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08:5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11月的一個普通清晨,多數人還在睡夢中,在上海市嘉定區務工的江西黎川縣黨員黃俊華卻早早地起了床。這一天,他要和當地社區的黨員志願者們一起,參加防溺水巡河志願服務活動。“多虧有上海黎川商會黨支部,雖然我組織關系在老家,但在這裡也能參與到社區建設服務工作中,感覺很光榮,也有歸屬感。”黃俊華自豪地說。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黎川縣是典型的勞務輸出大縣,全縣20.5萬人口有5.1萬人在外務工創業,其中流動黨員有1574人。如何關心關愛、教育管理、發揮流動黨員作用,成為黎川縣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道難題。近些年來,該縣持續破題創新,通過實施“服務家鄉、服務他鄉、服務老鄉”的“三服務”機制,激活流動黨員“紅色細胞”,引領流動黨員“在黨旗下流動、在流動中生輝”。
傳黨音敘鄉情——
服務家鄉筑暖巢
流動黨員對家鄉的愛有多深沉?在產銷兩旺的黎川縣家具產業園裡,我們找到了答案。該縣巧妙利用流動黨員的資金、技術、信息優勢,建立流動黨員人員庫,吸納1000多名在外創業的企業家、科技人員和致富能手,引導他們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返鄉流動黨員曹健康說,“從家鄉走出來,更要反哺家鄉。”作為一名長期在外經商的企業家,積極響應家鄉號召,讓他的思鄉之情有了歸途。
在流動黨員黨組織牽線搭橋下,黎川縣成功建成40多萬平方米的家具產業園,吸引51家企業入駐,創造“一個黨支部拉回一座家具園”的奇跡。隨著陶瓷、家具產業的蓬勃發展,黎川縣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為歸家的流動黨員提供了更廣闊的平台。每年舉辦流動黨員返鄉創業及后備力量座談會,成功推薦100多名企業主及優秀人員回村擔任“兩委”班子成員,充分激發流動黨員返鄉發展的熱情。涂斌原是黎川縣在閩流動黨員,看到家鄉紅色研學的潛力,便返鄉創辦“夢裡田園”紅色研學旅行基地,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為村集體經濟增收開辟新路子。“讓村集體經濟活起來、強起來,鼓勵引導更多的在外黨員、優秀人員返鄉創業任職是情分,更是本分。”
從流入到融入——
服務他鄉涌暖流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他鄉,流動黨員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為更加有效地管理服務好流動黨員,黎川縣與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等黨組織,簽訂流動黨員“雙向管理”協議,號召流動黨員在流入地開展志願服務300余次,解決實際問題1000多件。
發揮黨員模范作用,定期組織流動黨員前往當地敬老院,幫助老人整理居室、贈送愛心物資,“服務群眾就是要主動地參與到群眾中去,文明創建、垃圾分類、平安巡防……哪裡有需要,哪裡就有我們。”溫州黎川商會黨支部委員范金輝說,在組織號召下,大家都積極前往流入地社區報到,通過多元的志願服務活動,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持續推動流動黨員發光發熱,做到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居民共同建設美好社區。”
連民心助振興——
服務老鄉聚暖心
“你在廣東認識的人多,招工信息渠道也多,能不能幫我們兩口子介紹個工作?”不久前,安崎美居家具公司董事長、黎川駐粵流動黨支部書記堯異雲接到一通電話。原來是孔洲村村民盛曉華遇到了困難,他和妻子疫情返鄉后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家裡失去收入來源,聽說宏村有不少人在廣東從事家具行業甚至創業成功開辦企業,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向駐粵流動黨支部尋求幫助。
放下電話后,堯異雲當即決定邀請他們夫妻倆一起到自己的公司上班,通過無償技術培訓,盛小華成為一名家具修色噴漆工人,他妻子在公司食堂從事廚師崗位,不僅工作穩定,而且薪資待遇豐厚。
“有困難找支部。”這是黎川縣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人員的共識。依托黎川縣流動黨員“歸隊碼”平台,流動黨員黨組織搭建起上海、深圳等多城市流動黨員就業創業服務平台,提供就學、就醫、維權保障等服務,先后為家鄉務工的1900多名群眾解決就業難題,讓流動黨員有了家,外出務工人員有了主心骨。同時,採取黨員分片挂點、服務到人的方式,積極維護老鄉合法權益,精准幫扶困難老鄉,先后與10名困難黨員、群眾結對幫扶,資助錢款紓難解困,幫助8家個體戶在蘇州、廣州等地妥當安置,順利渡過經營難關,讓在外的流動黨員感受到家鄉的溫暖和力量。(本報通訊員 楊姝慧)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