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閩清縣梅城鎮委員會
2024年10月31日14:5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梅城鎮為閩清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心。全鎮面積10.8平方公裡,城區面積約4.5平方公裡,轄2個村委會及10個社區居委會,戶籍人口42895人。鎮黨委下轄黨(總)支部61個,現有黨員1285名。蟬聯第四、五、六屆“全國文明村鎮”,先后榮獲全省基層武裝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婦聯系統先進集體、福建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突出貢獻集體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梅城鎮大力傳承弘揚“遠親不如近鄰”重要理念,全面推行近鄰黨建工作,針對現代城市出現的“權責失衡、力量分散、生人社會 ”等基層治理新問題,以近鄰黨建“333”工作法為抓手,探索基層治理“三個一”模式,切實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增進城鄉群眾福祉,逐步走出了一條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新路子。
二、做法和成效
(一)敞開黨群聯動“一扇門”,破解“權責失衡、條塊分割”的難點問題,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
通過搭建“三個平台”,強龍頭、筑根基,創品牌、聚合力,打造全市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梅城樣板。
一是打造“黨建+、協同式”台,挺起基層治理“主心骨”。平實施“堡壘工程”,鎮黨委引領帶動各級黨組織履職盡責、真抓實干,構建起“鄉鎮—社區—樓棟—黨員中心戶”一貫到底的四級黨組織鏈條,健全條塊聯動權責體系,完善“街道吹哨、部門報到”機制,設立“兩代表一委員”聯絡點,每月由一名代表或委員輪值,參與社區治理和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今年以來接待上門群眾256人,辦理35件,化解35件。
二是打造“大家事、大家議”平台,架牢服務群眾“連心橋”。依托黨建聯席會議、警民懇談會、微需求雙向認領會等平台,匯聚業委會、物業公司、社會組織、共建單位等社會力量,以村(社區)黨組織“搭台”、居民群眾“擺攤”、社會力量“趕集”的形式,按照“提出議題、組織協商、分工落實、結果運用”四步議事流程,做到遇事有商量、有事好商量、做事多商量,商量有結果。如,在“花漾街區”設計前期,為了充分考慮住戶意願,發揮梅城社區“五社聯動”品牌效應,發動社區黨員、小區黨員、各部門單位黨員等多方入戶摸底了解,多次會商調整設計方案,力求打造住戶滿意的“花漾街區”,成效顯著。
三是打造“移動端、信息化”平台,畫好縣城生活“便利圈”。以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為抓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開發“智慧梅城·梅城街長”小程序,集成搭載“平安梅城”“文明梅城”等8大應用模塊,為居民提供“近在咫尺”的服務和便利,實現群眾需求一鍵直達、事項辦理一屏掌控,讓幸福生活觸手可及。小程序上線以來,累計收集問題9908條,已解決反饋9702條,辦結率達98%。
(二)織密社會治安“一張網”,破解“力量分散、運行不暢”的堵點問題,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
通過創新模式,推動干部扎進網格、服務嵌進網格,以更加精細高效的治理做到“網格零距離、黨群一家親”。
一是“小網格”凝聚治理“大合力”。拓展縣、鎮、村(居)“三級包保”的“1+12+55+706”(1個平台、12條街巷、55個大網格、706個哨點)街長制網格,以小區樓棟為基礎,繪就多網合一的“哨點分布圖”,實現從“可參與”向“要參與”、從“有人管”向“聯合治”、從“粗線條”向“微治理”三個轉變,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網中辦”。如疫情防控期間,依托四級網格聯動體系,迅速織密以樓棟為單位的小區二級網格,網格員累計收集並解決訴求396件。
二是“小探頭”構筑社會“大平安”。在縣級“e治理”綜合平台基礎上,延伸打造“黨建引領數智化”系統,實現風險管理智能化、分析研判科學化、指揮調度高效化。
三是“小清單”服務基層“大民生”。以創建全市第一個政府服務能力建設試點鄉鎮為契機,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落腳點,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建立小微權力清單和村級事務服務清單制度,推行現場即辦、全程代辦、預約幫辦、自助網辦等4種辦事模式。“兩個清單”涵蓋6大類32項服務事項,既是黨員干部的履職工具書,也是群眾的辦事指南,實現了“群眾動嘴、干部跑腿”。
(三)下活鄰裡文明“一盤棋”,破解“相見不識、生人社會”的痛點問題,讓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發揚硬著頭皮、磨破嘴皮、踏破腳皮“三皮”精神,通過創空間、辦活動、活積分構建文明“心”鄰裡。
一是共建共享守望相助近鄰空間,便民春風吹到家門。依托黨員政治生活館等近鄰黨建陣地,構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打造鄰裡黨群服務中心12個、小區黨群服務站18個、鄰裡亭6個。
二是打響“梅”翻了我的“城”創城品牌,文明新風拂遍大地。將人居環境綜合整治、“護河愛水、清潔家園”行動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常態化開展,高水平勾勒登山瞰江生態圖景,打造濱水空間、梅城印記、閩江樂游、南山印象“四張城市名片”,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舉辦“坊巷鄰裡節”“梅台美食節”“山崎頂·梅台緣”等一系列鄰裡活動上百場,取得了萬人空巷的熱烈反響和良好效果。
三是創新推行文明實踐積分制,淳朴民風浸潤人心。依托數字農業農村平台、鄉村振興積分超市等,建立“網格+積分”運行機制,通過獎懲積分、分項考核,提高群眾自治積極性。以恆晟晶都小區“六微”品牌為抓手,在12個村(社區)全面推行“積分制”管理辦法,倡導居民通過參與社區治理、志願服務活動獲得文明積分,活用積分置換綠植、書籍、糧油等物品,實現“共享積分”良性循環,培育鄰裡共治新風尚。洋桃社區恆盛晶都小區獲評福州市“鄰裡一家親”小區。
三、探討
(一)黨建聯建是保障,要凝聚共治“同心圓”力量。僅當地資源有單一性,可以拓寬共建思路,創新跨地域、跨行業黨建聯建機制,如基層黨組織與快遞、外賣等新業態或龍頭企業黨組織共建,與其他市、區(縣)黨組織共建等,採取以強帶弱、優勢互補的方式,強化統籌交流,優化資源配置,整合地域、行業、人力、紅色資源,聚合政府、市場、社會、集體等作用,推動基層黨組織結對互促,把黨組織和黨員作用嵌入基層治理各個環節,推進發展聯促、治理聯抓、服務聯享。
(二)科技賦能是關鍵,要發揮數智“新引擎”作用。強化互聯網思維,結合基層網格化治理模式,將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基層治理全過程、全鏈條、各方面,推動發揮網格哨點作用,如搭建動態監管平台、大數據信息庫、群眾線上監督群等。以數字政府建設賦能基層治理現代化,著力提升數字素養和數字化履職水平,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政府運行新形態,進一步增強跨部門協同治理效能。
(三)群眾自治是基礎,要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社區是基層的基本單元,鄰裡文化從家庭產生、鄰裡間交流、影響到小區、得益於社區,是零距離接近群眾的最高效方式,推動形成文明祥和的幸福生活共同體。通過倡導常態化鄰裡活動、積分共享、生活互助等互動交流方式,構建和睦的鄰裡關系,以文化凝聚人心,激勵居民關注並參與身邊的治理,注入新力量、新思路,從而促成人人自治的良好風尚,實現基層治理的可持續創新。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