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黑龍江湯原縣:“紅色鄰裡”特色品牌激活社區治理“神經末梢”

中共湯原縣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6日17:5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城區總面積11.37平方千米,現轄9個社區公共服務中心,覆蓋駐區單位122家、小區91個、居民41456戶、65849人、黨員935人。近年來,為牢牢牽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更好推動社區治理重心下移、資源下放、力量下沉,賦能社區治理提質增效,湯原縣創新打造“紅色鄰裡”特色品牌,通過基層黨組織負責“牽”、多方主體共同“治”、力量資源統籌“用”,最大限度將分散力量集聚為合力,打通社區治理的“最后一米”,推進社區管理服務規范化長效化,扎實構建“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2023年榮獲“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首批黑龍江省家教家風創新實踐基地”“黑龍江省志願服務‘五個100’優秀志願服務社區”等集體榮譽18個。

二、主要做法

(一)堅持黨建引領,筑牢治理之“根”

圍繞黨建引領社區治理這一核心,加強黨組織對社區工作的全面領導,扎實推動社區治理工作有序開展。一是織密建強社區黨建網絡。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健全完善“社區辦黨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構架,科學設置社區黨總支9個,成立網格黨支部18個、網格黨小組180個,把牢工作責任心強、溝通能力強、管理能力強的“三強”標准,選優配強網格黨小組組長180名,設立黨員中心戶175戶,與黨員、居民結對147對,配備專業網格員136名,兼職網格員567名,實現黨建“一張網格”全覆蓋。二是統籌推進黨群陣地集群建設。立足黨員群眾需求,投入1000余萬元,高標准打造黨群服務中心9個、網格黨群服務站5個,堅持在辦公面積上做減法,在服務場所上做加法,讓渡70%空間拓展黨群服務功能,常態化“5+2”“8+3”延時、錯時服務機制,打造凝聚群眾的“紅色地標”。三是持續做好黨員培訓管理。通過自我檢視、民情懇談、線上線下征求意見等方式,常態摸排整改問題,為471名在湯黨員發放學習資料500余套,以推送“有聲書”、郵寄資料、上門“送學”等方式,確保流動黨員、特殊群體黨員、“三新”黨員黨的組織生活學習“常在線”。四是常態深化機關社區結對共建。持續抓好機關單位黨組織與社區黨組織共建,推動在職黨員下沉常態長效、“辦事服務”,形成社區、機關“兩本賬”,全程紀實工作情況。目前,全縣43家機關單位黨組織上半年為社區解決居民微心願、老舊小區維護、環境打掃等問題50件,2416名在職黨員志願服務達3560人次。五是持續打造特色黨建品牌。打造“湯城紅色物業”“黨建賦能、一網通辦”特色品牌,選聘15家物業企業服務91個居民小區,組建小區業委會68個,組建率達到74.7%。推進“交叉任職、雙向進入”,30名社區“兩委”委員和專職網格員進入業委會任職,15名物業企業負責人進入社區黨組織或居委會擔任兼職委員。明確35家職能部門內設機構,選派專業網格員481名公示挂牌服務﹔建立“民情110”10個,處置網格巡查事件630個、訴求事項310件,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基層治理提質增效。

(二)強化法治保障,提升治理之“要”

筑牢社區治理法治基石,全面強化法治宣傳和教育,增強社區居民法治意識,規范社區治理行為,提升社區治理法治化水平。一是構建“普法+社區治理”新格局。大力創建民主法治示范社區,開展“一周一社區一講法”活動,現場講法、以案釋法,耐心解答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同時,充分利用重大節日時間節點開展宣講活動26場次,大力宣傳反邪教、預防電信網絡詐騙、民法典相關法律法規知識。邀請公安、政法、司法等部門專業人員為社區黨員干部開展法律知識講座,營造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二是創新“網格+調解”社會治理模式。總結推行“五診”工作法,為各類基層矛盾糾紛把脈開方,找准“症結”、對症下藥,有效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推動基層矛盾由“事后調解”向“源頭化解”轉變。截至目前,預防化解矛盾糾紛110余件。三是打造基層“本土化”法律服務隊伍。落實《湯原縣鄉村(社區)“法律明白人”培訓實施方案》,培養社區“法律明白人”25人,開展法治宣講等活動30余次,扎實打牢社會基層治理法治“底盤”。

(三)提升自治能力,夯實治理之“基”

把握社區治理關鍵環節,著力提升社區居民自治能力,建強完善社區居民自治制度,積極引導居民參與社區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格局。一是深化自治載體創建。創建社區治理載體“紅色居民議事廳”9個,健全“田字格工作驛站”“小訾說理”等議事平台運行機制,組建小區“紅色圓桌會”44個,積極引導群眾參與,切實解決各類問題300余件。打造10處“佳家驛站”服務矩陣,高效、貼心、有效幫助解決各類“急難愁盼”問題。二是構建居民自治機制。持續深化居民委員會、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解決老舊樓改造、亂停車以及“飛線”整治問題266個。業委會成員帶動無職黨員、樓長、熱心居民組建紅色志願服務隊9支,治理類投訴量同比下降25%以上。三是凝聚新就業群體合力。充分發揮新就業群體“移動探頭”作用,選聘外賣員、快遞員等18名擔任兼職網格員,有效發揮“前沿哨兵”作用,為基層治理提供“新”動能。

(四)注重德治教化,激活治理之“效”

加強社區道德建設,發揮德治教化作用,激發社區治理的內在動力,營造和諧友善的社區氛圍,持續提升社區治理效能。一是倡導文明風尚。依托傳統節日契機,創建“我們的節日”品牌,開展“龍騰盛世迎祥瑞·福暖社區慶新春”“喜氣祥和鬧元宵·共聚佳節話團圓”“粽香迎端午·共筑鄰裡情”民俗文化傳承等活動10余次,在提高群眾參與感的同時,搭建起鄰裡之間的情感“橋梁”,弘揚社區文明風尚。二是樹立正向典型。舉行“鄰裡節”頒獎晚會,推選“身邊的好人”“社區好鄰居”等正向典型,以“榜樣人物”傳遞身邊正能量,通過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居民從身邊小事做起,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切實提升道德感染力。三是營造和諧氛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紅色先鋒、橙色護航、黃色救援、綠色環保、青色健康、藍色調解、紫色文娛”的“七色花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豐富多彩的志願服務活動,營造“人人爭創衛,創衛為人人”濃厚氛圍。

(五)筑牢民生底盤,立足治理之“本”

牢記增進民生福祉是社區治理的根本目的,重點聚焦社區居民的痛點、難點問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提供優質公共服務。一是延伸服務觸角到居民“家門口”。依托社區網格黨群服務站陣地優勢,創新開設“社區愛心助老食堂”,提供上門送餐服務,破解社區老年群體“做飯難”“吃飯難”問題。依托轄區資源優勢,創新打造“助菜聯盟”工作模式,採取商家低價出售、社區兜底採購、群眾按需點單、網格依單送菜“四步走”模式,有效解決商超生鮮蔬菜損耗浪費與豐富特殊群體“菜籃子”問題,全力打造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港灣”。二是打通社區就業創業服務“最后一米”。大力實施“黨建+就業創業”工程,有針對性建設絨線編織就業實踐基地,以“守家創業兩不誤,孝順掙錢全兼顧”為理念,通過“招、育、銷”的方式,幫助下崗職工、全職女性、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實現“再就業”。三是打造社區為民服務“一站式”平台。整合黨建、民政、信訪、社保等窗口,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第一時間傳達惠民政策,及時了解掌握群眾需求,通過網絡服務強化民生保障。創新推出“五色工作法”,以樓棟為單位繪制網格平面圖,建立“一對一”“一對多”包保工作機制,真正將黨和政府關懷送到群眾家裡、留在他們心間。

三、取得成效

(一)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通過以黨建引領為核心,全面強化基層治理,打造示范典型,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善治新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黨建模式與社區建設新任務的矛盾,初步建立了社區黨組織建設新模式和工作新機制,基層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得到進一步強化,在爭先創優、服務群眾等重點任務中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與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比如,在網格化社區管理服務方面,全縣43家機關單位黨組織、2416名在職黨員積極靠前作表率﹔180名專職網格員、136名專業網格員、119名社區工作者設崗定責、分戶包片,一張網格全覆蓋、一“網”情深暖民心﹔構建上下聯動的三級網格化協調指揮平台,全面實現縣、社區辦、社區三級平台系統兼容對接、互聯互通,形成“接訴即辦”和“網格吹哨、部門報到”聯動制度,2024年平台受理辦結事項達3500件。

(二)社區為民服務水平顯著提升。通過對社區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利用好黨建引領“多網合一”的網格化治理格局,全面摸清群眾情況與需求,在此基礎上以開設“社區愛心助老食堂”、打造絨線編織就業實踐基地、開展“助菜聯盟”等服務形式,有的放矢、精准發力,解決社區居民“急難愁盼”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明顯提高,群眾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變化,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比如,建設社區探索打造了全市首家“社區愛心助老食堂”,為轄區內的獨居老人、孤寡老人、高齡老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低價餐飲服務。嚴把食品衛生安全關,並根據老年人飲食習慣制作清淡、軟爛、易消化的食物。完善線上、線下兩條助餐體系,線上支持刷臉支付,線下建立“愛心助老食堂+社區助餐+志願者上門送餐”三級助餐服務體系,實現老年助餐進社區、進家門,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

(三)群眾的法治意識普遍增強。在“網格+矛盾調解”的社區治理模式基礎上,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大力營造普法氛圍,傳播法律知識,引導全民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運用“五診法”找准“症結”、對症下藥,拓寬群眾訴求渠道,引導群眾構建法治觀念,用正確辦法表達“訴求”,有效化解了矛盾糾紛、避免了矛盾升級,提高了社區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水平,群眾法治觀念、自我保護意識得到明顯增強。

四、經驗啟示

(一)黨建引領是基層治理的核心。應當把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與組織功能擺在突出位置來建強基層戰斗堡壘,以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推動社區社會治理工作有序開展。持續強化黨員思想淬煉、專業訓練、實踐鍛煉,在宣傳引導、組織發動上下功夫,堅持黨員走在前、挑重擔、作表率,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揚先鋒模范作用,用實際行動推動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群眾參與是基層治理的基礎。社區居民是社區治理的直接參與者,也是社區治理的最直接受益者。應當堅持以人為本,把社區居民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努力把為群眾排憂解難落到實處,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鼓勵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提升群眾自治能力,做到群眾的事與群眾商量、群眾的事依靠群眾解決。

(三)做實服務是基層治理的關鍵。在當前社區居民來源多樣、物質文化需求多樣、居民價值取向多樣的大背景下,應當為居民量身定做多元服務,讓社區成為溝通社情民意、提供公共服務、整合社會資源、引領共同價值主陣地,讓群眾享受家門口就業、豐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動等服務,才能凝聚人心、匯聚民心,不斷提高社區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

(四)社區和諧是基層治理的目標。通過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倡導志願服務精神,推動社區治理規范化、體系化、現代化,大幅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形成“組織引領、多元共治、功能完善、鄰裡融合”的治理體系,使社區成為溫馨的“大家庭”,培育“自強、互助、用心、融合”的和諧社區。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