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江蘇蘇州市吳江區:緊扣兩個關鍵 筑牢產業融合發展“鏈”

中共吳江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7日11:3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動因

當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全區民營企業數量超過9.4萬家,民企注冊資本規模逾5500億元,涌現出2家世界500強、4家中國企業500強、6家中國民企500強,形成了電子信息、絲綢紡織、裝備制造、新材料四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吳江區立足民營經濟“領頭羊”優勢,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實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益企興鏈”行動,構建服務創新鏈、產業鏈,推動黨建創新、科技創新“雙服雙創”機制,旨在推動本土民營經濟、先進制造業、非公黨建優勢疊加,提升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持續深入推進“融入式黨建”創新工程,切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聚焦頂層設計,夯實“黨建鏈”工作基礎

細分領域,構建組織網絡。按照“行業相近、便於管理、便於活動、便於服務”的原則,聚焦先進材料、高端裝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興服務業領域,建立企業黨建數據庫。依托主管部門、屬地區鎮、龍頭企業、科研機構等,成立13個細分領域行業黨委,構建“產業集群黨委—企業黨支部—生產線黨小組”組織覆蓋體系,由相關區領導挂鉤開展業務指導,產業牽頭區級機關部門黨組織領導和管理相應細分領域產業集群黨建工作,產業牽頭部門負責人和職能部門相關領導擔任集群黨委班子成員,推動“政企學金協服”要素向產業集群聚集。

強化保障,完善制度建設。出台《關於開展黨建引領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益企興鏈”行動的實施方案》,系統布局制度體系建設,規范產業集群黨委運行機制。建立產業集群黨委內企業輪值制度,共同開展以“發展獻策會、意見懇談會、連心議事會、骨干能手授課”為主要形式的“新‘三會一課’”,賦能關聯企業“紅色動能”。構建“日常問題黨建指導員協辦、重點問題聯點領導領辦、專業問題職能部門承辦、疑難問題聯席會議合辦”的快速反應機制,形成分類處理、限時辦理、回訪評價的工作閉環,打造高效問題解決機制。

優化服務,突出精准指導。聚焦產業集群發展堵點,依托專業化服務團隊、精准化服務內容和綜合化服務陣地,促進黨建資源聯通,創造優質營商環境。在全區選派57名黨建指導員,指導協助產業集群內企業加強黨建聯建,推進項目合作攻關。創新選派退出領導崗位干部擔任駐企服務專員,明確政商交往正負面清單,以“干部敢為”助力“企業敢干”,首批確定30名干部為亨通集團有限公司等33家企業提供服務,第二批確定38名干部為47家企業提供服務。持續深化“黨建惠企”專項行動,組建區級機關“惠企紅盟”,成立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黨建服務聯盟,開展機關國企黨組織服務產業集群建設“融先鋒”行動,推出上市“六個一”套餐、科技政策惠企直通車、跨域通辦·雲綜窗等百余項惠企服務清單,積極構建“一軸四聯三進”紅色矩陣服務機制。

(二)聚焦主導產業,賦能“發展鏈”優勢轉化

創新驅動,產城人融合科學發展。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真正把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通過產業集群黨委搭台,建立人才共育機制。目前,高端紡織領域已成立18個博士后工作站,引入黨員博士后60余名,開展課題研究近70個,覆蓋纖維面料、印染、醫用等多個研究領域,與各絲綢紡織企業科研需求方向實現有效對接。

合力凝聚,產學研合作深入推進。充分發揮高校作為“三位一體”結合點的重要作用,依托蘇州大學未來校區,大力發展“新工科”,為創新發展培育高層次研究型人才。新型顯示產業集群黨委在“黨建聚合力 干出‘顯示度’”龍頭項目一線,成立行動支部,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通力合作,推動從傳統電池的技術革新,並加速實現降本增效的產業化進程。光電通信產業集群黨委在亨通集團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形成500多名講師隊伍、1100多門培訓課程資源,為鏈上企業輸送了2000余名高素質、高技能人才,提升了產教融合層次水平。

技術支撐,數字化轉型加速升級。工業互聯網黨委以項目化形式推動發展共贏,合力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升級,建設電梯公共服務平台,針對電梯行業上下游各環節企業,提供設備上雲、業務上雲、數字化轉型解決方案等公共服務,賦能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展,預計到2023年底形成覆蓋全生命周期、全產業鏈的全區電梯行業數據鏈條。

(三)聚焦融合共進,放大“產業鏈”虹吸效應

搭建平台,推動區域協同發展。根據全區特色產業,建強政、企、研、金、協、服“六端”黨組織,全面提升“兩個覆蓋”,推動各條線各領域服務資源集聚融合、並聯驅動。積極聚焦全市“1030”產業體系建設,由盛虹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發起組建江蘇省制造業創新中心黨建聯盟,構建平台互聯、組織互聯、資源互聯、黨員互聯的工作格局。圍繞人才第一資源,構建完善以“55352”工程為引領的“1+N”人才政策體系,2022年10月吳江成功獲評全省首批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聚力“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出強化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盛虹、亨通、永鼎成功組建蘇州市創新聯合體。2023年2月率先組建了全省首個數字經濟工程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評審的相關工作由工聯院江蘇分院具體負責,這是繼亨通集團成為國內首家獲得正高級職稱評審權的民營企業后,吳江在人才職稱評審上的又一項創新工作。工業互聯網產業集群黨委依托工聯院江蘇分院黨支部,為集群內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向蘇州、無錫、常州、宿遷等13地1200余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賦能先進制造業“由大變強”。

立足聯動,服務企業生命周期全鏈條。堅持條塊聯動,完善產業鏈黨建服務指導體系,打造“最舒心”營商環境。大力開展“黨建惠企”專項行動,成立惠企行動支部59個,發布惠企清單105條,去年以來,累計落實惠企政策資金3.18億元。推出“惠企直通車”等7個服務包,形成“大聯盟、大融合、大黨建、大提升”的黨建工作新格局。以企業全生命周期為導向,依托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黨委,將企業黨建與科技研發、資本支持、孵化服務有機結合,採用“四輪驅動+龍頭帶動”的加速發展模式,圍繞技術、平台、資本、檢測四個方面,與相關產業細分領域龍頭展開合作,構建企業全生命周期鏈條式創業、孵化、成長服務體系,實現上下游企業相融共生、相輔相成。

龍頭引領,集群聚勢動力足。突出項目帶動,打造全區首批13個產業集群黨建龍頭項目,以“一集群一項目”為抓手,加強產業鏈創新鏈供應鏈高效銜接。先進材料產業鏈黨委充分發揮黨組織“統攬全局、協調各方”的資源整合優勢,與國開行蘇州分行黨委推動總投資144億元的太湖流域產業生態融合項目簽約落地,聯合15個機關部門,推出支持企業自主更新的實施方案,有效破解紡織產業“中梗阻”。恆力集團、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黨委積極踐行“世界五百強”社會責任,輻射帶領370家規上企業逐“綠”前行,開拓綠色低碳市場,恆力、盛虹成功入選“中國ESG影響力榜”,是全省唯二入選的企業。

三、初步成效

(一)組織活力進一步提升。產業集群黨組織結合經濟發展、企業服務、科技研發、人才培育等內容,搭建“組織圈”“服務圈”“共治圈”,不斷深化工作內涵,增強工作實效,通過黨組織引領,非公企業“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解員工之所需”,構建起以人為本、和諧共處、共謀發展的企業文化,使黨組織在企業中的凝聚力、影響力、號召力不斷提升,產業集群黨組織活力越來越強,黨建工作成效越來越明顯。

(二)隊伍活力進一步激發。在頂層設計保障推進落實的情況下,黨建指導員、黨支部書記、黨員三支隊伍活力進一步被激發。通過全覆蓋、精准式選派“指導員”,建強指導員隊伍,協調解決企業熱點難點問題。通過強化能力提素質,建立幫帶培養工作機制,黨支部書記“火車頭”作用充分發揮,培養了一批業務能力專業、工作作風扎實、工作實績突出的支部書記。在黨組織的關心關愛下,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充分顯現,黨員的榮譽感、責任感不斷提高,在工作生活中“想得更多、說得更多、做得更多”。

(三)發展活力進一步釋放。通過構建組織網絡、完善服務體系、夯實要素保障、強化協同機制,不斷推動資源集聚,進一步完善“融入式黨建”系統布局,有效促進黨建工作和全區產業集群建設有機融合、互促共進,“紅色引擎”驅動力顯著增強,黨建工作助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效果明顯,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鏈“攀高、補短、育新”的發展優勢,為鞏固吳江民營經濟領先優勢、助力產業集群領跑領先提供有力支撐。

四、工作探討

(一)必須合理組建產業集群黨組織。產業集群黨建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企業黨建,主要依托成熟的產業集群來設置組織和發揮功能。突破地理空間的黨建模式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不容易准確界定范圍,組織設置缺乏有形的依托。產業集群黨建依托的產業集群界定要清晰,產業集群黨組織的設置才能更合理。

(二)必須精准推進產業集群黨建。產業集群黨建創新不是無本之木,也不是另起爐灶,應建立在原有黨組織設置和功能之上的,與原有的兩新黨建、園區黨建是一個整體,如果割裂兩者之間的聯系,那麼就會大大削弱產業集群黨建的功能。必須制定有效的措施和明確工作目標,強化產業集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組織功能、服務功能,使產業集群黨建工作走深走實。

(三)必須有效引領產業集群黨建。產業集群的特點是企業數量多、人員流動性強、領域分布廣。產業集群黨建工作就是要打破條塊壁壘、領域限制,促進多方高效溝通、產業有效合作、科技協同創新,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通過產業集群黨組織實現對集群內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有效管理,調動集群內各利益主體間的積極性。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