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三亞市海棠區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04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領導多下去、群眾少上來”,領導干部、村干部到群眾身邊了解情況,解決問題,推動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力量下沉,促進領導干部一線調研、一線辦公、一線解決問題,進一步暢通群眾訴求渠道、解決基層堵點難點問題、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架起干群“連心橋”。“小協商”撬動“大治理”,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原則,海棠區堅持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模范帶動作用,於2023年4月創建“海棠夜話”協商議事平台,從機制、內容、形式等方面精准發力,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一年來,“海棠夜話”賦能基層治理,縱深推動基層“多元共治”走深走實,不斷打通部門之間、干群之間、群眾之間信息溝通渠道,進一步破解村級協商議事能力不足、制度寬泛和程序低效等基層治理問題,縱深推動基層“多元共治”走深走實。
二、背景
(一)新形勢呼喚新思路
海棠區總面積384.2平方千米,人口9.2萬,下轄19個行政村、6個社區,共有基層黨組織205個、黨員3575人。當前,全區正處於大開發建設發展階段,隨著太古裡、超級萬象城等重點項目落地,村民安置搬遷、失地富余勞動力轉移、村集體經濟轉型發展等基層治理實事和難題接踵而至,協商事項較之以前更加復雜。群眾的深層次利益沖突需要回應,社會規則規范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面對部分村民涉及利益時“講條件”“不配合”“難協商”的現狀,海棠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創新村級議事協商體制機制建設,在部門之間、干群之間、群眾之間搭建信息溝通的橋梁,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構建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為有效解決民事、收集民意民情,海棠區融合“村民說事、村務會商、民事村辦、村事民評”,開展了“說、商、辦”活動,通過發動干部與群眾開展“零距離、互動型”的協商議事茶話會,讓村民有事敞開說,說了及時商量、馬上去辦,推動市、區相關職能部門資源下沉,扎實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辦好每件“暖心小事”,由此創建“海棠夜話”議事協商機制。
(二)新問題需要新對策
圍繞群眾平時關心關注的關鍵小事,比如,村裡的資金怎麼用,用到哪裡去了?為什麼要花這筆錢?村裡還有幾十盞路燈好多年了怎麼都沒有修?村集體經濟應該如何發展等,原先這些村民關心的問題一直沒有敞開的了解渠道,閉塞的信息渠道在村民與村干部之間形成了一道鴻溝。因此,需要推動黨員干部、職能部門常態化下沉基層,通過搭建干群溝通平台,架起干群之間溝通橋梁。“海棠夜話”活動形式靈活多樣,通常隻需十幾把椅子,兩三張圓桌,既可以選擇群眾家中的庭院裡、大樹下、村裡的籃球場,也可在村委會、黨群中心等,群眾說,干部聽,群眾問,干部答。
(三)新階段亟待新形式
在議事場所上,“海棠夜話”不設主席台,不分主次位,黨員干部與村民群眾圍坐在一起,凝聚多方智慧、匯集多方力量,實現收集村情民意、推進民生實事、調解矛盾糾紛、融洽鄰裡關系,持續推動多方資源、服務、平台向基層聚集。簡單的問題現場解決,現場解決不了的移交職能部門,專員督辦,及時反饋。通過黨員干部走訪問事、居民群眾遇事說事、各方代表聯動議事,“零距離、便捷式、互動型”協商議事,來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二、主要做法
(一)以需求為導向,靶向發力,找准議事協商“切入點”
通過協商議事+基層黨建,為協商議事“固根本”。一是凝聚思想共識。堅持黨建引領,認真做好頂層設計,建立黨組織領導、村(居)委會負責、多方協商主體共同參與的協商機制,出台《海棠區開展“海棠夜話”活動實施方案》,明確協商程序、內容等有關要求。通過組織黨員干部走訪問事、居民群眾遇事說事、各方代表聯動議事,在田間地頭、廣場草坪、庭院樹下,搭建“零距離、有土味、接地氣”的協商議事“茶話會”,凝聚多方智慧、匯集多方力量。二是明確工作原則。按照“民事民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原則,“海棠夜話”採用協商議事“三部曲”工作法,解決了“議什麼”“誰來議”“怎麼議”的問題,動員黨員群眾就公共政策的具體實施共同謀劃、達成共識,將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如通過“海棠夜話”平台廣泛收集共商發展、富民興村產業之計,出台《海棠區激勵村干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實施辦法(試行)》,激勵村干部持續帶頭增收致富、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2023年全區19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經營性年收入共2276.67萬元,10個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萬元。全區有效整治土地“三過”問題198宗,有效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33.54萬元,盤活土地資源11275畝。
(二)以問題為導向,同向發力,選好議事協商“支撐點”
通過協商議事+鄉村旅游,為特色產業“聚人氣”。一是明確主線方向。圍繞堡壘建強、產業發展、民生保障等事關全村發展的大事要事以及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村民報題、黨員“雙報到”、鄉村振興工作隊等黨員干部走訪採題等方式,廣泛收集村民關心關切的重大事項和熱點難點問題,收集村情信息,確定議事協商目錄,做到群眾聚在哪裡,“夜話”就開在哪裡,轄區居民主動參與社區治理、自主管理、自主服務意識不斷增強。二是聚焦多方聯動。“夜話”逢事說事,民議民決,引導和發揮人民群眾主體作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行監督協商職責及區屬相關職能部門下沉的干部隊伍等多元協商互動群體,拓展思路、匯集智慧。如海豐村通過有效發揮基層協商議事平台為鄉村旅游融合發展匯聚民智,村兩委、駐村工作隊積極動員轄區內外有條件、有實力的三亞塔赫極限運動俱樂部有限公司等民營企業參與海豐村鄉村振興,促成龍海初心市場、夜市等項目落地﹔南田居田灣村通過“海棠夜話”協商議事,把積累多年的村容村貌整治難題逐一消化,先后完成排污工程、公共廁所、道路亮化、交通標識等基礎設施建設,一體化推進鄉村面貌新改造﹔洪李村依托“海棠夜話”協商議事,集成“黨建+”優勢力量,深化村集體鱷魚全產業鏈發展,2023年政府投入銜接資金500萬元購買種鱷,2023年村集體固定收益10萬元分紅,2024年起每年固定收益30萬元分紅。
(三)以結果為導向,精准發力,找准議事協商“落腳點”
通過協商議事+惠民實事,為人民群眾“解難題”。一是注重跟蹤問效。通過現場形成協商決議,明確事項解決措施、完成時限、責任單位(或人)、辦結時限等內容,各村(社區)黨組織及時將辦理結果進行公示公開,著重解決好“協商后怎麼辦”“做出了什麼效果”“群眾是否滿意”等問題。二是注重提質增效。以理性協商、對話溝通為重要方式方法的基層治理“面對面”協商議事平台,引導干部、群眾在公共事務和社會事業中凝心聚智、協商共治。推動難題破解、達成共識、助推發展,如推進藤海社區“綜合整治”、龍海村征地賠償款撥付、龍江安置區路燈安裝等一批議事項目落實,助推形成海棠區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村容村貌日新月異、民生保障不斷加強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成效
(一)提升了基層黨建“眾合力”
一是在區、村(社區)層面,力圖“上下聯動、部門聯手、政策聯用”,共商共議機制、重大事項決策機制、重大事項約請機制共同發揮作用,齊心拉緊全區跨村共治共建的紐帶,做到統一認識、統一行動、統一目標,形成工作合力,推動多項群眾關切議題得到協商解決。
二是在群眾層面,保障“治理貫通、民意直通、情感聯通”,各村(社區)聚焦民生問題的重大事項,開展議事協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全民參與重大事項。通過每月一期的“海棠夜話”活動,集聚人氣民心,營造親上加親、有溫度的大家園。
三是在黨建引領方面,實現“組織融合、資源融匯、村民融洽”,全區各領域黨組織強強聯手,引領三位一體、自治團隊、志願者隊伍等形成強大的組織優勢,聚人心、促共識、匯合力,深入推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確保思想一致、目標一致、步調一致,共同破解轄區內重點難點堵點問題。四是在基層治理層面,落實“民生實事、建設實效、制度實踐”。以“我為群眾辦實事”為出發點,配套聯動巡查機制、聯合接待機制、信息發布機制、重大活動聯辦機制,通過村民鄰裡的情感聯通,共同破除心中“無形的牆”。
(二)提升了基層治理“凝聚力”
一是多元素協商共融解難題,發動村干部、黨員、群眾代表等組建常態化參事議事協商志願服務隊,激勵村民在鄉村治理中由“旁觀者”變身“參與者”。全區機關963名在職黨員到村(社區)報到,參與志願服務,認領解決群眾問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匯聚紅色力量,形成基層治理合力﹔依托“海棠夜話”為群眾提供議事平台,各村(社區)網格員、黨員干部、政法干警、志願者等多方力量共同參與,圍繞產業發展、矛盾糾紛調解、困難群眾幫扶、基礎設施建設等議題共商共議,2023年以來開展協商議事活動200余次,解決問題163個,提升了基層治理凝聚力,營造了共治共享、其樂融融的和諧氛圍。
二是及時跟蹤反饋有關情況,建立村(社區)問題跟蹤反饋機制,明確包點單位專人擔任“跟蹤反饋員”,規范記錄活動的時間、地點、參會人員、意見建議、問題訴求等,形成問題清單台賬,通過在村務公開欄公示或在村民大會、“海棠夜話”活動現場通報等方式,確保了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
三是有效激發治理內生動力,組織引導村民集思廣益,有效解決“海棠夜話”活動所收集問題,利用“村民微信群”等發布議事協商信息,線上公布協商事項、發布議事時間,擴大村民對參事議事協商事項的知曉率,提高議事協商的參與率。充分發揮“村民微信群”“鄉村公眾號”等線上平台作用,開展線上議事協商,方便在外人員參與協商議事,多途徑、多方式暢通了群眾參與渠道。
(三)提升了鄉村治理“軟實力”
一是明確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嚴格按照議事流程,鼓勵村民自主參與、決策與監督。同時借助民主評議、法律調解等平台,不斷拓寬了協商渠道,實現議事協商廣泛多樣化。
二是按照“誰負責、誰執行”“誰受益、誰監督”的原則,分類抓好協商議事結果的落實,全力解決基層組織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三是充分發揮“海棠夜話”在村情村務上的“智囊團”的作用,在村裡營造講節約、知禮儀、講傳承、尚新風的鄉村新氣象,民風淳,村容美,產業興,人氣旺,老百姓對未來生活也越來越有盼頭的圖景正在海棠區越畫越美。
四、經驗探討
(一)黨建引領是根本保証。“海棠夜話”協商議事平台的生動實踐說明,堅持黨建引領是有效破解基層治理難題的重要保証。一方面通過組織開展協商議事的方式,動員黨員群眾就公共政策的具體實施共同謀劃、達成共識,有效激發了黨員群眾的主人翁精神,提高其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在公共政策的實施過程中,通過引導黨員群眾廣泛加入,以行動共建形式生動踐行了多元參與的基層治理理念,有效化解群眾發現問題不想說、不願問的症結,切實將問題發現在基層、解決在基層,進一步提升了黨員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二)共同締造是關鍵力量。海棠區以黨建聯建推動資源整合、力量聚合,把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通過搭建多元共治的議事協商平台,廣泛並積極動員轄區基層治理各方資源力量參與基層治理、共解矛盾難題。積極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將轄區內共建單位黨員、在職黨員、退休黨員等全部納入基層治理主要力量,把各基層黨組織打造為解決基層治理問題的“專家門診”,匯聚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各村(社區)今年以來矛盾糾紛調處成功率達98%,問題基本解決的村(社區)一級,基本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區”。
(三)創新平台是核心要素。“海棠夜話”是海棠區堅持和發揚全過程人民民主,因地制宜創新打造的具有海棠特色的群眾協商議事平台,主動凝聚群眾和引領群眾,打造社會共建共治同心圓,並始終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圍繞構建“家門口”治理服務體系,試行全覆蓋協商議事機制,不斷深化鞏固拓展“海棠夜話”議事協商機制,於2024年5月出台了《關於鞏固拓展“海棠夜話”參事議事機制的十五條措施》,推動基層“多元共治”走深走實。
(四)群眾參與是重要因素。海棠區堅持人民群眾在基層治理中的主體地位,通過搭建群眾參與平台、拓寬群眾參與渠道,讓人民群眾在參與基層治理中有處發力,進而最廣泛地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積極性,凝聚起堅不可摧的強大力量。善於傾聽群眾呼聲,把人民的意見建議作為制定有關政策和規定的依據參考,海棠區“海棠夜話”在這方面進行了有效地探索,百姓把事說了,有關部門把事解決了,基層治理就理順了。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