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重慶市巴南區:構建“一網三圈”黨建體系引領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健康發展

中共重慶市巴南區委組織部

2024年11月14日16:0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重慶市巴南區不斷健全組織覆蓋網,織密學習圈、服務圈、治理圈,以高質量黨建更好凝聚和服務新就業群體,切實增強黨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一、背景

新就業群體具有覆蓋廣泛、工作方式靈活、高度分散、流動性強、組織化程度低等典型特點,既是城市現代化治理的重要服務對象,又是城市現代化治理的重要參與力量,已經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群眾工作的重要范疇。但與傳統業態相比,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在很多方面有質的不同,依靠傳統思路和舉措抓黨建工作很難適應實際需要。一是黨的覆蓋難以到邊到底。平台企業和新就業群體之間的關系區別於傳統行業“單位管人”模式,更多是合作的形式,管理關系相對鬆散,且新就業群體流動速度快、頻率高,難以通過某個平台或單位將他們有效組織起來,黨組織設置和調整的速度往往跟不上黨員流動變化的速度,導致納入組織視野的黨員人數偏少,有效建立並發揮作用的黨組織更少,黨員教育管理還存在不少“空白點”。二是社會穩定面臨風險挑戰。新就業群體是勞動關系領域相對弱勢的群體,常常面臨訴求無處表達、權益難以維護等問題,導致他們“痛點”多、“燃點”低。三是作用發揮存在制約瓶頸。新就業群體具有“走遍大街小巷、連接千家萬戶”獨特優勢,是社會治理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但目前引導新就業群體參與社會治理的制度機制不夠健全,還缺乏有效的正面引導和正向激勵,導致他們普遍城市融入感不強、社會參與度不高,自身的優勢很難真正有效發揮出來。巴南區牢牢把握新就業群體“新”和“變”的特點,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問題為導向、以改革為抓手,深入做好思想引導和凝聚服務工作,切實提升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促進新就業群體積極融入超大城市治理。

二、主要做法

(一)拉開基層組織“覆蓋網”,提升“聚新”實效

巴南區充分把握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發展趨勢和主要特點,建立完善全面覆蓋、順暢運行的黨建工作體系,切實把責任扛起來、黨員找出來、組織建起來。一是構建“統得起”的領導機制。堅持每年召開黨建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兩企三新”黨建工作,將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納入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重點項目,制定出台《開展“五項行動”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的實施方案》《建設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陣地的工作方案》等文件,從區委留存黨費中劃撥200余萬元用於支持工作,做好全局統籌和頂層設計。二是構建“兜得住”的責任體系。建立聯席會議機制,整合組織、社會工作、網信、司法、人社等12個部門力量,健全綜合協調、分工負責、調研指導、定期研判等運行制度,推動形成合力。依托區委網信辦、區交通運輸委、區市場監管局等,吸納在區重點平台企業,組建互聯網、交通運輸、外賣配送行業黨委,制定行業黨委年度工作任務清單,推進黨建工作有效覆蓋。三是建強“管得好”的組織鏈條。打通市場監管、人社、交通、公安等部門數據壁壘,通過數據比對、定期摸排、動員集結等方式,精准篩選核查黨員信息,形成全區“一本賬”。推動重點互聯網企業、大型快遞企業實現黨組織應建盡建,打破傳統單位制黨建組織管理模式,組建網約車、貨車、新媒體、快遞外賣行業流動黨員黨支部。建立新就業群體聯合工會,推動“團組織+青年社團”向新就業群體青年延伸,最大限度把新就業群體納入各類組織管理服務。

(二)構建多元立體“學習圈”,凝聚“同新”合力

巴南區根據新就業群體高流動性、工作碎片化、方式個體化的特點,採取靈活多樣的方式組織開展學習,在加強思想政治引領中廣泛凝聚共識。一是完善教育培訓體系。將新就業群體納入全區黨員教育培訓總體規劃,尊重和適應新就業群體工作方式,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用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主渠道。二是創新黨員教育方式。深化“黨課開講啦”活動,堅持把培訓課堂搬到黨群服務站點、快遞外賣網點、電商直播基地等,定期邀請“百姓名嘴”宣講團成員、優秀黨組織書記採取喜聞樂見的方式,面向黨員、團員和青年開展形式多樣的“微宣講”活動。三是激發創先爭優活力。圍繞新就業群體投身社會服務等生動實踐,多渠道挖掘典型做法、先進事跡,多角度、多形式、多層次選樹宣傳“最美網絡主播”“最美快遞員”“最美外賣員”“最美網約車司機”,向有關單位推薦新就業群體作為“兩代表一委員”、“兩優一先”、勞動模范人選,切實提高社會認同感和榮譽感。廣泛開展“新新向黨·逐夢未來”分享匯活動,邀請先進代表分享入黨初心、助人好事、參與治理心得等,推動新就業群體學有標杆、干有方向。

(三)構建全域覆蓋“服務圈”,筑起“暖新”港灣

巴南區聚焦新就業群體急難愁盼和權益保障,不斷拓展服務陣地,延伸服務觸角,突出解決好后顧之憂、維護好合法權益、回應好發展之盼。一是打造黨群服務矩陣。突出需求導向、效果導向,推動在重點核心商圈、互聯網產業樓宇等新就業群體集聚區域建設6個黨群服務中心(驛站),整合渝工港灣、青年之家、婦女微家、司機之家、臨街商鋪等資源設立200余黨群服務點,並逐步實現在美團等平台APP內部地圖上線,打造廣泛覆蓋的“暖新”陣地,常態化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歇腳避雨、充電熱飯、就業指導等服務,組織舉辦健康義診、安全知識宣講等各類豐富有益的活動,讓關愛和溫暖觸手可及。二是構建多元參與格局。推進新就業群體“友好城市”建設,綜合集成各方政策、資源和力量,梳理關愛措施64項,推動網信、司法、人社等部門和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工作力量下沉,定期走訪聯系、宣講政策、聽取意見,組織開展“夏日送清涼”“我為青年辦實事”“巾幗聯動維權”等組團式關愛慰問,訂單式提供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矛盾調解、職業傷害保險等個性化服務,有效解決新就業群體反映集中的工作環境、權益維護等問題。三是搭建成長就業平台。深入推進零工市場建設,建設線下零工驛站,並同步打造“巴實工”零工市場小程序,構建“線上+線下”就業服務體系,促進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聚焦能力素質提升需求,整合重慶理工大學等在區高校、培訓機構資源,制定學歷(技能)提升政策,計劃通過協議減免、政策補貼等方式,引導新就業群體積極參加互聯網營銷師、全媒體運營師等技能培訓班,拓展職業發展空間。

(四)搭建共建共享“治理圈”,激活“新興”力量

巴南區堅持組織發動、黨員帶動、各方聯動,廣泛搭建載體平台,促進新就業群體在參與治理、推動發展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使他們的社會融入感更強、城市歸屬感更足、自身獲得感更多。一是拓寬基層治理力量。推動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融入“141”基層智治體系,引導他們主動到社區黨組織報到,加入“先鋒騎士”志願服務隊,擔任社區兼職網格員、流動信息員,積極報送安全隱患、設施破損、食品安全等治理線索,參與反詐宣傳、文明創建等志願服務活動。健全完善激勵保障機制,推行“先鋒騎士”積分管理制度,發揮社區“大黨委”作用,發動社區黨建聯建單位捐贈積分兌換所需服務或者商品,有效激發新就業群體參與活力和熱情。二是建立共商共治機制。堅持資源共享、問題共商、實事共辦,搭建“小哥圓桌會”平台,引導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員、入黨積極分子等,廣泛收集權益維護、行業治理等方面的集中訴求和群體動態,堅持“區級—鎮街-社區”三級聯動,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街道社區負責人定期與他們圍桌暢談,傾聽意見建議、掌握現實訴求,現場進行解答和辦理。針對不能立即解決的,建立問題“收集—交辦—反饋”閉環落實機制,辦理情況在下次會議進行通報。三是壯大網絡主流陣地。引導網絡主播等新媒體人士圍繞傳播巴南聲音、講好巴南故事,積極創作正能量作品。深化“黨建統領·百村振興”行動,實施新媒體助農“雲耕計劃”,廣泛開展“網絡主播公益行”“助農有我”“V鏡頭裡看巴南”等活動,全面展示巴南現代農業發展取得的新成果,讓網絡“流量”成為助力鄉村發展的有效“增量”。

三、成效與啟示

經過不斷探索,巴南區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是黨對新興領域的領導力顯著增強。建立完善統得起、兜得住、管得好的黨建工作體制,推動成立互聯網、交通運輸、外賣配送行業黨委,依托“平台企業建、行業聯合建、區域兜底建”等方式,成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19個,將477名新就業群體黨員納入黨組織有效管理,引導6600余名新就業群體加入工會、共青團等群團組織,將“龐大而又鬆散”的新就業群體緊密團結凝聚在黨的周圍。開展專題培訓班、“微宣講”等學習教育活動120余場次,推動3500余人次參加,切實把“最活躍的地帶”打造成“最堅強的陣地”。

二是新就業群體獲得感幸福感明顯提升。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打造黨群服務陣地200余個,推動各級黨組織常態化做好聯系服務、關心關愛等工作,組織開展各類集體活動200余場次,引導1200余人參加學歷提升和技能培訓,及時解決新就業群體反映集中的工作環境、權益維護等問題550余個,2023年以來幫助100余人獲得職業傷害保險賠償600余萬元,新就業群體相關保障欠缺、城市融入感不強的現狀得到明顯改善。

三是基層社會治理力量得到有效充實。引導、鼓勵和支持新就業群體結合自身職業優勢,進入網上網下“雙網格”,累計參與基層治理服務2萬余人次。

巴南探索創新的啟示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黨建統領是“根本所在”。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加強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要主動適應新興領域生產方式、組織形態、就業方式深刻變革帶來的新挑戰,善於打破傳統黨組織設置的固化思維,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不斷織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同時,新就業群體中黨員比例較低,要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做好發展黨員工作,持續加強思想政治引領,最廣泛地把新就業群體緊緊團結凝聚在黨的旗幟下。

(二)做細服務是“關鍵一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既是政治工作,也是不同業態從業人員的人心工作,如果不能抓住人心,工作就很難打開局面。要把黨群服務陣地作為聯系服務新就業群體的重要基礎性平台,不斷延伸陣地“觸角”、擴大服務“半徑”,常態化開展關心關愛活動,圍繞他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和反映突出的事情,幫助解決急難愁盼,提高基本權益保障,力爭用貼心服務打動人心,不斷拉近與他們的距離,引導他們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三)形成合力是“重要保障”。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和權益保障涉及部門點多面廣、職能分散,行業主管部門包括網信、交通、市場監管、郵政等,業務管理部門包括教育、人力社保、公安、司法、商務、群團部門等,單靠某一個責任主體很難抓好落實,必須堅持系統觀念,注重發揮黨的領導、黨的建設獨特優勢,建立看得見、統得起、管得住的體制機制,構建條塊結合、上下聯動的黨建工作體系,充分整合各部門工作力量,加強協同和統籌,系統謀劃、整體推進,有效避免單打獨斗、各自為戰。

(四)雙向奔赴是“最終目標”。新就業群體“走遍大街小巷”“連接千家萬戶”,是參與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推動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重要力量。要堅持以黨建為統領,引導更多黨員和積極分子在工作生活中“亮身份、明責任、精業務、比奉獻”,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影響並帶動更多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體系,變“單向輸出”為“雙向奔赴”,增強他們的城市“主人翁”意識。要在各行業中培育更多先進典型,讓新就業群體時刻感受到榜樣就在身邊、責任就在眼前,不斷提升職業榮譽感。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