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28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克拉瑪依區推進和加強社區建設,總結傳統的社區居民工作經驗,結合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探索實施以“串百家門、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為主要內容的新時代“五百”工作制度,推動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在新形勢下細致化、具體化、操作化。
一、背景
克拉瑪依區位於克拉瑪依市中部,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商業核心區,行政面積3393平方公裡,佔全市的46.2%﹔實有人口30.42萬人,佔全市的65.3%﹔下轄1個鄉、6個街道、70個社區(村)、2個國營牧場。隨著我區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城市社區建設的深入推進,中心城區主體地位的作用日益凸顯,凝聚力、輻射力不斷增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面臨較大壓力。社區的規模普遍擴大,但同時政府部門的大量行政性任務向社區轉移,社區居委會密切聯系群眾、傾聽群眾呼聲、為居民群眾服務的優良傳統有所弱化,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亟待增強。鑒於上述情況,克拉瑪依區充分發揮“串百家門、知百家情、管百家事、解百家難、暖百家心”新時代“五百”機制,秉持“關注民生,從百姓身邊的事做起”的工作理念,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逐步探索出了一條獨具克拉瑪依區特色的和諧健康發展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一)明確新時代“五百”工作內容
一是串百家門,做到“五必到,六必訪”。在社區劃分責任片區,由社區關愛居民聯絡員承擔分片包戶任務,切實發揮樓棟自治理事會作用,調動樓棟長、單元長的積極性,做到“五必到六必訪”。實行“一圖一卡一庫”管理,確保社區關愛居民聯絡員全面掌握社情民意,做到社區不漏樓、樓不漏戶、戶不漏人。二是知百家情,做到“四知四清四掌握”。區、街道、社區分層次全面掌握社情民意,清楚服務對象的基本情況、工作生活現狀、存在的困難及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了解轄區各類組織發揮作用情況、重點人員情況和各族居民群眾的期盼,掌握黨的方針政策、文件精神及工作任務在服務對象中的落實情況。三是管百家事,做到“十服務”。針對社區居民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服務需求,充分發揮政府、社區組織、群眾團體、企事業單位的作用,全面推行為民服務全程代辦制度和錯時工作制度,發展義工、志願者隊伍,採取無償服務、低償服務、上門服務、設點服務、大型集中服務等方式,完善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相結合的社區服務體系,提升社區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四是解百家難,做到“七幫六助”。針對社區弱勢群體以及面臨急、難、險情況居民的迫切需要,機關干部和社區干部要積極主動走訪,在第一時間了解、掌握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新的需求,以扶危濟困、應急解難為核心,整合資源,加強宣傳和監督,引導全社會給予細心關愛和有力援助,解決他們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需要,把黨和政府的溫暖和社會關懷送到居民家中,形成構建和諧社會的良好氛圍。五是暖百家心,做到“三實一滿意”。大力倡導“三實”工作作風,社區干部及政府各職能部門應以更加務實的工作態度,更加嚴謹的工作作風、更重實效的工作要求,提高社區居民對社區各項工作的滿意度,最終達到凝聚社區民心、匯聚社區力量的目的,努力構建社區居民各得其所各享其樂的和諧家園。
(二)健全新時代“五百”工作制度
一是建立完善分片包戶制度。每個社區以300至500戶為單位,劃分一個片區,每一片區由一名社區關愛居民聯絡員(兩委成員)負責了解掌握所轄片區的情況,及時反饋居民需求,宣傳帶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夯實社區工作基礎。二是建立“一崗雙責”制度。按照“片區一手抓,回來再分家”原則,社區職業干部既要履行社區工作委員會工作職責又要承擔分片包戶責任區的工作職責,兩項工作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三是建立民情日記制度。社區關愛居民聯絡員通過記錄社區民情日記的方式及時、准確收集社情民意,反映工作狀況。主要內容應包括社區了解或反映的事項、採取的工作措施、處理結果、居民反饋意見。四是建立分析研判制度。每天召開民情分析會,對收集到的社情民意進行梳理分類、落實責任人辦理,確保社區情況當日清、動態准、處理及時。街道每周要對社區反映的疑難問題以及在民情接待、走訪調查工作過程中反映出的問題,及時進行分析研判、分類處置,確保各類民情意見能夠得到有效解決。五是建立民情回應制度。對於生活求助、社區管理、鄰裡糾紛等在社區范圍內能夠解決的問題,社區要立即予以處理﹔對於解決難度大,或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實行限時辦理,由社區通過“六會”方式協調有關部門和單位解決﹔對於居民意見比較集中、比較普遍,在社區建設中帶有傾向性、全局性、長遠性的問題,應上報街道協調解決。辦理結果要及時反饋居民,收集居民反饋意見。六是建立AB崗無缺位制度。社區工作委員會、社區工作站以及分片包戶責任區實行雙人負責,兩人互為頂崗或互為備崗,確保工作不出現“空檔”。
落實新時代“五百”保障措施
一是積極實施三級聯動。建立健全黨和政府統一領導,組織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配合,街道、社區組織實施,社會廣泛參與的新時代“五百”工作運行機制,充分發揮區、街、社區建設指導協調委員會作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科學下達工作目標,及時協調解決社區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在廣泛參與、互動並進上形成實效。二是明確社區管理事權。厘清權責邊界,印發《克拉瑪依區關於落實克拉瑪依市社區(村)“四項清單”的工作方案》,依法依規為社區(村)明責、賦能、減負。實行社區工作准入制,各部門延伸到社區的工作必須經費到位、程序到位、方法到位、指導到位、標准到位,方便社區操作。三是建立科學考核機制。制定《克拉瑪依區新時代“五百”工作績效考核實施辦法》,實行區考核街道、街道考核社區、社區考核個人的三級考評制度。四是強化經費保障。建立社區建設資金投入的自然增長機制,制定《克拉瑪依區基層工作經費管理辦法》,按照社賬街管、分賬核算、統籌協調、民主監督、勤儉節約、注重實效的原則,加強社區經費管理和監督。要落實費隨事轉,由社區承擔的工作任務、開展的專項活動,必須有與之相配套的專項經費予以保証。五是加快信息化運用。依托我區“信息化建設系統工程”發展,以社區人口基礎數據為平台構建專業數據信息庫,結成功能互補的資源網絡,達到政府部門與社區、社區與社區之間資源共享。同時進一步優化社會事務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流程和功能,為新時代“五百”工作提供信息保障。
三、工作成效
一是踐行新時代“五百”工作機制,有利於保障社區穩定,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在整體推進中,將社區網格化管理工作法運用於做好社區信息搜集及情況摸排上,通過社區關愛居民聯絡員定期走訪、採集、比對數據,對轄區流動人口及重點人群加強動態掌控,全面掌握片區內的基本情況,做到當日清、動態准、情況明,實現在第一時間全方位知曉突發情況。同時,利用社區民情分析會制度和民情回應制度,保証發現問題和矛盾隱患時,及時有效處理,消除社區安全隱患。
二是踐行新時代“五百”工作機制,有利於規范社區管理,確保基層組織職能歸位。通過設立了社區事務工作站和工作委員會,開展錯時工作制,由專人為轄區居民提供各類社會事務辦理服務,促使社區干部有更多時間走入居民家中了解情況,開展服務。通過實施新時代“五百”機制,社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服務居民的要求得到實現。在實際工作中,社區實施新時代“五百”機制后,將工作重心轉向動員和組織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轉向走訪居民和了解社情民意,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事務工作站互聯、互補、互動的機制。
三是踐行新時代“五百”工作機制,有利於完善居民自治,扎實推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有效調動了紅細胞、居民代表、樓棟長、單元長等群體的積極性,憑借他們在居民中的號召力,充分發揮“五員”作用,進一步激發廣大社區居民的參與熱情,增強居民參與社區工作的自治意識。同時,街道和社區根據反映上來的各類問題,組織社區居民、居民代表、共建單位代表、政府有關部門,通過召開座談會、咨詢會、評議會、協調會等形式,共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使社區自治工作走向反映訴求、化解矛盾、參與管理、規范行為、自我服務的良性循環發展道路。
四是踐行新時代“五百”工作機制,有利於促進社區服務,實現社區居民困有所助、難有所幫、需有所應。推動了社會穩定、勞動就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務覆蓋到社區的有效方式和途徑,通過入戶走訪,面對面交談,把居民真實的想法和困難收集上來,依托區、街道資源,開展有針對性的專業化、個性化、細致化服務,切實解決居民群眾最關心、最需要、最迫切的問題,保障群眾的切身利益,滿足多層次、多樣化的物質文化需求,不斷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四、經驗與啟示
新時代“五百”工作機制契合了新時期群眾工作規律,破解了基層組織工作難題,給我們帶來了諸多有益的啟示。
一是激發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潛能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堅實基礎。隻有尊重各族群眾的主體地位,立足實際不斷更新服務觀念、創新方法載體,著力激發社區干部、紅細胞、黨員積極分子、樓棟長、單元長等骨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發展的潛能,構建全方位、零距離服務廣大群眾的格局,不斷汲取群眾智慧、形成推進合力,才能有效解決干部人員不足與工作量大面廣之間的矛盾。
二是搭建全方位聯系服務群眾的系統網絡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有效載體。隻有優化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建立優質高效的便民服務平台和綜治維穩體系,確保群眾的訴求及時表達,意願及時傳遞,困難及時解決,矛盾及時消除,權益及時維護,才能促使各項工作規范高效開展,不斷提升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
三是充分發揮基層干部近距離服務群眾的優勢是做好群眾工作的有力抓手。社區干部長期工作在一線,承擔著維護社會穩定、宣傳方針政策、推進社區治理的重任,是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第一責任人,其熟悉社情民意、熟知群眾工作、踐行群眾路線的作用和影響不可替代。隻有不斷提升基層干部的綜合素質和執行力,充分發揮其近距離服務群眾的優勢,才能在實踐中鍛造一支作風過硬、能打勝仗的黨員干部隊伍,為做好群眾工作提供強大的人才隊伍支撐。
四是踐行群眾路線沒有休止符,加強作風建設是做好群眾工作的必然要求。全區廣大基層干部隻有始終把群眾路線貫穿於日常工作的全過程,融於心、踐於行,全面深入地了解群眾所急所怨、所需所盼,及時解決關系群眾切身利益和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多做雪中送炭的實事,少些錦上添花的噱頭,最大限度地實現發展成果由各族群眾共享,才能讓群眾滿意、讓群眾放心,才能永葆基層組織的生機與活力,真正形成干群同心、上下互動、共謀發展的生動局面。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