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鬆溪縣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6日14: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福建省鬆溪縣創新推行“小支部服務團”工作機制,鼓勵全縣機關企事業單位“小支部”根據發展需求或服務項目組建不同類別的“小支部服務團”,推動機關要素資源高效配置、精准下沉。
一、背景
鬆溪縣全縣機關黨支部218個,其中黨員人數20人以下的機關小支部131個。近年來,鬆溪縣注重發揮機關各級黨組織引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深入推行“四聯四促”工作機制(機關聯鄉村、黨建促振興﹔機關聯社區、黨建促治理﹔機關聯企業、黨建促發展﹔機關聯商會、黨建促回歸),廣泛開展“聯學共建”主題黨日活動,但推行過程中發現,部分黨員人數較少、共建資源稀缺、工作職能有限的“小支部”,在提供服務時常面臨“小馬拉大車”的窘境。對此,鬆溪縣引導全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整合優勢資源、發揮規模效應,根據基層報送的需求類別,抱團聯建成多元協同的“小支部服務團”,進一步提升小支部的組織力、凝聚力、推動力。
二、主要做法
(一)變“單打獨斗”為“協同作戰”,解決聯建幫扶“有心無力”難題
一是層級化管理。搭建“1+3層級”組織架構,通過“1個管理調度中心+3個操作層面”建立健全小支部服務團工作體系。由縣委組織部、縣直機關工委牽頭成立1個小支部服務團管理調度中心,建立“七步三單”工作法,負責收集梳理各村及其共建單位黨組織反饋的活動類、問題類事項,並協調對接有關職能部門。組織層面,從區域相近、資源互補、行業不同、相對固定的9個服務小組中各選出一個黨建扎實、服務意識強的支部作為服務團聯席會的成員單位,研究確定服務團具體工作計劃﹔管理層面,每季度組織召開服務團聯席會議,集體研究重大活動和棘手需求事項﹔執行層面,各小組內部每月以黨支部“輪流坐庄”形式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同時每個小組指派一名服務意識較好、善於協調溝通的中青年干部作為聯絡員,負責小組內部日常工作。
二是集約化整合。“小支部服務團”淡化了體制、隸屬、級別的觀念,開放共享自身資源,有力破除孤島效應,成員單位通過出借辦公區域、場所設備、人力資源、技術服務等方式,打造“場所共用、活動共辦、人才共育、資源共享”的“四共”格局。目前已整合黨員活動室、職工閱覽室、職工健身房等場所建立了27個黨建共享地,平均面積達到110平方米,形成區塊性、開放性的“10分鐘黨員活動圈”,開展黨課學習、休閑活動、議事調解等各類優質服務327次,做到陣地聯用、功能互補,實現一方擁有、多方使用,切實發揮“1+1>2”的聯合效應。
三是協同化推進。年初引導全縣機關企事業黨支部分類制定“摸高目標”與“成長規劃”,規定各支部每月開展志願活動的場次及共建幫扶基本任務量,由黨建工作成效好的五星級黨支部結對幫帶其他服務團成員單位規范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開通部門“綠色通道”,著力發揮行業黨支部專業優勢和平台優勢,設立“人才專班”“農技專班”和“融資授信專班”等多類別的專班,為村企提供多元化服務,發揮“一帶十,百帶千”的牽引效應,實現“一馬當先”到“齊頭並進”的躍遷升級。2021年以來,小支部服務團先后制定“摸高”目標180余個,幫助15個非公企業提高“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高層人員比例,成功將9名業務骨干發展成黨員。
(二)變“固定菜單”為“按需組團”,掙脫聯建幫扶“有名無實”枷鎖
一是摸清需求類別。制定“需求、資源、項目、責任”四項清單,推行村企按需“點單”、中心梳理“派單”、服務團精准“接單”、群眾和村黨組織量化“評單”的聯建機制,管理調度中心將符合條件的需求事項納入項目庫,全面掌握各支部服務資源和基層真實需求,今年來共收集梳理村(社區)關於產業發展、人居環境整治、志願服務活動等需求事項113條。
二是找准合作對象。村黨組織報送的需求事項類型多樣、形式各異,為便於對症下藥、精准施策,小支部服務團改變以往固定結對的工作模式,由調度中心根據需求類型移交給有關職能部門按需組團、限期辦結,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人才、技術、資金、市場等資源優勢,著力解決各支部“看得見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見”的治理難題,變“村居自愁”到“支部眾籌”。
三是議定實施方案。明確牽頭組團的黨支部為第一責任人,在認領民生實事項目3日內,召集成員單位黨組織負責人集體討論,將任務層層分解,明確預期目標、規定完成時限、細化工作措施,通過“挂圖作戰”讓參與項目的支部心中有標准、肩上有擔子。2021年以來,先后召開“小支部服務團”工作推進會137場、黨建聯席會82場,有效化解民生熱點問題330余個。
(三)變“大水漫灌”為“閉環管理”,打破聯建幫扶“有始無終”局面
一是評星定級“過篩子”。設置事項准入“門檻”,由小支部服務團管理調度中心對收集到的問題需求進行審核把關,將符合條件的納入項目庫並根據事項辦理難度、涉及職能單位數量等情況分別評定“一、二、三星級”,並設定不同辦結時限,之后移交給有關鄉鎮(街道)及共建支部按需組團。通過設置門檻、逐級過篩,將不符實際、脫離現實的訴求“拒之門外”,有效緩解服務團工作壓力,保障合理的產業、民生實事項目高效實施、精准落地。
二是協調督辦“揮鞭子”。管理調度中心按照“旬跟進、月調度”要求,定期調度項目落實情況,對進度緩慢、逾期辦結、辦理結果不實的事項,進行提醒、督辦,對共建單位黨組織牽頭辦理事項過程中存在的組團難、推進難等問題適當幫助協調,及時向共建村(社區)反饋小支部服務團工作落實情況,構建閉環管理服務模式,有力打破以往相關部門“互踢皮球”、急難事項“石沉大海”的尷尬局面。2021年以來,小支部服務團共接攬692件訴求、協調督辦663件,辦結率高達95.8%。
三是考核激勵“給果子”。建立積分考評機制,事項辦結后,由村(社區)黨組織對小支部服務團的活動成效或作用發揮情況進行評價,建立月度、季度、年度任務清單,將服務團工作“業績”及活動情況在公示欄進行晾晒,並納入年度黨建工作、綠色發展與績效管理等考評中,將機關單位工作成效與“好班子”評選挂鉤,充分調動各支部共建幫扶的積極性,激發比學趕超濃厚氛圍。
三、發展成效
(一)全面提升機關黨建標准化、規范化建設水平。隸屬不同領域、部門的機關小支部通過開展集中學習、聯合培訓、組團共建等方式,進一步推動黨的理論知識學習和黨建基本業務實踐走深走實,支部黨課不再局限於讀原文、念提綱,黨日活動不僅停留在收黨費、學理論,衍生出一系列如湛盧講堂、湛盧青年先鋒說、組工課堂等內容形式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充分激活“小支部大聯建”的集群效應。
(二)有效統籌優勢資源推動產業發展提質增效。發揮鄉鎮(街道)黨(工)委和村(社區)黨組織主觀能動性,摸清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的堵點、難點,依托縣管理調度中心統籌各方資源力量,以小支部服務團領辦具體項目的方式,推動農業、林業、水利、發改等資源豐富的單位向有需求的村(社區)提供平台與資源,成功打造9個農村黨員創業致富示范基地,推動東邊田園綜合體、下塅農旅文創園、萬前百年蔗等19個產業項目落地落實,全縣102個村集體經濟收入連續四年超10萬元。
(三)不斷優化群眾訴求處理反饋機制增進民生福祉。聯動機關、企業、社區、兩新組織等多方資源力量,以黨建聯席會議為紐帶,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建成“14580服務站”“暖蜂驛站”“四點半學校”“小區夢享家”等黨群活動陣地,推動健康服務、關愛服務、就業服務、便民服務、平安服務等主題系列活動在社區小區常態化開展,打造“一刻鐘黨建服務圈”,形成群眾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的和諧氛圍。
(四)催化形成人才共育共享的“大黨建”工作格局。打破區域限制,推動機關與機關、機關與企業之間共享黨務人才,機關與農村(社區)之間共享專技人才,企業與企業之間共享經營生產人才,有效將服務團中的人才資源統抓統管起來,使得原來分散在不同單位之間的人才資源實現“共享共用”。截至目前,小支部服務團共有專(兼)職黨務人才147人,將27名高職稱、高技術人才納入“英才庫”。
四、經驗啟示
(一)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要加強體系建設。組織功能是發揮黨組織政治功能的基礎和保証,隻有形成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黨的領導才能“如身使臂,如臂使指”。“小支部服務團”通過組建縣級調度中心,建立“七步三單”工作法,對服務事項辦理情況進行評價反饋,進一步建立健全組織設置、組織運行、組織管理、組織監督等方面組織制度體系,才能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激活黨的肌體的“神經末梢”。
(二)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要凝聚工作合力。增強機關黨建工作實效光靠單打獨斗難以為繼,要在條塊互通共抓中凝聚共識,持續加強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之間的聯動協同,推動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小支部服務團”搭建起全縣機關企事業黨支部溝通聯系的橋梁,借助多元力量共同參與基層治理,能夠有效提升服務效能。
(三)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要走好群眾路線。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黨執政后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扎實做好服務群眾工作,真心實意為群眾解難事、做實事、辦好事。“小支部服務團”通過“群眾點單、調度中心派單、機關單位黨組織接單”的模式,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現場辦公,加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架好黨心、民心的“連心橋”,能夠更好組織引領廣大群眾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