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17:21 來源:新華社
在海南省文昌市清瀾大橋下的錨地,“瓊沙3號”輪船頭傲立,深海藍和浪花白的船身鏽跡斑斑,仿佛一位老人與大海搏斗半生歸來,仍然向往下一次遠航。
“瓊沙3號”輪是海南省三沙市擔負交通和后勤補給的政府公務船,於2007年下水,總噸位2823噸。17年來,“瓊沙3號”輪共開航470余航次,運送人員11萬多人次,為西沙島礁補給生活物資11萬多噸,航行17.9萬多海裡,從未發生過航行事故,被人們稱為“生命之舟”。
12月15日,“瓊沙3號”輪在海南省文昌市清瀾港錨地休整。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船在哪,黨組織就在哪。目前三沙市所有船舶都已建立起黨組織,其中“瓊沙3號”輪黨支部突出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全心全意為旅客服務,捍衛“海上生命線”的交通安全,於2016年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支部”稱號。
對“瓊沙3號”輪黨支部書記、船長林明昌來說,大海是黑色的。船從海南島清瀾港出發,大約15個小時到達目的地。“為了讓旅客在航程中更舒適,睡一覺就到。這麼多年我們基本上是夜航。”林明昌說。
夜航對操船和夜間值班要求高,尤其是在台風多發期。林明昌回憶起2014年上船工作不久時的情景:“有一次運了20多頭生豬,但那天恰巧遇到風浪。3米多的浪,豬都晃吐了。船員必須保持清醒,抱著桶邊吐邊開。”
“海況越不好,越要勤加檢查機艙設備的參數,一旦船舶失去動力就會更加危險。”大管輪陳國滔說。一次,船舶一台主機出現故障,身為黨員的他第一時間趕往現場,不料排氣管出現漏氣漏水,水汽溫度高達80多攝氏度。“這個危險,我來!”陳國滔說。
“船來了!”每次早上船到達時,碼頭上的人就歡呼著擁過來。“那時候看到人們眼神裡都是期盼,等著接物資、接親人。”林明昌說,“熬過一夜的船員們才鬆了口氣,很有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們不僅連接了島和島,更聯結了情感,促成了團圓。”
“瓊沙3號”輪黨支部書記、船長林明昌在工作現場。新華社記者夏天 攝
許多人的“西沙記憶”幾乎都是從“瓊沙3號”輪開始。從永興島航線到永樂航線,“瓊沙3號”輪保障了眾多偏遠小島的物資補給,是目前三沙市投運時間最長、承擔航線航程最長,但馬力最小的船,卻深受漁民們的喜愛。
“很多老漁民對這艘船感情很深,上來就像自家船一樣。”客房部客運主任李夏蕾說。2018年她在船上光榮宣誓,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工作8年裡,她始終以飽滿的熱情和服務態度,關心關愛每一位旅客。“碰到帶小孩的旅客、老人及暈船的人,就要提前把熱粥和藥備好。”她說。
2023年一次保障任務中,一位旅客在永興島突發疾病,在島上醫院穩住病情后乘坐“瓊沙3號”輪前往海南島進一步治療。航途中,旅客病情突然加重、疼痛難忍。當時船上黨員干部們迅速反應,利用衛星通訊設備聯系醫院遠程指導緩解病情。同時在保証機艙安全運行下以最快速度航行,最終提前兩小時將病人安全送達接受救治。
因堅守崗位航行錯過孩子出生的船員、15年如一日准點開飯從不暈船的廚師陳文、因搶修設備被燙傷手臂的輪機長麥樹林……作為先進典型和模范,“瓊沙3號”輪黨支部涌現出一批批愛崗敬業、迎難而上的黨員,他們猶如一面面黨旗高高飄揚在南海之上,影響著三沙所有海上、島上的基層黨組織。
(新華社海口12月26日電 記者夏天、趙穎全)
相關專題 |
· 專題報道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