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福州市台江區委寧化街道工作委員會
2024年09月09日17:1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社區作為黨委、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是國家治理體系中的“最后一公裡”,其治理水平直接影響基層工作的效率與效益,以及城市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區寧化街道福瑞社區黨委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的有效途徑,以“民生之福”答好“時代之問”,讓組織聯系得更緊密、資源凝聚得更集中、社區服務得更貼心、群眾生活得更幸福。
一、背景
近年來,寧化街道福瑞社區黨委聚焦“老、少、鄰”,以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為目標,持續推進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創新,不斷提升黨建引領群眾自治能力,有效提升了基層社會治理的效能和質量,努力構建黨群共建共治共享的示范社區樣板。
二、做法
(一)夯實“紅色堡壘”,凝聚治理強動力
一是建強組織體系。按照“便於管理、全域覆蓋”的原則,以單獨組建或聯合組建形式,組建9個小區網格黨支部,使黨的組織觸角延伸至城市最末梢。搭建“街道—社區—小區(網格)—樓棟—居民”五級組織架構,確保基層治理的各項任務落實到片、人員定位到點、責任落實到人。推行社區“兩委”成員、小區物業負責人、業委會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讓黨組織的鏈條進一步向小區延伸,凝結形成治理合力,提升小區網格治理效能,有力保障了基層治理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二是凝聚共建合力。以黨建共建為紐帶,與市政工程中心、福州農商銀行等20家轄區單位、機關企事業簽訂共建協議,開展32項共建服務事項。結合“三張清單”工作機制,將社區、小區黨組織打造為“服務中心樞紐”,在全方位收集群眾需求清單基礎上,定期梳理結對共建單位的資源清單,通過“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全流程,幫助居民需求與資源一一對接,照單精准組織實施服務項目,幫助解決法律援助、困難救助等居民“關鍵小事”。
三是強化服務賦能。依托社區綜合便民服務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務平台,推動退休認証、公租房申請等高頻審批事項引入社區,通過引進“e福州”自助終端,讓居民不出社區即可辦理房產証明、繳費查詢等便民業務,推動“最多跑一趟”機制落地落實。持續優化窗口服務流程,採取“窗口人員+黨員干部輪值”模式,從業務“開辦”到“精辦”,以“小窗口”彰顯為民服務情懷,以更加走實、走深、走心的服務方式,讓群眾辦事更舒心、更放心、更安心。
(二)匯聚“紅色力量”,提高自治主動性
一是“第一書記”發揮作用。創新召開小區第一書記“圓桌座談會”,常態化建立與第一書記的溝通聯系,配合第一書記領辦“四微項目”和“五小”服務活動,已推動解決小區綠化、衛生等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個。以結對共建為平台紐帶,統籌小區黨組織、家園事務服務中心、志願者服務隊、小區物業、共建單位、社會組織等六類主體,通過“三張清單”等共建機制,為小區解決了27件民生實事,找到居民意願訴求與社會資源服務的最大公約數。
二是“志願服務”正向激勵。推行“福滿瑞鄰家”黨群志願服務時間銀行,正向激勵社會力量參與治理,提升居民志願服務積極性,實現雙向得惠。目前,已注冊志願者1924人,志願服務隊5支。開展最美小區治理骨干、最美天台、最美樓道等社區“最美”系列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感召小區居民參與基層治理,推動“樓道革命”“天台美化”,暢通“淨、暢、亮、安、美”的樓道空間,助力推動居民主動參與小區公共事務的熱情,激活居民自治內生動力。
三是“老年”帶頭示范。充分發揮民政部門正式審批的全省首個鄰裡互助社會團體—福瑞社區福機新苑鄰裡互助協進會的作用,推動黨員居民骨干當好“黨聯系群眾”的橋梁紐帶。由原福建機器廠的老黨員、老干部、老工人組建的協進會,會員人數從300多人增加到800多人,通過老鄉鄰、老同事的威望優勢,構建鄰裡交流互助平台,開展議事協商、矛盾化解、互幫互助等居民自治工作,不斷提升居民的歸屬感。在此基礎上,依托“銀發助理”“老黨員工作室”等載體,從熱心老黨員中發掘培樹榜樣代表,在居民間形成示范號召效應,影響帶動更多居民參與清潔家園、助老慰問等小區治理事務。
(三)完善“民生載體”,提升居民參與度
一是升級民生陣地。社區結合“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激發多元主體凝成合力,全方位打造黨群服務空間,“一站式”滿足居民需求。配套完善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社區衛生服務站、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便民互助工坊、長者食堂等18個民生服務載體,提檔升級民生服務水平。聯動社會組織小善公益,合作打造“10分鐘生活圈無障礙改造示范區”,實施110多項的社區智能無障礙設施改造,全面服務殘疾人、老年人、兒童,以及其他行動不便人員。如,福瑞社區無障礙改造提升項目獲評2022年省級無障礙設施示范區樣板工程,位列省級樣板工程全省第一檔第三名。“福瑞社區無障礙設施項目——打造全齡友好型社區示范案例”獲評福州市首批城市可持續發展示范案例。
二是豐富服務事項。積極引入社會力量以低償服務嵌入社區服務體系,實現社區全齡居民對幸福的追求,讓“家門口”的服務從“有”到“優”。按需配齊日間照料、長者食堂等服務和設施,與台江區老年大學合作共建福瑞社區教學點,引入老年大學優質師資資源,為老年居民提供交際舞、國畫等課程,更好滿足老年人在健康養老等方面的需求,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持續運營全省首個“社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已開設舞蹈、美術、書法、圍棋等8個班級,全年開展課程200節以上,培訓人次達15000人﹔新啟用“兩岸童謠之旅”台江福瑞驛站,舉辦形式多樣的兩岸童謠文化活動,為兩岸兒童提供更多交流平台。在雙休日、節假日組織開展親子、惠企、暖“新”等主題活動,目前已組織50余場,參與群眾達1000多人。
三是推行民主協商。以“五事工作法”為抓手,依托“居民議事廳”等陣地,因地制宜打造民主協商平台,實施“居民議事會”“民情懇談日”等做法,定期組織召開鄰裡治理懇談會,圍繞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社區治理舞台讓給居民,切實增強居民參與公共事務意識,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問題134起,如,通過協商議事會議,推動濱江花園小區電梯安裝等56件長期懸而未決問題推進。 通過推廣“易說事”微信小程序、“小微權力”等線上平台,結合網格員入戶走訪、發放調查問卷、設立征求意見箱等線下方式,拓展群眾說事渠道,實現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今年以來,累計開展協商議事活動12場次。
三、成效
一是生活辦事更方便。依托街道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以“一刻鐘,便民服務送上門”為理念,規范便民服務機制,開啟“跑腿式”服務模式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為社區居民送上舒心、便捷的服務,實現居民“零跑腿”,服務“送到家”。社區黨委定期召開黨建共建聯席會,對轄區內公共事務進行研討,幫群眾理“事”,先后梳理提供需求和服務清單23項,共建服務項目13個,實現活動場地相互開放、專業人才互通服務。
二是社會力量更凝聚。以社區黨委為圓心,放大黨建紅色輻射效應,融合多單位共建為合力,整合各類近鄰資源,推動擴大“近鄰”半徑,構建起“資源融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黨建共同體。目前,已經有共建單位20多家。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小區黨員、共建單位黨組織黨員“三支隊伍”的“紅色力量”,變“單兵作戰”為“組團協作”﹔收集、掌握群眾所需、所盼、所求,建立“需求清單”,對接“資源清單”,制定“服務清單”,實現資源優化整合,彌補了社區資源的不足,成為社區基層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力量。
三是為民服務更精准。居民參與社區服務意願增強,在社區的引導下,圍繞民生熱點、痛點、難點等問題主動提出意見和建議,對社區的歸屬感和主人翁意識逐步提升,為轄區建設建言獻策,提高轄區精細化治理水平﹔積極組織動員轄區單位、黨員、群眾建立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志願服務、認領微心願、結對幫扶等助困活動,推動為民服務有效落實。
四、探討
一是答好“三個如何”命題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前提。仔細思考如何讓群眾辦事更方便、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渠道更通暢、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幸福一些。扎根於群眾,聯系著鄰裡,堅持“居民群眾需求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服務”的原則,讓黨組織和黨員個人在服務鄰裡中贏得口碑,聚起鄰裡暖意,提升影響力。
二是強化多元參與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關鍵。社區治理不能僅僅依靠黨員“單打獨斗”,多元力量的共同參與是深化社區發展和社區治理的關鍵,必須以黨組織為核心,整合多方資源和服務力量,將基層社會治理由“社區抓”變為“大家抓”,充分調動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事務和社區建設中。
三是精准導入資源是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保証。以社區居民需求和社區發展需要為導向,不斷開拓創新、拓寬思路,引入社會優質資源,努力用最新的思路、最活的方式開展工作,為居民“量身定制”優質服務,有效緩和、化解矛盾,推動社區居民之間的良性互動,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