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淄博市博山區:黨建引領創新基層“微治理”

2024年10月21日09:4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不斷探索創新黨建引領基層“微治理”,著眼於社會生活、民生實事的“小切口”,用心用情搭建群眾樂見、行之有效的“微平台”,以“黨建引領、多元協同、人人參與、全員共治”的基層治理格局,營造善治生態、弘揚文明新風、激發社會活力。

“書記茶攤”話出新生活

“我覺得咱小區充電樁不夠用。”

“小區有個路燈最近眼看著要壞了,能盡快換了嗎?”

……

10月17日,城東街道大街社區黨委書記趙文賓的茶攤剛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裡擺上,群眾就圍坐了過來,雖然站外已有陣陣涼意,但站裡的茶攤則是熱鬧非凡。

一壺茶水、一張桌子、幾把座椅,外加趙文賓,這便是“書記茶攤”的全部。這個茶攤不收費用,專門搜羅居民們的嘮叨和煩惱。

“‘書記茶攤’的由來其實很簡單,從去年3月份社區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直到改造完成,社區居民對改造工作提出了很多好點子,這些好點子很多也都用到了改造中。”趙文賓說,如果只是坐在辦公室,就不可能聽到這些好的建議,“因此我們主動靠前,通過擺攤喝茶來聽民意,這樣也更容易拉近我們與居民之間的距離。”

2023年底,大街小區老舊改造已基本完工,但書記茶攤卻保留了下來,而且根據群眾意願,慢慢融合了政策宣講、知識宣傳、糾紛調解、法律咨詢等功能,繼續在群眾一線發揮傾聽民意、紓解民困、為民辦實事的積極作用。

以“書記茶攤”等形式探索基層治理,在博山並不少見。城西街道的“板凳拉呱”、山頭街道的“圍樓夜話”、博山鎮的“民情懇談會”……眼下,博山的各鎮(街道)都在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對基層治理有利的方式方法。

“新風幫幫團”培育新風尚

每逢家有喜事時,都有他們“喊話”、服務的身影,他們堅持“用心用情搭把手,用心用力倡新風”,即便沒有職責義務、沒有任何報酬,依舊活躍在文明迎親的“第一現場”……在博山區山頭街道,“新風幫幫團”移風易俗志願服務隊成了居民們辦喜事兒的“得力助手”,他們走到哪裡,哪裡的文明節儉就蔚然成風。

“有了新風幫幫團的幫助,辦喜事避免了好面子、講排場帶來的人情攀比,群眾自然喜聞樂見。”山頭街道顏山社區社會工作者張雪表示。

今年以來,博山區將推進移風易俗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重要章節,將遏制婚喪事宜大操大辦、抵制惡俗婚鬧等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在農村發揮紅白理事會作用基礎上,進一步轉變思路舉措,以主動服務替代監督勸阻,變“堵”為“疏”,吸納網格員、老黨員、志願者在49個城市社區成立新風幫幫團志願服務隊,為群眾辦事提供服務。

“在服務中居民和志願者培養起的信任感和認可度,讓移風易俗工作的開展更順利了,志願者的話居民更愛聽了、能聽進去了,自覺抵制舊俗陋習、踐行文明新風逐漸成為全區居民的共識。”博山區委宣傳部分管負責人表示。

“共富工坊”帶來新就業

幾十年前的針線活被重新拾了起來,老手藝成了城市社區居民破解增收困境的“新法寶”。

10月14日,在城東街道瓏山社區非遺手工坊,62歲的張敬燕與13位“老姐妹”提前開啟了“冬忙”模式。面對應接不暇的純手工棉襖訂單,眾人笑著“抱怨”:“忙不完,根本忙不完。”

“咱這是純手工制作的棉襖,每件的售價從40元到100元不等。”張敬燕說,每縫制一件棉襖,大約能賺20元錢,“有活快的,一天能做兩三件。”

張敬燕告訴記者,目前,非遺手工坊的主要產品有國潮大花襖、虎頭帽、豬豬鞋、非遺小挂件等。通過短視頻直播帶貨,淘寶互聯網等方式拓展布藝產品銷售網絡,多元化延伸產業銷售鏈條。

除了為社區賦閑在家的能工巧匠尋找賺錢的渠道,博山區各城市社區還根據需求,定期組織烘焙、家政、育嬰等實用就業技能培訓,為轄區待業居民提供“家門口”就業創業的便利渠道。

在山頭街道顏山社區,針對寶媽等需要照顧家庭、技能單一人群,依托緊鄰網紅景區博山陶琉大觀園獨特地理位置,組織開展了就業技能培訓——琉璃手串制作。

據顏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洋介紹,琉璃手串制作投入低、收效快,日均利潤可達80元左右,可幫助社區寶媽和短期待業人員增加收入,讓居民家門口就業,打通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姜濤、劉亞琳)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