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山東高密市:實施“紅鏈領航”行動 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中共高密市委組織部

2024年08月29日10:0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背景動因

高密市地處濰坊市最東端,位於膠東經濟圈核心位置,交通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現有各類中小微企業近3萬家,規上工業企業472家,上市企業2家,形成機械裝備、紡織服裝、安防用品、生物醫藥、食品加工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和高端化工、節能環保等新興產業集群,累計獲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工業百強縣等國家級榮譽稱號108項。

近幾年,受多重因素影響,經濟運行面臨企業訂單增速放緩、生產成本高、生產要素制約日益突出等諸多壓力與挑戰,許多企業營收和利潤雙下降,暴露出我市產業發展存在的一些突出短板和弱項。一是企業抱團發展意識不強,抵御風險能力弱。高密市工業企業雖然數量多、但分布散,80%以上由家庭小作坊、個體戶演變而來,“同行是冤家”的守舊思想仍然存在,互不溝通、各自為戰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頭部企業少、產業發展缺乏整體合力,與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激烈競爭的國內國際市場不相適應。二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高,產品技術含量低。高密市產業以紡織、機械、勞保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產品加工粗放,技術含量低,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僅118家,在規上工業企業中佔比不足30%,因缺乏高端技術人才和自主知識產權,導致在產品快速迭代升級的市場經濟中,難以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優勢。三是惠企政策落實不足,企業發展后勁小。近年來,高密市雖然出台了許多支持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但因信息不對稱,“企業辦事難、政策落地難”等問題仍然存在。同時,資金、政策、土地指標多向豪邁、星宇等龍頭企業傾斜,中小微企業面臨融資難、擴張難、發展難的窘境。

為破解企業抱團發展意識弱、自主創新能力低等問題,高密市實施“紅鏈領航”行動,發揮黨組織引領作用,通過組織建鏈、人才聚鏈、服務暖鏈,以組織有形、有效覆蓋,提供有感、有力服務,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主要做法

(一)“強基筑鏈”,擎起產業發展“頂梁柱”

強化資源整合,注重優勢互補,緊貼產業鏈織密建強組織鏈,提升組織設置的實用性和靈活性,做到支部建在班組上、活動在生產線上、奉獻在先鋒崗上。

一是夯實黨建基礎。建立機械裝備、紡織服裝、安防用品3個重點產業鏈黨委,打造產業鏈黨委引領、產業關聯部門單位和“鏈主”企業頭雁帶動、鏈上企業協同推動的“1+X+N”共同體模式,覆蓋1個經濟開發區、4個特色產業園區、15個鎮街區,串聯起產業鏈上中下游701家企業。建立產業鏈黨委定期會商制度,每季度召開1次成員單位會議,圍繞行業黨建、生產經營、安全環保等重點事項進行會商討論,組織580名企業家交流分享組織建設、團隊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信息,抱團取暖增強產業發展競爭力。

二是擴大組織覆蓋。推行“四同步”黨建孵化工作法,對新納入管理的鏈上企業,在企業洽談時同步評估黨建工作情況、企業招聘員工時同步優先吸收黨員、企業建設時同步規劃黨建陣地、企業投運時同步建立黨組織,推動鏈上企業發展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開展“建組織、擴覆蓋”攻堅提升行動,邊調查、邊摸底、邊論証,建立鏈上企業管理台賬,以上市、規上、專精特新、瞪羚、獨角獸、制造業單項冠軍等重點企業為著力點,推動建立鏈上企業黨組織522個,黨組織覆蓋率達88.45%,實現了“應建盡建、有效覆蓋”。

三是鍛造先鋒隊伍。實施“把黨員培養成骨干、把骨干培養成黨員”雙培工程,創新車間講堂、青藍結對、互挂見習等培養措施,推動220名優秀黨員走上企業管理崗位,從企業高管、一線職工中吸納460名先進分子進入黨組織,打造一支懂黨建善管理的復合型紅領隊伍。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生產車間劃分黨員責任區576個,開展技能比武、崗位練兵、勞動競賽、揭榜攻關等企業活動1200余次,組織企業黨員認領攻關課題90余項、提出降本增效“金點子”186個,評選紅星工匠、技能先鋒、安全標兵368名,帶動企業員工創先爭優,全力鍛造產業先鋒隊伍。

(二)“聚智興鏈”,激活科技創新“動力源”

堅持黨建引領,找准黨建工作與人才工作的結合點,一體推進項目招引、平台搭建、技術創新,讓人才“第一資源”在發展新質生產力賽道上激發更大潛能,實現以產聚才、以才興產、產才融合。

一是聚焦需求引才。組建“產業鏈黨委+職能部門+鏈上企業”招才引智團,開展“入百企·話藍圖”走訪調研活動,摸清企業技術人才需求,建立68個重點人才庫、56個重點項目庫、202項人才技術需求目錄“兩庫一目錄”,精准繪制招才引智地圖。常態化開展招才引智活動,舉辦南航·高密校地發展懇談會、百名學子鳳城行、校園招聘春風行動等特色活動30余次,推送鏈上企業招聘崗位1.4萬多個,引進高端人才85人、青年人才7100余人,為產業發展持續注入人才動能。

二是拓寬渠道育才。豐富人才培養載體,深化校企集團化辦學,推動職教集團與海爾、海信、中車等100余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合作共建校外實訓基地30余處,推動孚日、星宇等15家產業鏈龍頭企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入企實踐崗位196個,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探索現代學徒教學模式,抓好職業院校訂單式培養、“金藍領”培訓、企業新型學徒制試點,探索構建“工學一體、企校雙師、崗能相適”培訓模式,開展工藝攻關、技能研習、絕招傳授等師徒幫帶培養活動,每年為鏈上企業培養輸送技能人才1500余名。

三是搭建平台用才。積極構建“平台建設—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全鏈條創新體系,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豪邁化工技術研究院,用好青島西海岸黃河流域創新中心“人才飛地”,推動35所高校院所在高密設立產學研分支機構47處,全程服務保障豪邁連續流微通道反應器、高性能離心式壓縮機、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等重大關鍵技術攻關突破,促成高效激光增材制造技術、紡絲關鍵設備技改、物理凍膠纖維制備等科技成果落地轉化70余項,實現年產值240億元。

(三)“惠企暖鏈”,鋪就服務企業“快車道”

以黨建抓服務,以服務促發展,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力用情為企業解難事、辦實事、做好事,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

一是優化政務服務。建立23處產業鏈黨建指導站,梳理稅務、科技、工信等38個涉企部門130多項服務資源下沉,完善鏈上企業反映、產業鏈黨委吹哨、職能部門報到工作流程,幫助解決原料採購、訂單處理、物流配套等關鍵環節問題1050項,以優質服務助力企業突破發展。開辟產業鏈發展綠色通道,搭建“一站式”線下政務服務平台,啟動“7×24”全時在線服務,落實“雙線咨詢、提前介入、專人服務、一次告知、即來即辦、快速辦結”6步工作法,整合行政審批事項105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6%,為鏈上企業降門檻減負擔拓空間。

二是強化扶持保障。開展科技興產行動,整合各類資金支持企業科技項目發展,為133家鏈上企業爭取資金扶持2600余萬元,不斷增強企業創新發展內生動力。建立“企業金融顧問”制度,從7家金融機構篩選從業5年以上的64名業務骨干,定期到企業講解銀團貸、信保貸、人才貸等金融產品申報流程,幫助指導規范財務核算、制定融資規劃、分析經營風險、完善內部管理制度,開展“金融+”銀企對接活動40余次,協調銀行為鏈上企業完成授信19億元、放款7.6億元,有效解決了資金周轉的燃眉之急。

三是深化跟蹤幫辦。創新打造“紅領幫辦”為企服務品牌,從屬地鎮街選派84名黨員干部、職能部門選派1300名服務企業專員,組建280支“紅色幫辦團”,採取“上門報到+幫辦代辦+跟蹤問效”方式,定點聯系走訪鏈上企業,開展“帶著政策走訪、直面問題接訪、持續跟蹤回訪,促進政策落實、促進問題解決、促進環境提升”“三訪三促”活動,幫助企業解決企業技改、項目審批、惠企政策申報等“保姆式”問題事項5400余單,減免企業稅金3.3億元,切實做好服務企業“店小二”,全力護航產業鏈發展提質增效再上新台階。

三、工作成效

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深入開展,實現了力量向優勢產業集中、政策向優勢產業集聚、要素向優勢產業集合,打通了一批阻礙企業發展的堵點卡點,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一是發展資源更加融合,變“各自為戰”為“全鏈貫通”。以黨建共建吸附發展資源,充分發揮了黨組織協調各方、匯聚資源的力量,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以資本、技術、品牌為基礎開展聯合攻關,實現產業發展提質、降本、增效。以高密市海宇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過去得跟‘左鄰右舍’拼資源搶訂單,還經常面臨採購、配套跟不上的情況,現在通過安防產業鏈黨委舉辦的“產業鏈圓桌會議”,大家共享信息相互合作,今年第一季度生產突破80萬雙,出口額高達2.3億元,同比2023年增長15%左右。

二是人才賦能更加高效,變“閉門造車”為“產才融合”。產業鏈黨委圍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以產業和技術發展需求推動人才培養模式創新,促進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全方位對接,切實把人才資源的“關鍵變量”,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最大增量”。星宇安防科技有限公司以前受自身研發實力限制,無法生產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經紡織服裝產業鏈黨委牽線搭橋,企業引進了專業人才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教授,合力突破技術壟斷,推動了項目全面投產,目前已累計實現新增銷售收入4.8億元,為企業自身的發展和全市紡織服裝產業鏈的轉型升級注入了強心劑。

三是服務保障更加精准,變“千篇一律”為“量體裁衣”。產業鏈黨建工作抓住企業需求這一核心,從企業意願、利益訴求、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一鏈一策”“一企一策”,推動惠企服務政策更加精准有效,合力疏通政策落地的“難點”“堵點”。“真是沒想到,原來近兩個月的工作流程,現在4個小時就辦好了,產品能夠更迅速地搶佔市場,有了這樣的服務,我們發展的勁頭更足了。”今年3月份,高密市機械制造產業鏈黨建指導站的工作人員為豪爾沃(山東)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辦理項目立項申報,提供個性化的現場辦公政策指導,成為貼心“店小二”,助力企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四、思路探討

一是黨的領導是推動產業鏈發展的根本保障。實踐証明,黨的工作全覆蓋和強大的組織力是我們黨最大的組織優勢。產業鏈黨建是“兩企三新”黨建的有效載體和重要內容,高密市按照“圍繞產業抓黨建、抓好黨建興產業”的思路,打造“1+X+N”共同體模式,實現產業鏈黨建的有形和有效覆蓋,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企業的發展優勢,以“組織鏈”帶動“產業鏈”,從而推動了黨的組織網絡和產業脈絡相統一,實現了黨建“火紅”、企業“紅火”。

二是工作隊伍是推動產業鏈發展的有力抓手。產業鏈上企業往往數量多、分布廣、情況雜、員工流動性大,推進黨建工作難度大,建立一支高素質黨建工作隊伍尤為重要。高密市整合職能部門、客駐單位、屬地鎮街和村(社區)“兩委”干部等多種力量,選派擔任黨建指導員、第一書記、招商大使和服務企業專員,組建“紅色幫辦團”,所有人員都經過精心篩選和專業培訓,覆蓋所有鏈上企業,保障了服務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是多方聯動是推動產業鏈發展的有效支撐。產業鏈黨建工作的本質特征是“聯”,要全面聚合組織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要素保障部門、科研院所、屬地鎮街和鏈主企業等不同領域的力量,立足於不同行業的具體情況和需求,深入企業“把脈問診”,了解鏈上企業和整個行業的發展現狀、突出問題和發展路徑,統籌各方力量為企業服務,從政策需求側和供給側雙向發力,充分釋放政策紅利。

四是有效服務是推動產業鏈發展的關鍵環節。產業鏈就是合作鏈、發展鏈,產業鏈黨建抓得好不好,要由企業發展成效來檢驗。要定期梳理企業問題訴求,及時幫助企業破解難點、堵點、痛點問題,要通過事務共商、資源共享、品牌共創等活動,不斷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有效結合、深度融合,真正變“兩張皮”為“一盤棋”,切實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責編:王珂園、秦華)
相關專題
· 黨建專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