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先春
2024年11月21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
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我們要深刻認識守正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准確把握守正創新的辯証關系,將其貫徹到改革各領域全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強調:“守正創新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始終堅守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深刻揭示了守正創新對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為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推動改革行穩致遠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認識守正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
堅持守正創新,是我們黨歷經艱辛探索得出的科學認識,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積累的寶貴經驗。我們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深刻認識守正創新的重要性、緊迫性,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大確立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心任務,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重大原則等,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了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緊緊圍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個主題,聚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需要破解的重大體制機制問題,科學擘畫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舉措。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做到該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不改。要准確把握哪些是該改的、哪些是不該改的,就要堅持守正創新,著力完善各方面體制機制,進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扎實成效,不斷為中國式現代化注入強勁動力、提供制度保障。
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選擇。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國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成效,各領域基礎性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同時要清醒認識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完善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必然隨著實踐發展而不斷發展,已有制度需要不斷健全,新領域新實踐需要推進制度創新、填補制度空白。繼續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緊緊圍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國家治理效能。
應對風險挑戰、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的有力保証。當前,百年變局正在全方位、深層次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各類矛盾極有可能交織傳導,演變為影響國家安全的全局性風險,甚至會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應對風險挑戰、塑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必須堅持守正創新。隻有堅持守正,始終保持戰略定力,才能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做到“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隻有堅持創新,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准確把握守正創新的辯証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守正創新是我們黨在新時代治國理政的重要思想方法。”我們要深刻認識守正與創新的辯証關系,明確守正創新的時代內涵和實踐要求。
守正就要強基筑根、培元固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所進行的一切完善和改進,都是在既定方向上的繼續前進,而不是改變方向,更不是要丟掉我們黨、國家、人民安身立命的根本。”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我們守好本和源、根和魂,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堅持改革的政治方向、價值立場。改革不是改向,變革不是變色。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面對各種思想觀念和利益訴求相互激蕩的態勢,我們要保持戰略定力,在守正中強基筑根、培元固本,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創新就要勇於探索、開辟新境。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必須不斷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遠充滿蓬勃生機活力。”勇於創新者進,善於創新者勝。改革越向縱深推進,越充滿艱難險阻,越需要開拓創新。創新是改革開放的內在要求,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前無古人的事業,沒有先例可循,隻能通過自己的探索提出解決問題的答案。我們決不能因循守舊、畏縮不前,而是要拿出更大的勇氣、更多的舉措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善於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在創新中尋求突破,依靠創新打開事業發展新天地。
守正與創新互促共進、相輔相成。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守正與創新猶如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守正是創新的前提,一切創新都是在守正的基礎上進行的。創新是最好的繼承、最有力的守正,一切守正都要依托創新方能持久而堅定。守正不能脫離創新,否則就是僵化的、陳舊的、過時的。創新不能拋棄守正,而應在守正的基礎上繼續創造,否則就是改旗易幟、變質變色。創新的目的是實現更高層次、更具前瞻性的守正。我們要守正,但不是安於現狀、固步自封,還要往前發展、與時俱進。我們要創新,但不是偏離真理、偏離正道,還要堅守本根、堅守初心。
把守正與創新統一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偉大實踐。守正創新是改革的內在要求,體現了“變”與“不變”、繼承與發展、原則性與創造性的辯証統一。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立足於守正,又要著眼於創新﹔既要善於通過守正夯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根基,又要善於通過創新激發生機活力﹔既要在守正中明確必須堅持和鞏固的根本點,又要在創新中把握完善和發展的方向。必須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在守正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在守正的基礎上勇於求變、求新、求進。實踐無止境,創新無止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而是一個守正與創新交織融合、聚變躍升的動態過程。
堅持把守正創新貫徹到改革各領域全過程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范圍廣、觸及利益深、攻堅難度大,必須把守正創新貫徹到改革各領域全過程,推動改革部署落地落實。
堅持改革的方向和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改革是有方向、有原則的。”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首要的是堅持正確方向和原則,沿著正確道路前進。我們始終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但我們的改革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背離和放棄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都是管根本、管方向、管長遠的,體現黨的性質和宗旨,符合我國國情,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有絲毫動搖。”在這些重大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立場必須十分堅定,決不能犯原則性錯誤,決不能南轅北轍。
錨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回答了推進各領域改革最終是為了什麼、要取得什麼樣的整體效果這個問題,具有綱舉目張的意義。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這個總目標來部署和展開,各領域各方面改革舉措都要朝著這個總目標指引的方向前進,這是堅持守正創新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實事求是分析面臨的形勢任務,與時俱進審視我們的制度、政策和舉措,該堅持的堅持,該調整的調整,該創新的創新,決不能守株待兔、刻舟求劍。要有冒的勇氣、闖的勁頭,始終堅持以我為主,應該改又能夠改的堅決改,不該改的堅決不改﹔應該改而不具備條件的創造條件改,該快的一定要快、不能快的則循序漸進。
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改革的關聯性互動性明顯增強,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要求更高,相應地建章立制、構建體系的任務更重。堅持守正創新,要有系統觀念,善於從整體上去審視、去謀劃,確保守正與創新互促共進、相輔相成。經濟體制改革對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響和傳導作用。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須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這是在守正創新中必須牢牢把握的。同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涉及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方面的復雜系統工程,不能畸輕畸重、顧此失彼。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善於運用系統思維,加強統籌謀劃,全面協調推進各方面改革,更加注重各項改革配套銜接、相互促進,推動改革舉措聯動集成、協同高效,形成整體合力。
推動改革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加強前瞻性研究,使制定的規劃和政策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順應時代發展新趨勢、實踐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大力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不斷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對新領域新實踐遇到的新問題,要充分尊重基層和群眾首創精神,鼓勵開拓創新,不斷創造和積累可復制、可推廣的新鮮經驗。
(作者為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21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