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淄博市淄川區:“四聯共建”賦能鄉村振興推動強村富民

中共淄博市淄川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08日09: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淄川區位於山東省淄博市中部,轄9個鎮、4個街道,面積960平方公裡,總人口61.4萬,是蒲鬆齡的故鄉,也是全國資源枯竭型城市。全區共有行政村黨組織391個,農村黨員22652名。近年來,淄川區聚焦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平衡、帶動發展力度不夠等問題,打破就村抓村、就支部抓支部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積極探索“跨村聯建”機制,推動黨建工作由“單打獨斗”向“抱團發展”轉變,形成“以點帶面、一線串珠、全域推進”的黨建引領鄉村全面振興新格局。

一、背景

長期以來,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方式主要局限在“鄉鎮黨委—農村黨組織”的縱向組織架構中,區域內各村黨組織缺乏橫向的有效溝通和聯結,村庄發展和基層社會治理中“單打獨斗”的現象比較突出,呈現出村級管理水平低、服務群眾難的弊端,特別是在一些小村、弱村和落后的村,村級組織運轉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本高、公共服務水平低等問題更為突出。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和城鄉融合發展的不斷深化,要求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必須跳出“就村抓村”的局限,樹立系統、整體、聯動的理念,通過黨建融合帶動各村資源力量整合,形成基層黨建工作合力。為全面解決這些難題,淄川區聚力打造以“組織聯建、產業聯謀、服務聯享、治理聯動”為主要內容的“四聯共建”工作模式,著力通過增強聯村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推動村庄發展跨區域聯合、跨產業結合,讓“平行線”交叉成“立體網”,下活抱團發展“一盤棋”。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聯建,攥成抱團發展“強拳頭”

通過優化調整聯村黨組織設置,激發村級組織新活力,打造鄉村振興堅強戰斗堡壘。一是優化組織設置。在不改變行政村建制情況下,按照“地緣相近、產業相連、人口適中、資源共享、人文相通”的原則,分類抓好組建。在近郊鎮街,重點依托鄉村振興片區建設確定聯村黨組織﹔在山區鎮,聚焦村多村小現狀,重點將發展資源受限的小村、弱村抱團成立聯村黨組織,人口低於1000人、收入20萬元以下的村應聯盡聯。目前,全區共優化調整聯村黨組織58個,其中,產業發展型10個、村庄融合型48個,確定13個樣板培樹對象試點推進。二是完善運行機制。深化聯村黨組織運行模式,出台《聯村黨建規范化運行管理辦法》,制定組建、運行、職能、保障4類20條規范,完善組織共建、聯席會議、分工負責、集中輪班、議事決策5項基本制度,每月至少組織開展1次有影響力的共建活動,今年以來,已開展黨員集中培訓15次、聯過主題黨日232次,推動優勢互補、強弱搭配。建立試點幫包機制,由鎮街黨(工)委書記全部挂包樣板培樹對象,定期調研走訪,推動力量資源下沉,協調解決有關問題。三是強化賦能提質。堅持“聯村黨組織統一協商,各聯建村組織實施”原則,推動鎮級黨委權力下放、重心下移,建立“聯建村黨組織提議—聯村黨組織會議(或聯席會議)商議—鎮(街道)黨(工)委審核備案—聯建村村民代表會議表決—聯村黨組織會議(或聯席會議)形成決議”決策程序,將干部考核調整、土地流轉征用、“三資”規范管理、資產資源處置、村級福利分配、人居環境整治、重點項目建設等10項內容納入議事決策事項,保障村民參與權、決策權,提升聯村黨組織統籌協調能力。

(二)推動產業聯建,激活強村共富“一池水”

統籌區域產業布局,推動產業資源有機整合、相互聯動,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動力。一是實行發展共謀。圍繞鄉村振興片區建設、重大項目工程等,在深入研究分析各聯建村資源稟賦、業態分布、主導產業、群眾需求基礎上,以聯村黨組織為單位,科學規劃發展思路,因地制宜探索推行成立共富公司、合伙投資、經營共富項目等模式,助推“村村都有好項目”。寨裡鎮朱水灣聯村黨委利用各聯建村鄉村振興銜接資金投資325萬元,新建兩處二層民宿院落,打造實施旅游民宿項目,每年按投資額的6%給各聯建村帶來收益,推動整片、聯片發展。二是推動資源整合。立足各聯建村在產業發展中的技術、人才、土地、項目、資金等優勢,共同謀劃、互幫項目,通過項目“打捆”使用、土地規模流轉、產業連片開發、土地增減挂鉤、閑散地盤活利用等方式,抱團做大做強鄉村產業。目前,已高標准打造農興生態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指導成立強村共富公司5家,提升集體經濟市場化程度,帶動各村全面參與發展。同時,打造鄒家聯村黨委羊肚菌種植加工、“嶺上人家”特色農產品、鳳凰山民生綜合體等35個聯建產業項目。三是推行資金統籌。整合各級惠農資金、財政扶持資金、工商資本和社會多元化投入等,打破按村分配傳統,以聯合黨組織為主渠道投放和使用,有效推動產業擴規增效,增強村級自身“造血”能力。龍泉鎮“琉園硒谷”聯村黨委整合國有公司資金、財政扶持資金、村集體資金1000萬元,建設菌棒“共富工坊”項目,帶動聯建村集體年增收共計150余萬元。

(三)堅持服務聯享,形成互聯共建“聚能環”

通過優化各類服務資源配置,推動要素集聚整合,全方位提升融合發展質效,強化服務效能。一是建強服務陣地。依托中心村活動場所打造聯村黨組織黨群服務陣地,統一標准標識,優化功能設置,有序承接民政、社保、法律服務等30余項公共服務和政務服務代辦事項,逐步實現“一站式辦理”。建立輪班服務制度,每天由2名聯村黨委委員或聯建村“兩委”成員輪班,推行“一窗通辦”,提供延時服務,農忙期間延時下班1小時,方便群眾辦事。二是提高服務質量。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設立工作站、部門單位報到等方式,整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文體活動室等陣地,逐步開設長者食堂、快遞服務站、衛生室、日間照料中心、便民維修服務站、退役軍人服務站等10余個功能室,豐富拓展黨群服務陣地功能,讓村民享受優質服務。引導聯建村志願服務隊、民間藝人、農民文化骨干,組建舞蹈隊、秧歌隊等各類文藝團體200余支,今年以來共開展各類文藝演出活動350余場次,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三是集聚服務力量。深化下派干部機制,依托區派第一書記臨時黨支部,成立8個第一書記幫包團組,全部聯系服務聯村黨組織,第一書記幫包村納入聯村黨組織聯建范圍的,鼓勵第一書記挂任聯村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為聯村黨組織謀劃共富項目,切實起到“組團幫片區、示范帶全域”的目的。壯大志願服務力量,深入挖掘各聯建村熱心居民、家庭醫生、警務助理等骨干力量,組建聯村服務團組200余個,聯合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公益活動1200余次。

(四)強化治理聯動,點燃聯村共治“新引擎”

整合各聯建村資源力量,做實基層治理聯合體,領辦村民“關鍵小事”,不斷提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一是堅持事務聯議。全力推廣“上門問事、下沉議事、一線辦事”工作機制,村級全部建立“議事會”,共同體建立“參事會”,圍繞各村反映強烈、矛盾糾紛較為突出的問題,建立“公開評議”制度,由聯村黨組織跨村篩選法律法規、民事調解等方面能人組建評議團或調解隊,公開評議解決矛盾問題。2023年以來,先后化解各村矛盾糾紛160余起,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工作格局。二是堅持網格聯動。將聯村黨組織建設與“一網三聯”機制有效結合,在聯村范圍內統一“一網三聯”事項積分、獎勵兌換,各聯建村黨員群眾通過參與志願服務賺取積分、兌換商品,激發干事創業熱情。今年以來,累計動員黨員群眾開展衛生整治、房屋修繕等志願活動530余次,累計節省開支近20萬元。健全“聯村黨組織—聯建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黨員聯戶”四級治理體系,在聯村黨組織設置糾紛調處、治安防控、文明實踐、關心關愛等攻堅小組,分線作戰、群策群力化解問題。三是堅持文明聯育。整合各聯建村隊伍力量,組織黨員群眾定期開展“明理胡同”教育宣講156場次,常態化開展鄰裡文化活動以及“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婦”“美麗庭院”等各類民生活動聯評聯創,促進區域內人文相親、情感相融。堅持制度管人育人,廣泛征求各聯建村黨員群眾意見,由聯村黨組織主導制定區域性村民公約,成立聯合紅白理事會,有效推進“十裡同俗”,帶動形成崇尚文明新風,推動移風易俗的良好風尚。

三、取得成效

(一)加強了聯建村班子建設。聯村黨委通過定期召開會議、外出參觀學習、共過組織生活等措施,強化了聯建村班子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了聯建村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比如,寨裡鎮朱水灣聯村黨委搭建“頭雁論壇”“擂台比武”“聯合主題黨日”等系列載體,推動聯建村黨組織優勢互補、強弱搭配,帶領聯建村黨員干部共過組織生活、共議發展舉措、共解群眾困難、共促鄉村振興,長效推動村班子干事創業。

(二)推動了聯建村共同發展。聯村黨委統籌聯建村的各種資源,一方面為弱村、小村發展提供資金、技術、人才、項目和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另一方面為強村、大村發展提供土地、人力等資源。比如,聚焦單村受制於土地、資金等因素難以推進產業發展的問題,羅村鎮黌東聯村黨委統籌整合道口村、泉子村、演禮村3個聯建村閑置土地約40余畝,共同投資300萬元建設26個羊肚菌種植大棚,實現對資金和土地資源的整合利用,每個聯建村每年可增加集體收入約8萬元。

(三)提高了聯建村服務水平。聯村黨委的建立,實現了先進村與后進村、強村與弱村之間活動場所、制度建設等方面的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比如,聚焦部分聯建村活動陣地老舊,開展活動難、村民辦事難等問題,寨裡鎮鄒家聯村黨委利用鄒家村東一處閑置廠房打造聯村黨委黨建服務陣地,為黨員群眾提供便民服務、組織生活、社交娛樂、休閑康養等多方位服務,同時,實行干部下沉,組織各村干部輪流值班,及時做好政策咨詢、矛盾調解、事項辦理等服務,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四)增強了聯建村治理能力。聯村黨委的建立,打破了以村為單位設置黨組織的常規,使黨員群眾形成“一體化”發展理念,有效化解了聯建村由於土地流轉、移風易俗、矛盾化解、環境整治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太河鎮峨庄片第二聯村黨委突出全鎮“一把尺”的原則,深入推行“一網三聯”鄉村治理模式,由聯村黨委統一制定積分獎懲標准,細化積分獎懲辦法,實現聯建村之間積分獎勵統積統兌,切實激發聯建村黨員群眾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關心關愛重點群體等志願服務活動的熱情,推動村級治理能力和水平。

四、啟示探討

(一)打破“就村抓村”慣性思維,必須在強化組織引領上下功夫。推行聯村黨建在於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不斷凝聚各方工作合力。淄川區始終堅持“共下一盤棋”的思想,發揮聯村黨組織引領作用,引導各類組織及黨員群眾、志願隊伍有序參與,改變了力量分散的問題,各聯建村共同發展的思想基礎逐漸夯實,發展活力得到激發,組織基礎得以更加堅固。

(二)突破“單打獨斗”路徑依賴,必須在規模效益上下功夫。推行聯村黨建在於高效整合各類要素資源,並建立穩固的利益聯結機制。淄川區通過合理分配技術、資金、土地等資源,抓好整體規劃,推動資源互洽,以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的運作充分挖掘土地、旅游、農產品增值潛力,讓資源在高效流動中聚焦,為實現鄉村振興共同富裕打下堅實基礎。

(三)改變“條塊分割”治理格局,必須在成果共享上下功夫。推行聯村黨建在於為區域內群眾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治理和服務。淄川區通過整合各方力量,在矛盾調解、風險防范、活動聯辦、文明聯育等方面實現聯合響應,不斷強化治理和服務功能,形成了聯村黨委、聯建村、黨員+、群眾“上下一條線”的工作格局。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