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浙江義烏市:以“兩問大家訪”推動群眾問題真起底真解決真落實

中共義烏市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2日14:1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起源

“兩問大家訪”發端於浙江省義烏市城西街道,從最初的一張村裡向群眾征求意見的“粗糙表格”,經過萌發—成型—深化三個階段,演變為鎮村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首要路徑,並且通過不斷實踐完善,充分証明“兩問大家訪”是一個實踐管用、基層愛用、群眾受用的好制度好做法。

1.萌發階段(2004—2008年)。2004年,義烏市城西街道七一村黨支部首推“意見征求表”,每年年初由村干部、黨員上門發放意見征求表,設置了“你認為明年村裡最需要辦哪些大事”問題,向村民征求農村工作意見和發展經濟“金點子”,村兩委班子梳理表決后形成年度工作目標,確定任務的責任人和完成計劃。

2.成型階段(2009—2018年)。2009年,七一村黨支部進一步完善意見征求表,增加“你家裡是否有困難急需村裡解決”第二個問題,村干部、黨員同步按聯系網格就近就親就便挨家挨戶走訪,及時幫助村民解決個性需求和問題,形成“上門問需—領辦破題—反饋回應”的工作閉環。2017年,義烏市城西街道總結提煉正式形成“兩問大家訪”制度,在全街道推廣。

3.深化階段(2019至今)。2019年,義烏市委組織部聚力提升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實效,對“兩問大家訪”制度進行繼續深化完善,建立健全“票決制”和“監督制”,引導村民有序參與村庄治理,保障村民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權利。至此,“兩問大家訪”制度成為2.5萬名鎮村黨員干部的“必修課”。

二、主要做法

義烏市堅持以“兩問大家訪”為抓手,構建“謀事問民所需、做事由民票決、干事受民監督、成事讓民評價”的工作閉環,為義烏鄉村治理試出了一條新路子。

1.黨員問事—敲門入戶問需問情。組織黨員干部每月常態入戶走訪聯系,一問“家裡有什麼困難事”,將黨員干部的關注點聚焦到百姓個性需求,動態掌握群眾所需所盼﹔二問“村裡要辦什麼事”,圍繞村庄當下工作和長遠發展,從集體經濟創收、美麗鄉村建設、舊村改造等方面,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匯總梳理形成“民情議案”。今年以來,全市442個行政村共收集“民情議案”8753個,其中涉及群眾“關鍵小事”4221項。

2.公開議事—集體票決定項定事。聚焦收集到的“民情議案”,由村黨組織書記牽頭召開村兩委會議進行研究討論,對群眾呼聲高、反映強烈的項目,及時召開黨員大會與村民代表會議進行票決。得票集中的,增補進村兩委年度“軍令狀”,其余納入“民生實事項目清單”和“關鍵小事需求清單”,由黨員干部分級分類領辦解決。如,城西街道七一村在收集到“整治舊菜市場臟亂差問題”的需求后,當月舉行票決將“舊菜市場拆除重建”項目納入年度“軍令狀”,推動舊菜市場華麗轉身為一個多功能現代化的綜合市場,不僅徹底解決了群眾家門口的煩心事,還讓村集體增收500余萬元。

3.聯動辦事—分級分類靶向破難。每周五雷打不動召開“民情議事會”,由村黨組織書記帶頭,邀請部分黨員、普通干部、村民代表等共同參與,從需求現狀、問題症結、難易評價、責任權限、落實舉措等五個方面,對“民生實事項目清單”“關鍵小事需求清單”進行集中會診,分類確定責任人、落實舉措和完成時限。通過“分級診療”,推動簡單問題黨員代辦解決一批、一般問題村社領辦完成一批、較難問題鎮街黨委統籌兜底一批、疑難問題市領導“市會鎮開”牽頭協調一批,今年以來,市領導下基層現場辦公34次,幫助鎮街解決問題71個。

4.全程督事—即辦即評銷號推進。建立“1+X”監督問效體系,“1”即一個村務監督委員會,“X”即結合村庄實際需求設立的舊村改造、市場管理等若干個專項監督小組。監督小組按照“一事一督”的原則,對照“實事清單”實行全過程監督,通過“回音壁”向黨員、群眾公開反饋進展情況和滿意度測評結果。考評情況較差的,由鎮干部牽頭現場把脈集中問診,定標定時銷號整改,確保項目落實落地。如,大陳鎮馬畈村建立出租房整治、規劃建房安置等5個監督小組,通過一件小事集體商議,一張發票小組聯審,推動監督更精准、工作更透明、群眾更放心。

三、具體成效

1.到場不過場、交流更交心,干群關系更近了。“兩問大家訪”直擊“關鍵小事”和“村社大事”,直奔主題,直面矛盾,能有效將群眾想說的、難辦的事摸出來、解決好,暢通了群眾訴求“毛細血管”,拉近了干群距離。如,城西街道明確每月走訪標准,鎮村干部帶著問題訪、領著任務干,全面破解停滯5年的夏樓村舊改難題,干部到群眾家中由原先的“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到如今的“迎進門、滿臉笑、聊不停”,讓黨員干部真正體會到“以干得助”。

2.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群眾笑臉更多了。基層工作有很強的時效性,做慢了、做遲了,群眾利益就會受損,基層黨組織公信力就會下降。為杜絕“走時滿口答應,回頭杳無音訊”,“兩問大家訪”構建“分級診療”問題解決閉環,通過“回音壁”晒進度、大走訪測口碑,倒逼黨員干部將工作落在實處。如,福田街道下駱宅村黨員收集到夜市攤位經營不規范、村民停車難的問題后,僅用1個月完成夜市改造提升,並為村集體每年增收200余萬元。正是依靠這樣的過硬作風,義烏村社黨員干部年均解決“民生實事”和“關鍵小事”10.3萬個,群眾滿意率達98.8%。

3.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治理效能更高了。“兩問大家訪”過程中,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前哨”“探頭”作用,對群眾訴求集中的突出問題、村內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第一時間介入,做到早發現、早處理、早消除。村兩委包干走訪困難戶、信訪戶等重點群體,及時消除“情緒燃點”,推動村風民風持續向好。如,江東街道沙溪村通過“兩問大家訪”,成功化解3件國家級信訪件﹔上溪鎮、廿三裡街道把矛盾糾紛擺上台面,成功化解村內鄰裡矛盾、房屋買賣糾紛等430起,無一例上行。

4.干事有思路、發展不停步,村社面貌更靚了。發展好不好,群眾說了算。基層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干部一頭熱”、決策不接“地氣”現象。“兩問大家訪”一個鮮明特點就是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在群眾的“需求清單”“問題清單”中,靶向研究村社發展之路。如,后宅街道李祖村走訪了解到村民“發展鄉村文旅經濟”的期盼,成功招引“國際創客村”項目,帶動村民年人均收入達到6萬元。義烏村社面貌大幅改善,過去一年,全市村集體年經營性收入實現“村村50萬、半數100萬”,用實際行動踐行“共富路上一個也不能少”。

三、工作啟示

1.“兩問大家訪”制度關鍵在於站穩群眾立場,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最高標准。“兩問大家訪”倡導黨員干部深入群眾家中,話家長裡短,聊田頭村事,是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體現。“兩問大家訪”之所以受到群眾歡迎,關鍵在於黨員干部始終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急難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深化“兩問大家訪”制度,必須站穩群眾立場,把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群眾滿意作為第一追求,用心用情用力把惠民生暖民心的事辦實辦好。

2.“兩問大家訪”制度核心在於突出問題導向,務實高效解決基層實際問題。“兩問大家訪”堅持“群眾點菜、黨員買單”,尊重每個群眾的訴求表達,拓寬了民意反映渠道,讓問題靈活“跑”起來、黨員干部快響應,把一個個“心頭關切”“共同期盼”轉化為“小小的幸福”“發展的藍圖”。深化“兩問大家訪”制度,必須把解決問題擺在突出位置,在敲門問需、解決問題中問計於民、集聚民智,找准為民解難和村庄發展的“金鑰匙”,推動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

3.“兩問大家訪”制度根本在於提振工作作風,讓擔當作為成為黨員干部鮮明標識。“兩問大家訪”堅持用腳步丈量民情,黨員圍著群眾轉、工作跟著民情走,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讓政策落實更有速度,精准幫扶更有溫度,基層治理更有效度。深化“兩問大家訪”制度,要凝聚和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智慧和力量,推動黨員干部“下得去”基層、“聚得起”力量、“抓得住”民心,以群眾口碑檢驗黨員干部能力作風。

4.“兩問大家訪”制度優勢在於上下齊抓共管,以惠利民生助力中心工作推進。“兩問大家訪”之所以展現出強大的制度生命力,在於其讓村社、鎮街、部門乃至市領導都參與進來,上下聯動、左右配合、抓人促事,讓群眾真切感受“惠從黨來”,凝聚起支持中心工作的強大合力。深化“兩問大家訪”制度,必須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推動各級各部門和鎮街村社密切配合,“一竿子插到底”解決民生問題,不斷放大制度的綜合效益。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