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黨委組織部
2024年09月06日17: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由於面臨人多、點散、多元,且與科研、教學“兩張皮”現象嚴重,既是黨建工作的難點、堵點,也是黨建工作的創新點、突破點。中共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通過建設23個黨建業務融合式雙帶頭人工作室,探索出一條以雙帶頭人工作室為基層黨建陣地,師生混編黨小組為組織架構,“專家化、學者型、同輩性”團隊為育人主力,課程思政、作品思政等為工作抓手的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路徑,打通了高校黨建、思政、科研和教學之間的壁壘,增強了高校基層黨建工作在建實陣地、筑牢組織、打造隊伍、夯實思想、深描文化等五方面的內涵延伸,發揮了雙帶頭人工作室“一室五窗”的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建實陣地之窗:標准統一“8個1”
一是通過整合黨建、學科、辦公等多項經費,按照“有一面鮮紅黨旗、有一支堅強隊伍、有一項育人特色、有一個精准命名、有一套制度措施、有一套辦公設備、有上百套書籍及上千部影像資料、有足夠帶寬無線覆蓋”的“八個一”標准,建成23個雙帶頭人工作室,每個工作室不少於30平方米。
二是根據工作室研究方向等不同特點,加強工作室的內涵和人文建設,支持師生進行個性化、溫馨化和家園化打造,重視文字、標語、圖案、實物等的作用,將攝像機、膠片、互聯網、手機等元素融入其中,讓牆壁說話,讓環境化人、育人和涵養人。
三是制定雙帶頭人工作室管理辦法和考核辦法,建立起年中、年終兩考核,院班子成員分別聯系2至3個工作室,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和重大教學事故退出等管理機制和措施,確保工作室的發展圍繞在立德樹人和思想引領的方向。
(二)筑牢組織之窗:黨小組“3混編”
一是按照相同專業素養、相同創作興趣、類似研究方向相組合的原則,截至目前,已建成13個師生、年級、本碩“三混編”的工作室黨小組。
二是工作室黨小組設組長1名,由工作室主任兼任,要求小組成員全員參與德育工作,在教改項目中統籌謀劃立德樹人思路,在影視創作項目中系統孵化原創育人案例庫,在課外創新活動中塑造團隊成員的黨建實務能力。
三是從提升基層黨組織活力的理念出發,將工作室黨小組建設作為鞏固黨建微陣地的突破口,構建高校基層黨委、黨支部、黨小組的良性互動循環體系。
四是組織建設舉措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學院黨委獲中共成都市委2021年先進基層黨組織,黨建項目獲成都市2020年基層黨建工作精品項目。
(三)打造隊伍之窗:微觀育人“5合1”
一是按照教學科研教師、教輔人員、外聘行業專家、政治輔導員、行政工作人員等5類教育工作者組合原則,在工作室構建“專家化、學者型、同輩性”育人團隊,集體聘為學院“微觀一體化育人團隊”,每個教學班配備一個團隊,增強系部教學組織的工作抓手,將“匯聚教學科研思政合力”作為提升育人水平的突破口。
二是加強對團隊成員一人一策和分類培養,對於學術造詣較高,但黨務工作能力和德育工作能力較弱的教師,通過校內外集中送培、結對輔導、挂職鍛煉等形式,不斷豐富其育人的方法、提高其黨務工作的能力。對於行政工作能力較強,又具有較高學歷的青年教師,通過課題資助、團隊組建、訪問學者、海外研修等方式,拓展其眼界、擴大其影響和提高其科研能力。近5年教師有40余項成果獲省部級獎勵,2名教師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5名教師入選省部級人才計劃,2名教師入選國家級專家稱號、11名教師入選省級專家稱號。
三是加強微觀育人的理論總結和實踐轉化,近3年在教育部官網刊登《新時代教育工作者的挑戰與機遇》、在教育廳官網刊登《著力挖掘“雙帶頭人”在高校思政中的“雙主體”育人功能》等文章,有40余篇相關論文發表在CSSCI和北大核心期刊上,9部教材、11部專著由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獨創的“二級教學單位微觀‘三全育人’模式”獲校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並推薦參評省級教學成果獎。
(四)夯實思想之窗:課程思政“主戰場”
一是將推進課程思政系列項目作為23個工作室建設的主要抓手,在課程思政的講授方法、課程內容、教學反饋、評教評學等方面開展深入實踐,獲批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專業1項,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1個,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門,成都大學課程思政示范專業2項、課程思政示范教學團隊2個、課程思政教改項目1項、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0門,實現院屬29門專業核心課的課程思政全覆蓋。
二是推進“院領導給課程思政教師做助教”制度,每位院班子成員分別給1至2名示范課教師做助教,每學期共同備2至3次課(形成教學講義65套)、共同研1至2次課(形成教學案例37份)、共同講1至2次課(形成視頻資源4.5G、32集)、共同踐2次課(推動34個校外實踐基地建設)。
(五)深描文化之窗:作品思政“主渠道”
一是每學年開設12個學分實踐課,以工作室團隊指導為主體,以紅色教育為主題,以34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為載體,以“採風”“調研”等實地體驗為手段,以鍛造強健體魄和提升審美素養為目標,推行課程實踐“聽一線故事+看一線變化+獲一手素材”的“作品思政”改革,作品考核佔期末成績60%。
二是統籌謀劃假期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工作室團隊全程參與,結合時代主題、重要節慶,以“行走的課程思政”為育人理念,將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納入夏季學期選課和學分體系(實踐滿5天獲1個實踐學分),將專業教師指導暑期社會實踐納入年終績效和職稱評聘基本教學工作量。
三是工作室作品思政成果顯著,近3年,師生創作2部院線電影、9部紀錄片、300余部短片,學習強國刊播30余部,央視頻展播70余部,新華網播出50余部,4部作品獲國家廣電總局表彰,1部作品獲國家民委表彰。近3年,畢業作品選題涉及核心價值觀、傳統文化、好人好事主題的佔88%。工作室團隊的創作能力和育人水平受到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財政廳肯定與支持,在2023年度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評估中獲優秀。
三、成效
(一)黨建、思政和科研教學深度融合,構建綜合功能“室”。橫向打造21個“雙帶頭人工作室”,配置政治素質高、專業水平高的教師黨員導學團隊,既在專業上,又在理想信念、做人做事方面傳幫帶﹔聚焦思想引領,縱向以專業興趣或創作項目建立跨年級、本碩合一的工作室黨小組,培養黨小組專業特色文化,營造和諧進取的成長育人環境。
(二)劃好主位,加固思想引領“窗”。將“理想與責任”為核心的教育融入“項目論証-方案設計-組織實施-提升優化-反哺社會”鏈條化的育人實踐,培養具有社會擔當、家國情懷和勇於打破常規的精神﹔開展“理論啟蒙—情感認同—信念塑立—能力提升—行為表率—政治引領”梯度化的培育工程。
(三)用好輔位,增設黨建研究“窗”。黨建研究是雙帶頭人工作室的獨特優勢,教師具備豐富的學術研究經驗、研究方法和寬口徑的知識儲備。逐步形成以工作室為“切入點”、核心課程為“主干線”、專業建設為“基本面”的“點線面”工作思路,已獲批課程思政省級項目4項、校級項目10余項,孵化院級項目30項,規劃立項5部立體教材,獲批省、市、校黨建課題和精品項目10余項。
(四)做好本位,開設凝聚師生“窗”。加大投入力度,從實體建設到內涵建設,從實體布局到內涵設計上以師生為中心。建立“輔導員思想引領+導師研學引航+黨員朋輩引導+支部黨員自主管理”四位一體的黨支部管理制度,達成“專業教育與黨建工作融合”“專業能力與政治素質融合”的“雙融合型”目標,實現培養德才兼備、雙過硬學生的初心與使命。
(五)填補空位,創設黨員培育“窗”。雙帶頭人工作室逐步建立健全后備人才選拔培養機制,確保后備人才源源不斷,特別是工作室負責人的選用,要著力把符合條件的骨干教師培養成雙帶頭人。
(六)職能實化,打通服務中心工作“窗”。服務學校中心工作、推進學校事業發展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落腳點,雙帶頭人工作室明確把推進學校事業發展納入工作體系,以師生為中心,把工作室建設成高校育人主體的“領頭羊”,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率先垂范,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高校的積極貫徹者,做教書育人、課程思政的模范代表,做學校各項制度改革的積極參與者、獻策者和支持者,做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引路人。
四、探討
(一)著力解決黨建“兩張皮”問題。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由於面臨人多、點散、多元,且與科研、教學“兩張皮”現象嚴重,既是黨建工作的難點、堵點,也是黨建工作的創新點、突破點。中共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通過混編、融合、延伸等方式,探索出一條以雙帶頭人工作室為空間載體,黨小組師生混編為組織架構,一體推進黨建、思政和科研教學融合,實現教學工作室在引領思想、凝聚師生、培養骨干、服務中心、孵化黨建成果等方面的功能延伸,發揮雙帶頭人工作室“一室多窗”的作用,深化院系基層黨支部機制創新。
(二)積極探索黨建“標准化”問題。中共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通過整合黨建、學科、辦公等多項經費,按照“八個一”標准(有一面鮮紅黨旗、有一塊精致名牌、有一個堅強班子、有一套辦公設備、有一塊宣傳告示、有一套制度措施、有上百套書籍及上千部影像資料、有足夠帶寬無線覆蓋),建設成21個雙帶頭人工作室,並根據工作室的不同特點,支持師生進行個性化、溫馨化和家園化打造,加強工作室的內涵和人文建設。
(三)有效推進黨建“項目化”問題。中共成都大學影視與動畫學院黨委每年在學科建設、協創中心等專項經費中整合不少於50萬元的經費,作為工作室項目資助的專項資金,將以往因多處室、多環節、多頭管理所形成的多極目標,統一到特定項目的總目標之中,聚焦重點、集中發力,支持師生以項目化推動各類創作、教改等落地見效。
相關專題 |
· 黨建專題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