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院)務委員會
2025年01月20日09:08 來源:學習時報
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是黨的性質在黨員個體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特性,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等老一輩革命家都高度重視黨性修養問題,並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不斷豐富黨性的內涵和外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於把我們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將加強黨性修養作為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內容,要求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加強黨性鍛煉,推動黨性修養整體提升。在深刻總結我們黨管黨治黨的歷史經驗基礎上,在傳承共產黨人黨性的一貫要求中,在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偉大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圍繞黨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闡明了什麼是中國共產黨人的黨性、為什麼要加強黨性修養、怎樣加強黨性修養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不斷賦予黨性以新的時代意蘊,為全黨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提供了根本遵循。
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同時,我國正處於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所肩負的使命任務和黨員隊伍的現實狀況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一系列新形勢、新情況、新挑戰,對鍛造強大政黨、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更為緊迫。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把“堅持黨性黨風黨紀一起抓”“提高黨性覺悟”納入全面從嚴治黨戰略部署,為新時代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指明了方向。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性的重要論述,持之以恆加強黨性修養,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一是堅持對黨絕對忠誠。對黨忠誠是對黨員最基本的要求。對黨不忠誠,就半點黨性也沒有。新時代對黨忠誠的關鍵,就是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干部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忠誠於黨、忠誠於人民、忠誠於馬克思主義,真心愛黨、時刻憂黨、堅定護黨、全力興黨﹔強調維護黨中央權威,是方向性、原則性問題,是黨性,是大局,關系黨、民族、國家前途命運,對黨忠誠,就要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求全體黨員都要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向黨中央決策部署看齊,做到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行、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步調一致向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2024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自覺做對黨忠誠老實的模范踐行者,旗幟鮮明講政治,著力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格,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要求。歷史和實踐都充分証明,黨中央、全黨有核心,黨才有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攻克許多長期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許多事關長遠的大事要事,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全黨同志思想上更加統一、政治上更加團結、行動上更加一致,奮力跑好歷史的接力棒。
二是堅定理想信念。一個黨員是否講黨性,起決定作用的是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是因利益而結成的政黨,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而組織起來的政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堅持不懈強化理論武裝,毫不放鬆加強黨性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這些重要論述,彰顯了共產黨人堅不可摧的信仰信念,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根和魂。100多年來,一代代共產黨人英勇奮斗,成千上萬的烈士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這種信仰,為的就是這個理想。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情講述信仰的力量,講“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講“半截皮帶”裡的信仰,講夏明翰、方志敏的就義詩,講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谷文昌,等等。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之際,將黨內最高榮譽“七一勛章”授予為黨和人民作出杰出貢獻的29位共產黨員,就是對他們為黨的理想信念頑強奮斗、不懈奮斗的充分肯定。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以鐵一般的信仰、鐵一般的信念、鐵一般的紀律、鐵一般的擔當,帶領黨和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砥礪前行,不斷把為崇高理想奮斗的偉大實踐推向前進。
三是堅持人民至上。黨性說到底就是立場問題,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深懷對人民的赤子之情,習近平總書記鮮明指出,黨性和人民性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黨性寓於人民性之中,沒有脫離人民性的黨性,也沒有脫離黨性的人民性﹔反復強調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強調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性,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辦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准。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家事國事天下事,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這些重要論述,映照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習近平同志在地方工作期間,無論在什麼崗位,都始終把為人民做事作為人生信仰。擔任總書記后,面對人民期盼,更是念茲在茲、操心操勞,一切以人民為上、事事以人民為先,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注重把准人民脈搏、回應人民關切、體現人民願望、增進人民福祉,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從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新冠疫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到解決好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業、養老、教育、醫療等急難愁盼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黨為民造福,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崇高情懷。
四是堅持實事求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既是思想方法,更是最大的黨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堅持實事求是對於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意義,指出堅持實事求是最 需要解決的是黨性問題,得民心者,靠實事求是﹔強調干部是不是實事求是可以從很多方面來看,最根本的要看是不是講真話、講實話,是不是干實事、求實效﹔告誡廣大黨員干部要把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作為黨性修養和鍛煉的重要內容,敢於堅持真理,善於獨立思考,堅持求真務實。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實事求是與黨性的重要關系,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著力點。中央黨校禮堂前的石碑上,刻有毛澤東題寫的“實事求是”四個大字。實踐反復証明,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當年在地方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逐村調研、實現改善農民生活的承諾,在福建三進下黨、提出並堅持“四下基層”制度,在浙江因地制宜推進“千萬工程”、實施“八八戰略”,一路走來為我們樹立了踐行實事求是的光輝典范。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堅持把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貫徹到治國理政全過程各方面,推動黨員干部把實事求是這個最大的黨性,貫通於思想修養、政治歷練、行為養成的各個環節,在深入調查研究中搞清楚“實事”,在腳踏實地、真抓實干中勇於“求是”,使思想和行動更加符合客觀規律、符合時代要求、符合人民願望。
五是堅持民主集中制。中國共產黨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起來的,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和領導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民主和集中有機統一起來,真正把民主集中制的優勢變成我們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制度優勢、工作優勢﹔強調嚴肅黨內生活,最根本的是認真執行黨的民主集中制,著力解決發揚民主不夠、正確集中不夠、開展批評不夠、嚴肅紀律不夠等問題﹔強調要健全和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的各項具體制度,不斷增強黨性修養,促使全黨同志按照民主集中制辦事,促使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帶頭執行民主集中制。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組織性、制度性、常態化要求。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充分發揮民主集中制優勢,黨的代表大會報告、黨的全會文件、黨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決策、政府工作報告、重大改革發展舉措等,都要在黨內一定范圍征求意見。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和建議后,最后的決定權在黨中央。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起草為例,起草過程始終發揚民主、集思廣益,幾上幾下、反復討論,收到各方面提出的1911條修改意見和建議,作出221處修改,匯聚起最廣泛的民意和智慧,生動體現了充分發揚民主與實行正確集中的結合。依靠民主集中制,我們黨找到了治理大黨大國的重要法寶,實現了廣泛參與和集中領導的統一、社會進步和國家穩定的統一、充滿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統一。
六是嚴守黨的紀律規矩。人不以規矩則廢,黨不以規矩則亂。衡量一名黨員黨性是否堅強,守紀律、講規矩是一條重要標准。著眼管長遠、管根本,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堅持黨性原則,關鍵是立規矩、講規矩、守規矩﹔黨的規矩,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必須遵照執行,不能搞特殊、有例外﹔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紀律建設,督促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嚴於律己、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強調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真正把黨章作為加強黨性修養的根本標准。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黨規制定、黨紀教育、執紀監督全過程都要貫徹嚴的要求,既讓鐵紀“長牙”、發威,又讓干部重視、警醒、知止。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共產黨人規范行為的標准和遵循,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紀律標尺。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打敗敵人、奪取革命勝利,靠的是鐵的紀律保証。新的歷史條件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紀律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將加強紀律建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堅持紀嚴於法、紀在法前,用嚴明的紀律管全黨治全黨。新時代以來,三次修訂《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把增強黨性、嚴守紀律、砥礪作風貫通起來。經過不懈努力,黨的紀律規矩鮮明地立起來、嚴起來,鐵的紀律日益轉化為黨員干部的日常習慣和自覺遵循,淬煉了黨員干部的“鋼筋鐵骨”、鑄牢了全面從嚴治黨的“銅牆鐵壁”,從根本上扭轉了管黨治黨寬鬆軟狀況。
七是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黨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共產黨員堅強黨性的生動體現。立足黨的輝煌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作風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質,體現的是黨性,起決定作用的也是黨性。在2021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六個方面對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進行了集中闡釋,勉勵年輕干部立志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的忠實傳人。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共產黨人賡續紅色血脈的歷史必然和時代責任,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本和源。從歷史到現實,從“兩個務必”到“三個務必”,從“進京趕考”到“走好新的趕考之路”,我們黨始終把好傳統好作風作為傳家寶。新時代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振奮精神、激發斗志,樹立形象、贏得民心,從制定出台八項規定破題,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剎住了一些長期沒有剎住的歪風,糾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頑瘴痼疾。習近平總書記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在黨的十八大后首次出京考察,不騰道、不封路、不鋪紅毯﹔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住臨時板房……為全黨樹立起加強作風建設的光輝榜樣,持續推動黨風政風社會風氣向上向好。
八是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清正廉潔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和為政之要,是新時代好干部的重要標准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政清廉才能取信於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一個人廉潔自律不過關,做人就沒有骨氣。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正確權力觀,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組織、敬畏法紀,做到公正用權、依法用權、為民用權、廉潔用權,永葆共產黨人拒腐蝕、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要正確處理公私、義利、是非、情法、親清、儉奢、苦樂、得失的關系,自覺同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作斗爭,堅決預防和反對腐敗,清清白白為官、干干淨淨做事、老老實實做人。這些重要論述,揭示了共產黨人的正氣之源,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必須守住的廉潔底線。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讓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帶頭拉直廉潔紀律“准繩”,帶頭落實好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堅決同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作斗爭。習近平總書記以“得罪千百人、不負十四億”的勇毅擔當,領導全黨開展史無前例、世所罕見的反腐敗斗爭,“打虎”“拍蠅”“獵狐”多管齊下,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勝利並全面鞏固。持續深化黨風廉政建設,大力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把反腐倡廉當作政治必修課來認真對待,營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風尚,確保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始終用來為人民謀幸福。
九是堅持立德修身。我們黨歷來強調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對領導干部而言,黨性就是最大的德﹔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共產黨人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義、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懷德自重﹔強調德包括政治品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等,干部在這些方面都要過硬,最重要的是政治品德要過得硬﹔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嚴於律己的品德﹔明確要求領導干部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眾,努力成為全社會的道德楷模。這些重要論述,彰顯了共產黨人強大的人格力量,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道德提升路徑。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無論是在地方還是在中央工作,習近平總書記一以貫之以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行贏得人心、凝聚人心。從在正定時捐出3個月工資幫助北賈村小學的孩子們改善條件,到任浙江省委書記去敬老院調研時親自為老人掌勺炒菜,到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時給年事已高的道德模范讓座……樁樁件件都折射出高尚的道德品行。適應新時代新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把加強道德建設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堅持提升道德認知和推動道德實踐相結合,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求學史崇德,涵養了全國人民砥礪奮進的道德源泉和精神土壤,促進全黨全社會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密團結在一起,不斷凝聚起強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力的道德支撐。
十是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能否積極擔當作為、敢於善於斗爭,最能看出一個干部的黨性和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對黨和人民事業的責任感、使命感,鮮明指出干部就要有擔當,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多次號召全黨必須勇於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准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強調擔當和斗爭是一種精神,最需要的是無私的品格和無畏的勇氣﹔擔當和斗爭是一種責任,敢於負責才叫真擔當、真斗爭﹔擔當和斗爭是一種格局,堅持局部服從全局、自覺為大局擔當更為可貴﹔領導干部要敢於擔當、敢於斗爭,加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養成,著力增強防風險、攻難關、迎挑戰、抗打壓能力。這些重要論述,體現了共產黨人無私無畏的勇氣,指明了新時代加強黨性修養的重要實踐要求。越是在困難處、艱險時,越是能體現擔當和斗爭精神。這些年來,習近平總書記以大擔當干大事業,為民族復興盡責,凡是有利於黨和人民的事,都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大膽地干、堅決地干﹔為人類進步擔當,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面對前進道路上各種困難和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帶領我們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壓的堅定意志,有效化解經濟、科技、社會、網絡、外交等領域各種風險,堅決打好一場又一場硬仗,依靠頑強斗爭打開了事業發展新天地。
總之,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性的重要論述,深入結合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深刻明確了中國共產黨人加強黨性鍛煉、黨性修養的正確方向和重點任務,體現了思想性與政治性、繼承性與創新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的有機統一,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建黨學說,進一步深化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建設規律的認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已經在新時代的偉大變革中顯示出強大實踐偉力,也必將指引全黨始終牢記“中國共產黨人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時刻牢記“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銳意進取、真抓實干,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