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福建周寧縣:深入推行“跨村聯建”模式 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

中共周寧縣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6日15: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福建省周寧縣聚焦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深入探索實踐“跨村聯建”模式,推動形成“串珠成線、連線成片,全縣推進、輻射周邊”的黨建促鄉村振興新局面。該模式成功入選福建省改革試點成果。

一、背景

山區縣往往繞不開小農經濟觀念,單個村特別是一些偏遠薄弱村的發展受限,在建強村級組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創新鄉村治理等方面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以周寧縣前些年為例,有的村“頭雁”能力素質不夠強,黨組織軟弱渙散,不具備引領鄉村振興的組織力和凝聚力﹔有的村資源匱乏、單一,產業“小、散、弱”,發展缺乏必要的物質基礎,等等。基於這些現狀,周寧縣著力轉變單純依靠縱向領導、垂直管理的傳統組織架構,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積極探索“聯村聯社”跨村雙聯模式,把黨組織和經濟組織聯合起來,進一步加大資源統籌整合力度,推動黨建工作鎮村聯動、村村聯合,由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聯合振興轉變,摸索出一條村與村“跨村聯建”、抱團發展的新路子。

二、做法

(一)抓制度規范,促整體功能更優化

按照“縣委牽頭整體抓、鄉鎮黨委主導抓、農村支部具體抓”的模式,自上而下加強黨的領導,充分挖掘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組織功能和組織力量,釋放強勁的發展動能。一是健全組織架構。鄉鎮黨委統籌地域相鄰、人文相親、條件相近、業態相通的行政村成立聯村黨委,選派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或駐村一書擔任聯村黨委書記,吸納片區內村、企業、合作社中政治素質好、威望高、能力強的黨組織負責人兼任聯村黨委委員,筑牢抱團發展“主心骨”。二是完善運行機制。聯村黨委充分發揮區域主導作用,建立“一周一例會、一季一聯動”的聯合工作機制和“大事共議、實事共辦、要事共決、急事共商、難事共解”的議事協調機制,通過召開季度分析會、議事協調會共同研究解決聯建村發展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三是筑牢基層基礎。結合開展基層黨支部“達標創星、晉位升級”活動,通過“黨員大會聯開”“主題黨日聯過”等方式,推動聯建村黨支部優勢互補、強弱搭配,一體提升聯建村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水平。2023年,有37個聯建村的村(社區)黨支部成功爭創五星級黨支部,12個后進村黨支部建設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二)抓要素整合,促產業優勢更凸顯

立足各村在產業發展中的技術、人才、土地、項目、資金等不同優勢,整體謀劃、聯動布局,推動鄉村振興多點開花、齊頭並進。一是整合優勢資源。圍繞“3+N”特色產業體系,在推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基礎上,推動聯建村設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聯合社,把“成熟的技術、完善的運營”與“分散的土地、局限的發展”整合優化,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開發特色食品、打造旅游路線,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二是盤活閑置資產。按照“依法依規、分類處理、共享共用”原則,11個聯村黨委分別建立聯建村閑置資產台賬,盤活閑置或低效使用的辦公用房、老校舍、廠房、倉庫等集體資產21處,流轉拋荒撂荒土地3000多畝,統籌資金210萬元,用於投資入股、公開租賃等,將“沉睡資源”變為“致富資本”。三是鼓勵“雙帶雙富”。積極開展黨員“雙帶雙富”培養工程,引導黨員帶頭入股、帶頭經營、帶頭示范,帶動村集體和群眾抱團發展。挖掘培養農業種植、木工技藝、古法釀酒、非遺傳承等黨員致富帶頭人146人,搭建“先鋒”工作室13個,創建帶富項目96個,確定創業致富示范基地9個,組建服務團9支,幫帶群眾2517名,人均年增收3000余元,切實將“黨建引領力”轉化為“富民原動力”。

(三)抓模式創新,促村庄治理更和諧

以創建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為契機,結合“黨建聚力為民 共建美好家園”活動,按照“黨建引領、網格協同、村民參與”的總體思路,量化目標、細化職責、突出實效,有效破解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一是規范農村社會組織。持續開展黨建引領農村社會組織規范化管理工作,完善村級社會組織重要事務向聯村黨委報備制度,共備案村級社會組織213個,登記各類社會組織重大事項、重大活動139場次,勸停不合規范的活動39場次,促進村級社會組織規范有序運行。二是深化網格管理模式。完善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機制,發動185名聯建村干部、黨員和村民擔任網格員、網格長,通過黨員網格長常態管理和黨員先鋒隊集中攻堅,推動聯建村廣大黨員干部走出家門、走進群眾,打通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先后開展各類民事調解、便民代理、矛盾糾紛化解、問題困難處理600多件次。三是實行黨員聯戶幫治。構建“鄉鎮黨委+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家庭戶”的四級組織體系,全面推行黨員家庭戶“挂牌亮諾”行動,由村支書擔任總網格長,從兩委成員、黨員等人員中選聘網格員,引導黨員“亮身份、亮承諾、亮職責、亮作為”,深化拓展黨員“十五三一”聯戶幫治機制(即村主干一人帶十戶、“兩委”成員一人帶五戶、黨員一人帶三戶、村民代表和“六大員”一人帶一戶),截至目前,全縣共有村級黨小組377個、黨員家庭戶4083戶,幫助群眾困難問題2100余件。

(四)抓隊伍建設,促鄉村發展更有力

聚焦人才隊伍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的關鍵作用,著力解決農村改革發展中人才缺乏、后繼乏人等問題,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隊伍保障。一是注重“頭雁領航”。實施黨組織帶頭人素質提升和村干部梯隊培養工程,針對性開設政策法規、產業經營等專業課程,開展鄉村振興主題培訓和理論專題培訓2400余人次、鄉村振興能力培訓1000余人次﹔組織開展“三評三促”季度現場會7場,擂台比武活動24場,通過“書記教書記、同行帶同行”,讓村干部在互比互學中增強內功本領。二是導師挂鉤幫帶。結合開展“導師幫帶制”工作,完善“一對一”“點對點”幫扶指導機制,成立9個導師幫帶示范服務站,擇優確定幫帶導師266名,充實完善“導師資源庫”,根據實際需要安排導師開展幫帶服務,通過以老帶新、以強帶弱,切實提升聯建村干部素質能力。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幫帶服務900余人次。三是借智用好外腦。邀請省級專家團隊對聯建村產業發展進行統一規劃、精准定位、合理布局,指導推動每個村至少謀劃一個村財“造血”產業項目。探索下派力量“集約化”管理模式,鼓勵46名聯建村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指導員等下派人才立足自身優勢,跨鄉跨村開展“組團化、片區化”服務,在推進鄉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發揮作用,推動解決聯建村各類問題150余個。

三、成效

(一)激發了基層組織新活力。“跨村聯建”模式有效打破村域限制,通過“聯村黨委”發揮黨建統領作用,推動聯建村強強聯合、以強帶弱、抱團發展,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執行力得到增強,實現了黨建工作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目前,全縣已成立強村帶動型、資源發包型、產業聯合型等聯村黨委11個,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帶(線)11條,覆蓋60個行政村、3個社區。

(二)探索了強村富民新路徑。“跨村聯建”模式變“一條腿走路”為“多輪驅動”,有效引導各村盤活優勢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互惠、共贏發展。比如,瑪坑鄉首章、靈鳳山、升陽、芹太坵等4個村通過“聯村黨委”實行統銷統購,打造“生產—包裝—銷售”一條龍茶產業鏈,2023年帶動4個聯建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平均達到40萬元,其中首章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68萬元,帶動社員人均收入達2.1萬元。

(三)煥發了鄉村治理新氣象。“跨村聯建”模式把“聯”的思維融入基層治理中,推動村級事務聯管、社會治安聯抓、矛盾糾紛聯治、鄉風文明聯育、應急搶險聯動。比如,李墩鎮際芹樓“聯村黨委”推動3個連片村開通公交車新線路,區域鄉村治理水平顯著提升。目前,周寧縣深入推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縣創建工作,成功創建全省鄉村治理試點村19個,獲評“全國村庄清潔活動先進縣”。

四、經驗啟示

(一)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堅持黨建引領是根本前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離不開堅強的基層黨組織。要在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上下足功夫,推行提級談話、導師幫帶、擂台比武等方式,提升村級帶頭人隊伍履職能力。要善於運用“跨村聯建”發展模式,將各聯建村擰成“一股繩”發力,形成“1+1>2”的協同效應,激活鄉村振興“紅色動能”。

(二)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推動優勢互補是關鍵保証。周寧縣作為山區縣,各村資源稟賦不盡相同,農村生產要素分散、產業“小散弱”,“跨村聯建”模式正是破題起勢的關鍵一招,通過“聯村黨委”的引領,聯建村不斷盤活優勢資源,村與村之間形成相互補充、相互配合的良好格局,達到了互惠共贏,從而帶動更多的村主動參與“跨村聯建”工作中來,不斷激發鄉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三)匯聚鄉村振興發展合力,整合下派力量是有效捷徑。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目前各級向基層一線選派了一批優秀的黨員干部,在推動鄉村振興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推行“跨村聯建”發展模式,要注重整合用好“一書記四大員”,引導他們跨鄉跨村開展服務,攜手幫助各村破解困難問題,實現鄉村人才資源“效用最大化”,助力鄉村振興。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