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多點發力 繪就江村治理現代化“新圖景”

吳江區委組織部、吳江區農業農村局

2024年10月25日15: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從2013年提出實施“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至今已經11年,在這個過程中,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將黨建工作融入發展、融入民生、融入區域、融入群眾,以黨建引領貫穿鄉村治理全過程、全領域,構建鄉村治理現代化發展新格局,相關經驗入選第五批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連續三年在全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榮獲第一等次。

一、背景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有機組成部分,鄉村治理現代化關系到國家治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

(一)鄉村人文底蘊為基層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提供了深厚土壤。位於吳江區七都鎮的開弦弓村是社會學家費孝通在20世紀30年代寫下著作《江村經濟》的地方。時至今日,“江村”不僅僅是費老當年調研、反映中國農村的一個“樣本”,更是當下向世界展示中國鄉村振興的“樣板”。

(二)通過黨建引領完善鄉村治理體系是建設“樂居吳江”的現實需要。吳江區下轄7個鎮、4個街道,共有210個行政村和9個涉農社區,常住人口157.25萬人。區域內生態環境優美,農業資源豐富,資源稟賦優勢突出,同時經營主體活躍、民營經濟發達。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是擦亮“樂居吳江”品牌的需要。

二、做法與成效

吳江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大力實施“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為鄉村治理點燃“紅色引擎”,一體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實現鄉村由表及裡、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

(一)黨建融入發展,讓“最大政績”與“第一要務”交相輝映

吳江區將黨建融入基層社會,以黨建“最大政績”引領保障發展“第一要務”,夯實基層治理根基,集聚鄉村振興力量。

“規范化”建設讓堡壘更堅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把黨的組織觸角延伸到鄉村治理最小單元,構建“村黨委一自然村黨支部一黨員中心戶一黨員一群眾”工作網絡,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在全市率先探索推進村級重大事項“四議兩公開”決策機制,通過“一套流程”“兩張清單”“三方監督”工作方法,制定10類村級重大事項清單和28項村務重點監督事項清單,把規矩立在前頭,把程序擺在明處,切實構建權責明晰、運行規范、公開透明的村級權力運行機制。實現全區村級紀委書記(紀檢委員)、村務監督委員會、黨員議事會全覆蓋,以三位一體議事監督體系切實提升決策成效。

“全鏈條”管理讓隊伍更專業。出台村干部職業化管理體系建設“1+N”系列文件,構建“選、育、管、用”全鏈條管理體系。“選”,堅持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注重選拔在鄉村振興、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為民服務等實踐中實績突出、工作得力的人才。“育”,實施“江村·強基”村干部培養工程,創新村黨組織書記交流培養模式,通過選聘成長導師、跨區域師徒結對等形式,不斷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高素質專業化水平。“管”,加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管理,嚴格落實“縣鄉共管”要求,研發村(社區)基層組織干部管理系統,提升信息化、動態化、科學化管理水平。“用”,樹立鮮明實干導向,建立專職干部薪酬待遇“五級晉升”體系,出台村、社區書記職業年金制度,持續開展選聘優秀村(社區)書記進事業編工作,2019年以來累計選聘29名村黨組織書記進編,激發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大力推行村級干部“能上能下”機制,對屆中村(社區)班子運行情況進行分析,結合村集體增收、信訪上訪化解、安全生產等重點任務,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多渠道”助力讓資源更集聚。充分發揮黨組織凝心聚力的作用,引領帶動社會各界齊參與,讓更多優質資源要素向鄉村匯聚,釋放動能,助推發展加速。強化幫扶結對。實施“領導挂帥、單位挂鉤、能人助村、企業結對”的四方結對共建行動,累計選派465名優秀機關干部駐村幫扶,投入幫扶資金超1億元,為鄉村發展提供人才、資金、技術、信息等全方位支持。聚力部門聯動。區委組織部和區發改委、農業農村局、住建局、蘇州農商行、蘇州大學等部門單位聯合,成立“美美江村”鄉村振興黨建聯盟,匯聚政企銀學多方合力,引導跨界合作,融合發展。鼓勵村企合作。厚植吳江區民營經濟優勢,深入開展“萬企興萬村”行動,推動村企資源共享、互利共贏,累計68個村(社區)與489家民營企業、20家商會結對,實施幫扶項目16個。

(二)黨建融入民生,讓“美好向往”與“奮斗目標”同頻共振

吳江區將黨建融入基礎民生建設,真正把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轉化為黨員干部的奮斗目標。

打造善治鄉村標杆示范。健全黨領導農村工作的組織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打造“江村”鄉村振興品牌,創新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將蘇州“兩湖兩線”跨域示范區與吳江“魅力大運河”“美麗湖泊群”組團建設系統銜接,形成以環元蕩、環澄湖、環長漾片區為重點的發展格局,累計建成中國傳統村落2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家、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7家,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環元蕩長三角一體化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區成功入選首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示范區培育試點名單。

打響鄉風文明德育品牌。探索創立“德行吳江”“道德銀行”“榮譽積分”等一系列具有吳江特色、可觸可感的鄉土文明品牌,形成區、鎮、村三級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陣地體系。創新推廣“積分制”治理模式,常態化舉辦美麗庭院、文明家庭(文明戶)創建活動,通過對身邊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公示,引導村民學習“民星”、爭當“民星”,營造起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濃厚氛圍。

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構建村黨組織領導下的村委會、自然村黨組織、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的治理運行機制。圍繞規范村民行為、維護公共秩序、保障群眾權益、調解群眾糾紛、引導民風民俗、推動垃圾分類等,全面推行締結村規民約,提升鄉村自治能力。加快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平台,率先在全省實現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全覆蓋,“‘一站式’分級解紛工作法”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

(三)黨建融入區域,讓“紅色網絡”與“綠色水鄉”血脈相連

吳江區推行區域黨建,通過條塊融合的工作體系、資源共享的生態系統、區域聯動的協作機制,努力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服務優勢。

推動區域黨建統籌聯合。按照區域統籌理念,圍繞地域分布、產業發展和服務功能優化黨組織設置,打造區域黨建工作站,結合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一聯雙管”等機制,探索形成村企統籌、村居統籌等多種區域黨組織設置模式。針對新型農村社區建立“村轉社區黨委—動遷村黨支部—樓宇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黨建網絡,逐步開展黨組織、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公司“四位一體”建設,凝聚治理合力,提升服務實效。

實施網格覆蓋綜合管理。創新“一個網格長牽頭抓總,五類網格員下沉融入,一個督導員監督指導”的網格綜合治理模式,加快推進基層黨建網、民生服務網、社會治理網“三網融合”,統籌實施治違、治污、治隱患等專項行動,使黨組織有效嵌入各類基層網格,黨建引領一貫到底,推動各方力量協同聯動,確保民情在網格掌握、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

引導跨區域基層組織共建。加快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探索跨區域基層組織共建。在上海市青浦區、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三地交界處建立“吳根越角”黨建生態圈,通過基層組織共建、鄉風文明共培、社會治理協同共融,讓鄉村治理路子更寬。推進“美美與共”村干部長三角區域挂職輪訓計劃,組建鄉村振興志願隊,在河湖保護、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深化一體聯動,共同提升河道水質、保障村民用水、美化村庄環境,“跨界聯合河長制”等工作入選全國改革典型案例。

(四)黨建融入群眾,讓“參天巨木”與“廣袤大地”共生共榮

吳江區的黨員干部密切聯系群眾,帶領廣大群眾共建共治共享,把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推動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深入開展“千村萬企、千家萬戶”大走訪,連續10余年開展“黨員干部進萬家”活動,以民情日記工作法推動6780余名黨員干部骨干下沉一線,走進田間地頭、活動廣場和百姓們的家門口,收集百姓“急難愁盼”問題,切實為群眾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不斷增進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有力推動民情在一線掌握、矛盾在一線化解。探索“書記領辦項目”制度,組織各級黨組織書記認領拆遷安置小區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老舊小區改造、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等治理難題,形成“開門征集、書記領辦、定期亮晒、群眾評價”工作閉環。

開展精品主題實踐活動。由村黨組織書記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切實負起村庄“人居環境負責人”責任,2415名村干部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制。建立1名副科職以上干部+1名中層干部+若干名區鎮兩級干部的“1+1+N”挂鉤聯系制度,發動各級干部、志願者、群眾參與村庄清潔行動超75萬人次。“紅黃綠三色榜單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江蘇省唯一入選全國農村公共服務的典型案例。

建立民生實事化處辦機制。用好“書記項目”工作法,圍繞解決停車難、環境差、設施老舊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由村黨組織每年集中梳理解決3至5件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持續加大資金資源投入力度,農村水、電、氣、路、通信實現全面通達,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鎮村公交、區域供水、光纖到戶、垃圾分類、文化綜合服務中心覆蓋率均達100%,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三、經驗啟示

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隻有不斷完善鄉村治理的組織體系,強化黨對鄉村治理的全面領導,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才能開創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堅持黨建引領是關鍵點。以“黨建+”模式,推動組織觸角延伸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實現廣覆蓋、深扎根,不斷提高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以鎮域為中心,開展“以‘融入式黨建’夯實鄉村治理根基”書記項目,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全面落實鄉村振興責任制,切實把組織優勢、組織功能、組織力量轉化為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源動力和強引擎。

堅持治理為民是落腳點。鄉村治理,創新在基層,活力在基層。要推動黨建工作重心下移,深入基層組織,推動黨群干群互動互通,幫助基層化矛盾、辦實事、理思路。要積極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區域統籌的基層黨組織體系,著力構建主體明確、層次清晰的服務體系和城鄉統籌、全面覆蓋的服務網絡。要堅持民生導向,持續提升鄉村法治、德治、智治、自治水平,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堅持共治共享突破點。深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要推動鄉村治理主體多元化,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群團組織助推、社會組織協同、人民群眾參與的良性互動。要順應經濟區域化、人才集聚化的趨勢,樹立區域統籌的理念,依托社區、行政村、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區等“三新”組織和人口相對集中的區域和行業,充分整合組織、工作、人員和陣地等資源,實行“組織聯建、黨員聯管、資源共享、活動共辦”,構建動態開放的區域化黨建工作體系,有效地實現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的有形、有效覆蓋。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