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湖南湘江新區桔子洲街道學堂坡社區:“逢四議事”小支點 撬動基層治理大格局

湖南湘江新區桔子洲街道學堂坡社區黨總支

2024年10月04日15:18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湖南湘江新區桔子洲街道學堂坡社區位於岳麓山下、湘江之濱,轄區面積1平方公裡,居民11000多人,擁有湖南師范大學、岳麓公安分局等6家駐社單位。近年來,學堂坡社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圍繞“暢通治理末梢、降低治理成本,提升治理效能”的工作目標,探索創新“逢四議事”機制,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貫穿始終,落在實處細處,有效破解了多年來困擾社區的治理難題,先后榮獲了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等多個“國”字號榮譽。

一、背景

新學堂坡社區是由原老學堂坡社區和槐樹坪社區合並而來,新的社區組建之初,兩委成員之間、社區黨總支與黨員之間、社區與居民之間磨合融合不暢。外加學堂坡社區作為一個開放式的無物業管理的老舊社區,地處湖南師大、師大附中、師大附小等名校周邊,具有人口密度大、流動人口多、學生教師多、陪讀家庭多、老年人口多、房齡長、基礎設施陳舊等特征。老問題疊加新矛盾,導致社區工作推進有難度,居民配合程度不高,對社區的認可度自然也不高。在過去幾屆黨組織書記的記憶中,學堂坡是一個無物業、無資金、無常態化管理,資源難統籌、矛盾難預防、環境提質難“三無三難”社區。

學堂坡社區找准問題的症結和關鍵,從廣大居民關心關注的事情發力,堅持有事好商量、要商量、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商量的原則,尋求最大的公約數,變被動為主動,不斷激發居民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主人翁精神。為此,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了“圓桌議事廳”,讓居民群眾心事有人聽、煩事有人管、難事有人解、事事有回音。“圓桌議事廳”設立后,解決了居民不少的事情,讓轄區內一大批物業設施維護不及時、樓上樓下漏水、建筑垃圾亂堆、居民亂涂亂畫等亂象得到有效治理,許多鄰裡之間的矛盾沖突也在溝通中得到有效疏導化解,老百姓身邊的煩心事、揪心事也逐步清倉見底,社區的工作局面徹底扭轉,贏得了居民的認可與信任,收獲了一波好評。

隨著議事次數的增加,大家就發現由於議事的時間、場地不固定,議事的人員、議題不設限,大家有事都能來議、隨時來議,有時候時間與場地就沖突了,有時候大事議的人不多、小事一群人議,導致居民反而有怨氣。有的居民就在一次“圓桌議事”中提出,社區是不是可以固定個時間、固定些范圍開展常態化議事?有人建議,就定在每月“逢四”的這幾天,每隔10天議一次,間隔周期又不長,大家也好記,這個意見一出來,大家就一呼百應,於是隔10天議事的“逢四議事”機制就在圓桌議事上這麼被議出來了,基層治理的末梢神經也徹底打通、激活了。

二、具體做法

“逢四議事”平台搭建好了以后,誰來組織主導議事是議事成功與否的關鍵。為此,社區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獨角戲”變為“大合唱”,依托黨組織這根紐帶,以網格為治理單元,廣泛匯聚智慧和力量,把網格內的各種熱心人、能人、賢人、專業人士請出來,義務參與社區及網格內的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中來,構建了社區相關工作負責人、事情當事人、鄰裡熱心人、網格內的專業人士齊參與的議事工作格局,既極大增強了治理力量,又極大降低了治理成本。

片組鄰長牽頭主導。社區把網格化管理和“三長制”深度融合,劃分四級網格進行管理,社區為一級網格,一級網格長由街道聯點領導擔任﹔社區總共10名兩委成員劃分為10個二級網格,兩委成員擔任二級網格長即片長﹔每個三級網格轄50至100戶,三級網格長即組長由黨小組長(居民小組長)擔任﹔每個四級網格(微網格)轄15戶以內,四級網格長即鄰長由社區居民推選出來的居民代表擔任,有效建立“街道—社區—小區—樓棟—住戶”管理體系,充分壓實“黨政領導—社區兩委成員—黨小組長(居民小組長)—居民代表”治理責任鏈條。片、組、鄰長通過日常走訪聯系、微信交流,收集難以解決、牽涉面廣的問題提交到議事平台。二裡半小區在師大附小周邊,車來車往比較多,小區停車位常常被外來車輛佔據,這就導致居民下班回家找不到車位,很難停車。組長朱阿姨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逢四”的一天,就組織大家一起商議怎麼打破停車難的局面,通過集思廣益,最后決定先統計住戶停放的車輛,然后安裝車閘系統自治管理起來。如今不管住戶多晚回來,都有車位可以停,還結余有近2萬元的物業收入用於日常維護。

志願服務團隊加持補位。堅持黨員領銜,組建多元化的志願服務團隊,就近開展各類志願服務,其中“580(我幫您)志願服務團隊”以“說說話、跑跑腿、想想招、巡巡邏”等方法,及時收集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麻紗事”,並保持“逢四議事”的傳統,為居民提供志願巡邏、愛心護苗、矛盾調解等多元化服務,為了滿足居民隨叫隨到的需求,特地設立了應急小分隊和專號熱線。在580背后,社區還培育了11家專業社會組織,25支多元志願服務團隊,主動對接群眾多樣化需求,提升服務群眾的專業性和實效性。

駐社力量聯動配合。將“兩代表一委員”、共建單位、上級部門等納入“逢四議事”組織者范圍。在遇到急事難事、專業問題時,社區會將相關單位部門負責同志也請到議事會現場,與居民一起面對面協商解決。社區之前與師大共同解決了飛線充電問題,社區師生、教職員工較多,平常上下班、上下學一般騎電動車,但是社區配套充電設施不夠,這就出現了在樓道充電或飛線充電的現象。有部分居民就向學校后勤處和社區反映,希望安裝電動車集中充電樁和停放棚,居民區的添置設施設備還需要征得居民的同意和支持,社區就組織師大后勤處、居民代表一起進行議事協商,最后選址15個地方進行安裝,消除了電動車充電的安全隱患。“油煙街”整治持續了三個多月,有很多困擾施工方和社區的問題,如消防通道要由原來的一米多拓寬到最少四米,小巷改造后要進行文化設計。針對這些問題,社區又邀請到湖南師大、師大附中、施工方進行了一次協商議事。會上,師大分管副校長表態,可以將學校圍牆后移,把一米多寬的道路拓寬到四米,方便消防車輛進出﹔師大附中黨委書記也表示將結合全國文明校園的創建經驗,為巷內建設提供文化設計,而這也成為了“油煙街”整治的一大亮點。

三、成效

議事平台搭建好,議事主體力量整合起來后,如何提升議事效率成為關鍵。

議事多元化,人人都是主角。社區把“逢四議事”當作居民發聲的平台,自推行“逢四議事”以來,鼓勵並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到議事過程中來,無論是議題的選擇還是討論的過程,都力求讓每一位居民有機會發聲,形成了社區事務大家評、居民管理大家議、重大決策大家定的居民唱主角的氛圍,廣大群眾由社區建設管理的“局外者”變成“參與者”,鄰裡的矛盾糾紛居民自己協商解決,社區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社區基礎設施維護管理、志願服務、環境衛生、文化娛樂等如何開展,也由大家一起來拍板,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得到了極大提升,社區的環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同步得到了顯著提升。

議事常態化,事事都可回應。每月的4號、14號、24號這三天,集中時間和精力開展議事。什麼事可以拿來議呢?不僅要回應黨員群眾的急難愁盼,還邀請居民對社區建設、環境整治、資金使用等方面建言獻策,最后將社區內的大事小事歸類,將建設發展事、民情民意事、正面典型事、社會公德事、合理建議事、社區財務事、矛盾糾紛事、不公不平事、違法違紀事、家庭美德事這“十事”納入“逢四議事”的范圍,逐步形成了在逢四的日子裡商議“十事”(實事)的氛圍。與此同時,還堅持把議事平台作為錘煉年輕干部的重要抓手。最初,剛進入社區的年輕干部缺少基層經驗,開始面對群眾時,心裡打鼓,但隨著參加“逢四議事”會的次數越多,他們與群眾逐漸打成一片,和群眾溝通感覺輕鬆多了,講政策講工作群眾也願意聽了。所以說,“逢四議事”為年輕干部補上了社會實踐課,幫助年輕干部敢和群眾面對面說話,善於說群眾聽得懂的話。

議事規范化,件件都有著落。“逢四議事”作為一個議事協商平台,哪些事情可以議,事情究竟要怎麼議?有什麼樣的議事程序?事情議得怎麼樣?怎樣形成議事的決議?議出的結果落實得怎麼樣?怎樣向居民進行反饋?在實踐中就探索出了“收集問題—現場勘察—民主協商—確定議題—逢四議事—形成決議—反饋辦理—滿意度測評”的議事協商“八步法”,充分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構建了工作閉環。社區及工作人員也在一次次成功的議事中、一次次為民解決實際問題中得到了居民的認可、信任和尊重。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