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福建屏南縣:廣聚服務鄉村英才 共同走好振興

中共屏南縣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08日17: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福建屏南縣地處山區,區位條件不佔優、人才政策不夠好、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導致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的問題尤為突出,人才成了鄉村振興的最大制約瓶頸。為此,屏南縣堅持把人才破題放到鄉村發展的大背景下謀劃,把工作視野向鄉村需求聚焦,探索推行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工作,將選人視野從體制內延伸到體制外,不拘一格廣聚八方英才,讓一批攜帶知識儲備、懷揣專業特長、積累閱歷經驗、手握人脈資源、展現駕馭城鄉融合能力、具備跨界配置產業要素思維的人才來激活鄉村“沉睡資源”,以人才振興為切入口,為產業振興提供智力之源,為文化振興提供智慧之魂,為生態振興提供智能之泉,為組織振興提供智謀之托,走出一條具有屏南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二、做法

(一)不拘一格引才聚智。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和“實用即人才”理念,廣開渠道網羅鄉村振興人才生力軍。全面摸底涉農優秀人才,按從事行業建立1500余名基礎人才信息庫並實行動態管理,無縫對接人才需求。在此基礎上,打破部門、行業、體制等壁壘,突破地域、身份、專業等界限,面向社會各界公開招募,吸引省內外專家學者、高校教師、知名律師、名導名編、文創藝術家、電商主播、自主創業人員、返鄉能人、農村致富能手等704人報名。通過組織分析研判報名對象的“一技之長”、年度服務時間要求和部門聯審把關,“按需索驥”共精選特聘149人,其中非屏南籍72人佔比48.3%,中共黨員62人佔比41.6%,大學本科以上學歷100人佔比67.1%。

(二)精准定位服務賦能。堅持精准明晰職責和人崗才事匹配,推動靶向發力。根據 “五大振興”要求,將特聘指導員劃分為黨建、文旅、農業、文創、智庫、電商等12類,每類細化3—6項具體服務內容。明確駐村“六必到”等工作制度,以兼職方式開展指導服務。經縣級部門、鄉鎮、村和特聘指導員等四方服務需求供給對接,採取“一人一村”“一人多村”“多人一村”等方式,服務駐點村84個佔總村數的55.3%,匹配項目159個,推動特聘指導員“圍著服務項目轉”。出台“揭榜挂帥”項目工作管理辦法,通過鄉鎮推薦、初步篩選、集中論証、公開發榜、對象揭榜,打造“大夢悅讀”“稻田公社”等首批攻堅榜單10個,給予項目獎補、個人“賞金”,搭建起“誰能干誰就上”的賽場。

(三)組織搭台人才唱戲。搭建干事舞台,把人才優勢轉化為鄉村發展動能。20名特聘指導員擔任片區黨委發展顧問或黨委委員,推動芙蓉李、閩派黃酒等36個片區產業項目迭代升級,與“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家有‘喜’柿”“一路‘梅’好”等特色IP,形成鄉村旅游新業態。依托電商產業園,用活短視頻、直播帶貨等“新農具”,擴大農產品市場半徑。依托國家美院前汾溪谷基地實施“1000個美育計劃”,打造“節日快樂”等節日IP,重塑村民精神原鄉。建立“鄉村振興屏南人才行動協作網絡”,構建“共享社區+共創平台+村村聯合+配套服務”的人才行動協作模式,搭建人才多元鏈接和交互平台。

(四)傾情服務拴心留人。堅持做優服務,不斷增強鄉村承載力、吸引力和人才舒適感、歸屬感。用好全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縣專項支持資金,打造更多“留人”勝境。導入文創產業活化利用古村老屋310多棟,打造民宿、書屋、公益教學中心、眾創空間、咖啡制作體驗培訓等場所,提供低價認租“拎包創業”。改造提升村級小學、衛生院,推動快遞物流、金融服務、警務安全等進村駐點,解決后顧之憂。制定服務措施十條,提供74.5萬元工作經費和500余萬元創業貸款。落實“一事一議”辦法支持發展,給予7人項目和資金獎補共2000余萬元,助力高成長性特色項目有序有效推進。加強政治引領,推薦50名擔任市縣“兩代表一委員”、11名獲評省級以上榮譽表彰、12名評為“優秀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編制工作風採實錄,全方位展示特聘指導員事跡風採,不斷提升人才榮譽感。搭建“屏南縣人才交流服務基地”“屏南人才眾想智匯服務驛站”人才交流服務新平台,進一步完善人才綜合服務網絡。

(五)健全機制強化保障。堅持健全定期會商、走訪慰問、問題解決、實績評估等機制,不斷強化工作保障,推動提質增效。依托“人才驛站”“鄉村振興人才行動協作網絡”,開展專題沙龍和現場觀摩活動20多場,推動創業困難問題解決,促進群體經驗分享。加強人文關懷,每年“兩節”“人才日”等節日期間,深入人才群體“拉家常”“交朋友”,不斷提升人才歸屬感和認同感,實現特聘指導員走訪慰問全覆蓋。按照“運行反應靈敏、服務熱情周到、結果反饋及時”原則,推動人才服務“快辦”,通過走訪反饋、微信交流、開設服務專線、建立服務台賬、成立服務專隊等多種形式,及時高效解決人才困難問題70多個。

三、成效

(一)產業旺起來,釋放發展增收新動能。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特聘指導員依托鄉村特色資源,結合自身特長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百業競興”良好局面。有的當好鄉村振興“智囊團”,積極開展課題項目化研究,推動生成“屏南800”生態公共品牌、農村“三變”改革、“工料法”、“四民村庄”等首創性做法,有力賦能全縣產業發展。有的以全新理念和思路,規劃多條精品文創旅游線路,策劃多樣精品文創特色活動,帶動東北、東南、西南三條文創鄉村帶建設,打造屏南文創產業“金字招牌”,強勢推動傳統村落文創產業發展。有的立足水稻、李子、茶葉、花卉、黃酒等傳統農業,打造“我在屏南有畝田”“大棠李”“墘酒”“家有‘喜’柿”等特色品牌,創新農文旅融合發展,帶動家門口就業2000多人,促進村集體經濟增收近300萬元。有的以短視頻、直播電商“新農具”帶動農戶群眾“觸電觸網”,孵化萬元級電商主播50多名,促進數字經濟和鄉村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助力2023年全縣直播電商農產品銷售額達6億元。

(二)人才聚起來,打造群賢畢至新局面。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特聘指導員充分發揮虹吸效應和引領示范作用,堅持“借才”“引才”“培才”等多措並舉,不斷厚植鄉村振興人才優勢。有的致力打造全新智庫平台,吸納各類高校教授學者、文創人才、新農人近40余名,組建強大專家人才隊伍,積極組織開展鄉村振興大講堂、專題沙龍、研修班、碩博研習營、踐行大食物觀座談會等活動60多期,共培養屏南在地人才100多人。

(三)文化興起來,增添村活文盛新氣息。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特聘指導員著力用藝術喚醒鄉土、用創意激活鄉村,讓沉睡的傳統村落煥發新活力。有的將全新設計理念融入300多棟老屋的修繕,相繼建成鄉村美術館、個性化書店、公益教學中心等文化場所40多個,舉辦文創集市、原創音樂節、手作IPA啤酒節等各類文藝活動70多場,推動鄉村文化供給單一化向多樣化轉變。有的致力傳統村落文化復興,定期開設古村落保護與開發等實踐課程,發起舉辦國際生態雕塑展等實地實景大型竹藝展,有力推動傳統文化傳承創新,不斷激發鄉村文脈活力。有的聚焦傳統根雕創作、紅色文化資源等,深入挖掘文化內涵,打造特色展示基地,免費開放開展作品展示賞析、現場教學活動,傳遞傳統文化魅力,累計開展展示、講教活動500多場次、受眾8萬多人次。有的成立村歌集體創作工作坊,通過聯合村黨員干部、返鄉青年等集體創作的形式,創作《雲四坪》《夢墘頭》等專屬村歌,以文藝作品“引流造勢”,加注鄉村振興文化力量。

(四)生態好起來,繪就山清水秀新藍圖。改善鄉村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當頭炮”,是必須打贏的第一場硬仗。特聘指導員緊盯“金山銀山”、不忘“綠水青山”,弘揚生態文化,發展生態產業,打造宜居和美特色鄉村。有的著眼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和環境污染問題,積極指導推進鄉村垃圾分類與堆肥試點工作,推廣種養循環生態農業,有效傳播推廣生態農業理論、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農業技術。有的積極踐行“大食物觀”,圍繞綠色發展主線,打造“食光梯田”生態發展模式,通過墾荒田寮、綠色施肥、綜合開發等方式,打造山水林湖田立體空間,形成生態、友好、健康、共益的創意生態鄉村。有的組建潮農共創小組,發起“潮農共創”計劃,致力挖掘在地文化和民俗風情,打造“星空營地”等貼近自然的活動空間,開發“‘三農’主題”“星空神話”系列主題體驗課程,推進建設宜居宜業生態社區。有的緊扣生態文明目標,各發其力打造集居住、運營、創作、文娛多功能融合的美麗庭院,真正實現“美麗庭院”到“美麗經濟”的嬗變。

(五)組織強起來,構建善治和美新農村。基層黨組織引領有力,村子發展就給力。特聘指導員堅持黨建引領,大力推進構建鄉村治理新體系,持續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水平。有的深度置身基層治理,作為片區黨委委員、村專職副主任,深入參與村庄公共事務謀劃和發展,積極搭建新老村民溝通交流橋梁紐帶,進一步暢通“新村民”建言獻策、共建共治渠道,有效推動構建融合發展新型社區。

四、探討

一要充分發揮政治引領的制度優勢。屏南縣委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為根本遵循,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好縣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強化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功能,建立健全統分結合、協調高效的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工作機制,持續激發人才活力,引領鄉村振興“找對路、引好路、走強路”。啟示我們,鄉村振興是大戰略,黨建引領是大文章,必須以黨委為核心,系統謀劃、全面發力,突出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實現人才與鄉村雙向奔赴。

二要堅持廣納英才而用之的工作理念。屏南縣建立的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用才機制,從供需兩端出發,通過雙向匹配、四方對接的方式匯聚了不同專業特長、不同職業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並建立健全服務保障機制,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揮洒。啟示我們,要堅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工作理念,不斷健全完善鄉村振興的人才框架、優化人才發展環境,讓人才站上鄉村發展舞台的“C位”,成為“香餑餑”,形成人才向鄉村一線涌流的“強磁場”,以智力支撐增強鄉村振興澎湃動力。

三要始終保持敢闖先行的創新精神。屏南縣無礙於作為山區縣區位、待遇不佔優,人口大量外流、人才難以引進等重重困境,敢闖先行,實行鄉村振興特聘指導員制度,駐點村呈現出了“在村的人留得下、外出的人回得來、外地的人進得來、進來的人還想再來”的人口逆流現象。啟示我們,要主動奔著問題去、盯著問題干,把短板當作跳板,以需求為牽引,用改革的思維、創新的辦法尋找撬動打開工作局面的杠杆,因地制宜研究建立推動本地發展的長效工作機制,才能使求解的問題有更優解。

四要構建暢通城鄉要素的聯動機制。屏南縣緊盯人才這一鄉村發展最為核心、最為活躍的要素,以兼職的形式拉動“一技之長”者下沉一線,通過人才的作用發揮,帶動各類要素向鄉村一線流動,推動新興業態在一線構筑、實體經濟在一線壯大。啟示我們,人才是第一資源,是鄉村振興的“動力源”,要突出人才的智力帶動,充分發揮鄉村作為消費市場和要素市場的重要作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增強城鄉經濟聯系,暢通城鄉經濟循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