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7日10:5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湖南省長沙市望城區聚焦新形勢下基層治理的短板弱項,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深入推進以“三長制”為主要抓手的基層治理新路徑,將基層黨組織治理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暢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
一、背景
望城於2011年5月撤縣設區,轄11個街鎮,130個村(社區),服務常住人口近90萬(不含湖南湘江新區托管區域),是長沙面積最大、最年輕的城區。撤縣設區以來,望城在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邁入城市化進程快車道的同時,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如何科學、有序、高效地開展基層治理,成為關乎基層穩定、人民群眾期盼的重大課題。2022年底以來,望城區以省委組織部在全省試點“三長制”工作為契機,在村(社區)以下建立“片—組—鄰”基層治理組織體系,即在每個村(社區)劃分為若干片,片長由村(社區)干部擔任﹔組長由村(居)民小組長擔任﹔鄰近居住的5至15戶為1鄰,鄰長由群眾推選出來的村(居)民代表擔任。片組鄰“三長”充分發揮上傳下達、反映訴求、凝聚人心和服務群眾的作用,形成了“戶戶有人聯、事事有人管”的基層治理新格局。
二、做法
(一)融合“一張網”,將組織體系建好織密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陣地前移,將網格化管理和“三長制”組織架構有效融合,讓黨員、群眾隨時隨地能找得到組織、享受便利服務。
一是突出組織集聚,黨的領導有效覆蓋。聚焦增強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不斷嚴密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全區擔任黨支部書記的片長有465名,佔比48.03%,組長、鄰長中黨員比例分別達到62.4%、51.2%,充分發揮黨員在“三長”中的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基層黨組織“片—組—鄰”有效覆蓋。深入實施黨員“閃亮工程”,在農村、社區和機關、兩新及其他領域分類開展“星火”“星光”“星耀”計劃,全區1.3萬余名農村黨員、1.1萬余名在職黨員主動亮身份,在基層治理中當先鋒、踐承諾、作表率,“三長”聯戶質效持續提升。
二是突出機制集成,治理體系深度融合。堅持“人到格中去、事在網中辦、難在格中解、情在網中結”工作導向,推進“三長制”與“熱線+網格,吹哨+報到”工作機制深度融合,在街鎮—村(社區)—小區(屋場)—樓院四級網格基礎上設立“微網格”,由片長兼任三級網格長、組長兼任四級網格長、鄰長兼任微網格員,實現“小區(屋場)—樓院—微網格”網格架構與“片—組—鄰”組織架構互融共促、相輔相成,進一步拓寬服務群眾路徑,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三是突出資源集中,陣地建設到鄰兜底。全面推進小區(屋場)黨群服務陣地“雷鋒驛站”建設,探索解決“三長”日常議事、群眾與“三長”雙向溝通、調處矛盾糾紛等場地空間不確定的問題。全區建成143個“雷鋒驛站”,各村(社區)依托驛站召開“三長”民情分析會、鄰長培訓會1100余場次,“三長”利用驛站召開片區支部會、民情懇談會1700余場次,“雷鋒驛站”成為“三長”支部活動主陣地、便民服務主窗口、鄰裡議事主中心、鄰長工作主站點,為“三長”常態化聯系服務群眾、經常化開展民主議事提供了固定陣地。
(二)下好“一盤棋”,將“三長”隊伍選優培強
堅持人往基層走、政策往基層傾斜,激發“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的積極性,著力提升“三長制”為民、便民、安民功能。
一是擇優推選,凝聚履職合力。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則,以“個人自薦、群眾推薦、組織任命”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將黨員、后備干部、網格長、樓棟長、志願者等群眾熟、關系近、情況清的力量推選為組長和鄰長,確保服務力量本土化、優質化。結合黨員“閃亮工程”星光計劃,區直機關安排黨員干部下沉至街鎮、片區,街鎮安排黨員干部下沉到村(社區)、片區,協助鄰長包樓棟、聯住戶。2023年,全區共派出3200余名黨員干部參與“三長”聯戶工作,帶動和發展180余個協會組織、雷鋒志願者組織參與片區管理服務工作,形成人人爭當鄰長的熱潮,服務群眾的力量實現倍增。
二是培訓賦能,提升履職能力。通過頒發村(居)民代表証、家庭戶牌匾、開展表彰活動等方式,強化“三長”身份意識、履職動力。各街鎮強化培訓賦能,結合黨員冬春訓、屋場會等,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矛盾調解、應急處置、文明創建等重點內容,對“三長”進行“菜單式”精准培訓,確保每名鄰長每年至少接受1次學習培訓。
三是科學管理,激發履職動力。各村(社區)對表現優異、群眾認可的鄰長、組長納入后備干部重點培養,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吸收加入黨組織。2023年以來,全區各級共計表彰541名“三長”,56名學歷較高的鄰長、組長成為村(社區)后備干部,57名“三長”吸收成為黨員。強化動態管理,各街鎮常態化走訪村民和鄰長,及時掌握鄰長履職情況、思想動態。喬口鎮藍塘寺村制定《村民代表(鄰長)管理辦法(試行)》,對難以正常履職的及時調整並擇優補充。全區已累計動態調整812名鄰長。
(三)貫穿“一條線”,將運行機制理順厘清
按照民聲反映渠道和處置難易程度設置鄰長“雷鋒哨”、群眾“熱線哨”、 三長“攻堅哨”,形成全閉環的“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工作鏈條。
一是一線走訪,鄰長“雷鋒哨”未訴先辦。鄰長主動走訪收集群眾訴求,微小問題鄰長現場受理、及時答復,一般問題由鄰長吹響“雷鋒哨”,在群眾投訴之前提前掌握、主動介入、化解矛盾。月亮島街道天鵝塘社區結合“睦鄰服務日”活動,發動“三長”、業委會、物業公司等人員組團上門走訪,與居民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建議及訴求。
二是分類聯戶,組長“熱線哨”接訴即辦。以群眾需求、民生問題為導向,鄰長、組長分別聯系普通戶、重點戶,由組長牽頭對“12345”群眾“熱線哨”較多的區域或家庭戶進行重點聯系。在街鎮或職能部門接到來自所聯系重點戶撥打的“熱線哨”后,組長、鄰長發揮人熟、地熟、事熟等優勢,力所能及協助做好重點戶政策解釋、情緒安撫等工作,提高群眾“熱線哨”辦理質效。2023年,全區“12345”政務熱線群眾滿意度達97.08%,問題解決率為85.37%,群眾“熱線哨”同比下降6.3%。
三是共同會商,三長“攻堅哨”有訴共辦。“三長”定期對“雷鋒哨”“熱線哨”情況進行全面分析研判,篩選重復投訴、急難險重問題,提請村(社區)或街鎮吹響“攻堅哨”,建立“三長會商、街鎮和村社響應、部門聯動解決”的閉環機制,特殊疑難問題由區級層面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處置,推動資源下沉、服務前移、治理提效。全區通過三長“攻堅哨”有效解決盤龍嶺村夏季蝦田電力供應不足、金星北路荷塘月色小區段交通安全隱患等33個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
三、成效
“三長制”工作試點啟動以來,全區基層治理體系進一步健全,自治氛圍逐漸濃厚,逐步走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基層治理路徑。茶亭鎮靜慎村、烏山街道團山湖村、靖港鎮福塘村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茶亭鎮獲評全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鎮。
一是扭緊了黨群關系的“紐帶”,基層治理的根基更加牢固。全區共推選出片長968名、組長4107名、鄰長17158名,通過科學劃片、依法分組、合理設鄰,村(社區)黨組織的觸角加長、織密,1.7萬余名“鄰長”按照每人聯系5-15戶的要求,基本實現聯戶全覆蓋,基層組織體系和治理體系更加上下通達、縱橫聯結。
二是布密了社情民意的“探頭”,基層治理的反應更加靈敏。望城區常住人口將近90萬,分布在130個村(社區),平均每個村(社區)約6923人、按照四口之家計算約1731戶,按每個村(社區)“兩委”成員7名計算,平均每個村(社區)干部聯系約247戶,很難做到有效聯系服務群眾。推行“三長制”后,通過“三長聯動、包聯到戶”,可以更加精准地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及時上報各類風險隱患,基本實現“微事不出鄰、小事不出片”。
三是建強了思想工作的“網絡”,基層治理的正向能量更加強大。“三長”中的鄰長都是從本地域內“有群眾基礎、有熱情、有時間、有耐心、有能力”的常住村(居)民中推選產生的,具有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在經常走訪鄰裡的過程中,暢通了政策宣講、意見收集、信息互通、情感交流渠道,形成了黨建引領力提升、服務質量提升、治理能力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矛盾糾紛減少、風險隱患減少“四提雙減”的良好局面。
四、啟示
“三長制”是探索創新基層治理體系、走好新時代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實現了基層治理從“粗放型”到精細化的轉變,主要有以下三點啟示。
一是加強黨的領導是根本前提。基層治理千頭萬緒、點多面廣,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基層治理全過程各環節,有效完善基層治理組織體系,筑牢基層治理的根基,切實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三長制”通過“片-組-鄰”的組織架構,將基層治理的“觸角”延伸至“最末端”,基層治理實現了快速反應、及時響應。
二是選好治理隊伍是重要保証。推行“三長制”,關鍵是發揮好作為鄰長的村(居)民代表的作用。通過發揮黨組織優勢深入宣傳發動,黨員帶頭,熟人活躍,凝聚黨群合力。各村(社區)村情民情不同,鄰長具有地方“特色”,通過因地制宜推選出的治理隊伍,進一步激發了黨員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熱情,解決了基層治理力量虛化空化現象。
三是建好治理機制是主要抓手。基層治理要從精細化治理著手,突出以人為本,以創新機制推動實現基層有變化、群眾有感受、社會有認同,“三長制”與網格化管理的深度融合,讓鄰長在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任務分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上形成閉環鏈條,解決了網格“探頭”感知不靈、“前哨”作用受限,聯動響應不優的問題,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