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重慶市長壽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7日17:4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重慶市長壽區作為全國12個開展重點村分類管理試點的地區之一,堅持問題導向、改革破題,探索構建重點村識別、分類、管理、監測、評估全鏈條體系,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更加科學、更加精准、更加有效。
一、背景
長壽區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要求,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大力推行鄉村治理積分制,推動黨建引領鄉村善治呈現新局面。但隨著農村改革持續深入,鄉村格局不斷變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面臨不少新問題、新挑戰,亟需突出重點、精准研判、分類施策。
(一)村級組織功能待強化。在村“兩委”任期從3年改為5年、全面推行“一肩挑”的背景下,有的村黨組織組織功能不強,黨支部書記經驗不足,“兩委”班子戰斗力較弱,引領帶動黨員群眾抓治理、促發展辦法不多,導致產業滯后、糾紛頻發、群眾滿意度不高。
(二)問題管控實效不明顯。由於資源稟賦、發展水平等差異,各村在基層治理、矛盾排處、廉政建設等方面存在共性或個性問題,且難識別、難量化,缺乏定性研判與定量鑒別的標准,黨建統領問題管控“最后一公裡”不暢。
(三)基層風險預判易忽視。有的先進村人居環境改善較大,產業發展連片成帶,總體工作成效較好,但土地租金拖欠問題、鄉村建設遺留問題、集體經濟項目粗放、村風民俗較差等風險隱患較多,若持續發酵則易引發炸裂式、積壓式、塌方式、連綿式問題。
(四)涉村政策整合有差距。對村級存在的突出問題風險,各行業主管部門的政策、資源條塊融合不夠,鎮街整改提升力度有限,缺乏深挖徹查、統籌化解、分類施策的機制,導致資金、項目、力量未能發揮最大效應。
二、做法
圍繞重點村管理對象如何確定、管理措施如何開展、管理機制如何搭建,形成重點村精准識別機制、分類管理體系,推動問題逐步化解,風險有效防范。
(一)建立定量化識別標准,上下聯動精准確定管理對象
在深入研判基礎上,制定重點村類別和納入標准,確保管理對象識別精准、問題風險剖析透徹。
一方面,量化指標解決“識別什麼”的問題。建立換屆“回頭看”、延伸巡察、黨建督查、群眾反映四張問題清單,對村級組織存在的矛盾問題、風險隱患以及症結成因等進行統計分析、梳理歸類,反復研究形成重點村類別及45條量化指標。其中,班子戰斗力弱、群眾認可度低等問題突出的劃為組織功能弱化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力、群眾安全感低等短板明顯的劃為基層治理復雜村,信訪積案多、糾紛化解難等不穩定因素較多的劃為矛盾糾紛突出村,存在涉農資金管理不嚴、議事決策不規范等問題的劃為廉政建設隱患村,村級負債高、項目運作不專業等現象明顯的劃為集體經濟風險村。
另一方面,聯動摸排解決“怎麼識別”的問題。建立“村級自查—鎮級篩查—部門核查—區委審定”機制,組織各村對照分類標准自查上報,經鎮街研究后,提出重點村建議對象並全部納入全區重點村監測庫。由包片區領導牽頭,組建區委組織部+紀檢監察、政法、民政、農業農村等部門“會診”專班,與村“兩委”成員面談、召開群眾院壩會,專題征求40余名“老鄉鎮”、老支書等熟悉情況的基層干部意見,對重點村監測對象進行過篩式復核。經過多次摸排,提交區委常委會審議確定重點村19個,其中組織功能弱化村6個、基層治理復雜村5個、矛盾糾紛突出村5個、廉政建設隱患村2個、集體經濟風險村1個。
(二)制定差異化管理措施,集中力量有效破解重點問題
面上,著眼共性特征制定“一類一方案”﹔點上,考慮各村個性特點制定“一村一細則”,點面結合、重點突破。
對組織功能弱化村,實施抓班子促戰斗力、抓黨員促凝聚力、抓發展促引領力“三抓三促”提升行動,深化“導師幫帶、頭雁領航”機制,開展“組建1支先鋒隊、儲備5名后備力量、培育10名黨員能人”計劃,組織27家企事業單位與重點村開展黨建聯建,幫扶帶動重點村柚子、胭脂紅薯等產業增收27萬元。
對基層治理復雜村,在75個村民聚居院落打造“壽和小院”,每月固定時間由黨員中心戶組織開展政策宣講、民情收集等院落主題活動。對群眾需求多樣、訴求多元的村,由鎮村干部定期下沉院落現場辦公,為群眾排憂解難,累計將68項群眾需求清單轉化為干部服務清單。對矛盾糾紛突出村,建立由鎮村干部組成的專職矛排隊,為每個重點村配備1至3名法律顧問,動員退休干部、黨員骨干、道德模范等擔任兼職調解員,根據摸排結果風險高低實行紅黃綠“三色”預警管理,矛盾化解率提高47個百分點,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
對廉政建設隱患村,建立廉政風險區級研判處置機制,由區委組織部會同紀檢監察、民政、屬地鎮街聯合開展班子分析,及時發現糾治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暢通群眾日常監督渠道,全面推行“碼上監督”平台,群眾通過掃碼即可對干部違規違紀行為進行“一鍵監督”﹔在村務公開欄開辟“回音壁”專欄,收集並反饋群眾不願當面說的事,以線上線下聯合監督提升廉政風險防范實效,累計收集辦理群眾監督事項49件。
對集體經濟風險村,邀請金融、法律、農技等領域專家“把脈問診”,對已簽訂的物業租賃、資源發包、入股分紅、服務創收等12份合同逐一篩查,審核出中高風險項目4個,並逐一制定問題、任務、責任“處方單”。同時,指導鎮街根據資源稟賦建立村級項目儲備庫,督促各村因地制宜開展村級財務會計委托代理服務,進一步防范化解集體經濟風險。
(三)健全長效化運行機制,多跨協同持續提升工作質效
堅持在探索中總結、在推進中優化,推動重點村分類管理機制化常態化長效化。
一是三級聯動壓實管理責任。建立“區級指揮員—鎮級主管員—村級協管員”三級三員管理體系,區級領導擔任聯系片區區級指揮員,重點村所在鎮街黨(工)委書記擔任鎮街一級主管員,上下貫通,形成合力。從組織、民政、司法、紀檢監察、農業農村等區級部門選派業務骨干組建村級協管員隊伍,分別擔任重點村黨建指導員、治理協調員、矛盾調解員、廉政監督員、產業扶持員,推動政策、項目、力量等各類資源向重點村傾斜。整合財政撥款、項目資金等570萬元建立重點村管理資金池,根據各村規劃和發展滾動注入,調動基層積極性。
二是數字賦能推動管理創新。探索開發重點村智慧管理應用場景,搭建集評估分析、動態監測、管理調度、風險預警等功能於一體的智能管理平台。建立“五力雙評”綜合評估體系,明確數據來源、評價方式、採集周期、指標權重等內容,將重點村量化指標歸集為村黨組織思想引領力、發展支撐力、運行協同力、惠民感染力、改革驅動力5類,結合運用線下基層黨建述職評議、群眾滿意度測評結果,自動生成重點村評估結果。對評估結果進行動態分析、智能篩選,根據預設指標閾值對符合條件的村進行預警監測,便於區鎮兩級開展線下定向摸排研判,為科學防范、精准管理提供數據支撐。開發管理調度模塊,圍繞目標體系、工作體系、政策體系、評價體系建立事項閉環清單,區鎮兩級對問題風險處置進度適時跟蹤評估,作為評價重點村管理成效的重要參考。
三是動態調度提升管理質效。按照分類管理對象不設比例、管理周期不定時限的原則,建立動態評估調整機制,對照重點村問題風險清單、管理措施細則、智能評估結果,採取村黨組織自評、黨員群眾測評、區鎮兩級考評的方式,充分聽取區級指揮員、村級協管員意見,對問題整改取得明顯成效、風險隱患有效化解的村及時調整退出。對驗收合格的村進行1年跟蹤監測,做到“三級三員”責任不鬆、項目資金投入不減、分類監測標准不降,適時組織區鎮兩級開展管理質效“回頭看”,堅決防止問題風險“反彈回潮”,最終實現全面轉化、全域提升。
三、成效
重點村分類管理試點工作啟動以來,解決了一大批長期未解決的村級遺留問題,化解了一系列制約鄉村發展的風險隱患,得到基層干部群眾的一致認可。
(一)有力探索了鄉村精細治理新模式。堅持黨建引領,聚焦鄉村治理中的重點、難點和風險點,從構建分類標准體系著手,提出可視化、可量化的評估標准,建立區—鎮—村三級貫通的研判機制,確定重點村類別和管理對象,逐一解決風險隱患問題,推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從傳統的全域全面形式迭代深化為分級分類模式,一批重點村蛻變為亮點村。
(二)切實打造了風險常態化解新機制。以重點村分類管理為契機,推動各部門各鎮街對村級問題和風險進行大起底、大整改,化解了一系列發展症結、矛盾糾紛和潛在風險。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各重點村已研判調整村黨組織書記3名、“兩委”成員6名,累計化解矛盾糾紛157件、排除風險點241個,挽回集體經濟損失27萬元。
(三)積極構建了村級智能管理新路徑。探索構建重點村分類管理智能應用,實現了對村級問題風險從事后算賬到前置研判的流程再造,對重點村監測管理從主觀分析到智能感知的體系重塑,對村黨組織的運行分析從定性評價向定量評估的方式變革。自平台試運行以來,12個村被納入重點村監測對象,7個村被確定為五星級示范村培育對象,村“兩委”班子創造性張力進一步激發。
(四)有效完善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重點村分類管理堅持“黨組織搭台、村民唱戲”,注重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在摸排中充分征求黨員群眾意見,在管理中廣泛搭建“壽和小院·橘香龍門陣”、“壽和小院·板凳講堂”等平台,在驗收中注重聽取黨員群眾評價,黨組織領導下的共建共治共享鄉村新格局得到完善。
四、探討
長壽區堅持邊探索邊總結邊優化,持續鞏固深化重點村分類管理試點成果,深化了對新時期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認識。
(一)實施重點村分類管理,堅持黨建引領是根本。重點村分類管理與軟弱渙散整頓、村“兩委”屆中回訪等任務互為補充、相輔相成,必須堅持黨建引領,以提升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為重點,以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為目標,才能抓住根本、筑牢基礎,從而實現夯基固本與分類管理有機融合、一體推進。
(二)實施重點村分類管理,突出問題導向是基礎。重點村分類管理的基礎任務是解決問題、化解風險,既要摸清理透后進村、“老大難村”存在的突出問題,也不能放過一些先進村、“明星村”潛在的風險隱患,堅持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攻克什麼問題,以破解難題帶動整體工作水平提升。
(三)實施重點村分類管理,注重點面結合是關鍵。重點村分類管理將傳統的村級管理方式轉換為精准化差異化管理模式,既聚焦每一類重點村存在的共性問題,制定解決方案﹔又關注每一個村的個性問題,有針對性地明確管理細則,從而實現點面結合、全域提升。
(四)實施重點村分類管理,充分整合資源是保障。重點村分類管理堅持在區委領導下,以組織部門為主導,推動紀檢監察、宣傳、司法、建設、農業農村等部門深度參與,實現涉農政策、資金、力量的有效整合,有力補齊人居環境、產業發展、鄉風文明等短板,構筑黨建引領鄉村善治的“最大公約數”。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