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福建廈門市海滄區:產業園區黨校 擦亮忠誠底座

中共廈門市海滄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11日14:0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福建省廈門市海滄區發揮基層黨校教育培訓優勢,在產業園區開設黨校教學點,把黨課送到企業門口、研發一線,完善黨員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制,加強對新興領域人員的政治引領、思想引領,破解生產研發一線黨員教育“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等難題,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中鑄牢政治忠誠,在理論武裝中提高政治站位,在重點任務中錘煉政治本領,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力量。

一、背景與起因

圍繞廈門市“雙千億”產業布局,海滄區大力培育生物醫藥、半導體、新材料產業,生物園區入選國家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目前入駐企業450多家,產業規模486億元,上市公司21家。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3位,首次進入“中國工業百強區”第42位。

產業園區企業密集、黨員集中,2012年設立廈門生物醫藥行業綜合黨委,艾德、萬泰生物等支部25個,黨員852名。生物園區成立全省首個區級藥品行業協會黨組織。

二、做法與成效

海滄區為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擴大黨的工作覆蓋,在產業園區設立黨校教學點,本著“因地制宜、功能整合、平台融合、一校多用”的原則,發揮教學點培訓循環和服務跟蹤的教育功能,把陣地建在廠門口,把內容講到心坎上,完善黨員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制,破解學習內容“聽不懂”、理念方法“用不上”的現實困境,滿足黨員多樣化的學習需求,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發展實踐,引領產業園區黨員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增強黨組織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1.在組織上做思考題,解決“怎麼講”。以組織制度夯基壘台,強化組織措施,把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一是鉚定組織圓心。注重條塊結合、上下聯動,推動構建“街道黨工委+行業綜合黨委+企業支部”的行業黨建組織體系,通過獨特的組織優勢,實現組織的協同化,以“部長會客廳”“紅色DNA”黨建聯盟等拓寬黨組織與企業決策層、管理層的溝通渠道,讓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得到持續增強,發揮黨建的思想引領作用。二是描實機制線條。區委黨校與產業園區同步思考,以需求為導向建立學習機制,加大落實需求調研力度,了解掌握黨員學習需求、參訓意願和教育培訓成效,指導幫助教學點制定並落實培訓計劃,進一步合理優化教育培訓課時、結構、配比。三是拓寬服務半徑。結合不同層級黨員的工作性質、崗位特點等情況,產業園區推出“紅色DNA”黨建服務菜單,推行錯峰培訓和開放式雲課堂,以組織圖表化、計劃清單化、師資手冊化、內容模塊化、學習常態化的“五化同步”工作思路,較好地解決教育組織難、黨員工學矛盾突出等問題。

2.在師資上做選擇題,解決“誰來講”。堅持開門辦學,確立“大師資”理念,從教師資源和培訓需求結構性矛盾入手,多方統籌師資力量。一是盤活教學資源。發揮師資杠杆撬動效應,拓寬平台、資源等育人優勢,以“上下貫通、左右聯通、內外融通”形成系統,最大化地盤活師資力量,改變了以往師資單一模式。二是融合內外力量。著眼“專精特新”,注重產教融合,借助省內外優質教學資源,選聘本地師資力量,打造一支相對固定的師資隊伍。三是注重專兼結合。注重產、教、校、企、區同步,最大化地統籌產業園區黨員教育培訓力量,發揮支部書記、組織委員牽引作用的同時,邀請黨的二十大代表、人民滿意公務員等上講台,還把先進典型、勞動模范、青年人才、技術骨干、企業高層等請上講台。四是結對幫扶幫教。區委黨校結合產業園區實際,把眼光瞄准生產一線、研發一線,推出微黨課、優秀課程的同時,幫助把生產現場變成課堂,打造學得進、有意義、受歡迎的學習課堂。與此同時,輔之以線上教學,以共產黨員網、學習強國慕課、廈門市組雲課堂等渠道優質課程為重點,實現教育培訓的雙循環。

3.在內容上做閱讀題,解決“講什麼”。從產業園區實際出發,堅持黨員出題目、支部把方向、黨委盯問題、黨校管方案的思路,重點解決“講什麼”的問題。一是唱好主題歌。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課,把黨性作為黨員立德之魂、立身之本、立業之基,注重“補鈣壯骨、充電賦能”,形成黨員教育培訓內容“模塊化”教學,破解園區黨員普遍存在的“坐不住、聽不進、記不牢”的問題。二是灌注源頭水。通過做實送課、做細選課、做優點課等方式,推行黨課資源共享,集中推出“1+X”教學模塊,建立富有精神養分的課程菜單,以有趣的故事吸引人、以鮮活的內容感召人、以向上向善的力量影響人,提高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感染力。三是抓發展本領。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針對不同領域、不同崗位黨員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提升需求,“量身定做”不同黨員群體的培訓內容,深耕基本課程,加大內容供給,增加推動高質量發展、服務群眾、防范化解風險本領等內容,解決新發展理念樹得不牢,推動解決高質量發展本領不強等問題。

4.在方法上做証明題,解決“如何講”。強化問題導向、實踐導向,不回避困難矛盾,對社會生活中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進行系統的理論分析,學出忠誠信仰、學出使命擔當,使理論教育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突出落實,實處著力。找准黨員的切入點、結合點、著力點,注入企業班子學習必選科目,探索“七個一路徑”建立長效機制,形成有效的學習考評機制,夯實學習型黨組織的工作基礎。二是突出落細,細處著眼。按照“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充分運用研討式、案例式、體驗式、延伸式等教學方法,綜合運用業務培訓、讀書活動、業務比武等方式,不斷豐富學習載體,融入企業文化內容,列出“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推動服務群眾長效化等,細化解決公司發展難題的推進清單,體現到穩增長、謀發展、防風險等方面。三是突出落小,小處著手。與企業發展任務結合,通過“書記開講”“誦讀經典”“老黨員講故事”等活動,從小故事、小視角、小切口、小問題、小現象等入手,通過反思式、研究式、互動式、共享式學習,在生活化的場景中傳播積極向上的理念,變理論灌輸為故事感染,變硬性要求為啟發引導,以基層黨員能夠了解、樂於接受的話語方式學。長效機制的建立,較好地解決理論教育落地、落小問題,有效擴大學習培訓覆蓋面。從調研情況看,參與教學評估577人,對教學組織、內容、方式等滿意率達95.6%。

5.在對象上做判斷題,解決“做什麼”。針對個別黨員身份意識弱、作用發揮不明顯的現象,新陽街道黨工委、生物園區黨委著眼夯實基層基礎,從黨性看齊入手,在分層教學上下功夫,提高產業園區黨組織和黨員的覆蓋面和參與度。一是特色課“回味香”。轉變學習模式,運用學習講壇、讀書會、技能比賽等喜聞樂見的教育手段的同時,為黨員提供“回味香”的特色黨課,統籌利用好鄉村振興、紅色基點村等教育資源,把好的課程、教材、經典案例搬進課堂,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豐富性和厚重性,讓黨員在沉浸式學習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增強思想和情感上的認同,使教育效果更富有價值。二是專業課“分餐制”。倡導“分餐制”改變“一鍋煮”,讓黨課教育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黨員提升理論素養,實現由被動教育向“自發學習”,由單純學習向“學研結合”轉變,由個體學習向全員學習轉變,產業園區黨員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內在動能,把學習成果有機運用到生產和研發實際,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問題。

6.在效果上做壓軸題,解決“怎麼做”。運用結果來評判,既解決黨校教學點職能作用發揮不充分,也解決產業園區黨員知行合一問題,把它落實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上。一是把穩方向盤,以學爭優。在學習成效終端上看顯示,推動實施“課前+課中+課后”的全流程評價,倒逼學習教育服務、管理的有效改進,實行多主體評價,形成“黨員評價+企業評價+教師評價+第三方專家評價”的多方評價方式,從課程內容、教學藝術、培訓成效等方面,進行整體評價分析,解決教學和評價的單向性問題。二是看准信號燈,以學促干。充分運用好評價成果,引導黨員了解國情世情、分析社會現象、解決現實問題,激發黨員自覺學習、主動參與意識,取得聽得進、記得牢、做得到的教育效果,讓黨課常講常新,增強了黨課吸引力和感染力。萬泰、艾德、寶太生物等支部引領黨員,在推進高質量發展中當先鋒、打頭陣,攻克了一些“卡脖子”技術,推動一批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一批標志性裝備取得重大進展。三是挂穩加速擋,以學爭效。強化重效、求效、顯效的鮮明導向,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引導黨員拿出攻堅克難的勁頭。28名研發人才擔當創新先鋒,在攻堅發展和抗擊疫情中發展成為黨員,45名黨員成長為公司骨干,生物醫藥行業集聚各類高層次、骨干人才達3000多名,海滄區成為“全省首批產業人才聚集基地”。

三、探討與思考

在產業園區設立黨校教學點,延伸學習觸角,完善黨員理論教育培訓長效機制,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發展實踐,破解黨員教育培訓課程設置不合理、培訓效果不好等慣性難題,解決“為什麼學?學什麼?怎麼學?”等問題,助推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啟示之一:處理“遠與近”關系,破解組織粗線條問題。鑄魂育人就是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越是事業發展,越要高舉旗幟,越是攻堅克難,越要培根鑄魂。從實踐中得到啟示,組織協調、計劃統籌上要明確教育導向,進一步打通學習場域,真正發揮鑄魂育人、涵德化人的作用。因此,擰緊理想信念的總開關,讓黨員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有理想信念的影子,注重遠近結合,打造生動有趣又富有時代氣息的學習場景,不斷增強教育培訓的時代感和吸引力,鍛造“鐵打式”黨員隊伍。

啟示之二:處理“情與理”關系,破解內容大而全問題。抓住感悟思想偉力這個首要,把講政治融入到教育,從學習結果出發進行逆向教學設計,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講到黨員心坎上,強化對黨忠誠、提高政治站位、增進政治認同。從實踐得到啟示,突出教育培訓的時代性、針對性、實效性,運用青年黨員喜愛並接受的內容和方式,吸引和黏住他們,要突破時空限制、打破傳統模式,讓教育效果生動起來。

啟示之三:處理“內與外”關系,破解師資隨意性問題。“誰來教”是個突出的問題。從實踐得到啟示,為黨員提供喜聞樂見、願意參加的黨課教育,改變單向思維,堅持內外結合做加法,既邀請專家學者上台來,也歡迎身邊典型走上講台,有機形成教學閉環,讓黨課黨味足、回味多,路徑是可行的。

啟示之四:處理“知與行”關系,破解方法單一化問題。從產業園區教學點實踐得到啟示,必須以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推動高質量發展作為檢驗標尺。一方面要關注黨員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要把創建學習型企業,作為提高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的內在要求,激發企業員工終身學習,從靈魂深處讓黨員得到啟發,永葆黨課的生機活力。

啟示之五:處理“主與次”關系,破解人員一鍋煮問題。從實踐得到啟示,按類別按特點、依需求依興趣,採取黨委重點教、園區普遍育、支部兜底訓的形式,對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黨員,提出不同的學習培訓要求和目標,在體驗性、實踐性上下功夫,增強黨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升黨性教育實效性,以解決“大水漫灌”問題。

啟示之六:處理“虛與實”關系,破解效果空對空問題。圍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把黨課牢牢扎根到泥土裡,讓黨員把“聽來的知識”轉化為“干事的本領”,增強推動高質量發展本領、服務群眾本領、防范化解風險本領。從實踐中得到啟示,既要堅持行之有效的傳統制度和做法,又要探索增強黨性教育實效性的新思路新辦法,把黨性教育與項目建設、難題攻堅結合起來,以過硬的作風和本領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讓黨的旗幟在基層陣地高高飄揚,不斷增強黨組織在新興領域的號召力、凝聚力、影響力。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