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凱裡市委組織部
2024年10月04日14:0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貴州省黔東南州凱裡市大風洞鎮轄區人口3.7萬人,主要以苗族、仫佬族等少數民族為主,地形屬中山、中低山區,村民多靠傳統農業為生。隨著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逐年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調解、產業發展等訴求日益增多。為有效解決群眾訴求,提高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大風洞鎮致力喚醒農村黨員的第一身份,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精准發力,有效破解基層“賺不到錢”“叫不動人”“辦不了事”等問題,探索黨員聯系到戶“連民橋”、民情走訪到戶“解民憂”、產業聯結到戶“幫民富”“三到戶”,推動基層治理提檔升級,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
二、主要做法
(一)黨員聯系到戶“連民橋”
將基層黨建工作與網格服務、社會治理、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在網底結合起來,構建起網格黨員、群眾共同參與的服務管理新格局,激活基層黨建一池春水。一是織密“一張網”。結合網格化管理“多網合一”機制,實行黨員干部包片聯戶“1+1+1+N”工作模式。鎮部門包村,17個村劃分65個網格,明確村干部為網格長並分包一片聯戶網格。同時,根據黨員分布狀況和群眾居住情況,遵循“居住相鄰、就近就便”原則,將黨員納入全鎮65個網格,網格內的黨員“對接”聯系多個農戶,織密基層治理網。通過將黨員包片聯戶網格和綜治中心“多網合一”整合成“一張網”,筑牢黨在群眾工作中的基礎。目前,全鎮65個網格386名黨員聯系農戶2205戶。二是用好“六大員”。抓好黨員干部在聯戶走訪中充當民意調研員、政策宣講員、矛盾調解員、群眾服務員、文明監督員、致富幫帶員“六大員”作用,通過民情日記等形式收集民情民意,依托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婦女兒童服務協會等自治組織,實現村情民意聯排、政策法規聯宣、矛盾糾紛聯調、鄰裡互助聯動、家風文明聯樹、致富項目聯建,形成縱向到網格、橫向到黨員群眾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最大限度打通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最后一公裡”。三是用實“兩張表”。每月黨員干部走訪聯戶農戶並收集民意訴求,村“兩委”匯總訴求建立清單,並在微信QQ百家群、黨務政務公開欄進行公示。每季度末村“兩委”將採取走訪反饋、會議反饋、公示反饋的方式把辦理情況台賬向群眾反饋,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訴求辦理情況,切實把“訴求清單”變成群眾的“滿意清單”。目前,全鎮公示民意訴求收集清單和民意訴求辦理情況221次。
(二)民情走訪到戶“解民憂”
按照“群眾需要什麼,我們就做什麼”的原則,圍繞群眾生產生活需求,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幫助解決群眾的各類問題及矛盾糾紛。一是定期走訪。通過壩壩會走訪、敲門行動入戶走訪、群眾主動反映等收集群眾訴求,對能夠直接解決的問題和訴求現場即辦,變民意“腸梗阻”為“直通車”。截至目前,召開壩壩會330場次,收集訴求374條,現場解決訴求72條。二是定期研判。村黨支部每月利用黨員大會聽取黨員、干部收集訴求情況,通過支委會研判,按照“五定工作法”限時完成任務。對短期內難以解決或需多方協調的問題反饋至村,村黨組織根據實際情況召集本村鄉賢、能人、寨老等召開協商議事會,一事一議,精准施策。村黨組織每月將無法解決的難題呈報鎮黨委,鎮黨委定期召開會議研判民生訴求,找准問題突破口,明確責任部門、辦理措施和完成期限,做好跟蹤及銷號工作。村級辦理並答復群眾訴求125個,鎮黨委研判辦理民生訴求21個。
(三)產業聯結到戶“幫民富”
以村集體經濟組織為引領,結合各村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深入推進“三變三轉”改革,讓產業利益聯結到戶,實現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一是土地流轉拿租金。村“兩委”積極動員農戶流轉閑置土地,幫助村民獲得流轉費,再通過市場化運作方式承包給合作社或公司發展凱裡平良貢米、水晶葡萄、白茶、油茶、藍莓等產業,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目前,全鎮流轉土地3200畝,發放租金94余萬元,惠及群眾700余戶。二是基地務工掙薪金。土地流轉出去后,解放部分勞動力。按照“組建一支隊伍、帶動一批就業、成就一片產業”為目標定位,由村“兩委”牽頭,通過優先選用脫貧戶、監測戶等困難群眾成立村級職業勞務隊,勞務隊可就近到本鎮基地務工,也可以接收鎮外勞務訂單,企業開展免費的田間技能培訓,解決農戶不會干、不能干的問題,推動普通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增加農民收入。今年來,開展技能培訓7場次,農民就近就業430余人次,發放務工費172萬余元。三是發展產業分紅金。強化黨建引領,發揮黨員致富幫帶員作用,支持鼓勵黨員帶頭發展產業,以黨員為紐帶吸引在外鄉賢回鄉創業。注重龍頭企業、大戶帶動,採取“黨支部+公司+脫貧戶(農戶)”方式,按規模大小把幫扶資金注入規模企業和種養殖大戶,以年底分紅方式給脫貧戶、監測戶、普通農戶等進行分紅,實現培育大戶、帶動散戶、保底分紅脫貧戶的目標,形成抱團發展新格局,幫助脫貧戶增加收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三、成效
(一)有效構建基層治理體系。大風洞鎮17個行政村共計有65個網格8282戶,村“兩委”干部擔任網格長,農村黨員為網格員,織密基層治理“一張網”,實現“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的基層治理機制。同時,通過喚醒農村黨員第一身份,發揮他們“人熟、事熟、理熟、有威信”的優勢,協助開展基層治理,並帶領村民自覺參與人居環境整治、農村庭院美化、護林防火等志願服務活動100余次,促進鄉村更加精致化管理。
(二)有效提升基層治理效能。採取黨員定期走訪和領導常態下訪的方式,建立訴求收集與解決台賬,全鎮累計收集訴求568個,通過村黨組織研判、鎮黨委協調、幫扶單位支持、社會力量助力、群眾自發參與等多種渠道,訪民情,解民憂,辦實事。目前,已經解決367個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矛盾糾紛調解類訴求,增強群眾幸福感和對基層黨組織的認同感,基層黨組織的好形象在基層樹起來,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人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三)有效拓寬增收致富渠道。秉持產業富民思路,聚焦“兩地兩茶一果”產業,全力盤活閑置低效項目,以產業振興帶動群眾租金、薪金、紅金三增收。“凱裡平良貢米”採取“五個統一”模式,2023年新米銷售近40萬斤,同比增長30%,都蓬、都力、都輝、平良、石板、下寨6個村寨抱團種植戶畝均增收600元以上,人均年收入均超萬元。
四、探討
(一)吸引人員回流,儲備后備力量。針對在讀大學生、畢業返鄉暫未就業的大學生、退伍返鄉暫未就業的退伍軍人等優秀年輕人才,各村要加強摸排掌握,將他們納入村級后備力量動態管理台賬,安排1名支委成員和1名老黨員結對幫帶。通過聘崗、提供實習証明等方式,吸引鼓勵青年同志到村工作,參與基層治理,為建設美好家鄉添磚加瓦。對於表現良好的,擇優吸收入黨,加強黨性教育,為“三到戶”工作注入新鮮血液。
(二)加強業務指導,強化對內宣傳。梳理指導和督促工作清單,鎮黨建辦每個月選擇到一個村黨(總)支部指導黨員大會,邀請包村部門和包村領導列席,聽取黨員收集訴求情況和村黨(總)支部書記匯報訴求研判及解決情況,用“土話”宣傳“三到戶”是什麼、黨員如何發揮作用,同時統一制作聯戶長聯系卡,張貼到所聯系戶的家門口,提高聯戶長知曉率,讓群眾有訴求時能第一時間找到人反映,提高訴求收集率,提升農村黨員對品牌的認同感和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意識。
(三)強化橫向溝通,減輕基層負擔。堅持“三到戶”工作和鎮六辦七中心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業務部門多溝通,全鎮工作要統籌,讓基層干部和村干部把更多精力用在壯大村集體經濟、服務群眾上,讓“三到戶”黨建品牌推動基層治理的工具,而不是一項工作負擔。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