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貴州興義市:“五強五型”助推鄉村振興——黨建引領村善治的白河實踐

中共興義市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09日14: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近年來,貴州省興義市著力構建以黨建為統領的鄉村振興新格局,積極探索實踐“黨建引領,政府搭台,群眾參與,鄉賢助推,產業支撐”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進鄉村人才、產業、資源深度融合,黨建引領白河村先試先行,通過強堡壘、強民生、強產業、強傳承、強治理“五強”舉措,打造紅旗、和諧、幸福、文明、平安“五型”村,切實增強黨組織推動集體經濟發展、帶領農民增收致富、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維護基層社會穩定方面的領導核心作用。

興義市敬南鎮白河村位於敬南鎮西北部,區域面積10.69平方公裡,下轄19個村民小組630戶2892人,共有1個黨支部,39名黨員。全村耕地面積4300畝,有合作社10個(茶葉種植及加工合作社7個,蜜蜂養殖合作社3個),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達155.17萬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強堡壘展紅旗,創建紅旗村

優中選優強班子,樹紅旗。按照“黨建引領、支書帶頭、人才培養、創新思維、共商共議”的思路,搭建名支書工作室平台,通過開設“支書課堂”,舉辦“支書沙龍”,開展“直播+我和支書促振興”系列活動,全面提升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業務骨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能力水平。組織選派強助力,展紅旗。人才助力鄉村振興,省社科院選派碩士研究生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州老干局定點幫扶白河村,市財政局選派選調生(碩士研究生)擔任支書助理,為鄉村振興賦能﹔依托貴州大學武嫻博士團隊及市農業農村局專業技術工作組,實施標准化茶園“以草抑草”“以虫抑虫”實驗項目,提高茶葉種管護水平。黨員聯戶強服務,顯紅旗。由村“兩委”牽頭、黨員干部帶頭,構建“大管家+小管家+管家婆”基層組織服務體系,落實“一宣兩講三幫”(一宣:宣講精神﹔兩講:講文明,講新風﹔三幫:幫產業,幫就業,幫增收),形成黨組織統一指揮、黨員迅速行動、農戶積極響應的三級聯動機制。1名黨員包保聯系10戶群眾,讓包保黨員成為群眾的知心人。優化組織強本領,揚紅旗。在村黨支部主導下,成立非公企業黨支部,搭建“村企共建”雙向交流平台,探索實行村“兩委”與企業交流任職,強化“以企促村、以村助企、村企互聯”功能,促進村“兩委”拓展產業發展思路、銜接生產需求,幫助企業把准政策導向、完善產銷規劃,共同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二)強民生促和諧,創建和諧村

群眾參與,共商共建,生態和諧。結合人居環境整治項目,通過庭院集中整治、污水整治工程、廁所革命等項目開展,完善村庄基礎設施,完善村級管理制度,制定環境保護公約,樹立“美麗白河是我家 保護靠大家”的觀念,劃定衛生責任區,群眾定時清理。保留鄉村風貌,留住鄉土味道,保留青山綠水,留住田園鄉愁。寨老助力,共議共管,自治和諧。發揮寨老德高望重、有話語權、有號召力優勢,組建寨老議事團,制定寨老共商制度,修建寨老議事長廊,寨老共議共管村級事務,協助群眾辦理婚喪事宜,及時勸導陳規陋習,組織、承辦和主持村內重大活動,進一步深化村民自治。庭院經濟,共治共贏,環境和諧。堅持以綠水青山為底色,以生態宜居為本色,按照“除臟治亂、造綠添彩”要求,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探索庭院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利用群眾房前屋后閑置空地種植黑木耳、果蔬、經營茶舍,提高閑置土地利用率,拓展農民群眾的增收致富渠道。不等不靠,共建共享,鄉風和諧。發動500余名群眾投工投勞,捐款捐物,在基礎設施建設中,政府投入300余萬元,群眾投入80余萬元,以不等不靠的主動作為、主動擔當,完成7.5公裡標准化瀝青公路、洒報文化廣場、排洪溝等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群眾出行條件和休閑娛樂環境,極大提升人居環境。

(三)強產業穩就業,創建幸福村

龍頭引領做強主導產業,保就業。確定“茶韻布依,田園白河”的形象定位,在現有6000畝茶園基礎上,籌集資金100余萬元建設標准化茶園120畝,招引龍頭企業整合合作社6家,按照“一品兩提三聯四贏”發展思路,探索實踐“1+1+6+N”的“龍頭企業+村級合作社+包片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開發紅茶、綠茶、囍茶系列產品,打造“百河茶”品牌,美化白河生態環境,推動產業做大做強、農戶持續增收。2023年以來,全村生產茶葉16噸,產值960萬元,帶動茶農戶均增收8000元。鄉賢創業探索多產融合,促就業。常態化組織召開鄉賢會,採取政府補貼、創立獎勵機制、村合作社統一流轉土地等方式,用好用活政策,為鄉賢提供創業沃土,引領產業發展,穩促就業,鄉賢相繼回村創辦企業。爭取資金30萬元與專業養殖合作社合作發展蜜蜂養殖,採取“合作社+脫貧戶+村集體”模式,由合作社集中養殖示范引領,將傳統的資金分紅變為種蜂供給和技術指導,實現“輸血”向“造血”轉變。鄉賢返鄉創業積極投資,投資1800余萬元建成茶葉加工廠、農旅體驗基地,在建休閑民宿兩個,植入農特產品銷售、親子游樂、民宿體驗、生態休閑、鄉村旅游等業態。同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納社會資本投入,引入貴州碧堃未來農業公司投資400余萬元建設100畝“茶葉+果樹+花卉+N”的立體農業基地,有效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園區支撐拓寬崗位渠道,增就業。以園區、基地、合作社為依托,推動農戶發展種養產業和就近就業,實現產業聯農帶農和保就業促增收效益。依托敬南鎮木材加工園區43家企業,通過運輸、加工、銷售木材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提供500余個就業崗位,月薪2500至8000元不等,方便群眾在家門口就業,讓群眾既有收入,又能兼顧家庭。目前,全村勞動力1523人實現就業全覆蓋。“民生+”平台跟蹤保障服務,穩就業。創建以產業、就業、社保、金融等惠民政策落實為主要內容的“民生+”綜合保障中心,提供民生保障服務,宣傳就業創業政策,及時發布招聘信息、培訓信息,將社保待遇領取、社保卡辦理等服務前移到村中心,方便群眾辦理各項業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強產業穩就業,打造充分就業村。

(四)強傳承樹文明,創建文明村

建鄉愁館傳承鄉風,展文明。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自2020年起籌建鄉愁館,館內設有歷史文化、布依文化、婚慶文化、農耕文化等展示區,達到展示文化、感受文化、傳承文化、發揚文化的目的,增加群眾文化歸屬感、認同感、自豪感,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落地,帶動群眾講文明、樹新風。積分超市兌出新風,促文明。通過政府政策引領、社會全面參與、村民自治管理,制定積分細則,群眾個人與管家共榮辱,實時公布積分情況、公示“紅黑榜”,實現“積分改變習慣、勤勞改變生活、環境提振信心、全民共創文明”的目標。利用“小超市”帶動“大文明”,讓“積分超市”真正成為引領群眾、凝聚群眾、帶動群眾、教育群眾的生動課堂和實踐陣地。最美評選弘揚家風,帶文明。廣泛開展好公婆、好媳婦、文明家庭、星級文明戶、最美庭院等評選活動,引導廣大家庭弘揚以德治家、以學興家、文明立家、忠厚傳家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2023年,共評選好公婆4戶、好媳婦5戶、文明家庭4戶、星級文明戶6戶、最美庭院2戶,在實現“口袋鼓”的同時解決好“腦袋富”問題。多彩民俗展示民風,揚文明。結合布依族特色節慶風俗、新時代文明示范戶評選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健康的文體和民俗文化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生活。

(五)強治理保安全,創建平安村

自治聯動,網格聯戶,共創平安。落實“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社會治理機制,以黨群服務中心為核心、網格化為紐帶,發動老黨員、老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擔任聯戶長,明確社情民意聯排、安全隱患聯防、矛盾糾紛聯調、重點人員聯管等責任,第一時間排查風險、報告隱患、化解問題,打通基層治理“神經末梢”。現已建成村級綜治中心,明確包片網格長6名、村民小組網格員11名,聯戶長47名。法治聯理,宣傳教育,護航平安。聘請村級法律顧問,對接綜治、司法、公安等部門,通過趕集、進校、入戶等方式廣泛開展掃黑除惡、反詐、道路交通安全等法律法規宣傳,培養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法治公民。德治聯心,共商共議,守護平安。依托寨老鄉賢情況熟、感情深、威望高的優勢,建立“寨老共商制”和“鄉賢會”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定期召開共商會討論村級事務,讓寨老、鄉賢在鄉村治理中發揮自身才能,利用鄉規民約和個人威望,有效改善鄉村治理,化解各類社會矛盾,樹立文明鄉風,帶動產業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智治聯網,數字聯防,筑牢平安。建設數字化鄉村信息平台,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收集、整理、分析鄉村生產、生活等數據,實現村居治理科學、高效、精准。

三、取得成效

(一)政治功能強。白河村從黨員的理論教育入手,根據支部黨員結構採取了集中導向、結對幫學、線上聯學等形式,讓黨員的理論學習常態化長效化,基層組織政治功能越發增強。針對外出流動黨員、青年等重點群體,將“名支書工作室”直播平台轉化成學習交流平台,以線上聯學的形式保障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學”。村黨組織榮獲“興義市義龍新區‘學習型黨組織’”稱號。

(二)組織功能強。始終將黨建的引領作用作為全局工作開展的重要抓手,優化設置“大管家(村黨支部)+小管家(村黨員干部)+管家婆(農戶主)”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和“雲管家”(數字化鄉村智慧信息系統)平台,加強基層黨員與黨支部、群眾間溝通聯系,提升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號召力、戰斗力,讓網格化黨員包保成為鄉村振興各項工作快速鋪開的推進劑。2021年,白河村榮獲“全省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示范點”榮譽稱號。

(三)領導班子好。班子強,才能發展好。依托村“兩委”換屆選舉,通過“五個講談”舉措,摸清各類人才情況,嚴格選人用人標准,把村裡懂農村懂農業愛農民的優秀青年吸納進村“兩委”班子,同時,深入實施“雙培養雙提升”行動,不斷建強領導班子隊伍。換屆后村“兩委”班子平均年齡32歲,大學本科學歷有3名,大專學歷有4名,整體實現年齡、學歷“一降一升”的目標,搭建了一支黨委政府信任,人民群眾擁護的村“兩委”班子。村支部書記呂普祥先后被評為“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城鄉社區工作者”。

(四)人才隊伍好。白河村積極做好創業服務,為9名返鄉創業青年提供干事創業沃土,通過廣泛宣傳引進來,搭平台用起來,強保障留下來,重培育強起來的人才工作模式,讓人才不止引得進來、留得下來、用得起來還能培養得出來,不斷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五)集體經濟好。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白河村立足資源優勢,打造“百河茶”品牌,依托黨建引領,領辦村級合作社、依托抱團發展,保障農戶增收、依托龍頭企業,開拓產業市場、依托片區合作社,凝聚發展力量、依托農戶參與,提升茶葉品質、依托鄉賢發展,促進三產融合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帶領全村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白河村被列為黔西南州鄉村振興集成示范點,獲得“全州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

(六)鄉村治理好。按照因地制宜、農民主體、好用管用的總體思路,積極推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實施村庄道路建設、庭院美化、污水治理等工程。完成全村8公裡通村路升級改造,88戶宜居農房改造及庭院經濟建設和2公裡巷道整治。充分利用和聯通公司合作建立的數字化鄉村信息平台,結合“一張網一中心十聯戶”的實際作用構成了“人防+技防”的基層治理模式,做到了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平安不出事,探索的“四治四聯”農村解紛工作法,榮獲全省第一批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

(七)群眾反映好。白河村緊盯群眾“關鍵小事”,聽民聲、解民憂、辦實事,把群眾的“需求清單”變成組織的“履職答卷”,辦好“民生大事”。圍繞宜居庭院改造發展庭院經濟,種植韭菜120畝,帶動本村勞動力就業500余人次,實現群眾“家門口就業、多渠道增收、滿意度提升”的“賑興”效果。因地制宜、整合資源,規劃建設“老年幸福苑”,為老年人提供文體娛樂服務﹔打造“兒童之家”,強化農村兒童教育引導,讓“一老一小”感受政府關懷、社會關愛,共享發展成果。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100萬元,修建600平米農特產品展示中心及1.5公裡生產便道。通過增進民生福祉,白河村黨組織也獲得群眾一貫好評,村黨組織榮獲“全州先進黨組織”稱號。

四、經驗啟示

一堅持抓基層打基礎,筑強戰斗堡壘。黨的二十大強調要“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落實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白河村注重班子隊伍建設,持續抓好村“兩委”班子選配,抓好“班長”工程,把村級黨組織打造成群眾信得過、靠得住、用得上的堅強戰斗堡壘,從而更好地發揮黨組織優勢,帶動群眾廣泛參與到鄉村治理中、產業發展中,使得發展好與治理強齊頭並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取得成效。

二堅持黨建引領先富先行,激活發展動能。鄉村要振興,產業必先行,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堅強支柱。白河村通過調產業、促轉型,發展壯大村級產業,積極塑造產業品牌,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穩步增長,鼓足了群眾的“錢袋子”,有效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為村裡完善基礎設施提供了經濟保障,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群眾生活便捷舒適,有效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三堅持黨群同心共建共治,打造和美圖景。白河村在鄉村治理中構建基層組織服務體系,形成黨組織統一指揮、黨員迅速行動、農戶積極響應的三級聯動機制。助推自治發展,組建寨老議事團,發揮鄉賢能人在調解糾紛、化解矛盾等方面的示范帶頭作用,借助“地熟、人熟、事熟”優勢,堅持“用群眾的方法、解決群眾的事情”,形成自家人管自家事的模式,為打造和美鄉村凝聚強大合力。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