—企業黨組織—攻堅黨支部”三級架構,實現以點帶鏈、以鏈促面,充分發揮鏈上黨組織對產業上下游的融合優勢,以業務合作推動黨建融合,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人才共育、經驗共學,推動一批產業鏈黨組織組建,提升“兩個覆蓋”工作水平。三是加快推進“融芯鏈”黨建出實效、出亮點。通過構建企業家橫向交往學習網絡,引導企業負責人發揚企業家精神、履行社會責任,打通企業黨建的關鍵環節,增強園區“兩新”黨建內驅力﹔結合黨組織政治引領與服務功能,做好專業化服務體系建設,形成一批強有力的黨建樞紐型服務平台,在政策、人才、信息和渠道方面為企業項目落地提供支持﹔深化“黨建+科創”機制運用,以企業黨組織建設為抓手,引導企業把核心資源向戰略性創新領域集聚,積極回應國家重要戰略需求。

(三)探新路 加速“創產金才”產業鏈融合

自產業鏈黨委成立以來,在借鑒國企黨建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持續探索黨建引領產業鏈發展的新方法、新路徑,圍繞科技創新中心任務,聚合產業集群多方主體,通過黨群聯動、組織聯建、陣地聯用、人才聯育、政策聯商,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的緊密融合,高效配置資源、創意、科技等要素,為園區創新發展注入新動能。一是以黨建鏈強化產業鏈,構建鏈上企業之間的良性合作機制,通過各種黨建共建活動,營造良好的鏈上生態﹔二是以黨建引領助推政企研究機構協同創新,通過黨組織功能發揮,強化機關、社區、企業互聯互動,實行陣地共建,促進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三是以黨建助力企業融入社會網絡,踐行“共駐、共建、共享”的理念,與周邊社群形成良好互動。目前,產業鏈黨委正全力整合納博會、精英周、午后納米茶、僑界大講堂、NIC投資俱樂部等品牌活動和MEMS分會、新材料協會、集成電路協會等行業協會以及園區各類企業等各方資源,統籌招商、產業、投資等條線,實現產業創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四)賦動能 營造產業鏈企業良好發展生態

產業鏈黨委堅持把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作用融在鏈上,逐步形成“產業鏈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建設到哪裡,作用就發揮到哪裡”的工作格局,營造良好的發展生態。一是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鏈接政務端和企業端。政府部門黨組織根據自身職能,積極配合產業鏈黨建工作開展,推出促進產業發展的創新舉措,協調解決產業發展難題。產業鏈黨委聯合園區行政審批局,推出政務服務體驗官機制,面向所屬黨組織、重點企業、僑聯及行業協會等,聘請代表擔任政務服務體驗官,以深入了解企業需求,主動提供針對性、個性化服務,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二是深化黨建帶群建的理念,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統籌推進行業工會、納米城僑聯、共青團等群團工作,持續辦好聯誼會等活動,突出行業協會、僑聯組織紐帶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企業合作交流,切實營造親商服務環境。三是做實人才社交品牌活動,吸引更多人才落戶園區。深化納米產業年會、午后納米茶、僑聯大講堂、走進名校等品牌活動內涵,打造高質量、高層次資源要素交流平台,吸引更多半導體專業人才落戶園區,助力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同時,在整合前期品牌活動的基礎上,重點圍繞“創享薈、思學贏、惠企通、職選納米”四大品牌,打造高水平納米產業服務體系,助力壯大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三、成效

(一)產業鏈黨組織功能不斷增強

成立了由蘇州工業園區工委組織部指導、納米公司黨委領導和管理,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重點產品為依托,以重大項目為抓手的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黨委。黨委班子由園區主管部門、園區和鏈上重點企業相關負責人員共同組成,為優化園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發展布局精准發力。舉辦園區產業鏈黨建研討會,制定完善《關於加強黨建引領助推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發展的實施方案》,推動產業鏈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工作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二)產業鏈黨組織覆蓋范圍不斷擴大

產業鏈黨委現有成員單位16家,其中科研院所1家,企業15家,黨員約300名,帶動相關企業數百家,主體由鏈上重點企業組成,如江蘇南大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有限公司、三星電子(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等單位,充分發揮“火車頭”作用,更好協調產業鏈上中下游各環節資源,優化產業生態圈,實現產業鏈條高質高效運轉。在產業鏈黨委的推動和虹吸效應下,通過新成立組建、異地遷入等方式,鏈上黨組織的數量還在持續增加中。

(三)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合作成效不斷凸顯

在產業鏈黨委的牽頭下,蘇州納米城內已建立戰略性產業技術聯合攻關機制,組織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進行跨區域合作,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產業鏈黨委積極發揮國企產業載體的資源統籌優勢,鏈接產業鏈上“政產學研金服用”黨組織資源,搭建“午間一小時”交流平台,“一月一主題”開展政策講解會、學術研討會、合作交流會等,促進資源高效對接、精准供給。

2023年,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合作成效顯著,黨建引領作用充分彰顯。一是先后開展“SIP安全360系統”使用培訓、知識產權和消防安全專場咨詢、黨員教育初心沙龍等多場活動,融合匯聚黨建、應急、科技、消防等部門資源力量,現場為企業把脈輔導、答疑解惑,用產業鏈黨建服務的精准滴灌助力企業更好扎根成長,累計吸引超百家產業鏈相關企業參加。二是積極發揮“午間一小時”交流平台橋梁紐帶作用,豐富黨建惠企工作體系,擴大鏈上企業朋友圈。三是聯合園區行政審批局黨總支,聚焦產業鏈延伸“政務服務鏈”,在“融驛站”基礎上,揭牌成立蘇州納米城基層政務服務先鋒站,將優質、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四是綜合運用“同合匯”“職選納米”等特色黨建惠企平台,幫助第三代半導體初創型科技企業對接世界500強企業、蘇州大院大所黨建聯盟和科教創新區高校黨建聯盟,促進產學研合作對接,2023年蘇州納米城新落戶第三代半導體項目29個,新增發明專利448件。

四、探討

(一)抓好組織建設是做優產業鏈黨建的核心關鍵

產業鏈上中下游主體多為“兩新”企業,與國企相比,“兩新”黨組織建設存在資金投入、人員配備和時間安排上支撐不夠有力,上中下游企業間合作不夠緊密,無法有效補鏈、強鏈等問題。通過抓好組織建設,不斷強化“國企帶兩新”黨建工作機制,落實“產業鏈延伸到哪裡,黨組織就要跟進到哪裡”,變單純的經濟關系、合同關系為組織關系、同志關系,增強感情認同,實現合作共贏,推動組織建在鏈上、服務沉在鏈上、資源聚在鏈上、作用融在鏈上、品牌樹在鏈上,以“黨建鏈”賦能“產業鏈”,是做優產業鏈黨建,助力企業更好發展的關鍵舉措。

(二)健全工作機制是做優產業鏈黨建的重要保障

在產業鏈黨建具體工作推進過程中,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機制是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通過探索建立聯席會議機制、黨務輪值機制、問題聯絡機制、課題共研機制、資源共享機制,暢通溝通協調渠道,集聚產業鏈上各單位合力,實現問題在鏈上解決、工作在鏈上推動、作用在鏈上發揮,以確保各項工作及時有效落實,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緊密合作、協同發展,加快推動產業鏈建設。

(三)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做優產業鏈黨建的根本目標

打造產業鏈黨建品牌,強化產業鏈黨建工作,通過發揮黨建引領、融合和服務的作用,為產業集群建設提供內生合力和強勁動力,解決鏈上主體“引力”不夠、“黏性”不強的問題,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