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超越科技公司:堅持“四融四促” 聚合發展優勢 以高質量黨建激發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

2024年09月22日14:3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案例背景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超越科技公司”)作為山東國有資產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權屬企業,是國內最早涉足特種計算機及服務器的高新技術企業。超越科技公司積極探索適合自身黨組織職能定位和作用發揮的方式方法,始終“堅定自主可控發展路線,固守國產信息化安全”的政治使命,堅持把強化黨建引領作為提升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路徑。以“四融四促”為著力點,不斷強化黨建工作的思想引領力、組織戰斗力、青年創新力、聚合感召力,把黨建工作貫穿企業高質量發展全過程,在探索中形成黨建護航自主可靠算力發展的新路子,有力推動管黨治黨和治企興企責任的融合落實,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企業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融通思想,促進企業文化領航

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以新思想引領企業發展新航向。一是筑強一個陣地,發揚三種精神。以“一支部一陣地,一支部一特色”為工作目標,以黨員活動陣地為依托,凝聚全體黨員奮進力量,傳承好紅色精神,形成以紅色文化教育人、熏陶人、激勵人的良好局面﹔踐行科學家精神,推動國家科技事業不斷創新發展﹔發揚泰山精神,以“家國情懷、敢為人先、務實擔當”的企業文化激發干事創業活力。二是強化立體式教育,鍛造發展主力軍。創新開展“紅心永固大講堂”系列培訓,聘請專家圍繞黨的創新理論進行解讀,以思想政治引領促進干部人才能力素質提升﹔創建“超越學堂”學習平台,組織開展全員課堂講學,實現黨史黨建、企業管理、科技創新等知識全覆蓋﹔組建充滿活力、特色鮮明的80—90新時代宣講團,以“青視角”講述“新理論”、以“青故事”闡釋“青擔當”、以“新載體”激發“青活力”﹔強化企業文化建設,形成以“泰山精神”為代表的企業文化體系,並不斷豐富其內涵,以企業文化建設強“根”、以加強黨的建設固“魂”,以堅定文化自信凝聚企業發展持久動力。

(二)融匯力量,促進企業凝聚合力

按照“黨建工作和業務工作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一起落實、一起檢查”,以系統思維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目標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全方面點對點突破。一是打造特色黨建品牌,促進黨建業務雙提升。以黨的科學理論為指引,按照“發揮特色優勢、培育黨建品牌、服務超越發展”的工作理念,瞄准引領可靠算力發展目標,找准黨建工作服務生產經營的著力點,選准黨員立足崗位發揮作用的結合點,創新打造了以“紅心永固 從融有為”為引領的黨建品牌矩陣,創建了以“堅守一顆紅心,做強兩大永固,做實黨業三大融合,做到四個有為”為框架的“從融”黨建工作法,以黨建把黨員組織起來、把人才凝聚起來、把職工動員起來,以黨建引領企業自主創新、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做強做優做大。二是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凝聚企業發展新動能。通過與特種行業單位黨建聯抓、陣地聯用、活動聯辦、資源聯享,實現強化內部凝聚力、暢通政策信息渠道、分享交流經驗,匯聚起科技創新的強大力量﹔加強技術成果轉化及應用,促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提升需求牽引、資源配置轉化應用能力,加強技術創新平台建設,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以“黨建+隊伍”推動中心工作全面推進,組建“黨員先鋒隊”“紅色青年突擊隊”,深入開展“黨旗在基層一線高高飄揚”活動,在公司急難險重任務中,廣大黨員沖鋒在科技創新、改革攻堅“第一線”,有力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重大任務落實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三)融入創新,促進企業改革發展

工作的准星瞄在哪裡,黨組織的力量就發揮在哪裡。超越科技公司緊緊圍繞“加快形成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目標要求,將黨的工作作風優勢、黨員先進性轉化為攻堅克難、矢志創新的團隊作戰優勢,以黨建引領企業科技創新,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換擋提速”。一是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創建“黨員科學家工作站”,切實解決企業在科技創新工作中的“卡脖子”技術、疑難問題﹔以“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為目標,創新實施黨員“揭榜挂帥”機制,完善建立“黨員優先選,黨員帶頭干”機制,為企業重大項目攻關集聚黨員先鋒模范力量﹔發揮國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作用,進一步打通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的通道﹔持續實施好技術專利標准梯次攀登,加快推動創新能力向企業核心競爭力轉變。二是堅定不移服務國家制造強國戰略。圍繞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落地實施,通過7項主要舉措構建“加固計算能力”“雲數據中心全棧解決方案能力”“平台化產品研發能力”“產品化運營能力”四大運營能力,完成公司“破百億”“重投入”“早上市”“建園區”的四大戰略任務,積極穩妥推動工作,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同時實現自身跨越式發展。三是以可靠算力服務國家信息安全。圍繞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聚焦產業鏈供應鏈,加大高水平研發平台建設力度,深化產學研結合,積極打造可靠算力原創技術“策源地”,構建“18+全品控”和自主安全創新“四級研發體系”,以自主安全專利整機廠商全國第一走在前列,夯實“兩大硬科技”,引領國產計算穩定可靠、架構安全、風險防控建設,助力國家信息化發展。

(四)融合治理,促進企業科學決策

在實踐工作中,超越科技公司堅決貫徹落實“兩個一以貫之”要求,始終將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貫穿企業運營全過程。一是持續完善中國特色現代國有企業制度,鞏固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推進“黨建入章”,明確和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聚焦主責主業,加速推動主業向關系國計民生、國家安全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實行市場化經營機制,完善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推動公開選聘常態化,為可靠算力發展儲備才干青年。二是優化管理機制,提升戰略管理能力。發揮黨委核心領導作用,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中心,堅持問題導向和新發展理念,分層次、分階段均衡考慮戰略規劃,提升戰略規劃的前瞻性和貼合性﹔推動戰略宣傳、過程管理和落地,做好財務預算、市場開拓、技術研發等各業務模塊規劃,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三是提升專業能力,強化職能擔當。做實各黨支部“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活動,以黨組織活動為契機,“打破部門牆”,促進工作的協作與協同,提高運營效率和質量﹔結合實際業務開展特色化黨員培訓,重點做好政策學習、業務調研、總結教訓、專業研判、正確決策等工作,強化職能擔當,“培”出精氣神,“訓”出真本領,不斷提高黨員干部政治素質和業務技能。

三、工作成效

(一)激發生產經營活力

近三年,公司盈利能力和規模質量逐步提高,經營狀況達到了總量“穩”、質量“好”的發展預期﹔榮獲國家工信部“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山東省科技領軍企業、山東社會責任企業等省部級以上榮譽30余項,核心品牌“超越申泰”被認定為山東知名品牌、山東優質品牌,並成功入選山東首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

(二)科技創新再上新台階

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廣大黨員沖鋒在科技創新“第一線”,“揭榜挂帥”課題研究碩果累累。公司現已掌握高可靠加固計算技術、高安全可信計算技術“兩大硬科技”,累計申請專利2500余項,擁有省部級以上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台,依托科技創新成果,公司在中國創新方法大賽中蟬聯全國唯一金獎,以實際行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三)人才建設成效顯著

堅持和完善黨管人才原則,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強化人才“引用育留”,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先后涌現出6名受上級黨組織表彰的優秀共產黨員。培養泰山產業領軍人才2人,獲得市級以上人才稱號5人次,管理類、產業類、技術類等各類人才建設取得豐碩成果。

(四)黨建工作亮點紛呈

緊緊圍繞工作中心任務和工作重點,以黨建促發展、以發展強黨建,點燃“紅色引擎”激發企業內生動力。“紅心永固 從融有為”黨建品牌案例成功獲評“2023年度全國企業黨建優秀品牌”。《創新“黨建+”工作模式 凝聚企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黨建課題成功獲評“2024全國企業黨務工作者優秀論文”。

四、經驗探討

(一)堅持旗幟領航,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頂梁柱,要牢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根本原則,持續加強政治建設與黨組織自身建設,引導干部職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要建立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推動制度優勢更好轉換為治理效能﹔要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把黨的組織優勢、領導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在維護國家信息安全、加快科技創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擔當作為,以黨建新成效開創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新局面。

(二)加強文化建設,以品牌塑造激活發展新動能

文化是一個公司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構建優質的品牌文化有助於企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黨建品牌作為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獨特標識,是深化黨業融合、提升企業形象、增強文化興企的重要載體。國有企業要在黨建品牌創建中更加注重與業務發展的融合,探索創新黨建工作模式,將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業務發展、生產經營緊密結合起來,通過發揮黨建品牌的引領、帶動、示范作用,擦亮國有企業“金字招牌”。同時,要以企業發展成效檢驗黨建品牌建設質效,進一步推動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相融並進、同向發力,為公司的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創新正向激勵,以人才之力驅動企業創新發展

在科技創新企業中,人才隊伍是其最重要的資本,隻有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才能推動企業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作為國有科技創新型企業,要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全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多渠道、多層次培養人才。要不斷創新政策措施,完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健全人才培養、評價、競賽、選拔、激勵等工作機制,進一步提升人才培養能力。要持續深化校企合作,為公司儲備優秀的可用之才,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