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威海市文登區委組織部
2024年11月01日10: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聚焦破解村庄規模小資源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探索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模式,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形成“黨建引領、優勢互補、發展聯結”的鄉村致富共同體,擘畫出鄉村振興新藍圖。
一、背景動因
(一)激活農村資源的客觀需要。當前,全區農村普遍存在布局分散、村庄規模不一等問題,特別是在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村各自為政、協作不暢現象尤為突出。小村勢單力薄,難以實現發展壯大﹔而強村也面臨資源有限、可持續發展動力不足的困境。開展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有利於發揮黨組織的核心領導作用,統籌整合資源,統一規劃發展,促成多方主體的協同合作,從而有效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
(二)建強農村隊伍的有效路徑。隨著農村經濟結構的轉型調整,農村人口大量外流,老齡化問題日益加劇,優秀人才儲備嚴重不足,部分村級組織甚至面臨后繼乏人的嚴峻局面。通過開展村黨組織“跨村聯建”,可以強化幫帶和培養機制,從更廣泛的范圍內挖掘和吸引優秀人才,不斷優化村級帶頭人隊伍結構,提升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順應農村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行政村數量眾多、地域面積相對較小,村干部人數眾多,行政成本高昂,村集體經濟負擔沉重,這些問題成為制約農村發展的關鍵因素。通過實施村黨組織“跨村聯建”,能夠有效整合各類資源,協調多個行政村集中力量,共同開展鄉村建設規劃、公共服務保障和人居環境整治等村級事務。打破以行政村為單位的傳統封閉管理模式,構建簡約高效的鄉村治理體系,不僅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行政效率,也減輕了村集體的經濟負擔。
二、具體做法
(一)系統謀劃重塑區域組織核心
一是強化組織體系。在原有村級行政區劃、債權債務、村委會職責、目標考核獎懲、村干部職數配置和經濟待遇、村黨支部設置和黨支部委員“六不變”的前提下,以基礎設施完善、有發展潛力、示范效應明顯的中心村為依托,綜合考量村情民情、人文風俗、歷史沿革等因素,通過合理劃定覆蓋范圍、規范確定組織名稱,推動各聯建村人口規模、黨員數量和發展水平相匹配,形成“鎮街黨(工)委—聯合黨組織—聯建村黨組織”的三級組織體系。按照“試點推進、穩步覆蓋”原則,將若干村庄的有生力量、有限資源集聚整合,循序漸進推動村庄有效融合。目前,文登區共組建30個聯合黨組織,覆蓋98個行政村,其中,200戶以下的村有77個,佔比78.6%。
二是優化力量配置。將選好聯合黨組織帶頭人作為開展“跨村聯建”工作的關鍵前提,採取黨委研判、內部推薦、干部下派、公開招聘等方式,選拔思想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雙好雙強”型人才作為聯合黨組織書記,同步吸收聯建村黨組織書記、優秀村“兩委”成員、黨員致富帶頭人等作為聯合黨組織委員,進一步配強領導班子,配齊工作力量。大水泊鎮口子片區聯合黨委通過召開所轄聯建村黨組織書記會議,推選出經驗豐富、威信高的口子村黨支部書記擔任片區聯合黨委書記,並吸納口子村鄉村振興“首席專家”作為片區聯合黨委副書記,既保証了民主集中,又充分發揮各方人脈資源、威望優勢,共同助力片區發展。
三是深化隊伍管理。著眼黨員隊伍建設,在原有黨員量化積分考評內容的基礎上設置“跨村聯建”考核項,確定“跨村”志願服務、參與聯合黨組織黨員會議、接受聯合黨組織教育培訓等基礎加減分項目,引導黨員打破黨組織隸屬關系界限,在聯建片區內聯動開展志願服務工作,帶頭融入片區建設。著眼后備力量培育,推行設崗定責機制,在片區設立糾紛調解員、民生服務員等崗位,通過跟班學習、“跨村”服務等方式鍛煉132名村級后備力量,根據現實表現,優先推薦參加上級技能培訓、優先作為發展黨員對象、優先吸納進入村級班子,帶動提升農村隊伍能力素質。宋村鎮大澤頭片區聯合黨總支統一制定了聯合黨組織黨員量化積分管理辦法,組織聯建村黨員聯合開展“三會一課”、主題黨日、志願服務等活動15次,有效提升聯建村黨員共同意識,增強了聯合黨組織的凝聚力。
(二)分類實施繪制聯建發展願景
根據不同行政村的實際情況和特色優勢,文登區探索實行強村帶動型、產業拉動型、資源統籌型三種聯建模式,進一步豐富了“跨村聯建”內涵,推動“跨村聯建”向縱深發展。
一是強村帶動型。以強村大村為中心村,吸納周邊小村弱村作為聯建村,通過強村輻射帶動聯建村共同發展,形成“以強帶弱、以大帶小、一村帶一片”的發展模式。比如,小觀鎮浪暖片區聯合黨委以村庄實力強、規模大的東浪暖村作為中心村,整合百壽庄村農民專業合作社、榆樹底金茂家庭農場等周邊4個聯建村資源,以蘋果、旱稻種植為主導產業,吸引聯建村以村集體、農戶土地入股,推動共同增收。再比如,張家產鎮告駕口片區聯合黨委以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告駕口村作為中心村,利用其七裡頭茶先行先試的發展優勢,組織水井、官道西、山陰溝等聯建村整合閑置山嵐、土地60余畝進行七裡頭茶試種植,並安排告駕口村種植人員到聯建村指導茶樹種植20余次,打造片區茶葉採摘園,年可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二是產業拉動型。以特色產業為紐帶,將關聯度高的村庄聯合起來,依托共同的優勢資源稟賦,聚合放大規模效益,吸引政府、社會資本等加入,集中打造連片產業。比如,澤庫鎮寨前片區聯合黨委、澤庫片區聯合黨委利用周邊海水養殖以及海參、海馬育苗育種等藍色海洋產業資源,分別牽頭整合4個聯建村的7000余畝灘涂、3個聯建村900余畝養殖池對外出租,形成規模效應,拉動片區經濟發展。再比如,張家產鎮鄒家床片區聯合黨委依托5個聯建村均隸屬西洋參產業鏈聯合黨委成員村的產業優勢,延伸西洋參產業鏈條,流轉聯建村100余間閑置房屋發展鄉村民宿產業,建成田家床西洋參主題餐廳、林家床西洋參加工車間等4處共富項目,以文旅融合帶動片區組團發展,聯建片區經濟收入超過150萬元。
三是資源統籌型。主要是對發展水平和整體實力相當的村庄,推動資源共享、統籌整合使用,協同互補發展,引導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品牌共育、產業共營、市場共拓。比如,文登營鎮溝於家片區聯合黨委依托溝於家村作為中組部紅色美麗村庄試點的有利契機,整合溝於家、龐家河、岳家口等聯建村內的紅色資源建設研學基地,形成貫穿各聯建村的紅色研學路線,實現聯建村經濟發展、治理升級。再比如,侯家鎮魚池聯合黨總支整合大時家村、北漁池村村民土地350余畝作為山東益養德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黑麥生產基地,黑麥成熟后公司按照高於市場價10%的價格統一收購,可為聯建村集體和村民增收52.5萬元。
(三)完善制度健全聯建運行機制
一是規范片區事務管理。制定村黨組織“跨村聯建”職責任務清單,建立聯建村黨組織書記每周1次碰頭、聯合黨組織每月召開1次工作例會、聯建村黨支部黨員每季度共同開展1次組織生活的“一周一碰頭、一月一例會、一季一聯動”工作機制﹔對涉及聯建村的村庄規劃、資源利用、產業布局等重大事項,聯合黨組織召開委員會議,對重要村務全程記實記錄情況、“四議兩公開”程序履行規范情況等進行檢查討論,確保村級事務決策的規范性、有效性。目前,全區各聯合黨組織共研究討論了“強基”村黨組織整頓、村干部季度考核等重要事項60余項,並向鎮街黨(工)委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建議,形成了片區內“大事共議、要事共商、急事共決、難事共解”的民主議事決策格局。
二是創新契約共治模式。由聯合黨組織成立“契約化+信用”議事小組,研究統一片區范圍內黨員先鋒積分、村民代表模范積分、村民自治積分的項目內容、評價方式、獎懲辦法。目前,各聯合黨組織黨員群眾共計“跨村”服務2.3萬人次、信用積分“跨村”兌換1.2萬人次,參與片區治理的積極性不斷增強。建立聯合黨組織成員聯系支部委員、支部委員聯系黨員、黨員聯系群眾“三聯”工作機制,每半年組織開展1次全覆蓋的走訪活動,充分發揮聯合黨組織樞紐作用,及時向鎮街黨(工)委匯報信息匯集情況,並統籌聯建村有生力量集中化解群眾各項問題,提升村民滿意度。目前,各聯合黨組織共開展走訪活動5400余次,調配解決村民問題7200余項。
三是精細兜底服務保障。制定聯合黨組織服務事項清單,明確承接鎮街下沉的便民服務審批事項20項,列清具體服務類別、流程和要求,並賦予聯合黨組織統一開展聯建村人居環境提升、道路改造、水電暖氣入戶等民生事項管理權,擴大聯合黨組織影響力。高標准打造18處聯合黨組織黨群服務陣地,作為承接審批事項、對外開展服務的窗口,整合聯建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科技特派員等特色力量入駐,並利用聯建村原有優勢服務資源,建設黨群服務站點作為陣地的有益補充,共同提供醫療衛生、就業指導、社會救助等公共服務,構建起“鎮街黨群服務中心—聯合黨組織黨群服務陣地—村級黨群服務站”的便民服務體系,做到群眾辦事一趟跑腿、一站受理、一次辦好。今年以來,已累計辦理各類服務事項3400余項。
三、工作成效
(一)提升了鎮村行政管理效能。“跨村聯建”聯合黨組織在鎮街黨(工)委與村黨組織之間建立了覆蓋一定區域的聯合黨組織,能夠充分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通過統籌片區資源可以解決以往單一行政村解決不了的問題,減輕鎮街黨(工)委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以片區為單位承接養老、衛生、社保等鎮街黨(工)委下沉服務事項,確保上級決策部署落實落地。同時,鎮街黨(工)委可通過任命片區黨組織書記、對片區班子成員設置考核等方式,強化組織領導,從而實現對片區黨組織和行政村的人、財、事等進行有效管理。
(二)推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實行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有效推動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由“一條腿走路”變為“多輪驅動”。聯合黨組織通過統籌聯建村各類資源稟賦,發揮其在產業發展中的技術、人才、土地、項目、資金等優勢,採取資源捆綁使用、土地規模流轉、產業連片開發等方式,進行綜合開發利用,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惠、風險共擔,形成聯建村黨組織之間相互借力、握指成拳的聯動模式,有效推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提升了鄉村基層治理水平。在“跨村聯建”聯合黨組織的指導下,各聯建村黨組織進一步明確了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議等村級會議的召開要求,規范了“四議兩公開”等民主議事制度,建立了議題報備機制,切實提高了會議質量。同時,聯合黨組織積極承接上級經費補助,整合各聯建村的組織運轉經費、幫扶資金、項目資金等,發揮資源統籌優勢,加快推動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道路整修、養老服務、防火防汛等村級治理工作,有效解決了單一村力量不足、工作推進緩慢的治理難題。
四、思考探討
威海市文登區充分把握“黨是領導一切的核心”要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堅持組織聯建、產業聯興、治理聯抓,為穩妥推進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提供了有益啟示:
(一)隻有全面貫徹黨的領導,“跨村聯建”才有堅強的組織保障。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文登區通過構建區委牽頭整體抓、鎮街黨(工)委主導抓、農村支部具體抓、組織設置創新抓的工作體系,有效鞏固農村黨組織戰斗堡壘,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釋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開展“跨村聯建”,打破了農村以往村庄規模小、資源少、實力弱、發展不平衡的局面,通過以強帶弱、整體聯動,形成了統籌兼顧、一體運作的區域聯動發展體系,激發了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二)隻有堅持以人為本,“跨村聯建”才能取得“人民滿意”的成效。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文登區始終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在聯建過程中廣泛聽取多方意見,充分保障黨員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始終從基層實際和人民需要出發,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效果,在推進過程中全面暢通民意訴求通道,有效增進民生福祉,並將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跨村聯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標准,讓村民享受到“跨村聯建”的“紅利”。
(三)隻有遵循客觀實際,“跨村聯建”才會穩妥推進“不走彎路”。村黨組織“跨村聯建”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堅持按客觀需求聯建,不盲目擴面增量,宜聯則聯、實事求是地推進聯建工作。文登區堅持聯建有依據,通過找准相關村的地緣人緣、產業資源等聯結點,從群眾訴求和實際需要出發,推動村黨組織“跨村聯建”,抱團發展、同頻共振,使組織優勢迅速轉化為發展優勢,取得了“1+1>2”的效果,推動了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