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

孫崇峰

2025年01月23日08:53    來源:中國軍網

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檢驗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作風形象的一道關口。在安寧祥和的喜慶氛圍中,黨員干部更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踩紅線、廉潔過節

作為中華民族最為隆重的傳統佳節,春節承載著辭舊迎新、再踏征途的美好祈願。隨著春節的日益臨近,在安寧祥和的喜慶氛圍中,黨員干部更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踩紅線、廉潔過節。

每逢過年過節,都是檢驗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作風形象的一道關口。1987年,楊業功擔任某導彈旅旅長,就職當天,他寫下“攜禮莫入”4個字,貼在了自家的門楣上。不久后,春節來臨,一名連長認為楊業功只是“做做樣子”,便帶著老家的土特產來到他家門口。敲開門后,楊業功見狀非常生氣,堅決把他擋在門外,嚴厲批評道:“如果你不認識這4個字,說明你不具備當連長的基本素質和條件。”楊業功用自己言行一致的行動詮釋了廉潔自律的崇高風范,為黨員干部樹立了榜樣。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黨員干部手中大都握有一定權力,往往會成為別有用心者“圍獵”的對象。春節期間,在年俗外衣的遮掩下,打著人情往來的幌子,黨員干部容易對一些所謂“感情表達”放鬆警惕。殊不知,香餌背后是釣鉤,那些“意思一下”中往往另有他意,黨員干部必須守牢防線,堅守原則不讓步,才不會讓別有用心者有機可乘。思想上鬆一寸,行動上就會退一尺。縱觀那些落馬官員,無一不是從思想滑坡、心理防線失守開始,一步步走上違紀違法歧途的。如果思想認識“總開關”不擰緊,對能干什麼、不能干什麼沒有清晰的界限,就會在面對誘惑考驗時管不住自己,出軌越界,漸漸突破底線、觸犯法紀。所以,黨員干部要加強平時的自我檢視,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不斷筑牢思想堤壩,使自己無論面對怎樣的考驗,都能始終堅守做人底線,做到抵制誘惑,立場堅定。

堅持廉潔自律,尤其要注重從小事做起,從小節嚴起。曾有一名老部下給周恩來同志送了一筐橘子,周恩來收下橘子,卻堅持按照高出市價的價格寄過去50元,工作人員感到不解。周恩來說:“我多付錢,他以后就不會再送了。”現實中,一些黨員干部卻做不到這一點,往往對小事小節缺乏應有的重視。他們覺得,過年過節與朋友、熟人吃頓飯、收些給自己的土特產,不算什麼大事,也不會出事。殊不知,“千裡之堤,潰於蟻穴”,小節不慎,大節必虧。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過年過節期間,親友走動多,黨員干部如果不注重小事小節,把收受禮品、土特產等事情視作正常的人情往來,認為這樣的小事無傷大雅,那就大錯特錯了。這不但違反了紀律規定,更會成為違法亂紀的開端。收受看似不起眼的小利,一旦開了先例,便如“石上磨刀日見其短,林間伐樹頻聞其倒”,會一發不可收拾。一盒不該抽的煙、一瓶不該喝的酒、一次違規的請客吃飯,極有可能成為利益輸送的開端。長此以往,就會使自己如溫水裡的青蛙,在不知不覺間深陷其中而無法自拔。所謂“小事無妨”的自欺欺人,終將會自食苦果。黨員干部要堅決破除“小節無礙”的麻痺心理、“無人知曉”的僥幸心理,從內心深處敬畏紀律,常思“一絲一粒,我之名節”,從小事小節做起,做到防微杜漸,不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不以“小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養成嚴格自律、遵規守紀的高度自覺。

節日期間,我們不妨以一個電話、一句問候、一段視頻來傳遞真摯情誼。這種簡潔純粹的交流方式,既契合節日歡樂氛圍,又嚴守紀律要求,不失為一種佳節密切親友關系的優選。

(責編:王珂園、任一林)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