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區夏陽街道章浜居民區黨總支
2024年09月20日16:2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海市青浦區章浜居民區黨總支結合社區實際情況與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充分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居民區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通過“四聯”工作法,逐步形成“黨建引領推動+自治共治協同”的運作模式,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
一、背景與起因
章浜居民區地處青浦區城中東路南側,東臨浦倉路,西至章浜路,南依北澱浦河路。居民區內有居民樓72幢,共185單元,居民2115戶,總人口5126人,黨總支共有黨員138名,是典型的老舊社區,存在“三多”現象即老年人口多、外來人口多、弱勢群體多。長此以往,積累了許多治理難題,表現有“三難”即公共空間使用難、公共設施維護難、公共服務覆蓋難。主要如機動車位、非機動車位配備嚴重不足,導致車輛停放雜亂無序,電動車飛線充電時有發生﹔消防設施、公共管道陳舊老化,亟待更新解決,但由於維修基金的嚴重不足,沒有辦法做到及時更新維護﹔小區高齡老人、外來人口及困難群體佔比重,服務需求差異明顯,故導致多元化的服務資源及服務力量缺口較大等問題。
在社區治理過程中,隻有將重心“沉”下去,社情民意才能“浮”上來。如何實現在黨建引領下,協商方式上零距離互動,治理層級上高效率聯動,是我們社區治理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二、做法與經過
(一)組織聯建,優化配置強黨建
章浜居民區黨總支聚力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堅持統籌施策,充分發揮居民區黨總支戰斗堡壘及黨員們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引導黨員共建、共治、共享幸福社區。
一是縱橫聯動聚合力。章浜居民區黨總支在開展居民區大黨建工作中,注重縱向和橫向的有機結合。在縱向上,建立了以“黨總支書記—黨務干部—黨建工作聯絡員”為主的塔線網絡,通過定期召開例會,加強信息溝通。在橫向上,加強與駐區單位、共建單位及在職黨員的聯系溝通,共同討論制定了《章浜居民區區域化黨建工作責任清單》、《章浜社區微公益大聯盟項目清單》及一份《章浜社區微公益大聯盟任務分工表》,確保黨建工作責任全覆蓋,項目分解全覆蓋,從而有效促進區域單位之間、社會組織的交流互動,資源整合,逐步形成黨建互融的新氛圍。
二是志願服務共參與。為進一步深化“雙結對雙提升”專項行動,推動“雙報到雙報告”工作,吸引更多的駐區單位、共建單位及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志願活動,黨總支在社區治理中持續激發隊伍活力,將有技能、有特長、有思想的黨員、能人聚集起來,建立社區志願力量“專業梯隊”。通過搭建“十分滿意服務日”、“電梯加裝議事廳”、互“浜”治理等各類議事服務平台,進一步促進“專業梯隊”隊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著力解決大家關注的急難愁盼問題,有效提升社區百姓的幸福指數。
三是隨手公益零距離。為了使駐區單位、共建單位及在職黨員能夠零門檻、無障礙地參與社區活動,關注社區建設,我們特意在社區中開展了“關好自己門、管好自己人、護好自己樓、做好自己事”的微公益活動,從而進一步引導他們發揮模范先鋒作用,為社區傳遞正能量。同時,為持續擴大黨建覆蓋面,以身邊人影響身邊人,身邊人帶動身邊人的理念,激發居民自治,建立“雙樓長制”模式,即:“常態化線下樓組長+在職黨員線上樓組長”。“線下樓組長”搭配“線上樓組長”,這樣的新老搭配,既發揮了前者人頭熟、經驗足、耐心好的優勢,又發揮了年輕人辦法多、思路清、效率快的特點。雙管齊下,第一時間了解掌握樓道內的民情訴求,並及時解決,妥善處理,從而穩固樓組黨建的“底盤”,為社區治理賦能增效。
(二)制度聯創,優化機制促長效
章浜居民區黨總支在堅持用好原有的機制上,充分凝集黨建資源,制定規范、有效、符合社區實際需求的制度機制,從而一項一項地狠抓落實,一件一件地把事干成。
一是堅持聯席例會制度,群策群力。黨總支以共建聯建為平台,分別建立健全了《共建單位定期會議通報制度》(每月一次)、《在職黨員情況互通制度》(每季一次)、黨建工作議事沙龍(每半年一次)等,通過這些平台,及時將社區開展的最新工作動態及遇到的問題向大家匯報,盡最大可能求得各方的理解和支持,如共建單位農商銀行“心家園”8大民生類服務項目進社區就為社區提供了“全齡段、能共享、可持續的”志願服務活動,廣受居民群眾的好評和歡迎。東方中學在得知小區活動場地有限,無法舉辦大型文體活動時,他們第一時間聯系居委會,無償且全方位提供該校多媒體教室,已解社區燃眉之急。
二是堅持走訪群眾制度,奉獻愛心。由在職黨員、駐區單位黨員、結對共建單位黨員代表組成的“章浜愛心慰問隊”每逢傳統節日,都會對社區中的80歲以上老人、失獨家庭、困難家庭、烈屬進行慰問,及時送上黨組織對他們的關心和問候。
三是堅持積分管理制度,凸顯實效。針對社區實際,結合在職黨員的年齡、特長、工作等因素,科學設置5個奉獻崗位,合理制定積分標准。通過在社區中推行在職黨員積分管理制度,把在職黨員服務社區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性地發揮通過積分的評定,使真正的優秀者脫穎而出。此外,我們還積極邀請在職黨員、駐區單位、結對共建單位參加社區中開展的評先表彰活動,如“黨員之星”、“書香之家”、“公益之星”等活動,通過引領示范,大力弘揚典型事跡,使參加活動的黨員產生心靈上的共鳴,從而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服務社區的熱情和激情。
(三)資源聯享,優化服務暖民心
居民區黨建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為民服務,這就要求我們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做優服務,不斷推動社區治理服務從“單打獨斗”向“聚指成拳”轉變,始終把居民幸福感、滿意度放在首位。
一是以陣地凝聚人。以“章浜社區微公益大聯盟”為平台,以項目化推進為抓手,通過激發區域單位、社會組織主體參與意識,著力打造“一站一堂一閣一視界”。“一站”即便民服務站,服務站開辦至今,得到了駐區單位的大力支持,每月10日到社區利用自身特長優勢,為居民群眾開展如理發、電器維修、法律咨詢等內容的便民服務活動。“一堂”即四季養生堂,中山醫院主動與社區對接,認領了這個項目,以名醫面對面、送醫點對點、助醫線對線的三位一體服務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醫療服務。“一閣”即章浜暖心閣,為進一步關愛社區中的弱勢群體,結對單位紛紛拋出橄欖枝,伸出互助之手,結對困難群體,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黨組織及對他們的關懷和關愛。“一視界”即章浜新視界,開展“最美章浜”系列活動,通過尋找章浜社區的志願服務、公益參與、道德模范等先進公益人物,用身邊最美的事感染身邊的人、用身邊最美的人教育身邊的人,全面提高整個社區文明程度,打造最具幸福感的美麗章浜。
二是以活動凝聚人。居民區黨總支結合實際,開展了“傳統節日,喜慶章浜”、“踐行環保,綠色章浜”、“濃情粽意,溫暖章浜”、“繽紛暑期,盡在章浜”、“書香四溢,閱讀章浜”等主題活動,在活動開展過程中,得到了許多駐區單位,結對共建單位及在職黨員的積極響應和踴躍參與。
三是以關愛凝聚人。結合 “四百”走訪活動,發現關注社區喜事、樂事,更能提升社區的附加值,打造社區熟人社會。因此,黨總支通過“愛緣六重奏”、“智緣沙龍會”、“趣緣大舞台” 三項內容打造緣起互“浜”這一黨建品牌,以暖關愛、大智慧、聚文化的方式提高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從而推動幸福社區建設更上一層樓。
(四)工作聯動,優化空間補短板
章浜居民區黨總支堅持貫徹落實“人民建”、為“人民”的核心要義,通過“加減乘除”工作法,營造“章浜小棧,幸福鄰聚”的溫馨氛圍。一是活動空間做加法。針對老舊小區配套不足,因地制宜開展復合型改造,將章浜現有居委會及周邊公共平台打造成多功能活動中心,實現“一室多用”,最大程度擴容居民活動空間。二是辦公空間做減法。改變一人一桌一電腦的傳統辦公理念,在新建的章浜活動中心,隻保留了少量的工位,把更多的空間讓利於民,服務於民,著力打造“暖心閣”、“致遠書屋”、“養生堂”等活動載體,讓社區居民感受身邊的小確幸。三是服務功能做乘法。統籌居民區黨建資源,邀請20家幸福合伙人加入章浜微公益大聯盟,統一設置為老服務、健康咨詢、法律援助等8項基本服務,為社區百姓提供足不出戶的便民活動。三是轉變作風做除法。從社區的短板問題出發,以幸福社區建設為契機,建設章浜智慧小屋,用數字化改造為老舊小區換新賦能。將感知設備整合接入系統平台,用大數據的精准管控,實現社區安全主動預防。
三、成效與反響
一是進一步強化了居民區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堅持大抓居民區黨建引領建立健全相關制度,以網格的形式,將各種資源和力量凝聚在一起,無論是單位還是個人都成為了社區治理的參與者和推動者,從而形成了資源共享,制度共建,社區共治,難題共解的強大合力。
二是進一步發揮了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通過紅色能量的進一步引領,社區中的廣大黨員通過亮身份、比服務、遞能量等一系列活動,由點及面地在社區中形成一股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推動社區和諧注入新能源。
三是進一步提升了社區百姓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通過舉辦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傾力打造社區“熟人社會”,讓廣大社區黨員群眾能夠“走出來、聚起來、動起來”,增進彼此鄰裡感情,從而有效提升社區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切實增強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探討與評論
社區的老年人、小孩、還是上班族,人人都能參與社區變好的過程,享受它帶來的價值,真正成為社區的主人。在此過程中,我們最能感受到的是那份來自社區居民及社會各級組織強烈的責任意識和奉獻意識,深刻感受到與居民彼此之間的心貼得更近了,情融得更深了。一是居民區黨組織的引領和凝聚作用得以彰顯。居民區黨總支時刻關注著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牢記宗旨,不忘初心,因地制宜地開展社區黨建工作,充分發揮黨總支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匯聚民意、集聚民智、凝聚民力,著力構建黨建引領自治、法治、得治相結合的社區治理體系。二是逐步形成“黨建引領推動+自治共治協同”的運作新模式。居民區黨總支始終將全過程人民民主貫穿於社區工作運行全過程,協同“三駕馬車”,完善社情民意反饋機制,不斷激發多元主體之間加強紐帶聯系、實現互利共贏的自治動力,建設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社區治理共同體。三是健全工作機制是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的有力支撐。通過完善協商機制,搭建活動平台,拓寬參與渠道,有利於調動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社區治理效能,積極引導社會力量成為服務社區的攻堅隊、志願隊,成為社區治理的生力軍和排頭兵。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