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威海市文登區:深挖本地紅色資源“富礦”提升機關黨員干部黨性教育實效

中共威海市文登區委區直機關工委

2024年12月31日15: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威海市文登區委區直機關工委深入挖掘文登本土紅色資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鼓舞斗志、團結奮進的重要作用。

一、背景

文登是紅色膠東的策源地,革命遺址和紀念設施數量居全省縣級行政區前列,為加強黨性鍛煉提供了寶貴資源和鮮活教材。但通過調研分析發現,在實踐應用層面,還存在推動紅色文登資源與機關思想政治建設融合不夠緊密、挖掘紅色文登資源中思想政治建設精神內涵不夠系統、發揮紅色文登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夠充分等問題,本地紅色資源沒有用足用活,機關黨性教育泛化平淡。為此,文登區直機關工委出台了《關於充分運用紅色文登資源加強區直機關思想政治建設的意見》,就充分挖掘紅色文登資源的精神內涵,做細黨性教育專題課程,提升黨性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進行頂層設計和實踐探索,從而推動機關思想政治建設走深走實。

二、具體做法

文登區委區直機關工委積極探索運用紅色文登資源強化黨性鍛煉,推動機關思想政治建設走深走實的有效路徑。

一是以革命先烈矢志不渝的英勇事跡,引導黨員干部堅定政治信仰。圍繞樹立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用生動鮮活、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淨化並滋養機關黨員干部的政治靈魂。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到天福山起義紀念館、文登革命烈士紀念堂等紀念場館感悟革命情懷,到文登學廣場紅色文化區、理琪等知名革命前輩文化主題公園激活紅色記憶,著力打造堅定信仰、堅定信心的生動課堂。聚焦天福山起義85周年重要時間節點,開展紀念天福山起義85周年誦讀大賽,舉辦“探尋文登印記 凝聚奮進力量”主題征文活動,激勵黨員干部堅定政治信仰、筑牢思想根基。

二是以黨的領導深化加強的發展歷程,強化黨員干部組織觀念。組織各單位加強對膠東革命根據地歷史和文登組織史的研究學習,更好傳承和發揚忠於黨、忠於組織、忠於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優良作風。通過探尋革命遺址、征集革命故事,積極推進本土愛國主義資源的研究發掘工作,編輯出版了《紅色文登》《天福英雄》《文登紅色文化遺存》《昆崳英雄於得水》等愛國主義讀本。機關黨員干部觀看情景劇《烽火天福山》、音樂舞台劇《烽火》1.5萬余人次,思想上認同組織、政治上依靠組織、工作上服從組織、情感上依賴組織成為行動自覺。

三是以榜樣英模拼搏開拓的文登印記,砥礪黨員干部奮斗精神。將文登米山水庫展覽館、張富貴事跡陳列館、西洋參文化館、天潤工業展館等展館作為勇於超越、接續奮斗的現場教學點,讓黨員干部在觀摩中見証並傳承一代代文登兒女奮勇拼搏鑄就的文登印記,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建設者謙虛謹慎、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舉辦全國勞動模范王文水等先模人物事跡報告會,組織觀看以“最美退役軍人王文水以8粒種子帶動鄉村產業振興,彰顯家國情懷”為背景創作的精品小劇對口快板《一往“參”情》,宣傳學習典型事跡,激勵黨員干部腳踏實地、實干苦干,保持銳意進取、奮發有為的精神風貌,淬煉勇於擔當、善作善成的政治品格。

四是以共產黨人救民愛民的群眾路線,涵養黨員干部為民情懷。提煉理琪遠離家鄉參與領導膠東革命、林一山潛心治江造福群眾、張玉華投身慈善扶弱濟困等感人事跡,教育廣大黨員干部繼承和發揚老一輩革命家心系群眾、造福人民的革命情懷,汲取共產黨人踐行群眾路線的智慧力量。開設本土紅色文化專題課程,推出“1+2+N”教學模式,即1個紅色主題,2條紅色線路,現場體驗、互動研討、紅色傳唱等N種教學形式,為上萬名黨員干部“補鈣鑄魂”。將叢月章舊居、張修己舊居、林一山事跡陳列館、張玉華紀念地等納入群眾路線教育現場教學點,組織觀看以張玉華將軍為原型拍攝的電影《布衣將軍》,引導黨員干部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五是以軍民一心互愛互助的優良傳統,鞏固黨員干部團結意識。將紅色膠東館、昆崳山紅旗教育館、文登雙擁展覽館等作為提升大局意識、團結意識的精品展館。通過重溫文登“大參軍、大支前、大運兵、大調干”的紅色歷史,感受“軍民共建第一村”宋家庄村雙擁共建優良傳統,激勵黨員干部涵養團結一心、顧全大局的政治品格,凝聚團結奮進、推動發展的強大合力。圍繞紀念延安雙擁運動80周年,文登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國防軍事頻道舉辦“愛我人民愛我軍——走進雙擁模范城文登”文藝演出,向全國觀眾全景展示了新時代“紅色文登”的人文歷史、紅色基因和城市風貌。

六是以黨員干部公而忘私的廉潔文化,永葆機關干部清廉本色。挖掘紅色文登資源中蘊含豐富的廉潔文化元素,建“清廉之路”、走“清風步道”,堅持以嚴的基調強化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各機關黨組織運用“廉潔文登·昆崳清風”廉政教育基地、文登名士館、叢氏世家家風館等開展現場教學,讓黨員干部從中感悟“廉字重千金”。推動區直機關黨組織積極弘揚新時代廉潔文化,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習和傳承革命先輩的廉潔風范,不斷檢視初心、滋補初心,錘煉忠誠干淨擔當的政治品格。扎實推進區直機關作風建設、制度建設、隊伍建設,以永遠在路上的行動自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對黨忠誠的政治意識更強了。機關黨組織運用紅色文登資源,分層分類分主題開展黨性教育,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與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履責擔當的實干氛圍更濃了。在紅色文登精神的啟迪引領下,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緊緊圍繞工業振興、基層社會治理、改善民生等重點事項,高效履職盡責,有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是薪火相傳的文化底氣更足了。紅色文登資源潛藏的精神內核,展示了底蘊厚重的文登形象,擦亮了紅色文登的城市品牌。先后有16處黨性教育基地被評為威海市直機關主題黨日實踐活動基地﹔天福山革命遺址分別被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確定為山東省黨員教育現場教育基地、山東省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宣講基地,挖掘紅色文登資源、傳承發展紅色基因的創新實踐影響力持續增強。

四、啟示

一要一以貫之推進本土紅色資源利用與思想政治建設貫通融合。思想植根於歷史,本土紅色資源在教育人、塑造人、培養人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開展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依托。紅色資源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要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做好本土紅色資源與機關思想政治建設整合、聚合、融合的大文章,充分發揮運用紅色資源開展思想政治建設的獨特優勢。

二要與時俱進推進本土紅色資源挖掘與思想政治建設同頻共振。紅色基因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在於它能夠著眼時代新變化,體現黨的理論創新和發展,把黨組織和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和正在進行的奮斗目標相結合。思想政治工作引領時代風氣之先,二者隻有與時俱進,才能相得益彰、同頻共振。要善於結合時代特點和要求,闡釋好紅色基因的時代內涵,拓展本土紅色資源與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相結合的新思路、新戰略、新舉措,做好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和基層工作創新,使本土紅色文化重新煥發生機,使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始終保持活力。

三要實事求是推進本土紅色資源闡釋與思想政治建設互促共進。充分發揮本土紅色資源特有的“血緣”優勢,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使本土紅色事跡真實、可感、可觸、可學。要立足黨員干部的現實需求,選取典型生動、有針對性的具體事例,廣撒深播紅色種子,引導黨員干部深刻感悟先輩英模的堅定信仰信念、深厚人民情懷、強烈歷史擔當、求真務實作風,自覺堅守紅色精神高地。在紅色基因注入思想、融入血脈、深入人心的過程中,發揮思想政治建設凝心鑄魂的重要作用。

四要持之以恆推進本土紅色資源教育與思想政治建設落到實處。要做實做好傳承紅色基因這項基礎工程、系統工程和靈魂工程,不走形式主義,不搞花拳繡腿,不做表面文章,著力增強黨性教育實效。將紅色教育納入干部教育培訓中,注重傳史育人、以文化人,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以思想自覺引領行動自覺,把革命先烈為之奮斗、為之犧牲的偉大事業奮力推向前進。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分享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