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0日10:11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吃飯有暖‘新’餐廳,遇到困難有‘關愛專委’,在驛站還經常有各類學習培訓,感覺很貼心。”近日,參加完廣西貴港市關愛新就業群體系列活動后,外賣小哥黃勝感激地說。
近些年來,貴港市高度重視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通過打造“一站一團一委”黨建品牌,在陣地建設、思想引導、凝聚服務等方面持續用勁發力,不斷激活新就業群體健康發展紅色動能,推動新就業群體與城市實現“雙向奔赴”。
建設“荷城驛站”
每天中午,用餐高峰過后,位於港北區貴城街道石羊塘社區的“荷城驛站”裡,都會有許多外賣員的身影。等單休息的間隙,能在這裡簡單吃個午飯,對他們來說是忙碌生活中的愜意時光。小到手套、充電寶、手機支架,大到應急救援、技能培訓、車輛維修等各類服務,“荷城驛站”已經成為新就業群體的“家”。
為切實做好新就業群體的服務保障工作,貴港市在“服務”與“融合”上做文章,按照“15分鐘服務圈”布局,依托黨群服務中心、工會驛站、青年之家、婦女之家等陣地,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較為集中的區域,整合資源,建設100多個集政治學習、休憩服務於一體的“荷城驛站”“暖新餐廳”,內部設置黨建活動、圖書閱覽、充電換電、休息盥洗等9大功能區,配備應急藥品、愛心雨具、共享書架等設施,並上傳至電子地圖方便實時檢索,提供24小時“不打烊”服務,讓新就業群體感受到“家”的溫暖。
組建“流動講師團”
“這裡組織的學習我們都很樂意來參加,不僅能及時了解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提升行業相關知識技能,還能加強彼此之間的交流,學完還給我們積分。”外賣騎手卓煜凱領到用積分兌換的暖冬大禮包后,笑著說。
貴港市全面整合各方面力量,採取“個人自薦+單位推薦+組織遴選”的方式,從黨校優秀教師、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模范人物、離退休干部等人員中選派優秀黨員骨干,組建“流動講師團”10個,結合實際不定期到“荷城驛站”開展“流動課堂”學習教育活動。通過情景課堂、視頻講座等方式,上黨課、作宣講、開培訓,並利用微信群、公眾號等,推送學習資料,讓新就業群體在歇腳充電、避寒取暖的碎片化時間“充電蓄能”,持續擴大新興領域黨建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把黨的聲音及時傳遞到新就業群體中去,引導他們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這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流動講師團”成員、港北區西江街道石羊塘社區黨委書記李銳華說。
成立“關愛專委”
港北區友好型街區位於商圈中心地帶,聚集著許多外賣騎手。“最近我發現這裡的‘暖心聯盟’商家越來越多了,我們用餐、購物都有優惠,停車也比之前方便了!”外賣小哥李達覺得,“關愛專委”幫助提供的服務資源,讓他們工作勁頭更足了。
聚焦解決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問題,貴港市指導相關縣(市、區)整合組織、社會工作、市場監管、交通運輸等16個部門力量,創新設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關愛專委”,實行專委成員輪值制,按照“一月一服務主題”,開展“黨建聯建暖‘新’助力”活動,收集梳理新就業群體實際問題和訴求,精准對接飲水休息、政策咨詢、學習培訓、法律援助等服務需求,選派優秀黨員骨干積極領題,結合工作職能優勢聯合解題,切實提升新就業群體獲得感、幸福感、認同感。同時,健全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參與基層治理機制,實施黨建引領網格管理“紅格善治工程”,引導470多名新就業群體擔任社區“移動網格員”“食品安全監督員”“交通協管員”等,深度參與基層網格治理,對表現優秀的評選為“先鋒騎手”,推薦作為“兩代表一委員”人選,切實增強新就業群體職業榮譽感。
(本報通訊員 譚輝堂 吳其霜)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