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西貴港市港北區委員會組織部
2024年10月08日17: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廣西貴港市港北區順應新時代農村社會治理的新任務新要求,堅持黨建引領,以建強屯級理事會為切入點,深化拓展屯級“一組三會”自治模式,通過明晰權責、星級管理、共建共享等措施,強化“黨建+屯級理事會”的作用發揮,形成村黨支部領導、理事會搭台、村民廣泛參與的鄉村治理新格局,有力推動鄉村治理。
一、背景
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體,“千萬工程”在實踐中充分尊重農民主體地位,激發基層自主性與創造性,實現了鄉村由表及裡、形神兼備的全面提升,推廣“千萬工程”經驗是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
新時期推進鄉村振興,關鍵是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讓農民以主人翁的姿態參與到鄉村振興中。自然村是聯系群眾最直接、最緊密的一層,抓住了這個關鍵,就牽住了牛鼻子。對標先進學經驗,港北區進一步把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由村委一級延伸到了村屯一級,在推廣屯級“一組兩會”機制上,健全“黨建+屯級理事會”機制,並創新“屯級理事會星級化”管理模式,有效激發了農民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形成了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特色路子。
二、做法成效
(一)規范職責機制,扎牢自治保障體系
緊緊抓住屯級理事會的關鍵,率先研究出台《關於突出黨建引領 建強屯級理事會 精准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屯級理事會設置、工作職責、運轉機制等內容,確保屯級理事會運轉有序。明確機構設置,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至2名,理事若干名,黨員至少1名﹔明確“五選五不選”門檻,引導黨員群眾將政治可靠、品德優良、能力突出、敢於擔當的村民推選為理事會成員,解決“誰來管”的問題。目前,共推選出理事會成員7021名,大專以上學歷佔比21.65%,黨員佔比22.21%,致富能手、創就業返鄉人員、大中專畢業生等人員佔比41.52%。明晰機構權責,細化屯級黨組織領導下理事會工作職責、議事流程及日常監督三項機制,重點組織群眾積極參與鄉村風貌改造、產業發展、社會治理等八項內容工作。同時,在屯級黨支部(黨小組)的領導下,實行過程、結果“兩公開”,成立屯務監督小組對屯級理事會決策事項進行日常監督,率先構建屯級“一組三會”自治體系,確保理事會治理模式的健康有序運行,解決“怎麼管”的問題。創新星級管理,創新推行屯級理事會“星級化”管理機制,從高到低設“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三個等次,每半年進行評選表彰一次。同時,強化結果運用,對獲得“五星級、四星級、三星級”的相應給予100萬元、50萬元、10萬元星級獎勵及項目政策傾斜,激發屯級理事會創先爭優、比學趕超。近三年評選命名星級理事會12個,傾斜資金項目30個,超過1500萬元。
(二)建強支部堡壘,激發屯級組織活力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健全建強屯級組織體系,實現屯務有人管,治理有組織。強化核心引領,持續抓組建促覆蓋、抓規范促提升,808個自然村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100%達標。構建黨組織牽頭提議、戶主(代)會決議、理事會組織實施、監事會監督落實自治模式,凝聚起鄉村振興強大合力。強化資源保障,通過上級財政支持一點、后盾單位(聯村企業)贊助一點、屯級黨組織自籌一點的“三個一”方式,籌集資金2500多萬元,規范提升屯級活動場所271個。以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分配、財政資金劃撥、留存黨費支持等方式,強化“一組三會”工作經費保障,每年落實“一組三會”負責人補貼59.49萬元。強化作用發揮,建立區鄉村三級聯系幫扶屯級理事會建設機制,組織32名處級領導、352名科級領導聯系408個村屯黨支部,並聯系指導1—2個屯級理事會,合力協調推進理事會建設。
(三)鍛造過硬隊伍,筑牢屯級戰斗堡壘
注重加強履職能力培訓,切實發揮好理事會隊伍作用。實施“擴源”工程,以鎮干部聯村、村干部聯屯、黨員聯戶“三聯”方式,著力把農村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農村黨員培養成屯級理事會成員,把屯級理事會成員培養成屯級黨組織書記或村干部,夯實村級人才基礎。2021年以來,吸儲149名理事會成員為后備村干部,選拔37名進入村“兩委”班子。實施“提能”工程,採取“小班制”分批分類常態化開展“鄉村振興+行動學習”教育培訓,先后選送800多名“一組三會”成員到區內外接受培訓、觀摩學習,推動他們在培訓中增智、在交流中領悟、在實踐中提能。實施“搭台”工程,搭建網格服務、黨建聯盟、創業孵化、農民職稱評定等平台,常態化開展干部回鄉、企業聯村、協作共建等黨群交流活動,一些作用發揮較好的屯級理事會,更在政府和村“兩委”干部的指導下,主導了村屯改造方案設計、組織實施、監督管理等工作,有效促進了新農村建設項目和改革措施的落實。近三年,在全區各屯級理事會推動下,累計自籌鄉村建設資金超3000萬元,建成幸福樟村、毓秀楊林等一批“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樣板,自治區鄉村振興典型培育等4個現場會先后在港北區設參觀考察點。
(四)突出共建共享,促進組織作用發揮
強化屯級黨支部領導,充分發揮理事會“理事、議事、干事”的作用,激發村民“自己的事自己辦”的內生動力。完善村規民約,通過屯級理事會牽頭,黨員群眾聯議,圍繞村屯建設、治理、發展等問題,完善修訂村規民約內容。成立屯務監事會,注重從屯級黨支部(黨小組)成員、包片村干部、新鄉賢等人員推選,對屯級理事會決策事項、理事會運轉情況等進行日常監督,確保理事會治理模式的健康有序運行。健全村民自治,全面實行屯級“五步議事法”,即實行屯黨支部提議、黨員群眾合議、戶主(代)會決議、屯級理事會實施、實施過程和結果“兩公開”,切實向黨員群眾負責。在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整治、宅基地制度改革等多項農村建設、改革事務中,特別是在近兩年推進鄉村風貌改造、“三清三拆”等工作上,理事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助推產業發展,採取“理事會+合作社+公司+農戶”的模式,由理事會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負責整合人才、信息、技術、銷售渠道等資源,為農民牽線搭橋,積極推進土地流轉、特色農產品種植、高標准農田建設,帶動村民增收致富,屯級產業得到有效持續發展。根竹鎮汾水村曾屋屯創新黨建+鄉村振興理事會的新模式,重點做好“凝心聚力、建章立制、籌資籌勞、彰顯特色”四篇文章,打造出“黨群和諧、環境優美、鄉風文明”的幸福鄉村。
三、探討
(一)完善運行機制。理事會成員都是農民群眾,有些文化水平不高、規范化意識不強,要做好規范引導。在運行上,屯級重大事項的決策實行“五步議事法”,即按照黨組織提議—黨員群眾合議—戶主(代)會議決—理事會實施—實施過程和實施結果“兩公開”的程序進行。在監督上,理事會各項工作開展接受全體村民的監督,屯務監事會履行日常監督職責,進一步推動理事會規范履職。在管理上,把理事會的運行情況列入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內容,推動鎮村抓好理事會建設。要全面摸排現有自然村黨組織的組織架構、班子成員、活動開展、制度運行等情況,是否做到應建盡建、規范設置,是否能正常運轉、有效地發揮引領作用。對運轉不正常、功能弱化虛化的,及時引導村級黨組織及時查找原因,指導進行整頓轉化。
(二)建立約束機制。屯級理事會作為村民自發成立的自治組織,至今尚未有明確管理的機制和有法律效力的約束條款。要結合實際,指導制定理事會章程,明確屯級民主議事、民主理事、民主理財等工作職責及具體內容,鼓勵主動作為,又要防止胡亂作為、踩過界,對不作為或亂作為的,要及時改選,掌握主動權。
(三)健全激勵機制。要充分激發屯級理事會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通過星級評定機制,每年評選一定數量政治引領強、鄉村建設成效好的自然村黨組織和星級屯級理事會,星級評定結果作為各級扶持村屯相關資金資源傾斜安排、精神及物質獎勵等方面的重要參考。對政治素質好、工作認真積極、貢獻較大的理事會成員等,大力開展典型宣傳,並優先推薦為“兩代表一委員”、村“兩委”后備干部、入黨積極分子等人選。
四、啟示
(一)要突出規范提升,強化責任落實。長期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多是延伸到行政村一級,屯級黨組織的建設還存在空白點和薄弱點,底子薄、起步晚、起點低,組織力、凝聚力明顯不足。自然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組織末梢”,組建只是基礎,建好、建強是關鍵。在推進屯級自治過程中,必須強化屯級黨支部組織力、戰斗力,要經常性地把農村黨員和群眾骨干有效集中起來議事理事,使屯級黨組織真正發揮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作用,推進屯級決策、村級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強大紅色引擎。
(二)要堅持因地制宜,建強組織體系。農村情況千差萬別,各村屯自然條件、風土人情、發展水平、工作基礎各不相同。推進屯級理事會建設,必須堅持因地制宜,對不同特色、不同類型的理事會要注重分類指導。同時,要規范屯級理事會建設,搭起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平台,充分利用自然村或村民小組現有閑置場所、屯級文化中心等作為理事會議事、理事場所,使之成為表達利益訴求、化解矛盾糾紛、鞏固黨執政基礎的重要渠道。
(三)要注重教育培訓,提升能力素質。農民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黨員群眾共同參與才有生命力,也才能實現可持續性。作為自然村重要自治組織,理事會成員履職能力的強弱,直接決定著屯級理事會工作的質量和水平。要分層分類加強對屯級理事會成員的教育培訓,結合黨員進黨校、村干部培訓等各類培訓資源,以集中學、現場學、相互學等多種方式,讓理事會成員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如何做好”,提高其政策宣傳、組織領導、溝通協調等能力。
(四)要聚焦典型示范,推動作用發揮。要結合屯級理事會“七個好”工作職責,針對當前農村建設、產業發展、土地流轉、糾紛調處等工作,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施策,探索理事會發揮作用的各種有效途徑,充分發揮理事會的最大效能。要根據理事會在不同領域的作用發揮情況,有針對性地打造理事會示范點,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把握好“點”和“面”的關系,切切實實推動理事會發揮作用、推動發展,要真正推動實現“建好一個屯、帶富一片人”的目標。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