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遵義市委組織部
2024年09月14日15: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貴州省遵義市以建成“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范市”為契機,把居民樓棟作為加強黨的建設、深化基層治理的重要陣地,探索開展“紅色美麗樓棟”創建,推動組織下延到底、資源下沉到底、服務下移到底,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一、背景與起因
樓棟作為城市居民群眾生產生活的基本單元,是基層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抓好城市基層治理具有關鍵影響和作用。但當前樓棟治理難度普遍較大,特別是老舊小區樓棟,因年久失修、無物業管理等原因,導致管網線網亂拉亂搭、雜物亂堆亂放,通道垃圾遍地、牆面污垢連片等問題普遍存在。加之這部分樓棟居民大多數為老年人,生活習慣難以改變,思想工作難度較大﹔還有的是租戶,流動性強、歸屬感差,逐漸成為了城市基層治理最難啃的“硬骨頭”。近年來,遵義市將目標著眼於解決城市基層治理中的難點、堵點,以解決老舊小區樓棟治理問題為突破口,探索開展“紅色美麗樓棟”創建工作。以下沉資源力量、凝聚治理合力、解決問題訴求、做優市民服務為載體抓手,推動把黨的組織覆蓋到單元樓棟,用黨的資源來撬動社會資源參與基層治理,實現精准感知、有效處置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持續提升居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做法與實踐
(一)組織力量在樓棟下沉,讓群眾身邊有更為堅實的依靠
把治理單元從網格延伸至樓棟,把組織力量下沉到服務群眾最前沿、基層治理最末梢,在樓棟建立黨組織,下沉機關干部、報到黨員、志願者等力量到樓棟開展工作。一是志願力量優先進入樓棟。立足“選好一個人、管好一棟樓”,按照黨員優先、退伍軍人優先、優秀志願者優先“三優先”原則,採取“組織提名+群眾推選”的方式,優選9800余名公認度高的優秀志願者擔任樓棟長,為群眾提供“零距離”服務。二是機關干部下沉進入樓棟。著眼健全“平急”結合機制,開展“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將6.3萬余名縣直機關、街道企事業單位干部編組成團下沉樓棟。平時,重點做好樓棟基礎要素維護﹔急時,全部下沉樓棟開展工作。三是報到黨員補充進入樓棟。組織10萬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常態化到樓棟開展法律援助、治安巡查、政策宣傳等服務。開展黨的組織進樓棟、黨員義工進樓棟、黨的服務進樓棟、黨的聲音進樓棟“四進活動”,建立一名黨員結對多名群眾的“1+N”聯系服務機制。
(二)治理合力在樓棟凝聚,推動共建共享成為群眾自覺行動
充分整合轄區資源,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決策,進一步凝聚基層治理合力,實現“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大家的事情大家管”。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樓棟文化。立足樓棟人員結構和分布特點,挖掘樓棟內老黨員、勞動模范、道德模范等精神文明標杆,按“一樓一特”,打造“道德模范樓”“黨員先鋒樓”“敬老愛老樓”等各有特色的樓棟文化宣傳牆,著力提升樓棟居民認同感和歸屬感。二是群策群力建立共治機制。通過居民聯戶、商鋪聯戶、單位聯戶等方式,設立“聯心亭”,適時召開“樓棟共治會”,增強居民共治意識。定期開展“最美樓棟” 等評比活動,簽訂《紅色美麗樓棟公約》,設立流動紅旗,讓“我的樓棟我清潔,我的樓棟我愛護”理念沁潤人心。三是整合資源改善樓棟環境。充分發揮職能部門優勢,明確340名黨員領導干部擔任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通過部門出資、社區籌資、企業捐資等方式,協調整合資金3000余萬元用於整治城市“牛皮癬”、電線亂搭、樓道堵塞等問題。
(三)問題訴求在樓棟解決,著力把急難愁盼化在基層一線
健全完善“實時收集、快速回應、及時辦理、定期反饋”工作閉環,做到“居民有訴求、組織有回應”。一是線下線上收集民意。線下組建“民情小分隊”,定期進樓入戶開展“大走訪”活動,在樓棟內設置民情意見箱、“微心願牆”,常態收集問題訴求。線上推廣“紅城微家”平台,設置事件上報等功能模塊,讓百姓少跑腿、數據多跑路。二是分級分類處置問題。充分發揮樓棟長“活地圖”“活戶籍”作用,在職責范圍內的“接訴即辦”﹔超出職責范圍的,逐級上報解決。設立小區“紅色議事廳”,適時召開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集中研判解決民生實事2.2萬余件。三是一事一評反饋成效。設立“樓棟說事室”,定期向樓棟居民反饋辦理情況。同步建立激勵機制,對於辦理情況評為“滿意”的,在“紅城星店·睦鄰店鋪”為樓棟長提供商品打折、物業費減免等優惠,進一步激發樓棟長干事動力。
(四)市民服務在樓棟做優,不斷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
把樓棟作為服務居民的最前沿,健全服務體系、優化服務供給,切實把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一是“紅城驛站”提供多元服務。以全市519個“紅城驛站·睦鄰之家”為基礎,整合物業陣地、活動場所等資源,將“15分鐘服務圈”延伸到樓棟,常態化開展文藝匯演、鄰裡互動等活動,推動樓棟群眾從“陌鄰”到“睦鄰”。二是“紅色物業”提供精准服務。以“十二條”措施深化“紅色物業”創建,推動108個物業公司成立黨組織。把保安、保潔、水電工等專業力量納入“樓棟紅管家”隊伍,精准高效為居民群眾提供物業服務。三是“紅色跑團”提供暖心服務。聚焦鰥寡孤獨等特殊群體,開展“黨員亮身份”“有事找黨員”等活動,動員各類社會組織、社區群眾組建“紅色跑團”服務團隊200余支,為群眾提供上門體檢、愛心代購等“紅色代辦”服務。隨著“紅色跑團”行程不斷積累,居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紅色跑團”不僅送服務、解難題,還通過“帶貨”實現了社區公益經濟“零”突破。
三、成效與反響
(一)鏈條延長,黨的組織體系更加健全。根據老舊型、新建型、商圈型和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型等不同特點,綜合考慮區域位置、居民文化等因素,堅持把黨建、政法、民政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網”,合理劃定城市社區網格4647個。比如,匯川區仁和苑社區將轄區網格優化調整為7個,成立網格黨支部7個,優選樓棟長148名,實現了管理更便捷、服務更精准。全市共組建網格黨組織3585個、樓棟黨小組6238個,選優配強樓棟長9856名、黨員中心戶2.1萬余戶,基本構建起“社區黨支部—網格黨組織—樓棟黨小組—樓棟黨員中心戶”的基層組織體系。
(二)服務下沉,城市基層治理更加精細。持續深化“雙吹哨、雙報到”機制,引導1366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457個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結對參與社區治理﹔推動10萬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服務,通過在樓棟內設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等,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推動提升治理效能、密切黨群聯系。比如,新蒲新區靈犀社區依托“力量下沉·網格賦能”行動,把44名區級、街道黨員干部編組進入“樓棟紅管家”隊伍,開展入戶走訪200余次,收集化解矛盾糾紛48條。全市編組下沉干部累計在樓棟開展志願服務4.1萬余次、辦理實事好事1.8萬余件。
(三)感知精准,城市居民服務更加暖心。堅持打破“限時、限地、限人”等傳統束縛,利用小區攝像頭、智慧門禁卡、便民物聯網等資源,整合各部門政務服務平台數據等信息化手段,以及引導各類社會力量參與治理等方式,精准感知群眾需求,分類建立兒童成長、居家養老等20余類服務事項清單。比如,仁懷市五裡碑社區聚焦易地扶貧搬遷群眾需求,組織120余名黨員、群眾分類組建矛盾調解、環境整治等7支志願服務隊,常態化參與治理服務。全市共有19余萬名黨員干部、居民群眾主動參與“微走訪”“微陪伴”“微心願”等志願服務,處置各類訴求2.3萬余件,幫助解決困難和問題10萬個。
(四)宣傳發動,群眾自治意識更加強烈。健全社區調解委員會、婦聯等群眾性自治組織,推動在小區樓棟設置意見箱、召開群眾會、制定《公約》等,組織開展文藝展演、“我們的節日”等活動2300余場次,宣傳發動群眾參與自治。比如,紅花崗區推動338名網格員、510名聯戶長入戶開展政策解釋、宣傳發動等工作,組織各類活動200余場次,充分調動居民積極性。同時,全市累計組織評選“志願服務之星”“最美樓棟”等先進個人或集體300余個,優選1300余家“紅城星店”為先進個人或集體提供商品打折、物業費用減免等優惠,群眾自治意識日益增強。
四、啟示與思考
(一)必須把健全黨的組織體系作為前提,強化黨對各類組織和群體的政治引領。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加速推進和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城市居民小區結構分化加劇,群體日漸多元,對城市基層黨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實踐証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關鍵在於強化社區黨組織政治功能,必須把黨的基層組織體系延伸到群眾身邊,把黨的領導植根於居民群眾之中,推進黨的聲音進網格、進小區、進樓棟,做好宣傳教育和組織動員工作,把各類組織和各類群體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
(二)必須把增強群眾參與意識作為關鍵,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層治理格局。隨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民主法治等方面的要求逐步增長。實踐証明,人民群眾是社會治理的力量源泉。在新形勢下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關鍵在於健全群眾參與機制,搭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鼓勵群眾理性表達訴求、積極參與協商,廣泛發動群眾參與服務、自我服務、相互服務,依靠群眾做群眾工作,把治理對象變為治理力量,群策群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
(三)必須把提升群眾生活質量作為根本,努力讓社區成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灣。社區居民日常需求更加多元、更具個性,局限於基本生活的傳統服務內容和方式已經很難適應。實踐証明,基層治理的根本在於回應群眾關心關切,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健全服務網格、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載體、增強服務功能上下功夫,推進服務“供給側”改革,把群眾身邊“關鍵小事”辦好,滿足居民多元化、多樣化、多層次的生活服務需求,真正讓居民群眾滿意。
(四)必須把創新信息技術運用作為增量,提升城市數字管理服務水平。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的生產力,正在重塑著群眾的生產生活,已經成為城市基層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載體。遵義市在推進“紅色美麗樓棟”建設中,主動適應城市信息化建設要求,創新運用“智慧門禁”“紅城微家”等數字管理服務平台,不斷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精細化精准化水平。在新形勢下推進城市基層治理創新,要主動適應信息技術這一新的載體,運用信息技術整合社會資源、創新工作載體、提升服務水平。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