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仁懷市委組織部
2024年11月14日15: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為進一步優化整合和有效利用縣域醫療衛生資源,增強縣、鄉、村三級醫療服務能力和保障水平,完善分級診療制度,貴州省仁懷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為目標,全面推動醫共體建設。仁懷市衛健領域現有公立醫療機構2家,公立醫院黨委2個,下設黨支部31個,有黨員411名﹔有鄉鎮衛生院21個,設置黨支部21個,有黨員184名。2023年以來,為切實加強醫共體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優化調整醫療衛生資源結構與布局,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推動建立分級診療模式,仁懷市探索開展“黨建醫共體”建設,實現黨建工作與醫共體發展同頻共振。
一、背景
“醫共體”全稱醫療共同體,是指以縣級醫院為龍頭,整合縣鄉兩級醫療衛生資源,最大化發揮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逐步提升縣域醫療衛生服務質量。2023年,貴州省委深改辦下發《關於做好2023年“一縣一試點”工作的通知》(2023—17),仁懷市醫共體建設納入2023年省“一縣一試點”改革選題。以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為契機,整合縣級醫院黨建、人才技術等優勢資源,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黨建互動和業務幫扶,將黨組織建設作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的“動力源”,助推基層醫療機構協同發展、醫療資源均衡布局。
二、主要做法
(一)強機制,促黨建引領。堅持高位推動、一體布局,由仁懷市衛生健康局黨委牽頭,印發《關於開展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建醫共體創建實施方案》採取“1+N+1”模式,組建由市人民醫院牽頭,整合市中醫院、婦幼保健中心、疾控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醫共體總醫院,在總院建立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數據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建立以總院科室包聯幫扶分院(支部)工作制度等,實現黨建與業務管理深度融合,為醫共體可持續發展建立重要機制保障。建立醫療質量控制管理體系,牽頭醫院承擔成員單位醫療質控,規范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技術操作,促進區域內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高成效。建立以醫共體總院黨委為主導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同步建立意見收集、組織實施、指導推動、反饋評價等運行制度,共同研究解決黨建和業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確保推動黨建引領醫共體建設措施有力、步調一致。按照“支部建在連上”的要求,指導優化公立醫院黨組織設置5個,鄉鎮衛生院優化黨組織設置4個,科學設置公立醫院黨支部30個,21個鄉鎮衛生院均單獨成立黨組織。重新修訂完善3個公立醫院、2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和21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黨組織會議和行政辦公會會議議事規則。
(二)強力量,促人員保障。印發《仁懷市衛生健康系統黨務干部選拔培養管理辦法(試行)》,公立醫院按照不低於醫院職工總數0.5%的比例配備專職黨務工作者24人,建立黨務干部備案管理制度,推行幫帶機制,打造一支立場堅定、理論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突出的高素質黨務干部隊伍。堅決貫徹黨管人才的原則,按照德才兼備的標准,靈活採用選聘方式,引進醫院急缺人才14名。實行市鄉兩級人才雙向流動,定期安排專家、技術骨干到鎮村衛生院衛生所坐診,通過“師帶徒”、技術指導、現場教學等方式,提升基層醫院人才水平,提高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實施鄉村醫生市招、鄉管、村用,落實和完善鄉村醫生補助、養老和培養培訓多渠道補償政策,將村醫月工資從每人每月817元提高至1900元,逐年增加50元。將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經費40%用於購買服務,保障村醫人均年收入不低於6萬元,實施《仁懷市鄉村醫生執業資格考試工作方案》,千方百計穩定和優化鄉村醫生隊伍。
(三)強發展,促業務提升。堅持黨建業務兩手抓,深入實施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和鄉鎮衛生院書記院長“一肩挑”工程,調整、選用黨支部書記11人,鄉鎮衛生院書記院長“一肩挑”比例達70%。全面落實把業務骨干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干的“雙培養”機制,23個臨床醫技科室黨支部書記由業務骨干擔任比例達100%,引領全體黨員切實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建引領促進醫療業務工作進檔升級。堅持“軟硬兼施”,不斷提升業務能力水平、完善醫療基礎設施,按照“外聯內培”發展思路,與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福建省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成都市婦女兒童醫院等醫院開展合作,涉及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科學創新等領域。建立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促進信息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採取“上聯下帶,精准幫扶”的模式,下派專家團隊開展實地業務指導和專家坐診,推行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互換式交流”,推動醫療健康人才資源優化整合、高效利用。
(四)強聯動,促服務升級。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統籌市、鄉、村三級醫療資源調配,構建起“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分級診療模式,整合結對醫療機構資源,推動業務、技術,優質醫療服務下沉,提高服務效率及醫療資源有效利用率,形成城鄉一體、以鄉帶村、分工協作、三級聯動的服務體系。2023年牽頭醫院下沉專家坐診2200次,惠及群眾36978人次,遠程醫療服務2026人次,協助開展手術會診101次,雙向轉診1290人次。按照“1+2+1+N”的思路,即1名市級專家牽頭,2名鄉鎮醫生(臨床醫生、公衛醫生)參與,1名鄉村醫生實施,N名檢驗、藥學等輔助人員協同組建家庭醫生團隊185支,圍繞“防、篩、管、治”各個環節,採取“分片包干、團隊協作、責任到人”的服務形式,深入開展田間地頭、村落院壩等開展便民服務活動,推動仁懷市衛生健康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從“看病花錢”向“防病省錢”轉變。
三、主要成效
(一)基層服務能力不斷提升。自創建黨建醫共體以來,黨建醫共體牽頭黨委強化“服務主責”,加強對成員單位黨建、醫療幫扶,強化成員單位能力建設,打破了基層醫療機構因人員偏少、整體素質、專業水平偏低等原因造成黨建和業務整體實力薄弱的僵局,推動了黨建業務和臨床醫療技術雙提升。
(二)醫共體建設成效不斷深化。實施黨建醫共體創建行動,更好地發揮了黨建引領和優勢互補作用,強化醫共體黨的組織內涵建設,構建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新格局,實現黨建工作與醫共體發展同頻共振,助推市鎮村三級診療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三)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不斷增強。通過創建黨建醫共體,各級黨支部實現了組織生活、醫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載體的融合,提高了各項服務質效,群眾就醫更便捷、更省心。
四、探討
(一)必須堅持黨建引領衛生健康事業發展。黨建醫共體的探索實施,是在全國深化醫改和仁懷創建“西部共同富裕示范區”大背景下的一種大膽嘗試,總院黨委發揮市級醫院黨建管理優勢,強化醫共體黨的組織內涵建設,始終旗幟鮮明地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引領牽頭單位和成員單位由“不同心”向“一家人”轉變,凝聚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合力,助推基層服務水平的提升。
(二)必須堅持醫療資源區域協同發展。黨建醫共體整合了牽頭單位與成員單位的力量,利用醫共體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圍繞基層衛生發展中的重點、難點、瓶頸問題,協商解決,與醫共體改革聯動進行,形成疊加效應,在基層組織建設的規范化、制度化、標准化等方面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總院先進管理理念向基層延伸,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在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上,構建“縣級帶中心、中心帶一般”發展格局,破解縣鄉村衛生健康事業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三)必須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仁懷市醫共體改革是貴州醫改的試點改革項目,其根本是要更好地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黨建醫共體的構建,拓寬醫共體總院與鄉鎮衛生院的交流渠道,有效促進了雙方醫療業務、公共衛生服務和黨建活動載體的融合,使市級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常態化、公共衛生服務便民化、公益服務惠民化,有效化解了大醫院的“虹吸”效應,引導群眾看病習慣由“大醫院”就醫向“家門口”就醫轉變,讓醫療衛生服務更高質量、更加便捷、更為經濟。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