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咸豐縣委組織部
2024年09月12日17:5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湖北省咸豐縣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立足山區實際,以院落為治理單元,推行發展聯手、困難聯幫、服務聯心、環境聯治、文明聯建、平安聯創等“六聯”服務舉措,聚焦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著力建強鄉村治理骨干隊伍,探索抓黨建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途徑,探索山區黨建引領新路徑、新模式。
一、背景動因
咸豐縣屬武陵山脫貧地區、少數民族地區、湘鄂渝黔革命老區,國土面積2550平方公裡,轄10個鄉鎮、183個行政村,總人口39萬,有“湖北省西大門”之稱。全境以喀斯特地貌為主,境內蒼山如海、百溪爭流,村民鄰水而住、傍山而居,形成居住相對集中的自然院落。以往,主要以行政村、村民小組管理為主,存在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夠、鄉村治理單元過大、群眾參與度不高、服務群眾不精准不精細等問題。近年來,在鄉村治理實踐中,按照中組部“在村級層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健全精准化精細化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有關要求,在全國紅色美麗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等村試點推行黨建引領院落治理並全面推廣,推動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服務下探、資源下放,把治理力量有效覆蓋到院落、延伸到農戶房前屋后,用黨建引領院落治理“金鑰匙”打開鄉村振興“幸福門”。
二、主要做法
(一)壓實工作責任,構建“上下一體”治理格局
堅持以系統思維,精細謀劃試點工作,構筑起上下協調、聯動高效的推進機制。一是堅持高位謀劃。健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指揮部牽頭推進、縣級領導包鄉聯村、縣直部門定點駐村、鄉鎮班子成員包村聯系指導的責任體系。縣黨代會專題研究部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審議通過《關於深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進鄉村振興的決定》,制定《關於抓黨建促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措施》《關於加強鄉村治理骨干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等制度性文件4個。二是注重統籌推進。縣委常委會專題研究部署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促鄉村振興工作3次,採取“縣級設擂、鄉村擺擂”方式,開展以“比治理促振興”為主題的“拉練比武”3期,通過現場座談問書記、相互交流答疑惑、集中調度明任務、互評打分排位次等方式,重點工作定期調度,亮點工作觀摩互鑒,營造“互學互鑒、比抓搶促”良好氛圍。三是強化示范帶動。以紅色美麗村、鄉村振興重點村、共同締造試點村、文明善治村為主,確定66個試點村示范帶動整體推進。
(二)突出固本創優,夯實“振興一線”治理基礎
以建強村黨組織為關鍵,健全鄉村治理骨干隊伍育選管用全鏈條機制。一是健全組織體系。把黨員中心戶、黨小組設置在院落,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院落)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每名黨員負責聯系周邊3至5戶困難群眾,推動黨的組織和工作到戶到人。二是建強骨干隊伍。探索“定向招考錄用、分類教育培訓、統籌落實保障、全域動態使用”村級后備力量招聘機制,優化村級后備力量選拔培養。推行“導師幫帶制”,從鄉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駐村第一書記等人員中選拔導師,圍繞“帶學理論、帶學業務、帶做群眾工作”,結對培養村黨組織書記、村“兩委”成員及后備力量。三是強化基層保障。足額保障村級組織辦公經費、村級組織必要支出經費、村干部基本報酬,落實村“兩委”成員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補貼,為村主職干部提供免費體檢。建立集體經濟收入與村干部報酬挂鉤的激勵機制,明確村集體可從當年實現的經營性純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作為村干部工資(補貼)。
(三)聚焦自然院落,提升“最后一米”治理能力
結合山區實際,以村民相對集中居住、幾代人共同生產生活的自然院落為重點,探索村黨組織領導下的院落自治路徑。一是優化治理單元。統籌考慮歷史沿革、服務半徑、群眾意願和規模適度,以農村自然院落為基礎,確定治理單元,聚力打造文明和諧、互幫互助、安定有序的鄰裡生活共同體。二是搭建治理平台。在村黨組織領導下,整合農村合作社、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理事會等各類社會組織資源,在院落成立理事會,搭建“黨小組+院落理事會”平台,因村制宜開展“涼橋議事”“鐘亭說事”“古樹議事”,引導群眾自己說事、議事、辦事﹔明確宣傳政策法規、管護基礎設施、整治人居環境、開展鄰裡互助、推進平安創建、樹立文明新風等6項重點任務。三是厚植治理力量。全覆蓋組建由村“兩委”成員、駐村干部組成的鄉村振興“尖刀班”,工作力量下沉到村民小組、到院落。按照“個人自薦、群眾推薦、院落評選、村級審查”的原則,由在當地常住、有威望、群眾公認的黨員中心戶、村民代表、鄉土能人、志願者擔任“院落長”。
(四)推行“六聯”並進,凝聚“干群一心”治理合力
聚焦鄉村治理重點,強化縣鄉村上下聯動、部門左右協同,形成黨組織領導下多元組織齊參與的強大合力。一是推行發展聯手。按照區位相近、產業相同、資源相融原則,指導鄉鎮成立集體經營公司抱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實現以強帶弱、以點帶面、抱團發展。二是推行困難聯幫。統籌村“兩委”成員、駐村工作隊、黨員聯系戶、自治組織等力量,加強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等重點人群動態監測,及時掌握困難群眾情況並上報村黨支部,及時開展困難幫扶。三是推行服務聯心。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推動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到村、寄遞物流進村。利用農村閑置房屋、黨員中心戶住所等設置黨小組活動陣地,為院落群眾提供代理代辦、代收代付、代購代銷“六代”服務。四是推行環境聯治。縣級出台“以獎代補”政策,統籌資金投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帶動群眾出資投勞、讓地讓利,就地取材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院落。五是推行文明聯建。加強村規民約規范化建設,建立村規民約鄉鎮法律顧問審核備案機制,探索推行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有序推進移風易俗。舉辦村晚、村BA、公益電影放映、鄉村運動會等文體活動,不斷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尚。六是推行平安聯創。村村組建以村“兩委”、駐村干部、志願者為骨干的義務巡邏隊、糾紛聯調隊,常態化開展治安巡邏、安全隱患排查,一大批鄰裡矛盾、家庭糾紛在村一級得到化解。
三、主要成效
咸豐縣以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為契機,深化共同締造體制機制創新,在全國紅色美麗村、鄉村振興示范村、黨組織軟弱渙散村等村試點推行黨建引領院落治理並全面推廣,推動治理重心下移,資源、服務、平台下沉,把治理力量覆蓋到院落、延伸到農戶房前屋后,取得顯著成效,贏得黨員群眾一致好評。
(一)黨的領導堅強有力。全縣183個村黨組織設置院落黨小組704個,確定黨員中心戶1989戶,每名黨員負責聯系院落內3至5戶農戶,實現黨的組織延伸到小組、院落和工作聯系到戶到人,上級有部署,自上而下,一呼百應﹔群眾有訴求自下而上,逐級反饋,雙向互動,上下貫通。82項群眾關注、獲得感較強的政務服務事項下沉到村級辦理,累計為群眾代辦事務3.1萬余件次、代銷代購物資上億元,實現村民辦事少跑路。鄉村振興“尖刀班”包聯院落,逐戶走訪,累計籌集資金520余萬元,幫助困難學生、困難群眾4800余人次。
(二)村級發展蓬勃向上。村黨組織牽頭、鄉賢能人參與、電商搭台、“兩新”組織合作,推行盤活“三資”、產業帶動、投資合作、自主經營、電商服務等主要模式,建立完善利益鏈接機制,全縣192個村中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10萬至50萬元的133個、50萬元以上的15個。利用節假日組織召開返鄉外出務工能人座談會,回引100余名鄉賢回鄉投資近億元,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110萬畝、專業合作社500余家、農家樂320余家,有效帶動群眾增收致富。黃金洞鄉麻柳溪村、小村鄉羊蹄村、朝陽寺鎮雞鳴壩村等14個村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
(三)群眾參與更加廣泛。在村黨支部領導下,整合農村合作社、志願服務隊、鄉風文明理事會、鄉賢聯誼會等各類社會組織資源,全縣183個村黨組織領導成立院落理事會458個,搭建“黨小組+理事會”平台,讓每個群眾都參與一個理事會、每個組織都融入共同締造,變“一盤散沙”為“一塊磐石”。黨小組領導院落理事會通過召開院子會、小組會,帶動群眾出資3000萬元、投工投勞10萬人次、讓地360余畝,建成大坪寨、興隆坳、光明壩、雲家灣等示范院落298個,鄉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四)治理合力顯著增強。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員519人,累計公開招錄村干部助理189名,儲備村級后備力量604名,組建起以黨員為主的院落治理隊伍,實現每個院落服務群眾的力量從過去由村民小組長1人,擴充到現在的3至5人。“一村一警一律師”實現村級全覆蓋,深入院落開展法治教育、反詐宣講等活動1000余場,累計受眾80余萬人次,群眾法治意識持續提升。組建183個村民調解委員會,健全矛盾糾紛聯調制度,實現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平安穩定測評連續4年位居全省前列。民主制定村規民約183個,組建志願者服務隊263支,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12000余次。
四、經驗啟示
咸豐縣以鄉村院落“小切口”破解鄉村治理“大難題”,入選全國鄉村治理典型案例,獲評“全國社會治理創新示范縣”,為山區縣市加強鄉村治理探索了方法、提供了路徑、積累了經驗。
(一)黨建引領是根本。黨的領導是一切事業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証,隻有發揮好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才能為加強鄉村治理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咸豐縣注重選好班子、選優黨員中心戶、建立健全“村黨組織—村民小組(院落)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織體系、做實“黨小組+理事會”平台,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充分發揮黨員示范帶動作用,一大批社會組織、能人大戶積極參與,激勵群眾廣泛參與,村庄環境、產業發展、鄉風文明齊頭並進,鄉村治理工作取得了質的變化。實踐証明,村級黨組織堅強有力,鄉村治理就能蹄疾步穩﹔村級黨組織軟弱渙散,鄉村治理便會步履維艱。
(二)精細單元是基礎。社會治理層級不一樣,所面臨的問題也不一樣,推進基層治理就要找准最小治理單元。咸豐縣在治理工作中結合實際,統籌考慮歷史沿革、服務半徑和群眾意願,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以農村自然院落確定網格治理單元3238個,每個院落30∼50戶,推動網格設置精細優化,著力把院落打造成文明和諧、互幫互助、安定有序的鄰裡生活共同體。實踐証明,治理單元的規模,直接影響治理效能。應以自然院落為基礎治理單元,動態掌握院落社情民意及群眾生產生活情況,治理焦距更加精准精細,讓群眾訴求在院落得到解決,讓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群眾參與是關鍵。鄉村振興最大的受益者是群眾、最了解農村的也是群眾,以群眾為主體的有效治理,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咸豐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始終站穩人民立場,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183個行政村均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群眾自治組織,廣泛開展議事協商活動。實踐証明,隻有緊緊依靠群眾、發動群眾、服務群眾,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群眾信任、支持和參與,才能切實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激發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調動更多群眾參與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確保更好地匯聚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四)力量下沉是保障。鄉村要發展,離不開自上而下的資源匯聚。咸豐縣在推進鄉村治理的進程中,始終堅持推動資源、平台、服務下沉到村、到院落,縣鄉領導常態化到村到院落,“尖刀班”黨員干部常態走訪入戶,村“兩委”干部高效辦理服務事項,將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解決在家門口。實踐証明,將更多優勢資源更多地匯聚到鄉村,鄉村的發展就更快更好。
(五)注重和美是重點。和美鄉村,是對鄉村建設內涵和目標的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咸豐縣深入學習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以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推行“點子群眾出、方案集體定、材料就地取、用工本地找”的模式,聚焦改善群眾身邊、房前屋后人居環境的實事小事,創新建設小菜園、小禽園、小果園、小庭園、小花園、小游園“六小園”,打造環境好、民風淳、人心齊的示范院落。實踐証明,鄉村振興,隻重“硬件”不重“軟件”就如同“空中樓閣”,隻重“外在”不重“內涵”就如同“鏡中之花”,“和”“美”二者缺一不可。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