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諸城市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2日10: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山東省諸城市聚焦城市基層治理的共性問題,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創新實施“三聯三融”機制,推行部門聯網格、干部聯小區、積分聯共治,推動基層治理條塊融合、干群融合、黨群融合,推進黨建引領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傾,撬動居民自治力量上浮,以跨領域黨建融合發展促進資源整合、力量聚合、服務聯合,打造多方提事、協商定事、聯動辦事、群眾評事的共商共治平台,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效能。
一、背景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居民的需求訴求和基層治理機制之間不平衡不協調的矛盾逐漸顯現。一是條塊融合、協調聯動有待強化。網格治理服務問題繁雜,但人員力量有限,網格承載力與治理服務能力不匹配問題凸顯。網格黨支部面對層級高、領域寬的條線單位,處於管不了、抓不起的尷尬境地。二是居民需求訴求解決處理不通暢。居民服務需求日益繁雜,但社區網格服務資源少、力量弱,解決群眾反映的物業、供暖、停車等問題時,心有余而力不足,服務不夠精准,影響居民幸福感。三是居民主動融入治理熱情不高。居民參與基層治理渠道不暢、熱情不高、融入不足,共治共享缺乏活力,如何有效調動居民參與城市社區治理,還未有效破題。為此,諸城市創新“三聯三融”機制,以社區網格為主陣地,延伸黨組織工作觸角,推動部門、干部、資源下沉網格一線,撬動居民自治力量上浮,共同參與基層治理,實現部門、干部、群眾多元融聯共治,全面提升黨建引領城市社區治理效能。
二、主要做法
(一)部門聯網格,推進條塊融合
市直部門全覆蓋聯網格,選聘“紅領網格書記”常駐網格“扎根”,組建幫聯網格小分隊,推動市直部門常態化融入城市社區網格治理。一是理順幫聯體制。黨建統領,整合部門包聯網格,推動公安、綜治等各類網格“一網統攬”。“紅領網格書記”由各部門從科級干部中推選、市委組織部篩選后統一聘任,任期兩年,每周定期到社區網格工作。全市197名“紅領網格書記”兼任社區“大黨委”委員,實現部門幫聯網格全覆蓋,帶動部門資源力量向網格集聚,構建起部門組織下延、資源下沉、服務下移的工作體系。二是明晰幫聯職責。明確組織共建等4大職責,陣地提升等6大共建項目,落實“一卡一本一賬三群”工作機制,開展“大走訪、大摸底”,摸清網格常住人口、特殊群體、沿街門店、矛盾問題等情況,夯實幫聯共建基礎。每周收集居民需求,定期召開網格聯席會研判,難題作為民生“微實事”立項,與包聯單位共議方案、限期解決。三是精准管理考核。實行街道與部門雙向管理,做好“紅領網格書記”考勤、保障、聯系等日常管理。賦予網格黨支部評議權,定期評價包聯實績,評選先進部門和優秀“紅領網格書記”。
(二)干部聯小區,引領干群融合
組織市直機關干部全覆蓋下沉包靠小區,帶動多元力量融入小區治理。一是干部全覆蓋聯小區。從市直部門中層干部中選派639名“小區服務專員”,與街道干部結對覆蓋小區,配發紅馬甲等“四件套”,亮身份亮職責亮承諾,每周到小區服務不少於2次,向小區居民發放聯系卡,推動“工作在單位、服務在小區、奉獻雙崗位”。二是健全包聯運行機制。建立每周“小區議事”機制,由“小區服務專員”召集物業、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等,共同研判議事、解決難題。建立“未呼先到”機制,定期上門訪、電話訪問,盯緊政務熱線、微信群兩個平台,做細居戶民情台賬,接收問題“訂單”,分類限期辦結。三是多元匯聚促共治。吸納、引導社會組織志願者、熱心居民、新就業群體等參與社區治理,組織物業經理人、律師、醫生、社工等成立“紅色幫辦團”,聚焦獨居老人、困難群體等,定向開展暖心幫扶,入戶走訪收集居民訴求,幫解各領域難題。
(三)積分聯共治,促進黨群融合
建立城市基層治理“貢獻積分制”,用“物質+精神”獎勵,拓寬居民參與網格治理的渠道、激發參與熱情。一是優化積分機制。明確居民11類、黨員5類基礎積分、3類負面積分,社區自主定制揭榜積分,定期公開發布,黨員群眾主動報名參與、集中組織開展、實名積分登記。二是靈活參與形式。在線上開發“紅榜鏈”智慧積分管理信用平台,及時發布各類治理活動,黨員群眾通過自主選擇參與環境治理、關愛幫扶等志願服務攢積分。三是創新積分兌換。與銀行、社會組織、熱心企業等21個單位共建26處“黨群積分超市”,每月開展積分兌換圖書、生活用品等活動,推行積分排行榜“月公示、季表彰”制度,依據積分每半年評選“紅榜先鋒”,引領居民參與基層治理由“推著干”變為“搶著干”。
三、取得成效
(一)條塊融合更加深入。通過“紅領網格書記”扎根社區網格,推動了市直部門常態化融入基層治理,服務群眾更進一步,有效打破了條塊藩籬,實現了由“條散塊虛”到“條聚塊實”的轉變。目前,全市共有96個市直單位、197名“紅領網格書記”下沉網格服務一線,投入幫扶資金760多萬元,改造提升網格黨群服務陣地72處,領辦免費車位、道路修繕等“微實事”983項,直接受益群眾達4萬余人次。
(二)干群關系更加親密。選派“小區服務專員”與街道干部共同包聯小區,吸納多方社會力量參與小區治理服務,推動治理從“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轉變,治理服務更加精細有效。目前,全市639名“小區服務專員”在訪民問需、排憂解難中,逐漸走進群眾的心門,成為居民們口中的“自家人”,帶動吸引100余家兩新組織參與小區治理,舉辦公益市集等活動140余場次。
(三)居民融治更有熱情。通過積分聯共治形式,以積分機制作為量化手段,用“物質+精神”激勵作為“小杠杆”,撬動居民群眾配合參與“大力量”,最廣泛地動員居民群眾支持和參與基層治理,營造起“黨群是一家、治理靠大家”的濃厚氛圍。2023年以來,居民踴躍參加各類積分活動146場次,居民參與積分兌換獎品2100余件,自發解決群眾身邊的“關鍵小事”920多件。
四、經驗啟示
(一)推行“三聯三融”機制,必須牽住黨建“牛鼻子”,讓條塊融合、握指成拳。“三聯三融”機制表面上是治理機制的創新,深層次反映的是由“自治”向“共治”的理念革新。基層治理工作隻靠社區網格“單打獨斗”,干不了也干不好。實踐証明,推進“三聯三融”機制,牽住黨建“牛鼻子”,通過搭建有效參與治理的平台和載體,改變社區網格“自我封閉”和“內部循環”,讓市直部門、兩新組織等多方力量廣泛參與,推動網格內的單位成為“一家人”,構建起“條條圍著塊塊轉、一針撬動千條線”的新格局,建立了開放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二)推行“三聯三融”機制,必須密切干群關系,干部“接地氣”、服務“零距離”。推行“三聯三融”機制,必須緊緊抓住黨員干部這一重要力量,通過選派“紅領網格書記”“小區服務專員”、組建幫聯網格小分隊,為黨員干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有效途徑,讓干部“走出來”直接服務到群眾家門口,讓群眾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形成了向黨組織靠攏、向黨員看齊的紅色向心力,不僅密切了黨群關系,社區治理成效也日益凸顯。
(三)推行“三聯三融”機制,必須樹立群眾觀念,讓群眾參與、主動融入。群眾是基層社會治理的“源頭活水”,必須最大限度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動黨建工作和社區治理有機融合、協力共進。創新城市基層治理“貢獻積分制”,增加了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方式和渠道,讓黨建活力滲透到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