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6日17:1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圍場縣將村“兩委”干部專業化管理工作作為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基本任務,從“選、育、管、用”四方面深入用力,構建全鏈條村干部隊伍管理體系,從嚴從實加強村“兩委”干部隊伍專業化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持。
一、背景動因
加強村干部管理是強化基層管理的重要內容,村干部隊伍強不強,村干部能力素質高不高,制度機制能否在村級組織規范落實,事關鄉村振興大局,事關黨在基層的執政基礎,建強村干部隊伍,激勵村干部能干事、干成事,黨組織才能被廣大農民真心實意地擁護,黨組織在農村扎下的執政根基才會越來越穩固。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位於河北省最北部,總面積9037.43平方公裡,轄37個鄉鎮、312個行政村,曾是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重點縣、河北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村佔比達到54%。圍場全縣人口50.1萬人,分布在全縣各鄉鎮,整體上呈現人多地廣分布散的特點,特別是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齡化、農民身份多元化等客觀形式的變化和影響為基層村黨組織的管理帶來新的要求與挑戰,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更是成為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重中之重。
二、主要做法
為建強村干部隊伍,圍場縣構建四步全鏈條管理體系,嚴把隊伍入口,提升能力素質,強化監督保障,推進工作成效,從嚴從實抓好村干部隊伍建設,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組織保障。
(一)廣泛培育儲備,規范選拔程序。嚴格落實縣級聯審、專項考察、部務會審批、履職紀實、后備培養制度,實施村黨組織書記后備力量培育儲備三年行動,打破身份、職業界限,從致富能手、大中專畢業生、復轉軍人、外出經商人員、村醫村教和農技服務骨干等多個領域選拔村干部,秉持優中選優的要求,以縣級統籌構建完備選拔體系及后備培養程序,建立標准選人和事業選人的導向。下發《村“兩委”班子結構性指標指導標准》,從年齡、學歷、來源、性別等多方面,對村“兩委”班子的結構組成做出明確要求,完善任職資格“負面清單21條”,做深做實村干部政治能力素質考察,嚴把村干部政治關、能力關、廉潔關,將不合格人選擋在村干部隊伍門外。
(二)劃多片區聯動,促進學用相長。聚焦提升村“兩委”干部綜合履職能力和業務素養,建立集中培訓、專題網班、觀摩拉練、擂台比武“四訓合一”培訓機制,不斷提升村干部履職本領。分型開展專題網班,根據村級發展實際,分產業、治理、生態、黨建等方面,結合星級化考評結果,將各村細分為“示范型、提升型、趕超型”,依托黨員遠教系統、學習強國APP等平台豐富視頻資源和專題網班,分型精選專屬課程開展“滴灌式”線上學習。分級開展集中培訓,統計收集培訓需求,分層分級,因需施訓,科學設置培訓課程,加強師資、課程、陣地、教材、學員“五強建設”,提高培訓的精准性和科學性。分題開展觀摩比武,圍繞集體經濟、基層治理、黨員管理等設置不同主題,依托鄉鎮片區黨建聯盟,按鄉鎮、片區、縣級分層開展觀摩拉練和擂台比武,形成區域聯動、互鑒共促、比學趕超良好格局。
(三)以全過程監督,落實嚴管厚愛。打好全過程監督“組合拳”,推行“三審一談”機制,開展違法犯罪常態審查,組織紀檢、政法、信訪、環保、衛健等村干部任職資格縣級聯審部門,開展全覆蓋專項審查。落實經濟責任專項審計,聚焦村集體財務收支、債權債務、物資管理、項目建設以及集體資產資源處置、補償經費使用分配等情況,開展村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對資產量大、項目較多、村情復雜的村,聘請第三方協助審計。推行履職表現綜合審核,重點圍繞維護團結、履職盡責、干事創業、民主議事、能力素質等方面,對村干部作出履職表現綜合性評價。常態化苗頭問題提醒談話,採取集體談話與“一對一”談話相結合的方式,定期開展全覆蓋村干部警示教育談心談話。同時,以“干有前途、劣有所懲、傷有所保、退有所養”為目標,構建起“六位一體(基本補貼、星級績效、養老保險、健康體檢、意外保險、正常離任)”待遇保障體系,切實將對基層干部關心關懷落到了實處。
(四)於多點位著力,增強工作實效。推行村干部縣級備案制、述職評議制、領辦承諾制、待崗學習制、考評分檔制“五制融合”管理模式,深化縣級備案制,建立“人事檔案+數據平台”雙線動態管控機制,以紙質檔案與電子檔案信息化縣級備案不斷提升村干部管理效率和科學化水平﹔落實村黨組織書記“雙向述職”評議,每半年由鄉鎮黨委組織一次述職評議考核,每年底,由縣委組織部到村實地考評,組織黨員、代表開展述職評議﹔拓展“開門一件事”成效,實施民生實事領辦承諾活動,每個村班子重點圍繞提升改善村容村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化解群眾矛盾糾紛等方面至少認領3件,不斷提升為民服務水平,增加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對因工作不在狀態、履職出現突出問題的村“兩委”干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實行待崗學習制度﹔實施村黨組織“五星級”考評,根據星級評定結果,對村黨組織實行分檔管理,通過激勵先進、鞭策后進、提升中進,不斷增強村黨組織戰斗力。
三、初步成效
(一)干部隊伍有能力。通過備案清單制規范選拔程序,明確選拔標准,推動教育培訓學用結合,圍場縣建成一支能力素質高、政治意識強的村干部隊伍。目前,全縣村干部隊伍平均年齡45歲,50周歲以下村干部佔比達66.42%,高中及以上學歷村書記佔比達92.3%,32.4%的村書記通過學歷提升等方式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85.48%的村干部來源於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返鄉人員、本鄉本土大學畢業生、退役軍人,具有較高的能力素質,能夠針對本村的發展所需,帶領村民走出一條致富道路。
(二)村黨組織能干事。各村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有所增強,聚焦鄉村振興總目標,解放思想,奮發進取,取得扎實成效。圍繞增強村級“造血”能力,探索抱團發展模式,建設14個集體經濟發展園區,118個集體經濟薄弱村順利實施集體增收項目,實現有效增收,2023年底,全縣集體經濟10萬元以上村佔比達95.36%。圍繞提升鄉村治理水平,堅持和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推行“黨建+積分”治理模式,組織開展各類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實現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
(三)百姓心聲有回應。通過民生領辦實事承諾活動,村“兩委”干部將百姓心聲放在心上,高效辦結各項百姓所需的民生實事,從細處著眼,把小事辦實,針對百姓所需,切實解決百姓的急難愁盼問題,2023年,全縣村“兩委”共領辦民生實事1095件,完結率達97.63%。全縣各村黨組織用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小事實事走進群眾、溫暖民心。
四、經驗啟示
(一)建強村干部隊伍,提升能力素質是核心。村干部作為農村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他們的能力素質直接關系到推動農村基層治理現代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加強農村社會穩定以及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成效。通過提升村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經濟管理能力、黨性修養、組織能力,可以有效推動農村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引領農村經濟發展,推動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建強村干部隊伍,強化責任擔當是導向。充分發揮責任落實的引導作用,村干部必須有重於泰山的責任意識,對工作任勞任怨,盡心盡力,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要從內心上有責任意識,有主動擔當的自覺性,有敢於擔當的自信性,堅守好初心,踐行好使命,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努力成長為一名頂天立地敢於擔當的人民好干部。
(三)建強村干部隊伍,解決待遇保障是基礎。村干部作為基層治理的重要力量,其穩定性和工作積極性直接影響到農村的發展和穩定。通過建立健全村干部待遇保障機制,有助於確保村級班子的相對穩定和其功能的有效發揮,可以更好地調動廣大村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意願的人才參與到農村工作中來,為農村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四)建強村干部隊伍,完善制度管理是關鍵。管理要科學有效,必須有嚴密的制度機制作支撐,通過優化制度機制,增強制度機制的針對性,促使村黨組織工作更具體、指向更清晰、作用更明顯。同時,要根據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任務、工作需要,以及上級部署的階段性任務,適時更新完善制度機制,使制度機制既適應當前工作的總體要求,又做到適度超前,實現基層黨建基礎性工作和階段性任務的統一,讓村干部隊伍朝著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方向不斷健康發展。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