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吳儲岐
2024年11月19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南京一家實驗室內,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右一)帶領企業、高校院所人員開展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攻關。 |
蘇州工業園區為人才創新提供良好環境。圖為蘇州工業園區一隅。 |
“原來每分鐘6件,現在每分鐘10—12件,全線生產效率大大提高!”在一家國內知名汽車品牌沖壓工廠的生產現場,用上了揚力集團國內最大噸位的乘用車覆蓋件全自動柔性同步沖壓線,產線操作人員張偉高興地說。
這一研發成果得益於江蘇省揚州市“團室共建”發揮的突出成效。揚力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與邗江區科技鎮長團團員結對共建,引進山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專家,聯合組建技術攻關團隊,實現了全自動柔性同步沖壓線的技術突破。
人才是發展的核心資源,更是推動創新的原動力。江蘇省圍繞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深度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產才融合,賦能產業提質增效
在揚州高郵市卸甲鎮走一圈,發現大多數企業是“靜悄悄”的。園區內,沒有刺耳尖銳的機器響聲,取而代之的是自動化生產線運轉的輕微聲音。
“地方和企業的條件稟賦都不錯,但如果隻做汽車檢測太可惜了,還要有叫得出去的自主品牌。”作為揚州市智慧照明與新能源產業科技鎮長團的一員,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汽車工程系副主任楊明亮在調研卸甲鎮的一家汽車工程公司時說,“產業要轉型升級,我這邊有團隊、有項目,能提供技術支持。”
科技鎮長團是江蘇推進產才融合的有力舉措。如何精准聚焦,在“產業出題”和“科技答題”間催生更多新質生產力?江蘇給出的答案是,發揮高校優勢、契合地方需求,做到供需對接、人崗相適。
去年,第十六批科技鎮長團首次打破地域限制,由以往的“地方團”轉變為更加聚焦專業的“產業團”。拿揚州來說,科技鎮長團把揚州13個重點優勢產業作為團員工作的主戰場、效能的落腳點,讓人才與產業高度契合。“科技鎮長團的每一名成員背后,都聯系著一門學科、一所學校、一家科研院所,對於基層來說,都是以往想請卻請不來的產業緊缺人才。有了科技鎮長團,就好比把懂行的專家請來組團‘會診’,產業發展方向就更科學、更明晰了。”揚州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說。
江蘇堅持把產業一線作為人才培養主陣地、人才使用主戰場,著力壯大智改數轉人才隊伍,積極引育掌握關鍵技術的領軍人才,探索適合未來發展需要的人才培養機制,全面放大“引進一批人才、發展一批企業、帶動一個產業、催生一個經濟增長點”的連鎖效應。
“噠噠噠……”位於南京市江寧生命科技小鎮的三迭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內,自主研發的3D設備正在打印藥片。技術人員在電腦前操作著應用程序,旁邊是靈活轉動的機械臂。一會兒工夫,一粒藥片就生產出來了。據公司創始人成森平介紹,這裡通過“分層打印,逐層疊加”的方式生產制造三維實體,自由構建藥物內部3D微結構。
“三迭紀的成立和發展,是江蘇大力引才、推動產才融合的生動寫照。全國兩院院士有近六成與江蘇有合作項目。”江蘇省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進一步舉例說,徐州邳州市引進人才,帶動一大批半導體“種子企業”成功落地,布局光刻材料、光電材料外延、柔性材料、生產測試設備4條產業鏈,“無中生有”走出一條半導體產業發展快車道。
聯合攻關,突破關鍵技術難題
在江蘇蘇博特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和一群來自企業、高校、研發機構的科研人員聚在一起,熱烈討論。“一個人、一家單位很難攻克行業共性難題,必須整合創新資源,聯合各類人才。”劉加平說。
為了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江蘇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人才專項行動,支持龍頭企業圍繞“卡脖子”難題開展聯合攻關。
“卡哪攻哪、卡誰誰參與”,這一原則讓各類人才聯合攻關有了明確方向。江蘇省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由龍頭企業負責人擔任總指揮,行業科技領軍人才擔任技術總師,聚焦重大戰略需求,整合產業鏈上下游高校院所、龍頭企業、行業組織等聯合協同攻關,在項目資助、人才特殊調配等方面予以支持。”
這是圍繞建設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的一項有力措施。江蘇計劃用5年時間統籌支持100個左右人才攻關聯合體,助力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瓶頸和產業共性技術難題。目前,已組建兩批52個聯合體,全部集中在集成電路、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材料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
江蘇各地也紛紛創新人才聯合攻關方式。“這是目前最快的重載‘電梯’,全部建成后,96部‘電梯’組合成48個單元模塊同時作業,4小時能夠發10萬度電,一次充放綜合效率可達85%!”在如東重力儲能示范項目現場,中國天楹股份有限公司未來能源研究設計總院院長張舒原激動地說。
南通市持續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攻關,破解行業“卡脖子”技術難題。“希望能進一步發揮‘企校院合作’中科技企業的主體作用,不斷優化校地合作深度融合的機制體系。”南通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
破立並舉,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走進蘇州億創特的生產車間,能見証“一體四腔”結構件成型過程:一塊鋼材板材,在一條長達80多米的自動化超高強度柔性輥壓產線上“游走”,經過開卷、沖孔、輥壓、激光焊接、模塊化切割等40個軋輥模具的“一路塑形”,最終變成多個結構件成品。“別人用的是鋁材,我們用的是鋼材。不同的材料,要達到同樣甚至更高的性能,必須依托更先進的技術。”公司董事長晏培杰說。
晏培杰長期從事輥壓系統技術的學習和研究。創業初期並不順利:找銀行貸款,銀行要抵押﹔找風投基金投資,人家要控股。“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撥投結合’的模式,讓我獲得了第一筆投資。”晏培杰說。
“撥投結合”模式,是依托財政資金支持,先以科技項目立項撥發資金,幫助團隊承擔早期研發風險,在項目進展到可以進行市場融資時,再將前期的項目資金按市場價格調整為投資。
“這一模式避免了團隊在項目初期投入巨額資金的壓力,讓團隊輕裝上陣,專心科研,干出成果。”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劉慶說。
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市場,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深耕科技體制改革“試驗田”,破除機制藩籬、優化創新資源要素配置,已成為觀察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扇窗口。
近年來,江蘇堅持破立並舉,積極向用人主體授權、為人才鬆綁,為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盡展才華創造良好環境。
比如,評價體系改革,在各級科技項目、人才計劃評審中,區分不同領域、行業,突出實用導向、推進分類評價﹔再如,支持重點院校、重大平台等用人單位自主設定崗位、自主評聘人才,省級層面還配套給予一定的經費支持和待遇保障。
在蘇州工業園區,萬千人才懷揣夢想、揮洒汗水。園區始終堅持用戶思維、客戶視角,針對企業、人才辦事“找不到門”“摸不著路”“問不到人”等問題,打破部門界限,將11個業務條線、近700項覆蓋人才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具體業務,全部交給專門設立的園區企業發展服務中心,並建立起“網上辦”系統和“高效辦成一件事”套餐,用服務“真心細心”換人才“放心順心”。
2024年起,常州市錨定人才強市建設,創新實施三年期高層次人才“雙崗互聘計劃”,每年遴選1000名以內具有博士學位或副高(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高層次人才,重點鼓勵青年科技人才,在全市高科技企業、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之間開展雙崗互聘。
“這主要是探索人才培養新范式,將人才培養改革關口前移到產業人才供需結構性缺口上,搭建產學研合作新路徑,培植更優創新土壤,提升人才供需匹配度,打造產科教融合生態圈,釋放協同倍增效應。”常州市委人才辦有關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已經推動947名高層次人才與崗位需求成功匹配。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9日 19 版)
相關專題 |
· 黨建周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