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3日08:57 來源:中國軍網
“這些故事溫暖動人,給了我前行的力量”
每次重回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史料文物室,曾任史料文物室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的彭貝貝,總能回想起當初那段奮斗歲月。
2019年3月,該支隊史料文物室建設領導小組正式成立。原部隊史料文物室自2013年投入使用,在支隊合並組建后第一次進行翻新重建。如何將不同單位的歷史脈絡融匯重組,如何讓展陳方案推陳出新?這些問題,讓彭貝貝反復思考。
為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彭貝貝帶領小組人員走訪了許多兄弟單位史料文物室與駐地的革命歷史紀念館。經過一番學習研究,他們決定從收集史料開始著手。
由於前身部隊征戰足跡跨越十余個省份,線索搜集困難,該支隊專門以“重訪紅色故地、對話紅色后代、續寫‘紅色家譜’”為主題,遴選基層主官、機關干部與模范標兵組成尋根小組,展開一場尋根之旅。
1949年10月,在解放大嶝島戰斗中,某中隊前身連隊作戰勇猛,被授予“大嶝島戰斗模范連”榮譽稱號。
然而,該戰斗相關史料匱乏,支隊決定尋訪參戰老兵豐富隊史記載。他們發動許多退役老兵尋找線索,都沒有回音。這時,一則網絡新聞引起了該支隊官兵注意——無錫籍九旬老兵楊雲成先后參加大嶝島戰斗和福建剿匪。
“他是不是我們要找的人?”懷揣著希望,官兵們在當地政府協助下,很快聯系到楊雲成老人。看到老人履歷上“某師259團1營3連戰士”的字樣時,他們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當年這支隊伍曾和支隊前身的某師251團2營並肩作戰,楊雲成正是那段歷史的親歷者!
在攝像機的記錄下,楊雲成緩緩講述起那段烽火歲月——
當年渡海時,海水沒過肩膀,大家隻能把槍舉過頭頂,把彈藥放在盆裡推著走﹔戰斗中,他依托牆角頑強戰斗,接連甩出4顆手榴彈﹔敵人被擊退后,他高呼著“敵人垮了”,帶頭沖出陣地追擊……在老人的口述中,官兵們真切感受到那場戰斗的驚心動魄,也看到老一輩革命者的英勇無畏。
1978年3月,《解放軍畫報》曾刊登軍醫陳大新的事跡:為治療腦積水患兒,他在自己身上扎針,總結穴位示意圖。白天為患兒診治,晚上巡查病房,直到因病去世前,他仍然堅持工作,被中央軍委授予“雷鋒式的模范軍醫”榮譽稱號……
2024年清明節,該支隊保衛科苗科長專程來到江西南昌,走訪陳大新烈士的親屬。
在當地退役軍人事務局,苗科長見到了陳大新的妹妹陳龍英。參觀烈士事跡陳列室時,陳龍英回想起當年,忍不住落淚:“哥哥做了5次手術病情還不見好轉,臨走前他說,別給我用藥了,留給更需要的病人吧。”
心系人民,胸懷大愛,正是軍醫本色。回到支隊,苗科長將陳龍英的口述內容整理匯總,融入隊史教育,引導官兵深入理解人民軍隊的根本宗旨。
隨著時間推移,在世的前輩越來越少。該支隊官兵為了更好地傳承紅色血脈,根據歷史沿革、戰斗足跡與功勛榮譽規劃尋根路線,收集整理口述歷史,同步留存音視頻與文字資料。
20世紀80年代,該支隊前身部隊參與地方經濟建設,歷時兩年半,開鑿出總長3138米的福馬公路鼓山隧道。
看到這段歷史,該支隊干部林濱產生了濃厚興趣。查閱舊報紙,他發現許多令人感動的場景:隧道停電,某分隊官兵用七八個手電筒照明,干了一個通宵﹔各分隊展開勞動競賽,人人爭先,單洞月掘進紀錄達到70米﹔戰士李再強因救援戰友光榮犧牲,父親李羅先把兒子骨灰撒在隧洞中,並將繡有“熔爐有新人,撫慰父母心”的錦旗送給部隊……
后來,林濱從舊書網站買來報刊,自發地查找整理史料線索。“這些故事溫暖動人,給了我前行的力量。”他說。
如今,該支隊已收藏上百件文史資料、影像圖片和實物展品。在官兵的共同努力下,這個數字還在持續更新。
“場景還原的細節關乎歷史真實,必須做到准確無誤”
收集史料文物,只是建設史料文物室的第一步,接下來如何整理提煉、布展陳設,更是挑戰。
2023年6月,林濱在舊書網站上發現一份1949年的《解放日報》。看到第三版刊載的《追記雙滬村之戰——大嶝島戰斗通訊》,他當即將報紙買下。
“解放軍某團6連10多個突擊勇士,首先繞過雙滬村西南的碉堡群,直逼東南方敵人工事的前沿……”閱讀報紙上的文字,林濱開始好奇,“某團”指的是支隊前身251團,還是友鄰部隊259團?
林濱翻遍隊史冊,也沒找到通訊中提到的人和事。緊接著,他從網上買到廈門市委黨史研究室編寫的《漳廈戰役》一書,終於通過老兵袁海雲所寫的回憶文章了解到:當年259團2營從島正北面強攻,於田墘登陸,251團2營於崎口登陸,於10日拂曉攻佔雙滬。
然而,他依然無法確定,田墘和雙滬究竟相隔多遠,兩個營的戰場會不會有交集?
林濱反復研讀戰斗部署圖,並向老家在大嶝島的戰友鄭萬欣求証。鄭萬欣休假時特意從田墘走到雙滬,經過實地考察后確定,兩村相隔2.5公裡,戰場不會重疊。
林濱終於確認,通訊中報道的就是支隊前身部隊——
面對敵人輪番進攻,排長王嘉謀大喊“打到隻剩一槍一彈也要堅持下去”﹔戰士劉孟林血流滿面,仍端槍怒射﹔排長孟繁明沉著冷靜,甩出手榴彈擊倒5個敵人……后來,那份報紙被收藏進史料文物室,報紙上這段難能可貴的詳細記述也被收錄進支隊戰史。
“建設史料文物室必須求精求准,要具備對歷史負責的精神。”林濱感慨道。
走進史料文物室,展廳正門,一組銅版浮雕生動再現了1998年抗洪中的一幕幕場景:驚濤駭浪中,官兵們或轉運群眾,或搬運沙袋,或扶穩木樁。當年,因為在抗洪中的突出表現,該支隊前身部隊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抗洪搶險模范團”榮譽稱號。
對於這組浮雕的創作過程,主創人員陳海軍記憶猶新。
“最開始的初稿中,抗洪勇士都是赤膊上陣。”陳海軍告訴筆者,創作人員的解釋是赤膊更能彰顯粗獷之美,他對此並不認同。陳海軍找來當年的照片,官兵們要麼身著背心奔波在大堤上,要麼穿著紅色救生衣在水中架設鋼管排架,並沒有赤膊的影像記錄。
后來,浮雕設計根據事實進行修改。“場景還原的細節關乎歷史真實,必須做到准確無誤。”陳海軍說。
史料文物室落成一段時間后,支隊計劃在其中增設一座先輩官兵救助曾恨與母親的實景蠟像。
1949年9月17日,國民黨戰機空襲福建泉州惠安縣崇武鎮西沙灣,幾名解放軍戰士拼死掩護,在敵機掃射中救下年幼的曾恨與母親。后來,曾恨傾盡積蓄、帶動群眾踴躍捐款,為那場戰斗中犧牲的27名解放軍戰士建造廟宇。
時隔70多年,該如何用蠟像復原當年的歷史畫面?這讓承辦人馮旭敏犯了難。
為了尋找線索,馮旭敏帶領設計人員來到坐落於惠安的解放軍烈士廟。廟內,27尊解放軍戰士的泥塑端坐台上﹔廣場上,一位戰士懷抱小女孩的石刻雕像巍峨矗立,正面鐫刻著“為了人民,死得光榮”題詞。
他們尋訪到年逾八旬的曾恨老人,在她帶領下重新走上當年的海灘,聽老人講述那段血與火的記憶。探訪歸來,馮旭敏難以抑制心中感慨:“我們必須為他們做點什麼!”
經過一番反復論証,他們最終確定了蠟像設計——兩顆炸彈凌空落地之際,4名戰士張開手臂,舍身保護被圍在中央的母女兩人﹔一旁的展板,記錄著犧牲官兵的姓名、籍貫與生平。在該支隊官兵共同努力下,史料文物室這張精神名片被擦拭得更加鮮亮。
“講好歷史故事,是傳承的應有之義”
史料文物室竣工前,臨近退役的警士楊中濤前來幫忙搬運文物、打掃衛生。他主動向組織提出申請:“走之前,我想來這裡看看。”
離隊之前看看隊史,這是楊中濤和許多老兵的共同願望。於是,該支隊加緊籌備,將史料文物室提前向臨退役老兵開放。參觀當天,老兵們仔細觀看展板上的每幅圖片,在大廳雕像前合影留念。楊中濤難掩不舍:“我會永遠珍藏這段軍旅記憶。”
史料文物室不僅要記錄歷史、承載榮譽,更要教育官兵、影響官兵,這才是它的價值所在。
作為《血戰大嶝島》《探尋建隊密碼》等情景劇的主創人員,某大隊時任曾教導員坦言,是史料文物室激發了他的創作熱情。
那年初,曾教導員所在大隊首次接到排演情景劇任務,大隊參與過的1998年抗洪任務進入他的視線。為了挖掘素材,他來到史料文物室尋找靈感。
翻閱當年的抗洪新聞集,曾教導員看到這樣一篇報道:“在水下浸泡12個小時的排長於鵬軍被戰友硬拉上岸休息,他洗了把臉,又進入打樁隊伍。奮戰7個小時后,戰友給他送來盒飯,此時他已拿不起筷子,隻能雙手捧著飯盒,用嘴啃食飯菜,弄得滿臉都是飯粒……”
“就寫這個故事!”敲定主題后,曾教導員立即組織官兵創作劇本,設計舞台,排演情節。
演出當天,支隊禮堂座無虛席。“我看到了榜樣的力量。”作為觀眾,二級上士謝旺深受觸動。在2024年一場群眾性比武中,他一路過關斬將,手掌磨破仍在堅持,最終奪得刺殺項目冠軍。
演出成功點燃了曾教導員的信心。他把趙景元、石建恆等戰斗英雄的故事一一搬進情景劇,並鼓勵官兵通過“雲參觀”“雲學習”在線打卡紅色場館。“講好歷史故事,是傳承的應有之義。”曾教導員說。
九江九八抗洪展陳館講解員曹雨晴也與該支隊建立了聯系。她經常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觀史料文物室、了解文物信息,並將自己收集的官兵致市民感謝信、抗洪新聞集和照片贈送給支隊。
2024年10月,曹雨晴把官兵當年的抗洪故事,帶上了全國省區市社科普及基地講解員大賽的舞台。“我想繼續努力挖掘感人的故事,把感動分享給更多九江市民。”她說。
如今,每逢新兵入營、重大節日,該支隊官兵都會到史料文物室和軍史長廊接受教育。該支隊因勢利導,持續發力:推出隊史小視頻、戰斗故事集等教育產品﹔結合任務實際,以挂圖式展板的形式打造“便攜式史料文物室”﹔引入多媒體、聲光電等技術對史料文物室升級改造,努力做到“讓歷史文化遺產活起來”……
越來越多官兵加入了共同守護“紅色家譜”的隊伍。該支隊史料文物室內存放著200多面各時期榮獲的牌匾錦旗,有的牌匾生鏽褪色,有的錦旗邊角破損,官兵們就買來除鏽劑清理、拿來針線縫補,讓這些榮譽載體重新煥發光彩。
在該支隊征集號召下,官兵出征前簽名的隊旗、抗台風救援任務中的救生衣等一批具有特殊意義的物件先后“落戶”史料文物室。一級上士康超是聞名支隊的“裝甲神醫”,曾創新研發背囊袋、防暴阻截網等20余項發明。退役前,他把手繪的電路圖留下作為紀念,中隊也把這份具有教育意義的禮物交給支隊,收藏進史料文物室進行保存。(王 斌 楊 湛)
銳視點
用心傳遞紅色薪火
■侯著洲
軍史場館是部隊光榮歷史的重要載體,也是軍營強軍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需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傳承紅色基因、構建精神家園,為如期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思想引領、價值塑造與精神推動。
紅色基因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而是深植於我黨我軍的偉大革命實踐中。建設軍史場館,應緊扣新時代新使命要求,符合官兵認知特點,在理清脈絡、內引外聯、推陳出新上下功夫﹔推動史料收集、展陳參觀、維護升級一體發展,切實發揮學史明理、鑄魂育人作用。
軍史場館建設不能一勞永逸,必須付出長期持續的努力。軍史場館的建設者,應具備秉筆直書的求實精神、精益求精的匠心情懷和腳踏實地的耐力定力,做紅色基因的傳承者、老兵面前的小學生、故紙堆中的考據派,確保工作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賡續傳統不是守住爐灰,而是傳遞薪火。發揮好軍史場館的宣教功能,必須注重抓好結合與創新。從日常生活、演訓活動、大項任務中搜集素材,引導官兵感知身邊可信可學可比的精神榜樣﹔開展“說說部隊傳家寶”和講解員下基層等活動,利用強軍故事會、讀書分享會等載體講解黨史軍史隊史,在兵演兵、兵講兵中增強教育感召力﹔用好智能化網絡化手段,通過開發移動史館、VR展廳,引導官兵自主學習部隊歷史,不斷激發打贏斗志。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