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貴州都勻市:著力“六有六美六提升”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中共都勻市委組織部

2024年09月09日17:5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近年來,貴州省黔南州都勻市按照“試點先行、以點帶面、循序漸進、全面覆蓋”思路,以“六有六美六提升”為抓手,以實現村寨個性化、多元化發展為目標,堅持統籌推進、部門聯動、鎮村帶動、主體參與、社會支持的典型創建機制,充分挖掘本地優勢特色,整合多方資源力量,全力推動鄉村振興典型樣板打造。

一、背景成因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農村產業結構單一,農民收入水平低下,農村組織建設不夠規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后等問題日益突出。為加強村級組織建設,大力推進村級產業發展,持續優化農村基層治理,促進農村產業興旺、環境美麗、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群眾富裕,都勻市在產業發展、組織架構、治理機制、村寨文化、環境治理、典型創建等六個方面發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有增收產業,展現富足生活美,提升經濟發展實力

構建“市場引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社會參與”的產業運行機制,聚焦毛尖茶、特色蔬菜、牲畜家禽、中藥材等優勢產業,以“組織帶動、書記帶領、黨員帶頭”的“三帶”做法為核心,用好資金支持、企業帶動等力量,促進產業富民強村加速度。印發《都勻市財政銜接資金支持農業產業發展實施方案(試行)》,規劃1400萬元資金以獎補、貼息形式促進脫貧人口、監測人口增加轉移性收入,加大養殖大戶、專業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的支持和培育力度,發揮企業技術支撐、產銷通道等優勢,帶動農戶共同做優做強本地主導特色產業。定期梳理項目、資源下放到村,不斷拓寬村級發展渠道,支持產業發展。2024年至今梳理可下放到村支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29個,涉及資金2844.8萬元。小圍寨街道馬尾村《按下村企融合快進鍵、跑出經濟增長加速度》入選中央組織部選編的全國典型村好經驗好做法,平浪鎮被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平浪大米”入選第二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二)有組織架構,展現黨建引領美,提升基層服務水平

建好三支隊伍一個陣地,形成村級黨組織、黨員、鄉賢寨老、群眾共商共議的基層治理模式,強化基層組織服務水平。一是建好村支兩委。推動9名村黨組織書記跨省、縣跟崗鍛煉,推動21名村黨組織書記到市直機關部門跟崗學習,有序安排357名村干部到鄉鎮站辦所和窗口跟班學習,精准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干部395名,進一步建強村級班子隊伍。二是建好黨員隊伍。推行黨員“承諾、踐諾、述諾”機制,組織黨員認領服務群眾事項,在產業項目發展、創業就業引導、矛盾糾紛調處、鄉村社會治理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農村黨員參與服務群眾辦實事4078件。三是建好寨(組、社)管委。以小組為單位,劃分網格,設網格黨支部174個,組寨黨小組266個,以自然寨為治理“微單元”,組建寨(組、社)管委682個,推選黨員、聯戶長、鄉賢寨老等擔任委員,累計走訪群眾15058人次,干群協商村寨事務531次,解決村內事務368件,化解群眾困難764件。四是建好陣地平台。推動村、組活動場所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著力打造基層治理先鋒陣地,建成議事協商場所130個,實現便民服務有提升、黨群活動有組織、協商議事有陣地、群眾發聲有渠道。2023年,小圍寨馬尾村駐村工作隊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先進集體,平浪鎮平壩村駐村第一書記孔令華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第一書記,毛尖鎮富溪村駐村工作隊員吳文濤被評為全省鄉村振興優秀駐村工作隊員。

(三)有治理機制,展現平安和諧美,提升自我管理能力

圍繞“三治融合”,組織發動群眾通過立民約、積分制、紅黃榜、常評比,提升民事民議、民事民管的民主自治能力,增強村民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建立村級黨組織統一管理,寨(組、社)管委、鄉賢會等自治組織參與的鄉村“微治理”格局。根據“一村寨一規約”原則,將治理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環境衛生管護、支持公益事業等內容載入寨(組)規民約,對規范群眾日常行為提出明確要求,並進行量化賦分。實行積分動態管理、定期紅黃榜評選公示,對上榜人員落實獎懲措施,以推動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2023年,制定組(寨)規民約700份,紅黃榜評選機制、積分管理辦法200余條,展示家風家訓250余組,都勻市綜治中心“一站式”聯動解紛工作法、沙包堡街道“全鏈條”解紛工作法、墨沖鎮新坪村“一引領三結合”群防群治解紛工作法被評為全省第一批新時代“楓橋經驗”先進典型稱號。

(四)有村寨文化,展現鄉風民俗美,提升文明創建質量

圍繞文化傳承、文明實踐、移風易俗三大重點,促進傳統文化與文明新風相結合。一是緊盯文化傳承。以簡約、大方為原則,以展示民族文化、農耕文化和村寨文化為目的,充分利用村寨現有資源,就地取材植入黨建宣傳、民族文化、新風文明等內容制定寨訓199條,家訓1806戶﹔變廢為寶、以舊創新打造物景小品428處,既做好文化傳承,又激發村民集體認同感。二是緊盯文明實踐。完善鄉村文化設施,夯實文明陣地建設,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0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56個。組建“文藝輕騎兵”隊伍、農村志願服務隊伍,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文字,緊貼鄉村群眾文化需求、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宣傳黨的政策、鄉村振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內容,提升鄉風文明水平。三是緊盯移風易俗。全面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整治行動,依托寨規民約、紅黃榜積分管理模式,開展文明村鎮、文明家庭創建,引導群眾擯棄陋習、轉變觀念,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截至目前,共排查治理封建迷信、濫辦酒席等苗頭性問題25例,化解矛盾糾紛196起,開展農村酒席打招呼298次,創建全國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鄉鎮4個、文明村5個、文明家庭4戶。州級文明鄉鎮1個、文明村63個、文明家庭14戶。2023年,都勻市綠茵湖街道文明村“三定四統一監督”做法被納入第四批全國鄉風文明建設典型案例,歸蘭水族鄉基場村、奉合村、翁奇村、福庄村、翁高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名單。

(五)有靚麗顏值,展現生態宜居美,提升人居環境品質

實施兩項行動,推進鄉村風貌美化亮化。一是實施衛生整治行動。採取政府統籌推動、村級組織主導、村民自主參與方式,建立環境衛生管護機制,常態化開展路、溝、屋、院、園、場、林、河等環境衛生“大整治”,持續淨化村寨環境。截至目前,共開展村寨環境衛生治理1943次,群眾參與達23709人次,完成公共區域環境治理3468處、農房衛生清理5925戶。二是實施品質提升行動。以治理廁、污、垃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村生活垃圾、農業生產廢棄物、水塘溝渠清理,衛生廁所改造及污水治理,不斷提升村寨人居環境品質。2023年,完成新(改)建農戶廁所4223戶,並對已完成的戶廁開展驗收﹔鄉鎮生活垃圾收運行政村覆蓋率100%,行政村平均正常運行率年度平均值為97.06%,30戶自然村寨覆蓋率94%。毛尖鎮江洲村、江邊村,平浪鎮新龍村、平壩村,勻東鎮營盤村、瓮桃村,歸蘭水族鄉合心村被命名第七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村”,4人入選貴州省農村學法用法示范戶名單。

(六)有榜樣力量,展現典型示范美,提升比學趕超意識

突出三個典型引領,激發爭先創優的內生動力。一是突出鄉賢引領。打造由干部職工、村干部、鄉村能人等組成新鄉賢隊伍、致富帶頭人隊伍、返鄉創業人員隊伍,鼓勵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到村寨,帶動村民共同參與家鄉建設。目前,全市成立村(社區)級鄉賢組織146個,組織有創業意願、有帶動能力黨員、合作社骨干等60人參加致富帶頭人培訓,扶持外出返鄉務工人員創業103人。二是突出示范戶引領。緊扣“十個方面”樹典型,開展衛生整潔、文明禮貌、黨員創業、勤勞致富、就業能手、遵紀守法、家庭和睦、尊老愛幼、樂於助人、熱愛公益“十類示范戶”評選,通過“人與人比、戶與戶比、寨與寨比”,全面激發廣大群眾比學趕超、爭先創優、勤勞致富的內生動力。三是突出典型村引領。以“五大振興”為主題,開展都勻市鄉村振興觀摩評比,通過以比促學、以比促干的方式,帶動全市各村寨爭創鄉村振興典型,形成“人與人比、戶與戶比、寨與寨比”良好氛圍,加快推動宜居宜業鄉村建設。“六有六美六提升”相關做法入選“2022貴州省鄉村振興優秀創新案例”。

三、取得成效

目前,通過開展三輪“六有六美六提升”典型創建,建成市級“人居環境”“黨建引領”“庭院經濟”典型24個,帶動343個組寨開展選樹典型,群眾投工投勞36200人次。各典型村寨特色鮮明、帶動成效顯著,開創都勻市鄉村振興的新局面。

四、經驗啟示

啟示一:聚焦固本強基,夯實組織基礎。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的主陣地是基礎,隻有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的職能,加強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才能使鄉村振興的各項戰略落地提供有力支撐。都勻市堅持問題導向,探索開展村級班子運轉情況大檢視專項行動,對全市所轄村進行“逐村檢視、逐人過堂”,通過查問題、深剖析、找症結、抓整改,不斷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啟示二:立足自身實際,推動產業發展。鄉村振興主要目的在於促進鄉村能夠自主地創造更多的財富,使群眾致富增收,實現生活富裕富足。村級黨組織作為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踐行者,要結合本村的資源稟賦,整合各類資源,不斷補齊資源短板,引導黨員發揮帶頭作用,推動鄉村發展進入“快車道”。都勻市積極探索產業發展帶動、資產盤活帶動、項目建設帶動、農機服務帶動、農旅結合帶動等增加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性收入發展模式,不斷拓寬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進而涌現出不少創新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先進典型。

啟示三:創新治理模式,促進基層治理。針對群眾意見分散、群眾參與度關心度不高等基層治理難題,要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有效途徑,引導群眾有序參與村級事務的決策、管理和監督。都勻市探索黨建引領“請你來商量”議事機制,積極構建“村黨組織+寨(組、社)管委+鄉賢會(寨老會)+十聯戶”治理架構,組建“包村領導+包村干部+駐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組寨群眾”的基層議事協商隊伍,不斷激發群眾參與熱情,賦能鄉村“微治理”。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